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普通的工薪階層來說,面對北上廣深高昂的房價,買房似乎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但卻有著一個這樣一個女孩,靠著自己十幾年省下來的錢,在房價更加高昂的東京買了三套房子,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有人可能會發問了,能在東京買三套房,而且有一套還是獨棟別墅,她肯定是富二代或是高收入人群吧。答案是否定的,她跟我們一樣,只是一名普通的工薪階層。
就是一樣一個普通的的工薪階層,靠著在日常生活中的精打細算,一直堅持了十幾年,甚至被日本一個節目評為"史上最強節約家"。
她買房的故事是怎樣的呢
故事從她的18歲開始。
這個故事的女主人公叫咲,她從18歲開始工作。這時她的工資是每月十七萬日元,折合成人民幣一萬元出頭。
一萬元的月薪在我們看起來好像還挺多,但是東京是一個消費非常高的城市,對很多普通東京市民來說,這點月薪只能勉強維持生活。但就是靠著這點工資,咲不僅能很好地維持生活,每個月還能存下一筆不少的錢。
別著急懷疑,我們來看看她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上節省花銷的。
首先是飲食,其實在吃這一方面,咲沒有對自己太過殘忍,基本上一日三餐都沒有落下。
早餐她吃的是抹醬的吐司麵包,午餐則是自己做飯帶到公司去吃,有時是納豆加煮雞蛋,有時是煎三文魚,基本上每一頓都能控制在100日元以內,相當於6元人民幣。
晚餐則是蔬菜煮烏龍麵,50日元可以搞定,一天在飲食上的花銷,最多150日元,折合成人民幣10元不到。而且她還經常到超市買打折食品,經常能白嫖到不少牛奶麵包蔬菜。
然後是房租水電,她租住的是一所老房子,房租相當便宜,其他的家電平時很少使用,日常能經常用的,基本上只有電燈。她為了節省水費,家裡基本上不用碗,帶飯的小飯盒在公司裡洗乾淨,晚上回到家煮烏龍麵,直接就著煮麵的小鍋來吃。
衣服穿著方面,穿的鞋子衣服基本上都是親戚朋友不要的,雖然都是朋友送的二手貨,但是在咲的精心護理下,穿了好幾年基本上還是跟新的一樣,完全看不出來是回收回來的二手衣物。再者,咲還非常懂搭配,一些很老土的衣服經過精心改造,還能在她身上看到一點不失潮流的風範。
出行的話,因為上班的地方就在家附近,每天走十幾分鐘就能走到,完全把交通費這項花銷省下來了。平時的應酬能推掉就推掉,只有平時公司領導出錢宴請的聚會會去參加一下。
就是這樣節儉的生活,咲每年能省下來一百多萬日元,折算成人民幣能有七萬多。在這樣的堅持下,咲從18歲存錢存到27歲,9年的時間存了1000萬日元,相當於65萬人民幣,就是這樣,買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
有人可能會覺得,買到房子之後,這樣節省的生活可以結束了吧。但是,咲還在堅持。她將買回來的房子其他房間租出去,自己只住一個房間,這時候咲的工資已經升了不少,29歲的她,每個月收回來的房租加上工資,有3萬人民幣。
咲不僅很懂省錢,還非常懂理財。她在買到第一套房子之後,又馬上貸款買了第二套,然後繼續租出去,用房租來抵掉房貸。即使這樣,咲每個月還是能存下2.5萬元。
很快,咲又存夠錢買下了第三套房,這次,她33歲,買的是一套別墅。
她怎麼做到的,你也能做到嗎?
首先咲的堅持就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在外人看來,咲的生活貌似過得非常苦,但年年月月的習慣之後,這些生活上的苦對她來說已經算不上什麼。
而且咲非常懂得苦中作樂,她每天最快樂的時候就是躺在床上看著房產廣告上自己未來房子的時候,看著自己的夢想在記帳本上一點一點在實現,這種極致的滿足感帶來的快樂只有本人能體會到。
其次,我們要對自己的人生有所規劃。在剛開始踏入社會工作的前一個晚上,咲就在手帳上寫下了自己未來十幾年要做的事情,分別是27歲買房,29歲買第二套房子,34歲買下一套別墅,35歲開貓咪咖啡館,買別墅這項,還因為房子降價提前實現了。
最後,一定要學會記帳和理財。只有把自己的每一筆收入,每一筆支出寫下來,才會意識到自己的錢來之不易。理財不僅僅是把錢存進銀行,錢花的得當,是會自己生小錢的。
夢想離我們不會太遙遠,只要行動和堅持,有合理的規劃,相信每個人都能像咲一樣,實現自己的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