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大便帶血怎麼回事嗎?大便帶血可輕可重,所以不容忽視,下面媽媽網百科就來告訴大家大便帶血怎麼回事。大便帶血但是不疼?
大便帶血但是不疼
知道病症的症狀後能夠幫助自己儘快的發現並且進行有效的緩解與治療,然而大多數的朋友們都不知道大便帶血的症狀是什麼,下面就來告訴大家大便帶血的症狀有哪些吧!大家可以對照檢查自己是否也有此類症狀。
下消化道少量出血(少於500ml)時,可很快被機體代償而不引起明顯症狀;當出血量超過800~1000ml以上時,尤其是在較短期內丟失者,均可有頭昏、乏力、心悸、脈搏加快、血壓下降、皮膚蒼白等表現,更嚴重者可出現休克的表現。有上述表現時均提示為大出血。
大出血患者,當其頭昏、冷汗、心悸、皮膚蒼白等症狀消失,脈搏及血壓維持在正常水平則提示出血已經停止。
1、肛裂:特點是排便時有撕裂或刀割樣疼痛,排便後疼痛常持續幾十分鐘或幾小時不等。可以是滴血也可以是擦手紙時帶血,此病以女同志多見。治療:熱水坐浴,外塗消痔膏;多吃蔬菜和水果以保持排便通暢。
2、外痔發炎:自覺肛門處有腫物,疼痛、肛門墜脹,排便後擦手紙時有少量鮮血;保守治療同前,一般需手術治療。
3、肛管惡變:自己可以發現肛門有較硬的腫塊,早期可能無痛,晚期可有疼痛和便血;最好的方法是手術治療。
4、肛門膿腫或肛門異物:肛門周圍起膿包破潰或有魚刺等異物卡在肛門口,引起感染時可有疼痛伴便血;必須手術治療。
大便帶血的護理方法
雖然便血非常常見,但是我們對於便血卻不能忽視,除了要採取措施積極預防外,我們還應知道大便帶血的護理方法,不過大家知道大便帶血的護理方法有哪些嗎?下面跟著媽媽網百科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1、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大便以稀糊狀為佳。
2、減少增加腹壓的姿態,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勞累過度。
3、忌食辛熱、油膩、粗糙、多渣的食品、忌菸酒、咖啡。
4、多食具有清腸熱,滋潤營養,如生梨汁,藕汁、荸薺汁、蘆根汁、芹菜汁、胡蘿蔔、白蘿蔔(熟食)、苦瓜、茄子、黃瓜、菠菜、金針菜、捲心菜、蛋黃、蘋果、無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5、要心情開朗,勿鬱怒動火。
6、減少房事,房事過頻會使腸黏膜充血,加重出血。
便血患者日常生活三禁忌:
1、忌菸酒、剌激之物。
2、起居調養,便血的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活動。
3、忌用活血藥。
大便有血不疼什麼原因
正常的人每天都會大便,但是在大便的時候會發現顏色上不一樣,有的是綠色,有的是黃色的,還有是黑色的,如果發現大便裡面帶有暗紅色,像是出血一樣要小心,這可能是腸道方面的問題,千萬不要因為大便有血而慌張,要找到原因後治療。
大便有血不要慌了神
大便有血,通常有一下幾種情況:
1、便後有鮮血。這種情況大便多正常,有些人大便偏幹,血液多為鮮紅色,有些也可為暗紅色或夾有血塊。部分病人伴有肛門疼痛或下墜感。這其實絕大多數都是痔瘡或肛裂引起的。
2、先出現腹痛、後出現鮮血。這種情況有不少是缺血性腸病,往往是因為小的血栓等阻塞了腸道的小的動脈血管,引起腸道缺血所致。
3、大便帶膿血。所謂膿血便,就是大便整體呈暗紅色夾有膿狀物。病人常常伴有腹痛、大便次數增多等,這種情況可見於腸道感染,如腸炎、細菌性痢疾等,也多見於炎症性腸病,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部分腸癌也可以表現為膿血便。
4、大便呈黑便,也就是如柏油樣,黑而發亮。大便在水裡也可以發紅。這種情況多是上消化道出血,如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等引起的出血,部分病人可以是小腸出血。
5、大便帶粘液血跡。大便表現為表面帶粘液和血跡,可伴有大便次數增多、腹痛等情況,這常常是直腸或乙狀結腸的問題,可以是息肉、腫瘤、炎症性腸病等。
那大便出血該怎麼辦?當然應該做一些相關檢查,諱疾忌醫是不可取的。如果出血屬於上面說的第一種情況,建議出血當天到肛腸科就診,一般肛腸鏡就可以明確病情,找到出血點。但儘管如此,如果出血大便帶血(除了黑便考慮上消化道出血外)還是建議做電子腸鏡檢查,因為便血屬於「報警症狀」,及時明確診斷很重要。如果是痔瘡或肛裂,局部治療就行。息肉需要及早摘除,腸癌早診斷、早治療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