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市場吸引以出口為生的本土敷料企業紛紛回頭,市場看點在哪?

2020-12-23 MarketMonitor

本文由globalmarketmonitor.com (貝哲斯諮詢) 研究發布,轉載請註明來源.

醫用敷料的存在主要為傷口提供無菌的環境,有效隔絕外界的汙染,防止在侵入性外科手術時感染源在醫護人員和患者之間、患者與患者之間的傳播,確保患者與醫護人員的安全,進而有效控制醫院內交叉感染。醫用敷料是有創操作中必不可少的材料,有傷口的地方自然少不了醫用敷料的身影。

廣義的醫用敷料不僅包括常見的傷口護理產品,還包括手術室感染防護和醫用防護產品,以及壓力和固定類產品等。本文站在狹義的醫用敷料即傷口護理產品的角度展開。傷口護理產品指作為傷口處的覆蓋物,在傷口癒合過程中,可以替代受損的皮膚起到暫時性屏障作用,避免或控制傷口感染,提供有利於創面癒合的環境的醫療器械。

以「溼潤癒合理論」為分界線,醫用敷料分為傳統醫用敷料和新型醫用敷料。傳統醫用敷料主要使用天然紗布、棉墊和合成纖維等,新型傷口敷料包括泡沫敷料、海藻酸敷料、聚合物納米纖維敷料,膠原海綿以及人工真皮修復材料等。

政策驅動醫用敷料行業發展

近幾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為國內包括醫用敷料行業在內的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我國醫用敷料行業整體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力有望進一步提高。

2016年,國務院發布的《「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提出,到2020年,普遍建立比較完善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比較健全的醫療保障體系,比較規範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和綜合監管體系,比較科學的醫療衛生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2018年由國家統計局出臺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明確將衛生材料及敷料列入生物產業大類項目下的其他生物醫用材料及用品製造產業項目中。

人口老齡化為醫用敷料提供發展窗口

60歲以上人群是老年性疾病及慢性疾病的高發人群。老年人消耗的衛生資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資源的1.9倍,60歲以上慢性疾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的3.2倍,傷殘率是全部的3.6倍。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國內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達24,090萬人,佔比達到17.3%。由此可見,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將促進醫療市場不斷擴容。

同時,人口老齡化帶來入院人數和手術人次逐年增加,住院人數在2015年突破2.1億人,手術人次在2015年達4,556萬人次,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推動了我國醫用敷料市場的增加。

更優化的新型敷料將成為行業趨勢

過去,醫學界認為保持乾燥對促進傷口癒合具有重要意義,保持傷口乾燥的傷口敷料就屬於傳統傷口護理產品。但是傳統敷料由於不具備治療、修復等功能,在臨床中應用範圍受到局限。

1962 年,英國人Winter提出了「溼潤傷口癒合理論」,即傷口在溼潤的環境下比乾燥的環境下癒合要快,使得人們對傷口癒合過程的認識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新型傷口敷料便是在這一理論上發展起來的。

與傳統敷料相比,新型敷料具有減輕換藥痛苦、顯著縮短護理時間、降低醫務人員的勞動強度、換藥操作簡便易行,降低綜合治療成本,更迎合患需求。

2016 年,新型敷料在全球的佔比達到59.53%,在發達地區的佔比可達80%以上。從發展趨勢看,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工作壓力的加大,人們更希望縮短康復時間。即使新型敷料相比傳統敷料價格稍貴,但是人們寧願較多的金錢成本以獲得更多的時間。人們對新型敷料的需求日益迫切,未來新型敷料的佔比將進一步擴大。

國產醫用敷料將國內市場不斷擴容

國內醫用敷料近年來得到較好的發展,由2013年的85.33億元增長至2016年125.42億元,複合增長率達到13.70%。從市場份額上看,國內產敷料在國內醫用敷料市場中佔主導地位,進口敷料主要為新型敷料。

而面對不確定的國際形勢以及國內龐大的消費市場,一些大型的醫用敷料出口型企業看好國內市場的潛力,開始加大對國內市場的開發力度。另外受政策的推動,包括敷料在內的醫療物資向基層傾斜,預計未來國產產品的市場份額會進一步提高,從而促進國產醫用敷料的擴容。

隨著國內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大型醫用敷料出口企業加大國內市場的開拓力度,國外廠商也逐步推行中國市場的本土化策略。我國醫用敷料市場規模2019年達到73.12億元,有望於2020年達到82.25億元。

國產新型敷料投向國內市場更有看點

國內醫用敷料市場的龐大無疑會吸引無數以出口為生的國內廠家,其若在國內市場上獲取更廣闊的空間,一是可以通過取代更多的進口產品,以擴大市場份額,或是加大產品研發力度,以市場為導向,增加其核心競爭力。不論是進口產品還是市場反應,新型敷料日益受到國民的青睞,且進口敷料主要為新型敷料,其必定成為大眾所需和大勢所趨。所以我們認為,國內敷料廠商在加大國內市場的產品投入時,必定向新型敷料傾斜。

國內醫用敷料行業企業

醫用敷料行業目前準入門檻低,行業內的企業數量多,且多數企業都是以出口為家,行業內的競爭相當激烈。行業前三名企業也一直在你追我趕,不敢鬆懈。醫用敷料三大巨頭奧美醫療、穩健醫療、振德醫療過半的產品銷往國外,企業的大部分毛利都是由海外市場貢獻。2015年至2017年,奧美醫療外銷收入佔公司主營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7.53%、92.71%和96.67%。同期,振德醫療外銷收入佔比公司營收也達到了81.67%、76.62%和73.04%。企業將目光轉向國內市場的途中,目前的出口大企業仍然擁有足夠多的優勢。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醫用敷料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2、國內外醫用敷料市場需求持續增長,預計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日益突出和由此帶來的潰瘍、褥瘡等病症患者的增加,全球醫用敷料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隨著我國國內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大型醫用敷料出口企業紛紛加大了國內市場開拓力度,國外廠商也逐步推行中國市場的本土化策略。
  • 全球醫用敷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憑藉人力成本優勢和產業鏈優勢,中國承接了此輪產業轉移浪潮,逐漸形成了一批為國際大型醫用敷料品牌商從事貼牌生產(OEM)、以出口為主的醫用敷料生產企業,例如本公司及奧美醫療、振德醫療等。  隨著國內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大型醫用敷料出口企業紛紛加大了國內市場開拓力度,國外廠商也逐步推行中國市場的本土化策略。根據BMI Research的預計,我國醫用敷料市場規模於2019年達到73.12億元,於2020年達到82.25億元。
  • 承東生物推出國內領先創面敷料,羧寧液體傷口敷料填補市場空白
    在此研究成果基礎之上,河南承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羧寧液體傷口敷料。具有國內領先的新型技術,羧寧液體傷口敷料在臨床應用以及日常傷口處理上,都表現出了較好的癒合保護性能。羧寧液體傷口敷料的研發企業承東生物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在高分子生物敷料、醫用生物活性材料、醫用止血材料、生物製劑等方面有著突出表現,先後開發出一系列高科技產品,並獲得了多項專利。
  • 2020年中國醫用敷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敷料國產替代空間大
    高端傷口敷料主要針對的是更為複雜的傷口護理,包括慢性傷口、燒傷、複雜手術傷口等,此類傷口通常癒合難度較大、癒合時間較長、對患者而言更為痛苦且可能引發嚴重的併發症。高端傷口敷料主要以溼性傷口癒合理論為基礎,具有減輕換藥痛苦、縮短癒合時間、減少換藥次數、降低醫務人員的勞動強度、降低綜合治療成本、換藥操作簡便易行等優點。根據BMI的統計,2019年全球高端敷料市場規模達60.90億美元。
  • 中國App市場全球第一 本土App紛紛崛起
    美國「商業內幕」網2月9日文章,原題:中國消費者用在App上的時間最長  手機應用(App)市場數據分析平臺AppAnnie近日報告稱,中國的App經濟發展速度超過世界大多數市場  如今中國的App市場已是全球最大,預計該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250億美元增至2020年的420億美元。該報告顯示,中國是消費性App支出的世界頭號國家且仍將繼續保持領先。過去兩年來,中國消費者通過Google Play、蘋果應用商店和其他第三方安卓應用商店的支出激增270%,在去年達到約3300萬美元。這相當於2017年此類全球消費支出的38%以上。
  • 中外資爭搶國內植物肉市場:雀巢入場、巨頭火拼,本土企業規模及...
    就國內企業而言,天津美康、金字火腿、雙匯、金鑼、維他奶等企業也在積極布局植物肉市場。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巨大的消費品市場吸引眾多巨頭加快入局,已經成為植物肉企業的必爭之地。這些跨國企業具有研發、產業鏈和品牌優勢,相比之下,國內企業規模相對較小,且起步較晚。但中式餐飲市場巨大,也留給中國植物基企業巨大的市場空間。
  • 國內化妝品市場飽和,日本企業求生越南市場
    最近日本國內化妝品市場不景氣,呈現下滑趨勢,美容企業將把目光投向別處,試圖尋找新的發展機會以應對國內的頹勢。業內人士分析稱,越南化妝品市場前景廣闊、有利可圖。日本大型化妝品企業Naris看好越南市場。 最近日本國內化妝品市場不景氣,呈現下滑趨勢,美容企業將把目光投向別處,試圖尋找新的發展機會以應對國內的頹勢。業內人士分析稱,越南化妝品市場前景廣闊、有利可圖。日本大型化妝品企業Naris看好越南市場。
  • 中國本土牙膏冠軍品牌:成功超越高露潔、佳潔士,佔領國內市場!
    文:阿慧說到中國的牙膏市場,就像以前的洗滌和護理市場已經被兩家外資企業寶潔和聯合利華主導,它也被兩家美國企業高露潔和寶潔(擁有著名的牙膏品牌佳潔士)壟斷了十多年。據公開資料顯示:自1992年進入中國市場,成立工廠以來,高露潔成為當時中國牙膏市場的第一品牌,直到1999年,市場份額一度高達40%。 當然,在高露潔和佳潔士壟斷中國牙膏市場的過程中,中國誕生了許多知名的本土牙膏品牌,如中華、兩面針、田七、六必治等。 這些本地牙膏品牌曾經很受歡迎,但到目前為止,它們不是被外國企業收購,就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衰落。
  • 國內酒店市場逐漸回暖,本土品牌能否「彎道超車」?
    在我國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國內酒店行業特別是中高端市場開始回暖,以華住、首旅如家、錦江為首的酒店頭部企業開始發力布局中高端市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酒店市場格局或將迎來新變化。本土酒店品牌正在加速崛起,國內酒店市場的整體復甦或將為其帶來一次「彎道超車」的機遇。
  • 韓國企業紛紛「愛上」中國婚慶市場
    藉此商機,韓企紛紛推出各項韓國婚慶服務,既能讓人度過一個甜蜜浪漫的婚禮,又能同時體驗旅行樂趣的旅遊婚禮服務正式上架。預計將能吸引年均3000對以上的中國
  • 臺資美容企業紮根本土後 搶灘大陸市場
    臺資美容企業紮根本土後 搶灘大陸市場 2010年05月12日 15:32:00來源:中國企業報   看準美容產業不受經濟景氣程度影響,臺灣企業正積極投資作宣傳、開沙龍、拓展櫃位據點,在本土市場紮根後,更邁開步伐走向大陸,希望在已經凸顯競爭的大陸市場搶得先機。  自然美 成功移植臺灣經驗  說到在臺灣耕耘多年,再前進大陸市場且成績斐然的美容品牌,不能不提到自然美。
  • 醫用敷料企業逐鹿中原,優格醫療脫穎而出
    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傷口護理類醫用敷料行業的國內市場規模達164.02億,2019年達186.15億,預測2020年將達210.88億元,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根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的統計,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規模,一共有超過4500家國內外醫用敷料企業逐鹿中原。
  • 創傷修復生物材料產品行業研究:進口廠商佔據中高端市場
    國內出現不乏昊海生科(688366)、正海生物(300653)、冠昊生物(300238)等優秀上市公司,但整體上國內企業的產品性能及市場份額還需進一步加強和提升。而這一現狀,也正式潛在的創業和投資機會所在。
  • 2018年運動鞋行業市場分析 本土品牌或面臨挑戰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測算,2018年,運動鞋市場規模預計達1134億元,產量約為10.85億雙。龐大的市場,吸引了國內外眾多企業掘金。目前我國運動鞋市場參與者主要有安踏、特步、李寧、361度等本土品牌,以及耐克、阿迪達斯、NewBalance、Skechers、Asics等國外品牌,些小而精的特色專精戶外、跑步、運動時尚等二線國際運動品牌也不斷布局國內市場。
  • 臺灣企業紛紛看好大陸水產養殖市場
    &nbsp&nbsp&nbsp&nbsp近日在上海舉辦的第四屆國際漁業博覽會上獲悉,此次展會吸引了眾多的臺灣地區的展商,其中就包括:喃嶸水產有限公司、水渀渀巡弋式曝氣設備的發明者蔡榮峰教授及臺灣養殖漁業漁產運銷合作社等企業及組織
  • 澳大利亞本土奶粉排行榜及市場深度分析
    (以上內容取自維基百科和澳大利亞乳品局官網)  筆者2004年移民澳大利亞,長期在澳大利亞雪梨工作和生活,也算是老移民了,因為國內朋友眾多,也經常幫國內朋友代購各種澳洲產品,其中以嬰兒奶粉居多。  本人在澳大利亞從事IT產品品牌運營工作,想以一個品牌運營和代購者的角度分析一下澳大利亞本土的奶粉市場。
  • 強生收編本土新秀噯呵 兒童護膚品市場將現洗牌
    這家由丁家宜銷售總監劉曉坤及其團隊創建的母嬰護膚品品牌,由「抗擊強生」而生,並在短時間內在資本和經營方面獲得不小的成功。但最終,被寄予厚望的本土新秀噯呵仍然被外資巨頭強生吞下。未來國內兒童護膚品的市場格局將何去何從?  強生捍衛老大地位  強生為何要收購噯呵?
  • 「懶人版」健身餐走俏 食品企業紛紛湧入代餐市場
    「減脂餐」做起「健康生意」「懶人版」健身餐走俏,食品企業紛紛湧入代餐市場6月24日,超市中銷售的香辣魔芋涼皮。記者 黃亞蘋 攝「再不減肥就到夏天了。」這是金融從業者陳小姐最近的口頭禪。除了這種葷素搭配、需嚴格按食譜用餐的21天懶人減脂餐,三湘都市報記者注意到,食品企業更愛將花甲粉、酸辣粉、自熱火鍋中的主食材替換成熱量更低的魔芋絲,以兼顧口味和飽腹感。在盒馬鮮生樂和城店用餐區,便有零售價為12.8元的香辣魔芋涼皮出售;在薄荷食品天貓店內,還有酸辣米線等商品出售,主食粉絲同樣被替換成魔芋絲。
  • 2020年中國快速消費品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了解到,在國內,雖然由於具有眾多的人口與消費量巨大的優勢,該行業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但由於供應鏈管理起步較晚,企業缺少優化的管理理念與工具,特別是信息化管理的工具,長期以來在上下遊之間、甚至在企業內部部門之間的許多業務環節上存在著脫節,造成影響市場需求的速度慢、運營成本高和效益低,這些都直接影響了整個行業的競爭力。
  • 2019年醫美終端市場格局:玻尿酸產品佔主流,本土品牌崛起分羹
    因為國內醫美行業起步較晚,故目前國內透明質酸醫美終端產品市場,依舊以美、韓、瑞典等進口品牌產品為主流,佔據約68%的市場份額。但隨著國內研發技術、產業化水平等方面的不斷提高,本土企業已在醫療美容類透明質酸終端產品市場中分得一杯羹,並不斷侵蝕進口品牌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