作為新中國第一部電影的誕生地,吉林長春一直被視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但隨著電影產業的發展,電影工業生產一步步的迭代換新,長春電影的這塊老牌子逐漸失去昔日光彩。作為一個老工業城市,長春未來要打造「國際影都」項目,將是東北電影的一次再出發。
籤約儀式9月6日舉行的長春國際影都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萬達影視長春國際影都製作中心、5G數字影視產業基地、吉林藝術學院長春電影學院、吉林動畫學院影視實踐教學基地、中東淨月白樺林小鎮等107個項目正式籤約,合同金額多達1484億元。其中,投資額超過10億元以上的大項目佔籤約總額的92%,影視文旅、生命健康、數字經濟三大主導產業項目佔籤約總額的84%。
年初以來,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北振興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加快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支持重點區域率先突破,引領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長春市委、市政府提出高質量發展「四大板塊」戰略部署,率先打造長春現代化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和增長極,推動形成長春振興發展新局面。以淨月高新區為發展核心區的長春國際影都板塊搶抓發展先機,科學制定《長春國際影都發展規劃》。1051平方公裡長春國際影都板塊,將建設成為一座「享譽全球的影視文化高地」、「引領未來的數字產業高地」、「世人嚮往的生態旅遊高地」。其中,核心區規劃佔地面積7平方公裡,將高標準建設影視拍攝基地、5G數字影視產業基地、影視教育基地、影視文旅基地、影視孵化基地和影視總部基地等「六大基地」,成為「大電影、小視頻、泛文娛」的產業集聚地,全面打造國際、時尚、智慧的影視文旅創意城。
長春市市長張志軍指出,建設長春國際影都,在「四大板塊」中具有舉足輕重的特殊地位。自4月12日長春國際影都核心區項目開工後,不到5個月,就實現從規劃到破土動工,「金膠捲」展示中心已經啟用,創下了長春高質量發展的「影都速度」;今天集中簽約項目100多個,籤約額近1500億,將創下長春高質量發展的「影都規模」。籤約儀式上,不僅發布了長春國際影都板塊規劃,同時發布了《長春國際影都影視產業政策白皮書》。其中,長春市、區兩級政府支持措施7項,包括影視項目審批「一窗辦理」、影視拍攝「全科服務」,通過各類補貼獎勵,鼓勵影視企業落戶、影視作品參評獎項,支持影視項目投資、影視作品播映、引進影視人才和團隊。同時,萬達集團也將通過設立全公益基金等措施,支持在長春國際影都生產製作影視劇作品,扶持青年影視人才。
此次集中簽約項目投資規模大、業態結構好、發展潛力大,將對影都板塊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層級提升、經濟高質量發展起到積極撬動作用,進一步加快將影都板塊打造為全市經濟發展的動力源和增長極,為構建淨月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建設長春國際文旅創意城賦能蓄勢。
張志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通過一系列務實優惠的政策舉措,重點發展影視文旅、數字經濟、生命健康三大主導產業,力爭到2025年,國際影都板塊主導產業產值和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500億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