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訊12月18日,《光明日報》發表《昆明之夜:天上街市落花都》的報導,聚焦昆明夜生活玩場與歷史文化相結合的深刻體驗,多面的報導了昆明的夜經濟,以下是報導全文:
【聚焦都市夜經濟】
寒冬,一股夜經濟的暖流湧進昆明城,把夜幕下的百年老街南強街巷攪動起來,五顏六色的燈籠覆蓋了整個街巷,燈火通明的街上遊人川流不息,文藝表演、小吃美味,讓人流連忘返。老昆明人說,昆明的夜經濟20多年前就有了。不信?你晚上到鬥南花市去看看,那裡是鮮花的海洋,春城花都絕不是浪得虛名。昆明還有金馬坊、南屏街、昆明老街……不僅是年輕人的夜間玩場,還蘊藏著老昆明深厚的歷史文化。
百年街巷醉遊人
「看,現如今,南強街,喝茶聊天新體驗,88號劇場去看戲,這就是,老昆明的一道風景線,把昆明的文化底蘊來積澱,讓大美雲南更燦爛……」12月15日夜,說唱快板《一城春光醉南強》在南強街巷街邊舞臺上響起,有節奏的快板和幽默的說唱,吸引了眾多逛街的市民圍住舞臺。快板剛唱完,一位身穿女裝漢服的青年又登臺表演,婀娜多姿的漢代舞蹈贏得陣陣掌聲。
100多年前,南強街就是昆明城熱鬧的集市。今天的南強街巷有昆明特色小吃,有琳琅滿目的手工藝品,有傳統文化展示,還有薩克斯演奏、西洋樂隊表演等新潮文化,讓人目不暇接。
南強街88號庭院是百年老宅,如今成為演出話劇的庭院劇場,歌頌真善美的《平凡》、反腐倡廉的《初心》、講述聞一多故事的《我的聞先生》等話劇,近幾年在老宅裡連演340多場,4萬多人次觀演。趙碧硯是打造南強街夜市的昆明伍樂文化傳播公司總經理,他叮囑記者:「20號首演魯迅先生的作品《鑄劍》,希望你來看!」
趙碧硯描繪了南強夜市的藍圖:「現在的夜市是一期,二期要打造文化創意一條街,還要建像鬥南花市一樣的鮮花集散地。」
夜間花市交易忙
昆明滇池東岸的鬥南,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鮮花交易市場。可許多白天逛鬥南的外地遊客卻很詫異,怎麼花市裡大都是乾花和盆栽植物,名滿天下的鮮花哪兒去了?
其實,白天的鬥南花市只是展示,甚至下午現代化花卉拍賣大廳裡的激烈競拍也只是前奏。夜幕降臨時,來自雲南各地的鮮花才匯集鬥南,悉數登場。
繡球花來得較早,下午5時首先開館。康乃馨姍姍來遲,晚上7時30分才開門迎客。規模最大的是玫瑰,晚上8時30分才出場,夜幕下的鬥南鮮花市場才真正拉開大幕。負責花卉拍賣的鬥南農產品拍賣公司總經理羅建洪解釋說:「晚上的鮮花都是對手交易,花農當天採摘運到鬥南晚上交易,拍賣的鮮花雖然是頭天採摘當天上午運到鬥南,但也要到晚上提貨、發貨。所有交易的鮮花都等第二天凌晨通過陸路或航空發往全國各地。」
「我進場20多分鐘,300把玫瑰已經賣了100多把,賣完了能有6000多元。佔一半的蜜桃雪山香檳是我種的,其他品種是收購來的。」江西人楊元華一邊熱情地招徠顧客,一邊抽空回答記者。他每賣出一單玫瑰,都要安排侄子儘快送貨。4年前他來鬥南賣花,1年前又在鄰近的晉寧區合夥種了3畝玫瑰。
羅建洪介紹,鬥南花卉去年交易額57億元,交易鮮花近70億枝,佔據全國70%以上的鮮花市場份額,出口50多個國家和地區,鮮花經濟帶動雲南種植、運輸等行業從業人員100餘萬人。
古城星光更燦爛
今年8月,昆明市在考察北京、成都等地夜經濟後,加快了發展夜經濟的步伐,以特色街區為依託,五華區先行先試,今年內打造南強街區、昆明老街兩個夜間經濟示範街區。南強街開街初戰告捷,據趙碧硯統計,南強街開街後周一至周四每晚人流量2萬人,周末每晚3萬人,是開街前的一倍,街內店鋪收入比以前增加了30%。
11月22日,滇池北岸海埂公園舉行「點亮滇池海埂夜明珠啟幕活動」,文創產品展示、民間藝人表演、星空影院、燒烤派對等,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休閒,「夜經濟」點亮滇池邊「不眠夜」。明年春節,省級歷史文化街區昆明老街,即將作為夜間經濟示範街區開街亮相,街內百年老宅馬家大院也是個日益火爆的庭院劇場。
昆明發展夜經濟將與「世界春城花都、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健康之城」三張城市名片相結合,實施「夜春城」商圈、街區、文化、體育、便民等工程,形成有吃頭、有玩頭、有看頭、有文化、有消費的夜經濟發展格局。
【專家點評】
雲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教授、博導梁雙陸:
昆明有優異的氣候條件,自古就是東西方文化交會之地,對國內外遊客的吸引力很大,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交往方式、消費方式在改變,從吃飽穿暖發展到消費的多樣性需求,這些都使昆明發展夜經濟有了更好的條件。
昆明發展夜經濟,要充分結合雲南的地域特色。夜經濟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飲食文化,昆明要體現雲南多民族的飲食文化,形成飲食文化品牌。同時,昆明還是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重要區域,應該體現南亞東南亞的飲食文化。昆明是一個跟隨現代化消費潮流方面很突出的城市,應該打造滿足年輕人需要的有品質的消費方式。昆明夜經濟應該體現民族文化和歷史文化,歷史文化遺蹟在晚上也可以開放。
夜經濟還應該有產業形態,燒烤攤、路邊攤只是低層次的產業形態,應該進行改造升級,提高層次。既要為夜經濟規劃明確的產業園區,也要與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結合,與人的居住緊密結合,在夜經濟規劃中要體現大分散、小聚集的產業布局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