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峻基隆山(行走臺灣)

2020-12-19 臺灣頻道

  基隆山漫山遍野的芒花迎風搖曳。
  本報記者 吳儲岐攝

  位於新北的基隆山是九份與金瓜石的界山。曾經偶然遇見,旖旎風光,令人久久難忘。

  立冬剛至,北方是「水結冰,地始凍」的孟冬,南方卻灑滿小陽春的溫煦,臺灣更不消說,涼風卻暑,得閒起興,決定再登基隆山。

  基隆山形貌多變,從海上正看,形似雞籠,故舊稱「雞籠山」;從金瓜石、樹梅方向眺望,似橫臥著的孕婦,又有「大肚美人山」之名;從瑞金公路上看,似富士山,又有「基隆富士山」之別稱。

  主步道循著山稜線,直插雲霄。沿途有前段三座觀景臺與後段三座中式六角亭,供賞景休憩。起始為石板路,樹木茂盛,石路古意,一路向上,令人身心愉悅。對於旅人來說,步道的風景兩面討好。左望有海,右望有山。海是臺灣最美的東北角海岬海岸,由近而遠,深澳漁港的番仔澳、八鬥子的望幽谷、基隆的和平島,更遠處是有點模糊的野柳岬角,還有最遠處的富貴角。山則是金瓜石玲瓏可愛的茶壺山,疊嶂雄峙的半屏山,還有更遠最高處的燦光寮山。愈往上,其行愈難,而其見愈奇。有人體力不支,或已滿足於沿途景色,行至半山腰處便折回。隨著山勢起伏,我也感到雙腳越來越沉重,仍勉力向上,偶爾歇腳喘氣,一轉身,便見基隆嶼宛若一隻灰色巨鯨,靜靜地浮在淡藍色的海洋上,頓時疲累盡消。

  爬到第一座涼亭,路已走了一多半,這時回望九份,小城已在腳下。再往上爬,高度漸高,九份小鎮如積木模型般呈比例縮小,而位於另一山谷的金瓜石山城則漸漸完整地映入眼帘。三處景觀臺與三座涼亭,恰似六層樓,一層視野好過一層,景色大不同,頗有「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之感。

  將近山頂處,有一舊界柱碑立於步道旁,字跡斑駁模糊,僅可識讀「共業主顏雲年、蘇維仁、蘇盛地界」。這個不起眼的舊柱碑,曾經見證了金瓜石、九份的崛起與繁華,也曾守望這兩個小鎮的沒落與蛻變。日據時期,金瓜石、九份地區礦權之設定,是以通過基隆山頂之正南北稜線為界,以西的九份地區為顏雲年的礦權範圍,以東的金瓜石則為日本人的礦業會社所管轄。正因為如此,金瓜石、九份發展出不同的礦業與消費文化。直到今天,這兩個小鎮依舊呈現出不同的風貌。

  及至最後一座涼亭,也就到達山頂了。站在基隆山頂眺望山海,心隨景動。幾乎360度的環繞視野,無際的海洋、蒼遠的天空、嶙峋的海岸、壯闊的山巒,如詩如畫,每一幀都可做成明信片。天公作美,此時遠處陽光刺破雲層,從隙縫中發出金光,暈染開重巒疊嶂;近處隨風飄舞的芒花漫山遍野,成雙結對的蝴蝶嬉戲追逐,山脊如刀背,逆光下的山城聚落,一邊如春、一邊如秋,望者無不心曠神怡。

  九份遊玩者多,登基隆山者少,登頂者更少。雖然基隆山標高只有588米,但山勢奇峻,登頂過程不輕鬆。夕陽在山,看著太陽逐漸明晰,再變紅、變大,日落的速度超乎想像。等到太陽完全下山,遠處的天空仍不肯褪色,近處的聚落則已是萬家燈火,與山路上排排汽車尾燈遙相呼應,夜晚降臨,我也下山了。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芒花飄舞的秋冬之際,登罷基隆山,與王安石心有戚戚。

  《 人民日報 》( 2016年11月24日 20 版)

(責編:劉潔妍、常紅)

相關焦點

  • 基隆:奇麗的山海風光(行走臺灣)
    基隆位於臺灣島東北角,古名雞籠,一說因基隆山像雞籠形狀而得名。清光緒年間改名為基隆,寓意「基地昌隆」。基隆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為北臺灣天然良港,也是重要的海洋漁業基地。基隆港的營運量在上個世紀80年代達到高峰,是世界知名的貨櫃港。這些年,基隆港的地位逐漸被超越,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嚴重滯後。好在離臺北不遠,基隆人可以到臺北找工作。也有臺北人看中基隆較低的房價,來此置產。
  • 【香港出發】臺灣親子文化行走
    ——太無趣,那是旅遊,不是遊學大聲呢喃「臺灣親子文化行走」帶領您與孩子暢遊臺灣著名景點,品味正宗的臺灣文化,飽享多姿多彩的感官刺激,同時為您的孩子提供多樣化的文化活動和空間,讓孩子在「潤物無聲」的文化薰陶和探索體驗中,激發興趣點,啟發創造力,尋找夢想!
  • 臺灣大學生重走「蜀國路」 航拍四川體驗三國文化
    中新社成都11月26日電 題:臺灣大學生重走「蜀國路」 航拍四川體驗三國文化  作者 王鵬  「以前只能通過《三國演義》來想像四川的模樣,這次來,看到了劍門關、張飛廟、武侯祠,還能航拍,超興奮。」26日,對於即將結束的8天四川之旅,臺灣實踐大學學生王奕霖如是評價。
  • 臺灣東北角燈塔步道
    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臺灣東北角風景區內設有兩座燈塔,鼻頭角燈塔位居臺灣最東北端點,提供附近海域作業船隻指引,已經超過百年歲月,現今的燈塔因戰火炸毀,於臺灣光復後重建;三貂角燈塔則是臺灣極東點的燈塔,為眺望龜山島一帶海景的最佳地點,也是臺灣北部唯一開放參觀的燈塔。
  • 臺灣、遼寧作者獲「自由行走·情感兩岸」 一等獎
    臺灣新北的劉嘉宏《啤酒·風箏·故鄉土》和遼寧大連的王一茹《道不盡的臺灣》,7日晚間分別獲得由中國華藝廣播公司主辦的第二屆「自由行走·情感兩岸」徵文活動一等獎。  本次徵文活動,共頒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10名及優秀獎20名。
  • 單車環島,臺灣新風尚(行走臺灣)
    10年前,臺灣電影《單車環島日誌》掀起了單車環島風潮。如今作為一種生活風尚,在臺灣隨時隨處都能看到騎行者身影,這些來自寶島內外的騎行者們不斷挑戰自我,用心感受著路上的風景與濃厚人情。   單車騎行在臺灣到底有多火爆?臺灣中華單車文化理事長陳守忠告訴記者,大多數臺灣年輕人把騎單車環島當作是非常寶貴的人生歷練,在畢業旅行或者成人典禮時,常會選擇環島騎行。
  • 在祖國寶島臺灣 山大學生到臺灣成功大學交流(組圖)
    臺灣學校在三月底四月初會放「春假」,大約一個星期左右。經過我們10人中幾個「好遊者」長時間精心策劃,春假的第二天我們就踏上了「春假四日遊」的旅程,同行的還有一位馬來西亞的僑生凱悅。第一站—日月潭。日月潭位於臺灣中北部,分為日潭和月潭,從小學課本就曾學到過,是我們嚮往已久的地方。  日月潭的水是藍綠色的,並且十分清澈,使人想起高中化學實驗中的那美麗的硫酸銅溶液。
  • 麻油雞裡的臺灣味道(行走臺灣)
    原標題:麻油雞裡的臺灣味道(行走臺灣)   時已隆冬,寒流來襲。近日,臺灣大部分地區達到入冬以來的最低溫。這個時候,臺灣家家戶戶餐桌上最受歡迎的菜之一,是麻油雞。我心目中排名第一的臺灣美食,也是麻油雞,準確地說,是臺中黃家的麻油雞。   別誤會。
  • 臺灣人看大陸:90後女生行走大陸 返璞歸真
    臺灣人看大陸:90後女生行走大陸 返璞歸真 2011年07月07日 08: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宮崎駿「千與千尋」創作地,「無臉男」在這裡誕生——臺灣九份
    昇平劇院:「悲傷之城」日據時期,九份山區的神平戲院是臺灣最大的戲院之一。隨著電影《悲傷的城市》和吳念真的《借來的生活》在該地區拍攝,神平劇院是九個著名地標之一,已成為電影愛好者和遊客的熱點。最大的景點之一是門上的懷舊海報,這些海報招來了各地的狂熱者。在沈平劇院的入口處是一個復古售票櫃檯,上面放著許多舊海報。
  • 臺灣山城九份 宮崎駿眼中的千尋
    盛名之後的「悲情」  基隆山是九份和金瓜石的界山,因貌似雞籠而得名「雞籠山」。清光緒6年取「基地昌隆」之意,更改為現名。在陳綺貞眼裡,九份的空氣很新鮮,感覺很特別。臺灣自20世紀90年代起始的10年大力開展「自強活動」,鼓勵臺灣人自己出來消費,提振島內經濟,加上同時又興起「知性之旅」,以糾正過去「觀光夜市化」的傾向。來九份的臺灣本地觀光客隨之多起來。因為《悲情城市》等多部影片先後在這裡拍攝,以及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與九份的淵源,媒體大幅報導,來的人越發多起來。
  • 【涵碧精品】發現臺灣系列——愛草學
  • 基隆顏家 - 中國臺灣網
    基隆顏家是臺灣五大知名家族之一,發跡於臺灣北部的基隆地區,是臺灣早期少數以企業家身份發跡的地方望族。顏家在日據時期以開採金礦、煤礦起家,被稱為「炭王金霸」,之後更多維化開展事業,成為臺灣的富商巨賈。
  • 宮崎駿眼中的千尋 臺灣山城九份
    臺灣歌手陳綺貞在19歲時,如願以償再一次去到她兒時喜歡的這座山城,卻發現如今的九份跟那時再也不同,有感而發,寫了上面這首《九份的咖啡店》。這歌詞,也代表了很多山民和遊人的惋惜。但在我這個停留了一個晝夜的過客觀來,九份的美,與生俱來,不曾消弭。從臺北到九份和金瓜石,可以乘坐基隆客運大巴,也可以從臺北火車站乘火車,車程都在1~2小時內。
  • 臺灣基隆的二沙灣,一座歷史悠久的堡壘,你來過嗎?
    Ersha Bay Fort也被稱為Tenable Gate of the Sea,它位於臺灣基隆的二沙灣山上,這是中國傳統的堡壘,它最初建於1840年,經過多次翻新,雖然沒有軍事用途,但它是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可以俯瞰基隆港的內外港口。
  • 遇見臺灣,行走臺灣
    邀請來自臺灣大學等多所高校的教師為我們授課。他們大多在自己的領域辛勤探索多年,研究成果顯著,是業內大牛,但為人或親切和藹,或風趣幽默,充滿魅力。老師們傾向於課程中的交流互動,看重表達能力和分析能力。和老師同學的交流往往產生很多驚喜和火花,不同的視角和觀點下,對很多議題有了更多的感知和思考。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周桂田教授為我們帶來《全球化風險與臺灣社會》的課堂。
  • 在臺灣旅行走累了可以去警察局休息,這是真的嗎?
    如今很多人去臺灣會選擇自由行,漫無目的地行走常常會走累了。有旅行攻略說:「如果周邊沒有其他的休息場所,不妨大膽地走到附近的警察局、派出所裡去坐坐,倒倒開水、上上廁所。」這是真的嗎?不會被驅趕嗎?原來,遊客去臺灣警察局裡歇歇腳的確是可以的。
  • 臺灣基隆嶼封島5年重啟 4個月登島6萬人次
    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有「臺灣龍珠」之稱,因遭受蘇力颱風襲擊而封島5年的基隆嶼,今年6月整建完成後,以嶄新面貌正式全面對外開放登島觀光,並採人數總量管制,但湧入大量遊客,尤其假日人潮非常多。市府統計4個月來登島人數有6萬多人次,如以1名遊客消費700元(新臺幣,下同)估計,帶來約4千多萬元以上的直接觀光效益。
  • 親子旅行日記:行走白馬|與天空相遇,與大海相遇,與天堂相遇
    陪著孩子一起:讀書、旅行、寫作近期我將過往寫的行走故事陸續整理上新,歡迎您持續關注「行走中的浩爸嫣媽」。據說那裡風景雄奇峻美,除了有海拔1256米的白馬山,高聳入雲,山勢險峻,更有水源豐沛的白馬河……一、出發by:嫣嫣&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