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抱孫子玩網紅搖擺橋,瀟灑走位到結束,網友:全程替娃捏把汗

2020-12-20 優優小工坊

文:優優育兒樂園

大家好!咱們都知道,多帶孩子出去玩,勇於嘗試各種挑戰,可以培養孩子堅強、積極的精神。大多時候,也都是父母陪孩子參與一些高難度活動。

但最近,有位帶孫子玩搖擺橋的奶奶火了。這位奶奶可以說勇敢無比,給大家上演了一出,在橋上抱著孩子笑到最後的「凌波微步」。

剛開始,奶奶是帶孫子看別人玩兒,後來架不住孩子的央求,抱著他就上了橋。

奶奶扎個馬尾,穿著時尚利落,一副精神抖擻的樣子。再加上懷裡抱個孩子,上去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正在別人擔心他們的安全問題時,眾人使力,橋擺動起來了。

只見小孫子既興奮又緊張,緊緊抓住奶奶的衣領,大眼睛左顧右盼。而奶奶則不慌不忙、氣定神閒,全程帶著笑。

隨著橋面的擺動,她一會兒前後移步,一會兒站在橋中隨著晃動左右搖擺。

好多人保持不了身體平衡,撲通撲通落了水。可奶奶仍然抱著孫子玩得歡,體力也真是好啊!瀟灑走位到結束才下來,引得掌聲不斷。

網友熱評

因你始,為你終:想必這位奶奶年輕時也是個虎媽媽。

一簾幽夢:佩服。我自己都不敢,別說抱個孩子了。

晗羽:這算什麼?我還見過一個剛滿月的娃娃,被她媽媽抱著玩輪滑。

遠山微雨:相信這位奶奶有金剛鑽,才敢攬瓷器活兒。

自由飛翔:全程替孩子捏把汗啊!高手在民間,大寫的服。

咕咚:奶奶沒有十足的把握不敢這麼玩,肯定是個遊泳冠軍。

向日葵君:只有我感覺危險嗎?如果我是孩子的媽媽,這是她最後一次幫我看娃,最後一次抱她孫子啦哈哈!

在我們的印象中,奶奶看娃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比如玩滑板車、攀巖、夏令營、遊泳……只要有一絲絲危險的活動,大多數奶奶們都會阻止。

但這位奶奶真是與眾不同,從她淡定從容上搖搖橋那刻起,想必在孫子心中也樹立了高大勇敢的形象。

不過,我們在陪孩子玩得盡興的同時,安全的遊樂設施和成人的監督也非常重要。那麼,帶孩子參加一些戶外項目時,家長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不要培養孩子「大無畏」的遊戲精神,玩兒之前,一些安全隱患要提前告知。

比如滑滑梯要腳朝下滑,而不是頭朝下;不要從外面的欄杆翻到滑梯上,不要站在鞦韆上蕩鞦韆;如果孩子從高處往下跳,跳的時候雙腳著地,雙膝要輕微彎曲。

然後,讓孩子將背包、自行車等物品,放在離設備遠點的地方,避免玩耍時被絆倒。遊樂場的設備上如果有水漬,告訴孩子不要玩耍,因為潮溼的表面會讓器械變滑。

最後,孩子在活動場地玩耍時,不要佩戴過多的首飾或穿帶有腰帶的衣服。要知道背包帶、腰帶、項鍊等,都有可能在無意中掛在器械上,導致危險。

結語:

遊玩過程中,我們是孩子的陪護人。家長們要擦亮眼睛,給孩子選具備一定經營資質、設有管理人員、安全維護人員,及日常設備檢查制度的遊樂場所。

還要教給孩子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識,和處理突發事情的方法。培養孩子良好的應急心態和自我保護能力。規範孩子戶外活動行為,讓孩子在玩樂中避險。

另外,某些看似安全且動作幅度慢的遊樂項目,其實也存在危險因素。但這類項目只要父母有意識防範,就可以讓危險係數降到最低。

只有安全教育孩子,再加上家長陪護,才是給孩子的玩耍加上雙保障。

留言板:您對奶奶帶孩子玩搖搖橋怎麼看?對此,您還有什麼安全知識補充嗎?

(文/多平臺原創作者優優育兒樂園。圖/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奶奶抱孫子玩網紅搖擺橋,瀟灑走位到結束,網友:全程替娃捏把汗
    咱們都知道,多帶孩子出去玩,勇於嘗試各種挑戰,可以培養孩子堅強、積極的精神。大多時候,也都是父母陪孩子參與一些高難度活動。但最近,有位帶孫子玩搖擺橋的奶奶火了。這位奶奶可以說勇敢無比,給大家上演了一出,在橋上抱著孩子笑到最後的「凌波微步」。
  • 奶奶抱孫子玩網紅搖擺橋,瀟灑走位到結束,網友:這真是親奶奶?
    咱們都知道,多帶孩子出去玩,勇於嘗試各種挑戰,可以培養孩子堅強、積極的精神。大多時候,也都是父母陪孩子參與一些高難度活動。但最近,有位帶孫子玩搖擺橋的奶奶火了。這位奶奶可以說勇敢無比,給大家上演了一出,在橋上抱著孩子笑到最後的「凌波微步」。
  • 四川奶奶抱1歲孫子墜樓,一死一傷,網友:別忽略了帶娃老人
    隨著社會的發展,年輕人的壓力越來越大,為了能讓親人有個良好的物質環境,多數人選擇外出打工,將小孩交給父母看管,老一輩看著可愛的孫子,甘之如飴。但近日,四川省自貢市龍潭鎮一奶奶,竟抱著1歲大的孩子從頂樓墜落。
  • 機智奶奶趣味帶娃,孫子不玩手機,不看電視,網友:薑還是老的辣
    機智奶奶「趣味帶娃」,孫子不玩手機,不看電視現在的孩子最喜歡的娛樂方式就是玩手機奶奶找來一個硬紙盒,在紙盒當中畫了一個小人,然後在小人的嘴部掏了一個小洞。奶奶又拿出一個小球,並將小球放進了紙盒當中,然後奶奶讓孫子控制著小球在孔洞處漏下去。這件事情看上去很容易,但是卻考驗著孫子的平衡能力與眼力,孫子在嘗試了一會兒之後立馬就上癮了,也完全忘記了手機和電視的存在。其實,奶奶平時經常會用一些簡單的道具製作小玩具,所以孫子平時對手機和電視也沒有想像中的著迷。
  • 機智奶奶趣味帶娃,孫子不玩手機不看電視,網友:薑還是老的辣
    機智奶奶「趣味帶娃」,孫子不玩手機,不看電視現在的孩子最喜歡的娛樂方式就是玩手機奶奶找來一個硬紙盒,在紙盒當中畫了一個小人,然後在小人的嘴部掏了一個小洞。奶奶又拿出一個小球,並將小球放進了紙盒當中,然後奶奶讓孫子控制著小球在孔洞處漏下去。這件事情看上去很容易,但是卻考驗著孫子的平衡能力與眼力,孫子在嘗試了一會兒之後立馬就上癮了,也完全忘記了手機和電視的存在。其實,奶奶平時經常會用一些簡單的道具製作小玩具,所以孫子平時對手機和電視也沒有想像中的著迷。
  • 老太用繩子綁孫子從5樓吊至3樓救貓 網友:孫子是買貓送的?
    深圳新聞網訊 1月6日,一段「老人用繩吊孫子下樓救貓」的視頻引發關注。原來,事發前老人的貓被困在了四樓陽臺,結果老人竟讓男童被繩子吊著懸空去救貓。對此,轄區居委會回應稱,老人與男童系祖孫,兩人均平安,已對當事人進行批評教育。
  • 奶奶帶孫子打針,孫子沒疼奶奶先疼,兩人神情如同複印粘貼
    奶奶帶孫子打針,孫子沒疼奶奶先疼,二人表情神同步>前不久,一名奶奶帶孫子打預防針的照片火了,倒不是發生了什麼特殊的事,而是這位奶奶的一系列表情包讓網友們覺得很有趣。只見這位奶奶懷裡抱著月齡還很小的孫子,當時的護士還在準備預防針的藥,針頭還沒有扎進寶寶的胳膊,但是細心的網友卻發現奶奶的表情亮了。原來,出於心疼孫子,所以奶奶眼看著小孫子還不知道即將發生什麼,心裡又著急又不能說什麼,畢竟給寶寶打預防針也是為了寶寶的身體好。
  • 男子玩網紅「搖擺橋」跌落後身亡,景區:他起身後還吃柚子
    幾十米的木板橋固定在兩端,底下是氣墊或者水池,幾十個遊客站在橋上,按照一定的節奏,遊客身體隨著橋面一起搖擺,這是很多景區興起的一種 " 搖擺橋 " 項目,因為在一些短視頻平臺上相關視頻被熱傳,這種項目也被稱為 " 網紅搖擺橋 "。
  • 大連六旬老人竟抱3歲娃開車 孩子玩著方向盤
    禁不住小孫子撒嬌,年過六旬的張先生只好讓小孫子坐在了駕駛位上,抱著孫子開車惹來不少關注。周水子街道星加坡社區工作人員見狀連忙勸阻。「這不是愛孩子,是在拿孩子生命開玩笑。 」社區工作人員說。  近日,星加坡社區有居民反映,連續看到有家長抱著孩子開車,孩子還玩著方向盤。「駕駛座上多了個小孩,老人和孩子同駕車,孩子看樣子只有兩三歲,太危險了。
  • 「最嫩奶奶」火了,抱孫子出行被誤認少女,網友:還缺爺爺嗎?
    林志穎當年紅的時候,我們還是小學生。如今我們的孩子都上小學了,他還是那個樣子。所以就有了那句紅極一時的段子。林志穎說: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前段時間在網上走紅的「最嫩奶奶」就是這樣的例子。照片中的抱孩子的這位女士,給人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孩子的媽媽。因為看年紀她最多也就三十歲,穿著彩虹吊帶上衣和背帶牛仔褲,染著時尚的發色和髮型,膚白貌美,十分養眼。如果說這是孩子的奶奶有人會相信嗎?
  • 3歲孫子耳朵裡進「蟲子」,奶奶一個舉動救了娃,醫生忍不住點讚
    隨著現在的年輕父母文化越來越高,許多老一輩的育兒經驗都會被認為太陳舊,不適合現在孩子,被父母們一概摒棄了,其實老一輩的育兒都是從現實生活中學習到的知識,有時比書本上更有效,就像下面這個奶奶的做法,連醫生都忍不住點讚!
  • 3歲孫子耳朵裡進「蟲子」,奶奶一個舉動救了娃,醫生忍不住點讚
    隨著現在的年輕父母文化越來越高,許多老一輩的育兒經驗都會被認為太陳舊,不適合現在孩子,被父母們一概摒棄了,其實老一輩的育兒都是從現實生活中學習到的知識,有時比書本上更有效,就像下面這個奶奶的作法,連醫生都忍不住點讚!
  • 奶奶抱孫子打針表情同步,針頭還沒進去奶奶先「疼」了
    近日,網友分享了一段護士給寶寶打針的視頻。護士給寶寶打針,結果針頭還沒進去,抱著寶寶的奶奶先「疼」了,表情看上去比寶寶還要疼。從開始打針到結束,奶奶和寶寶的表情神同步。網友:奶奶感同身受,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啊。
  • 93歲老奶奶惡搞孫子成網紅,創意照獲1300萬贊,全網實紅!
    波琳奶奶的孫子叫羅斯,今年27歲在網上是一個小有名氣的網紅有一天,羅斯跟朋友正在拍攝一個視頻視頻的內容是如何花式打高爾夫球在一旁圍觀自己孫子拍視頻的波琳奶奶突然一腳踢飛即將入洞的高爾夫球>從十幾萬飆升到一千多萬網友們非常喜歡有波琳奶奶的視頻如果羅斯分享的視頻沒有波琳奶奶的身影網友們都會在視頻下面留言「奶奶去哪裡了?
  • 奶奶帶孫子吃喜宴,結果被全村人「拉黑」,村民:不會教娃就別帶
    老人照看自己的孫子,心裡自然歡喜的很。但是有些老人在帶娃時,太過於寵溺孩子,只要是孩子的要求都會一一答應,這也就導致很多孩子恃寵而驕,凡事只考慮自己,看到好吃的好喝的通通先往自己的嘴裡送,這種自私自利的做法肯定會引起他人的不滿。
  • 為啥奶奶帶娃天經地義,外婆帶娃就得給錢?看看孩子姓啥就知道了
    但到了孩子上幼兒園時,自己抱孫子了,就想著回家帶孫子了,於是帶娃的事情,也就只能落到奶奶身上了。結果奶奶來了之後,也想要與外婆一樣的待遇,卻遭到了寶媽的反對,我的這位同事,就忍不住反問,「怎麼你媽帶娃的時候,都給錢了,為什麼我媽帶娃,就不給了呢?」
  • 奶奶用大鵝遛娃,孩子對這「坐騎」很滿意,網友:高端大氣上檔次
    奶奶用大鵝遛娃,孩子對這"坐騎"很滿意,網友:高端大氣上檔次老一輩人帶娃的方式往往和現代人有所不同,爺爺奶奶們基本上都會寵著,慣著自己的孫子或孫女。當然老一輩人育兒方面比較有經驗,也比年輕人細心又上心,所以,他們帶孩子既有優點也有缺點,有的時候還會弄出一些搞笑的畫面。
  • 「操心奶奶」火了,孫子上幼兒園,奶奶讓娃背大蔥入學,老師笑翻
    導語:又是一年一度的開學季,上到高中,下到幼兒園,孩子們都回到了久違的學校。用家長們的一句話來形容就是神獸歸籠。很多寶寶也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開啟了自己的學生生涯。既然是第一次上學,家長自然是有些不放心的,尤其是寶寶的爺爺奶奶。這不,就有一位愛操心的奶奶因為送孫子上幼兒園而走紅於網絡,她給寶寶準備的開學「裝備」著實笑翻了一眾網友。
  • 「佛系奶奶」火了,孫子拆家猶如二哈,奶奶陽臺賞花淡定至極
    夫妻倆的工作一般都很忙,家裡孩子很多時候都是扔給長輩照顧得,於是除了媽媽以外,奶奶和姥姥也都是奮鬥在一線的帶娃主力軍。按照大家平時的印象,長輩通常都是比較喜歡嘮叨的,但是最近一位「佛系奶奶」火了,簡直就是帶娃界的一股清流。
  • 網紅橋成「索命橋」!男子搖擺橋墜落五分鐘後突然死亡
    幾十米的木板橋固定在兩端,底下是氣墊或者水池,幾十個遊客站在橋上一起搖擺,這就是很多景區興起的「搖擺橋」 ,玩網紅搖擺橋的訣竅是什麼?就是拼命地搖,把別人都搖下去,站到最後的才是贏家。但沒站穩呢?意外可能就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