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走出傳統的課堂,與職場人士零距離接觸!
創客沙龍406室裡孵化出了許多閃亮的創業創新想法。
而如今,每周一次的《創新思維解碼與運用》也在這裡正式啟程。
課程
本課程通過學生對創新思路的學習,以結構化、系統化的方式開展創新創業,打消創新顧慮,降低創新門檻、提升創業成功率。
教學
通過授課讓學生了解創新思維的基本模式,打破思維定式,打開學生的創新思維,並輔以行動學習的方式。
教師
吳浩然:
工商管理(MBA)碩士
江蘇電信渠道學院院長/創辦人
中國電信集團集團級講師
中國電信學院高級實戰教練
AACTP國際註冊行動學習促動師
南京大學 特聘客座教授
大學裡的公選課,一般4年只能選一次,所以一般同學們也只會見到一個學期的老師。但今年的9月10日,《創新思維解碼與運用》第一節課開課時,有4名同學再次選擇了吳浩然老師的課。
自由、有趣、有活力,這是他們重複選課的理由。
30個人的課堂,寬敞明亮的教室,大家圍坐成幾個小圈,討論、交流想法,自由而豐富。
吳老師的課給在校的同學們提供了一扇觀察職場的窗口,接觸校外的世界,這是每個大學生適應社會生活前必須經歷的。
他上課幽默有趣,妙語頻出,又常常能夠結合時下潮流與年輕人的喜好,在輕鬆的課堂氛圍中,南京大學的本科生們也能近距離了解職場,訓練自我。
今年已是吳老師與南大合作的第三年,之前的兩年他與同事高潤老師合開了一門《商務禮儀與職業彩虹》課程,主要講解職業規劃與職場禮儀,今年第一次,吳浩然老師在南京大學開設了《創新思維解碼與應用》課程。
爆米花味的牛奶,臭豆腐味的牛奶,能夠自熱的牛奶,雖然始終沒有離開牛奶這個話題,第一次課上,同學們嘗試著從牛奶出發,提出了自己的創新想法。
自熱牛奶適用於哪些人群,產品製作成本,應該投放到哪些市場,替代產品的競爭力等等,這些都是製作產品時需要考慮的因素,雖然最後自熱牛奶的可操作性較小,但所有參與的同學還是通過嘗試充分地發散了思維。
小藍鯨在採訪吳浩然老師時了解到,開設《創新思維解碼與應用》這門課之前,南大的教務處與他溝通過很多次,學校希望企業方能夠給南大的同學們帶來些創新創業方面的課程。吳浩然老師基於自己豐富的經驗,也制定了相應的教學計劃。
第一堂課上,他就系統地講述了什麼是創新思維,讓每一位學生對創新思維有一個概念性的了解後,吳老師繼而分析歷史上的創新產品,同學們身邊的創新產品與模式。
騰訊QQ的演化之路的實例被引入討論:從1998年的騰訊公司成立,推出無線網尋呼,到2002年發布視頻聊天功能,QQ群,接著2005年QQ寵物和空間誕生,QQ音樂推出,發展到2013年的QQ版本蛻變……這些對於很多同學來說都是新鮮的體驗,雖然大多數小藍鯨們都是與網際網路時代共同成長的,但我們很多人其實對騰訊,對QQ都缺乏創新層面上的認知。
在我們樂享聊天消息,語音通話,視頻聊天功能,並且用QQ進行文件傳輸,服務工作學習時,常常忘記了每一個微小的轉變身後都是幕後人員創新與變化的嘗試。
吳浩然老師客觀理性地進行剖析,並輔之以生動的講述、耐心地引導課堂討論,同學們也都聽得興致盎然。
在探討小米的生態系統時,大家從小米手機出發,發現小米將產業做到了藍牙音箱,小米手環,電動牙刷等相關領域,更是驚人地發現小米還有床墊、毛巾、枕頭等一系列家居產品,從手機到手機周邊,再到智能硬體,以及生活方式,以這樣一個實例,吳浩然老師讓同學們對創新真正地有了一個概念性的了解。
分析現有思維定式、慣性思維,了解創新思維的障礙所在;通過互動討論,引出創新思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些都是吳老師課堂的重要內容。
除此之外,吳老師的課堂還包括提出結構化創新思維的模式,通過互動討論的方式,向學生介紹如何開展創新以及學習如何選取基礎產品,以基礎產品為圓心,系統化的分析基於該產品的下遊產品、上遊產業、周邊類似產品、衍生產品及基於這些產品的服務,從360°的角度開拓創新思維也是這一門創新思維解碼課程的重要內容。
在後續的教學計劃中,吳浩然老師還計劃邀請江蘇電信創新孵化基地的創業主管和同學們面對面交流如何創新創業,並且使用SWOT分析法,討論每個組方案的創新亮點與思路,分析同學們設計的創新產品的核心競爭力與優勢資源;最後通過性格解析,幫助同學們打造自己的創業團隊。
可以說,這是一門應用性超強的課程。
談及開設這門課的初衷,吳浩然老師說到,他希望將理論結合實際,讓選擇這一門課的學生們更多了解在社會上、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或者說在企業中創新創業的思維是怎樣的,有些什麼樣的創新創業的思路。另外讓身處校園內的同學們知曉如何把理論上的創新創業的想法變成現實,並且在生活中或者說在工作中付諸實踐。
上完這門課程的同學們也感觸頗豐。
From陳同學:
一個學期的課很快就結束了,這學期對這門課最大的感受,大概就是老師為此投入的精力了吧。雖然只有五節課,但是看得出來,浩然老師一直在努力的營造一個輕鬆的課堂氛圍,也在不停的根據學生的表現和反饋改進自己的課堂。很清楚的,浩然老師的課一堂比一堂精彩,學生的表現也是一次比一次積極。此外,我還有一種感覺,就是老師的專業性。不同於照本宣科式講授,浩然老師來給我們講課都是用生活中最真實的案例,很多都是他自己親身經歷的,給我們的感觸也更多。
From許同學:
這門課程給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老師提到過的創業、就業與專業的關係,老師說創業、專業、就業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保持學習的習慣,只有學習,一個人才能與時俱進,才能碰撞出更多的思維火花,曾經看過一篇文章,上面說,這個風雲變幻的大時代中,最好的投資就是提升自己,自己的思維得到鍛鍊,閱歷得到積累,就業也好,創業也罷,成功的可能性會大大提高,即使失敗,仍然會有所收穫,我們所享受的是成長的體驗。
From徐同學:
由於之前沒有仔細了解過創新創業,這門課確實讓我看到了不少之前從來沒注意過的方向,除了了解了一些創業相關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看到了持續創新的必要性和方法。可能對於我們來說,儘管現在看來,很多東西都已經有人去做了,創業的環境還是相當好的,有來自政府和許多社會機構的扶持,也可以獲得很多的資源,但最重要的還是要保持終身學習的狀態,即使不在創業狀態中,也要持續創新,並且認真對待自己的一些想法,為創業做好準備。這樣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就可以把自己的創意變為實際,並讓它產生價值。
在創客沙龍的教室裡,南大的同學們天馬行空卻又不失邊際,在《創新思維解碼與應用》零距離接觸創新思路,打破束縛自己的思維定式,真正地著手創業創新。不凝不滯,且行且思,吳浩然老師正與同學們一起走在創造與開拓的路上。
文編|包小菲
美編|張廣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