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第一代女建築師,對建築、工藝的三大貢獻

2020-12-12 大爪小蹄和您侃歷史

林徽因左手文學,右手建築,作為近現代第一代女建築家,在建築、工藝上面做出了寶貴探索和貢獻。可以歸納為實踐、理論和教育三個方面。

一、實踐上,野外考察,參與國家建設設計

一是從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二人和同事餐風露宿,頂雨冒雪,深入晉、冀、魯、豫、浙等15省,190多個縣,登上爬下,考察測繪了2738處古建築物,通過他們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國認識,從此加以保護。比如趙州大石橋、應縣木塔、五臺山佛光寺等。

二是參與了國徽、人民英雄紀念碑等設計。國徽圖案的設計工作,許多新的構思是她首先提出並勾畫成草圖。1952年,林徽因抱病參加,與助手一起完成了紀念碑須彌座的圖案設計。

組織了景泰藍的搶救和保護。1951年,林徽因深入工廠,研究改進工藝,設計了一批具有民族風格的新穎圖案,為「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蘇聯文化代表團「獻上一批禮品,深受歡迎。

參與設計了八寶山革命公墓主體建築格局,分為墓區和骨灰堂兩部分,莊嚴肅穆。

1949年初,協助梁思成編寫了《全國文物古建築目錄》。其後又為保護北京古建築做出了積極努力。

1950年林徽因被任命為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兼工程師,提出修建「城牆公園「設想。

此外,主持或指導設計了雲南大學「映秋院」宿舍和清華大學「勝因院」宿舍等建築設計。

二、學術上,大膽創新,探索現代建築理論

一是大膽理論創新。她的論文包括《論中國建築之幾個特徵》、《平郊建築雜錄》(與梁思成合著)、《清式營造則例》第一章緒論、《晉汾古建築預查紀略》(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寧寺談到建築年代的鑑別問題》(林徽因、梁思成)、《中國建築史》(遼、宋部分)、《中國建築發展的歷史階段》(與梁思成、莫宗江合著)。

其中,《論中國建築之幾個特徵》是首次由中國學者發表的關於論述中國建築的理論性文章之一。首次在理論上定義了中國建築的木框架結構體系的基本特徵。

提出了符合中國民族主義情結的價值判斷。運用當時國際上的藝術觀念與方法,將中國建築作為世界文明體系中一種獨特的系統進行論述、評價。澄清了西方學者對中國建築的曲解和誤讀。奠定了後來幾十年間用於分析評價中國建築的理論要點和基本框架。

二是最早關注民居建築學者之一。《平郊建築雜錄》的「建築意」,提出了具有原創性的中國建築美學概念。

由她執筆的《晉汾古建築預查紀略》中描述的民居狀況,是當時最早的關於民居實物的描述之一。

《現代住宅設計的參考》一文,在以清一色的古建築、文獻等研究論文為面貌的著作中,顯現作者的獨特眼光。

林徽因在一九五三年「關於首都文物建築保護問題座談會」上,提出了要保護民居住宅建築:「藝術從來有兩個系統,一個是宮殿藝術,一個是民間藝術,後者包括一些住宅和店面,如何保存這些是非常重要的。」她的發言得到了重視,對以後的古建文物保護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

三是普及建築知識。1952年以後,林徽因當選為建築學會理事,並任《建築學報》編委。和梁思成翻譯了《蘇聯衛國戰爭被毀地區之重建》,為國家建設提供借鑑。先後撰寫了《中山堂》《北海公園》《天壇》《頤和園》《雍和宮》《故宮》等一組介紹中國古建築的文章。

三、教育上,蓽路襤褸,建築事業薪火相傳

一是參與創辦了東北大學建築系。1928年,梁思成、林徽因應邀來校創辦了建築系。梁思成任系主任,林徽因既當教師,又當助手。主講《雕飾史》和專業英語,這是當時最早開設專業英語的建築學系之一。

林徽因還參加了由校長張學良發起的徵集東北大學校徽圖案大獎賽,設計的「白山黑水「圖案一舉奪魁。

二是參與創辦了清華大學建築系。

一九四六年,在清華大學建築系成立之初,梁思成赴美國考察。林徽因承擔起組織工作。吳良鏞先生回憶到:「林徽因雖然經常臥病在床,卻能運籌帷幄,是一位事業的籌劃者,指揮者。

在建築系裡,林徽因首次開設了「住宅概論」課,系統教授現代住宅建築設計理論。某種意義上講,這是第一代建築理論家對中國建築文化的核心之回歸。

這兩所大學建築係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建築專業人才。

還要指出一點,是林徽因影響了梁思成選擇了建築事業。1924年夏,兩人一同去美國學習建築學。梁思成這樣回憶:「我當時連建築是什麼還不知道,徽因告訴我,那是包括藝術和工程技術為一體的一門學科。因為我喜愛繪畫,所以我也選擇了建築這個專業。」這是徽因對建築事業做的另一個特殊貢獻吧。

業內專家和朋友這樣評價林徽因:

吳良鏞(兩院院士):「一位了不起的中華第一女建築師,才華橫溢的學者。」

樓慶西(清華大學古建研究所所長):「當之無愧地是我國建築歷史與理論這門學科的創始者與奠基者之一。」

蕭乾(作家):「我不懂建築學,但隱約覺得徽因更大的貢獻,也許是在這一方面,而且她是位真正的無名英雄!」

卞之琳(詩人):「她是她的丈夫建築學和中國建築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過主要是後者的得力協作者,實際卻是他靈感的源泉。」

1987年,清華大學申報的梁思成、林徽因和同事主持的《中國古代建築理論及文物建築保護的研究》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代女建築師張玉泉》出版
    本報訊由《建築創作》雜誌社承編的《中國第一代女建築師張玉泉》,最近在天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由張玉泉的子女費麟、費琪編著的這部傳記,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記錄了張玉泉在事業、家庭、工作、生活等方面所走過的艱辛歷程,展現了中國一代女知識分子含辛茹苦、堅忍不拔、淡泊名利、自強不息的風採。
  • 林徽因第一女建築師,參與國徽的設計,她的一生充滿傳奇
    林徽因第一女建築師,參與國徽的設計,她一生充滿傳奇。民國第一才女林徽因,只知道她有一首「你是人間四月天」,感動了無數少男少女。卻不知她是中國第一女建築師,曾帶病參與國徽的設計。他們在東北大學開始授課講學,這是國內最早創辦的建築系之一,後面他們還邀請麻省理工學友加盟,甚至成立了梁陳蔡建築事務所。1931年,梁思成決定研究中國建築歷史,創建中國建築體系,他放棄了當時繁榮的建築設計市場,加入了研究中國建築的營造學社。
  • 林徽因——被人誤解為綠茶,卻是中國建築史上最耀眼的女建築師
    其實,把林徽因的一生剖開來看,她是一位非常優秀且值得尊敬的女性建築師、作家、詩人和教師。 今天,我要寫的不是林徽因和徐志摩的感情糾紛,也不是她和金嶽霖的半世傳奇,而是寫才華橫溢、成就斐然的獨立女性。
  • 「中國第一位女建築師」不是林徽因,而是宜興人王祖蘊哦!
    林徽因被人熟識,不只是因為她的愛情故事,更是因為她的才情和「中國第一位女建築師」身份!如果說,林徽因不是「中國第一位女建築師」,「林徽因粉」會不會認為小編胡說八道呢?最近,我市一位收藏和文史愛好者許熙恆發現多張民國時期報紙報導了——「中國第一位女建築師為宜興人王祖蘊女士」民國十八年(即公元1929年)1月3日的《上海畫報》醒目位置的《我國第一女建築師》的新聞報導介紹:「王祖蘊女士江蘇宜興和橋村人……又轉赴德國學習建築,由於其各科成績均列前茅,故被該校授予特許建築工程師學位,成為我國之有女建築師以來第一人……
  • 建築師林徽因:少有人走的路
    文章摘自《當年明月在:林徽因往事》作者:慕容素衣倘若要林徽因做一個自我介紹的話,她會如何給自己定位呢?詩人、作家,還是梁啓超的兒媳,林長民的女公子?這些都是籠罩在她頭上的一系列光環,光環之下的林徽因,可能只願意這樣平實地介紹自己:我是建築師林徽因。
  • MYP資訊|女性典範,建築室內設計行業「她力量」
    百年間,一代代的女性通過不懈的鬥爭與努力,爭取自己的社會地位和證明自己的實力,並做出貢獻。在一向被公認為是由男性主導的建築與室內設計行業,也湧現了這樣一批優秀的女設計師,憑藉著女性獨有的細膩、敏銳,用自己的堅持與毅力,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成為設計史上濃墨重彩的一抹光亮。
  • 中國著名女建築師林徽因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詩·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因為總是被誤以為是當時的一位男性作家「林徽音」所以改名『徽音』為『徽因』。林徽因是中國著名的女建築師,與其丈夫梁思成其名。她不僅在建築學上有才華,詩詞歌賦也樣樣精通。作品《你是人間四月天》就常被人歌頌。
  • 參與過國徽的設計,中國著名女建築師、詩人和作家,林徽因的不平
    林徽因,中國著名女建築師、詩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之一。之前一直知道這個很偉大的人。本人不怎麼喜歡讀課外書,喜歡讀的書大多數都是因為書名吸引才去閱讀。我以為我會看到關於一個中國女建築師、詩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在這些光環下的一個真實的女人。但是我看到的只是關於作者對林徽因這個人的感情生活的猜測和自己思想上臆想的一切。
  • 築夢情緣傅函君原型是誰林徽因嗎 中國近現代知名女建築師盤點
    築夢情緣傅函君原型是誰  由於林徽因是中國近現代很有名的建築師,其生活的年代也和傅函君類似。因此在《築夢情緣》播出後,不少觀眾都認為傅函君的人物原型就是林徽因。  盤點中國近現代知名女建築師  1.林徽因  世人皆知林徽因是一個才女,寫過「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卻鮮有人知道身為建築學家梁思成妻子的她其實在建築上也頗有造詣。林徽因曾參加了老北大地址館以及國徽的設計,在中國古代建築上很有研究。  2.林櫻  林櫻是林徽因哥哥的女兒,林徽因本人的親侄女。
  • 林徽因,一個兼具建築的線條美、詩的靈動與哲學的淳樸的奇女子!
    林徽因,民國四大美女之一,是有名的建築師、詩人和作家,才貌兼備,氣質不凡。作為一名女人,林徽因無疑是成功的,或者說上天對她特別眷顧。她才華出眾,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建築師。林徽因在這樣的家庭出身,接受了優良的教育,16歲隨同父親遊歷歐洲,因受房東女建築師的影響,立志攻讀建築學。同時,林徽因又受到父親和叔父的影響,熱愛詩詞散文,性格堅毅。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徽音,這個名字出自《詩經》中的一首詩《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太姒美譽能繼承,多生男兒家門興。「徽音」就是美譽的意思。
  • 養女當學林長民:林徽因的女神養成記
    林長民獨寵程桂林,與何雪媛之間則是長期夫妻失和,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他對林徽因的愛。 1920年4月,林長民以國聯觀察員的身份遠赴倫敦工作,為了給女兒提供最好的教育環境,他決意帶林徽因同往。這一年,林徽因16歲,正是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
  • 中國首位最有影響力的女建築師:林徽因——《詩經》美名賞析
    因此父母給孩子取名時,總是格外鄭重:近乎莊嚴的、尷尬的重名、不雅的諧音,容易誤讀的生僻字……想要避免這些,不如直接向古人取取經:《女詩經》,《男楚辭》,《文論語》,《武周易》。好看,好聽,還有好說法,或許還可以給自己起一個中意的筆名呢。古籍中有許多溫婉優雅、大氣磅礴、高昂纖柔的文字。《詩經》溫柔敦厚、意境優美。
  • 林徽因與東北的建築緣
    說起林徽因,大家只記得他與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嶽霖的三段情,甚至於在後世有關於她的傳記中都是以她的感情生活為主,完全忽略了她在自己的建築行業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當時,建築系初創,屬於工程學院,高惜冰為院長,後來他誠邀赴美學成歸來的梁思成與林徽因主建建築系。當時,東北大學建築系就只有他們兩個教師,梁思成任系主任,林徽因任教授,教學上所有的事情他們都要親力親為。由於當時中國建築高等教育還是一片空白,他們便採用了拿來主義的辦法,在教學理念和教育模式上沿襲了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模式。
  • 「民國才女」林徽因:是中國建築師、作家和詩人,曾參與國徽設計
    「人間四月天」林徽因:中國建築師、作家和詩人,曾參與國徽設計工作當中。她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是中國近代史中值得讓人濃墨重彩的文學家和建築學家。20世紀20年代末,作為東北大學副教授的林徽因參加了東北大學校徽圖案的設計比賽當中,並且還拿下了比賽的最高獎金。1945年,時任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的林徽因,又以建設性的意見,使奈良古建築免於炮火的轟炸並得以保留。此外著名的八寶山革命主體建築格局也是由一介女子林徽因親手設計而成。
  • 那些優秀的女性建築師
    從19世紀開始,精緻與飄逸的氣息開始在建築的天空蔓延,女性憑藉著獨特的視角在建築界嶄露頭角。時至今日,越來越多不同氣質的女人,用她們畫筆勾勒出女性建築理想的輪廓,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那些優秀的女性建築師。  林徽因:  中國著名建築學家、文學家,同時也是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
  • 林徽因:建築女神被黑得最慘的一次,來自梁思成續弦林洙的手筆
    從清華女神變成瑪麗蘇女主角林徽因,清華大學建築一級教授,兩院院士吳良鏞稱其是「一位了不起的中華第一女建築師,才華橫溢的學者」。林徽因祖父是光緒年間的進士,官至浙江巡撫;其父林長民是一位學者;其叔叔林覺民、林尹民皆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其弟弟林恆是中國空軍,於1941年3月14日成都雙流空戰殉國;其子梁從誡為現代中國環保運動人士;其女梁再冰曾任新華社記者。
  • 林徽因珍貴生活照,踩高蹺俏皮可愛,北海遊泳彰顯母性光輝
    林徽因,作為民國才女,她一個美貌與智慧並存的奇女子。她優雅漂亮,才華橫溢,身上散發出了無窮的魅力。作為才女,她在文學、繪畫、建築、舞臺設計等多個領域,都有著非常高的成就。她不僅才華突出,而且還有著非常出眾的相貌,也獲得了徐志摩、金嶽霖、梁思成三大才子的青睞。圖中是林徽因在看孩子的照片。
  • 民國四大美女之一——林徽因
    林徽因出生(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中國建築學家、詩人、作家。在文學上,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代表作有《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林徽因詩集》(1985年)等。
  • 「人間的四月天」——林徽因
    這位詩人,就是林徽因。林徽因,原名林徽音,是詩人、作家,曾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在詩歌、小說、散文、繪畫、翻譯等領域成就斐然;也是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師,和丈夫梁思成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林徽因與建築學的淵源,是從16歲隨父親遊歷歐洲開始的。
  • 冰心寫文諷刺林徽因,林徽因回贈一「禮物」,兩人的恩怨就此結下
    說起林徽因,實在是民國時期的傳奇女子。她美麗,知性,有才華,而且是我國很有貢獻的建築師。在當時,林徽因是非常受男人追捧的,是他們心裡的女神。像徐志摩,梁思成,金嶽霖這樣優秀的男人,還是不同領域的,每一個都為林徽因所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