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海和蘇州兩地首條地鐵線路,軌交S1號線路從開工至今一直牽動著大家的心。看蘇州記者從蘇州軌交集團了解到,截至目前,S1線工程已進入前期工程和圍護結構全面施工階段。
軌交S1號線項目工地有哪些亮點呢?看蘇州記者特地來到施工現場探訪。
在崑山鹿城路和白馬涇路到交叉口西南處是S1號線鹿城站的施工工地。
在生產作業區,各類大型設備整齊停放,施工材料區分明確,井井有條。在地下連續牆型鋼加工區裡,工人們今天加工製作的鋼筋籠正在接受現場驗收。
「一旦驗收通過後,我們將會用吊機將鋼筋籠吊至提前挖好的地下連續牆槽坑裡,再澆築混凝土。最後形成 一個厚度80公分、寬度為六米、深度為32米的一道混凝土封土牆。」負責鹿城站施工的中鐵12局項目總工李宏飛向看蘇州介紹。
李宏飛介紹,項目近日已經展開了圍護工程施工,今年6月份,項目要具備主體工程土方開挖的條件。「也就是說,等到全部的82幅地下連續牆澆築完工,就可以將兩幅連續牆之間的土方挖開。」
根據項目施工計劃,今年年底,鹿城站的主體結構工程將完工封頂,為明年的盾構施工做好準備。
根據規劃,S1線全長41.25公裡,均為地下線,設站28座,平均站間距約1.5公裡,西起蘇州工業園區唯亭站,經過園區和崑山中心城區核心區、經濟技術開發區、花橋國際商務區等地區,終點設於花橋站,與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銜接。
為高品質推進軌道交通建設,此前蘇州軌道交通市域一號線有限公司編制了企業標準化管理制度體系文件100餘項,該套制度涉及建設、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多主體,貫穿進場、交底、施工、監管、檢查全過程。
鹿城站是S1線首個啟動標準化建設的示範點,李宏飛介紹,從施工場區的布局到辦公生活區的設置,從門禁系統到智慧工地信息中心的設立,從生產作業區的材料堆放到臨時用電照明、消防設施的配備等,都有一系列標準。
項目工地的智慧工地信息中心,牆面上安裝的一個大屏幕引起了看蘇州記者的注意。「這不是一個普通的監控大屏,而是一個集合了進度管理、環境監測、安全管理、勞務管理和盾構機監測等多個功能於一體的智能信息系統。我們可以在線通過這套系統對工地進行精準地智能化管理。」
鹿城站項目工地附近的居民區和商業區較為集中。如何避免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工地上設計了一套智能系統。「為了降塵,我們將霧炮、全自動噴淋系統和智能系統的環境檢測儀進行了智能化結合。一旦出現pm2.5超標的情況,檢測儀會自動啟動所有的降塵系統。」
李宏飛介紹,盾構施工是一門技術活兒,除了要保證工程的質量,還不能對周邊對土層造成影響,「這就需要熟練地掌握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藝,同時還要加強對周邊土層的監測。」跟以往的人工監測不同的是,這次項目方投入了一套智能監測系統。「只要周邊的地表沉降超過1釐米,監測系統就會自動將信息傳輸到信息中心,我們就會精確地作出判斷並快速進行處置。」
看蘇州記者從蘇州軌交集團了解到,截至目前,S1線工程已進入前期工程和圍護結構全面施工階段,S1線工程首批標段全部取得消防審查合格證;全部完成質量、安全監督手續,完成軍用光纜整體遷改工作;8個車站啟動管線遷改;洞庭湖路站、鹿城路站、蓮湖公園站首批開工站點正進行圍護結構施工。【看蘇州專稿 文/大江】
【關注百家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