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市體育局主辦的「重慶市2020年中學生籃球比賽」落下帷幕。重慶市第十八中學校女子籃球隊員們一路過關斬將、迎難而上,榮獲初中女子組第三名、高中女子組第四名。
此次比賽是十八中自2014年正式成立校女子籃球隊以來,取得市級比賽不錯的成績。近年來,十八中堅持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重視體育教學、研究。校園籃球已成為學校一張閃亮的名片,在重慶市校園籃球相關賽事中成為一支不可小覷的勁旅,多次在市校園籃球中榮獲佳績。
經歷多種磨礪,
「鏗鏘玫瑰」逐步綻放
據了解,本次賽事共有45支隊伍參賽,代表著市初、高中籃球的最高水平,競爭如往年一樣激烈。十八中女籃在教練熊俊逸的帶領下,在面對平均身高比自己高一頭的對手,孩子們毫不畏懼,敢打敢拼,經過拼搶廝殺,艱難戰勝該老牌強隊,最終取得佳績。同學們始終發揚頑強拼搏的精神、賽出了水平、賽出了風格、賽出了友誼。
比賽現場合影
榮譽的背後付出的是汗水,是一支團結的隊伍在默默耕耘。值得一提的是,女籃隊員從低年級招募到球隊,幾乎都從零開始,沒有任何基礎。在十八中的觀音橋校區、鐵山坪校區、御龍天峰校區的教練團們在每次標準而嚴格的訓練中,耐心教誨,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摳,一個孩子一個孩子地帶,才逐步讓這些「鏗鏘玫瑰」勇於綻放。
女子籃球隊常規練習
籃球對一個運動員的綜合素質要求十分高,籃球運動員的訓練也是多種多樣。要想打好籃球,練好球場基本功,十八中的女子籃球要經歷哪些磨礪呢?
「在籃球基本功訓練時,從控制球、支配球的基本中開始練習,再通過各種攻防移動等基本練習增加觀察的基本功,從而再進行各種手、腳、眼、腰、身綜合運用進行練習。」十八中女籃教練熊俊逸表示。
熊俊逸教練講解配合技術
熊俊逸談到,在籃球基本功練習後,再從技術上進行系統規範的安排。從攻防移動、傳接球、投籃、運球、突破、個人防守、搶籃板球、搶斷球、位置技術、配合技術等進行全面培養。同時,還要根據訓練的不同階段安排有針對性的內部和對外教學比賽進行學習。
在常規訓練時間的保障下,女隊員們有特殊性,所以在身體素質的體能訓練上,要注重隊員的個人技術運動訓練,戰術的有針對性學習,加強隊員的合作精神,更需要重視心理、臨場水平發揮的訓練。
承載精神內核,
更理解了汗水的意義
「籃球給我帶來了很多積極的改變。我以前很靦腆,但是上了場隊友們都在,我不想拖累她們,所以必須拼!」隊員趙小蕊從業餘愛好到成為校籃球隊主力,揮灑了不少汗水在球場上。在十八中校籃球隊的時光裡,她知道堅持和汗水的意義,不禁感慨,「籃球不只是技術,它還能教會我們冷靜和沉著。」她希望,自己能一直在十八中的校籃球隊中不斷磨礪,不斷成長,不斷堅持。
當一項校園籃球找到了除卻熱血和青春之外的精神內核,並且能夠一直傳遞下去,那麼這項運動就擁有了自己獨特的靈魂。而在籃球場上體現的精神,同時也是生活的映射。就是這群文文靜靜的姑娘,到了賽場,敢和高手廝殺,遇到強手毫不示弱,敢拼敢搶,穩紮穩打的馳騁在每場比賽中。
「這些孩子能夠在場上自如地發揮,缺不了他們自身的基本功及其努力拼搏,也少不了家人和學校的支持。籃球賽帶給孩子的成長,不僅是身體素質的提高,還有堅持、忍耐等優秀的品格,而這些品格同樣能用到學習上,幫助他們未來之路走得更踏實更長遠。」校籃球隊教練感慨。
隊員們的蛻變和成長,其實也是籃球這項在校運動項目中萌芽並迅速發展的價值——為學生創造了更多成長的空間,將她們領悟的精神力量傳承下去。
「五育」融通育人,
提升塑造德與行有機契合
「體育與德育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促進的,互不替代的。籃球運動項目的健康迅速成長,是校體育發展的一個縮影。體育教學不僅在於育體,更是在於育心。體育中有了『德』,讓體育變得更加有序、更加規範、更加有活力、更加有魅力。」十八中紀委書記熊巍表示。
他表示,在結合「立德、立言、立行」的核心要義,引導學生在體育鍛鍊、體育比賽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德與行的有機的契合,既能促進學生在團結友愛氛圍的培育,又能在體育鍛鍊中體會奮力拼搏、積極向上的深刻含義,更能助力他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健康前行。
體育是以強化人的體能,培養人的健壯體魄為宗旨;智育是以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培養人的求真能力為目的;德育是以錘鍊人的道德品質,培養人的求善意志為指歸;而美育是通過對人內在情感的直接感染,調動起人的各種心理能力並使之和諧運動,從而潛移默化地實現對人的塑造,以不斷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從而全面將「五育」進行融通育人。
一直以來,十八中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實踐中注重德育為先,全員育人,強調各科協同,啟發學生智能,促進身心兩健,將美育和勞育時時、處處滲透於教育教學實踐中,培養全面而有個性的時代新人。(鄭小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