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我家的寶寶是個慢性子,我想這是不是在娘胎裡就能看出?還記得當時都懷孕39周了,去產檢,寶寶依然沒有入盆,可急壞了一家子人。可是人家寶寶呢自己在肚皮裡面玩的不亦樂乎,只是苦了我了,頂著個大肚子,每天被「攙扶」著上下四樓樓梯至少兩次,去河邊散步半小時!
我這邊是著急著寶寶不入盆,可是另外個媽媽就跟我反著來了。她才剛剛懷孕28周,去產檢,說是寶寶已經入盆,只有在床上靜養保胎。只要是懷孕的媽媽們都知道28周,對於寶寶來說是個很重要的節點,要防止早產。
所以,當時朋友特別擔心會早產,那麼活潑的人兒每天想起就淚流滿面。那幾天都是一邊在群裡安慰著已經入盆的媽媽,一邊擔心著自家的寶寶。所幸後來,寶寶都是平平安安的來到了這個世界。
其實,胎寶寶入盆發生的時間對初產媽媽和經產媽媽是不同的。80%~90%的初產媽媽胎兒入盆的時間發生在孕36周左右;經產媽媽往往都要到臨產前後胎兒才入盆。但也有個別初產婦在幾天內完成入盆的整個過程。所以,入盆的時間和過程也是因人而異。
一般情況下胎頭入盆之後,胎寶寶的體位就不容易發生變化了。也就意味著正式分娩的日子漸漸的近了。
但是胎寶寶入盆早,並非一定會早產。每個孕婦的入盆時間都會有所差異,提前入盆可能是因為胎寶寶本身較小或者是胎頭小而孕婦骨盆大;也有可能是因為準媽媽運動量有些過大了。即便是入盆了,只要沒有破水、見紅、宮縮頻繁等臨產現象就不用特別擔心,有的孕婦入盆後1-2個月才生產,因此早入盤並不一定會早產,準媽媽不必過於擔心,但也不能掉以輕心。若是跟那位媽媽一樣,在28周胎寶寶就入盆了,大家可以這麼做:
1、立即入院檢查,聽從醫生的專業判斷,必要的話住院保胎;
2、臥床靜養,避免再大動作的到處跑;
3、注意判斷宮縮,若是假性宮縮,可以不必理會,若是真的開始陣痛宮縮,那麼需要立即去醫院待產;
4、每周一次的產檢必須準時,以便查看入盆時間以及胎位;
5、飲食上多加注意,控制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防止胎兒過大;
6、密切注意見紅和破水情況,防止早產;
7、保持平和的心態。
胎兒入盆時敏感的準媽媽是會有感覺的,比如:出現尿頻,因為入盆後龐大的子宮進一步壓迫膀胱,讓準媽媽尿意連連;有些準媽媽會有墜痛感,肚皮發緊,私密處疼痛;當胎寶寶入盆後,隨著胎位下移,子宮對臟器的壓迫感會明顯減輕,會使準媽媽忽然產生輕鬆的感覺,呼吸都顯得格外通暢……
為了防止胎兒過早入盆,準媽媽們應當注意改善生活環境,減輕勞動強度,增加休息時間。保持心境平和,消除緊張情緒,避免不良刺激。要攝取合理的充分的營養,多吃含蛋白質豐富的魚、肉、蛋及豆類食品,多吃些新鮮蔬菜及水果。
懷孕後期應多臥床休息,並採取左側臥位,以改善子宮、胎盤的血循環,減少宮腔內向宮口的壓力。妊娠期間要節制性生活,妊娠7個月後應注意姿勢、強度,最好避免性生活。
文章為家有寶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家有寶寶,接地氣的科學孕產育兒經,關注我們,一起做快樂孕媽媽,一起分享養育道路上點點滴滴。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家有寶寶網)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