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船廠遭巨大虧損:130億「毒訂單」被無故取消,最終負債破產

2020-12-22 一壺濁酒一根煙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製造船舶的國家之一,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技術先進。甚至早在公元前2500年,中國就已經製造出來了今日船的原型。而在洋務運動當中,東南沿海的幾個造船廠曾經為我國的經濟復甦帶來一線生機。

在新中國建立之後,我國更是重造了造船工業體系,從七十年代末開始,造船工業開始迅速發展。而根據全球最權威航運造船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按照全國造船業三大指標,在2017年中國已經位居世界第一,領先傳統的造船業強國日本、韓國等國家。

我們都說現在的世界是一個全球化的世界,因此在經濟方面,我國也努力做到積極地「走出去」。近年來,我國在造船業方面一直積極與國外合作投資,並且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造船業以優良的做工和低廉的價格獲得了全世界的關注,有很多訂單紛紛灑向中國。

然而,在不久之前,中國船廠130億的訂單被連續取消,導致負債20個億破產,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我國造船業發展現狀及前景

眾所周知,造船業是海洋的諸多產業的平臺基礎,比如說製造鋼結構、研製適應裝備等等。造船業,可以說是實現我們成為海洋強國的一個橋梁。早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就曾明確提出: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利,建設海洋強國。因此,作為海洋發展基礎的造船業,應該是備受矚目的。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各項事業也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對於造船業而言也是如此。2016年年底,由我國自主製造的第一艘極地考察破冰船在上海開工建造,同時「海藍鯨號」作為我國第一個自主研發的大型客箱船在山東威海順利下水。

政策的幫助和技術的突破,使得我國在近些年的造船業不斷發展,而在對內接受訂單的同時,我們也積極地走出去,向外拓展自己的經營空間。

我們都知道,韓國一直是造船業的前三甲,掌握世界絕大多數的訂單和資源,但是,近年從三大世界造船指標來看,中國的造船業已經保持了領先地位。韓國媒體就曾發表評價說:「韓國的造船業本應得到的幾個的超大型貨櫃船訂單都落入了中國手中,韓國造船業感覺到了切膚之痛。」

而在技術不斷突破的中國造船業背後,還體現著我國的政策支持和技術人員水平的提升。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造船業無論是目前的發展還是未來的前景都是非常光明的。

在2020年前半年,世界經濟受到衝擊之時,全球造船業投資額約為55億美元,同比下降了71%。但是,中國卻在這55億元中,獲取了將近65%的訂單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位副研究員曾經表示:在全球造船業表現集體低迷的當下,中國造船業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十分可貴,而且從目前的市場競爭關係來看,基本上已實現中日韓「三家分天下」。

遭遇退單

然而,中國的造船業發展也並非始終一帆風順,中國的船廠在這幾年也經歷了不少磨難。在2013年挪威船王約翰·弗雷德裡克森手下的Seadrill海上鑽井公司曾與中國大船集團籤署了鑽井平臺的訂單。訂單要求中國為挪威的公司建造八座鑽井平臺。

這一訂單使我國的造船業備受鼓舞,因為它不僅肯定了我國的造船業技術,同時也代表了我國走出去的這種發展趨勢。

但是挪威的公司在預付定金時只支付了定金當中的10%,這遠遠低於國際慣例的30%。但是為了能夠在造船業競爭中有一席之地,中國的大船集團接下了該訂單並開始了鑽井平臺的建造。

然而,從2017年開始,挪威的公司卻連續取消了大部分的鑽井平臺訂單。也就是「毀約」了!其中,17年宣布取消一座鑽井平臺訂單,而18年則是接連取消了六座。要知道我們一共才籤下了八個鑽井平臺。

當然,中國船廠還是很有骨氣的,在去年中國船廠主動要求挪威取消僅剩的一個鑽井平臺訂單,但是卻不料遭到了挪威公司的反對,稱其違反了國際約定,真可謂是「倒打一耙」。據估計,這把收鑽井平臺的訂單共計約130億元,加上中國公司前期的投入以及勞動力的工資來看,中國的損失遠遠不止130個億

如何應對

中國公司也在有限的時間內,對於挪威公司表示反抗,但是該公司並沒有理睬。於是我國就將其告上了法庭。但是在籤約合同時,由於明確表示了當雙方發生發生糾紛時,只能由買方國家進行仲裁,所以我國的法庭勝訴率幾乎為0。

大船集團因為這筆訂單造成了巨額虧損,最後導致負債20個億而破產。

可以說在這筆訂單中,我國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近年來,我國一直在要求全國各企業能夠積極地走出去,更好地融入到世界經濟發展體系當中。那麼在吸取完經驗教訓之後,我們應該思考一下,該如何去面對國際市場當中存在的各種矛盾?

首先,我們應該提高法律意識,避免出現單方面毀約的情況以及「毒訂單」現象的再出現。

此外,我們也要加強自己的技術人員培養,提高勞動力水平,更好地去迎合世界各國對於造船業方面的要求。只有我們更好地發展了自己,才能夠更加從容自信地去面對世界各國的投資。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雖然從大船集團的角度而言,我們遭受到了損失,但是我們也從中學習到了很多經驗教訓。當中國走向世界的時候,我們更要迎頭趕上,穩住陣腳,吸取經驗,繼續努力!

相關焦點

  • 中國石油大王「一夜清零」,集團負債127億,190億身家一無所有
    其中石油就是我們經常可以接觸到的,可以說其使用價值極其巨大,我們的生產和生活離不開它的幫助 。對很多人來說,石油基本上就是「流動的黃金」,舉個簡單的例子,只要看看海灣國家的繁榮與富有,我們就知道石油的利潤有多大。然而,不久前,我國民營石油大王「一夜之間破產」,至今仍欠下100多億,究竟怎麼回事?
  • 又一科技巨頭沒落:曾是中國第一號稱永不倒閉,今卻負債8億破產
    然而,在中國,卻有這樣一個號稱「永不倒閉」的科技企業,它曾經是業內第一,但如今卻負債8億破產,它就是國內剎車片行業的龍頭企業——信義集團。 如此龐大的科技巨頭怎麼會因為債務問題而破產呢? 的確,信義集團憑藉其卓越的技術贏得了全行業的認可。甚至全球汽車巨頭通用汽車和大眾汽車都是信義集團的合作夥伴,信義集團的實力可見一斑。作為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信義集團的產品遠銷海外,在國際舞臺上都得到了認可。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家被世界眾多巨頭認可的科技企業的破產呢?
  • 中國汽車工業銷售總公司負債近4億被宣告破產
    近日,北京一中法院首次適用新的《企業破產法》依法宣告中國汽車工業銷售總公司破產。  中國汽車工業銷售總公司建立之初的生產經營活動主要依靠國家計劃調配和其上級主管部門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履行行業管理職能過程中提供給該公司的一些業務。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行業管理職能的取消和市場經濟的深入,該公司原有的經營模式無法適應市場競爭,企業生存受到嚴重影響。
  • 負債197億破產停工,20多家上市公司被牽連
    深圳作為科技創新城市,在這裡每年都會吸引眾多學子來到這裡創業,每天誕生的公司不計其數,可是有新秀就得有替換,部分公司就會在浪潮中慢慢被淹沒,最終消失在市場的角逐中,作為年輕人創業的熱土,一小部分人確實在這裡收穫了第一桶金,但是大多數人只能是陪太子讀書而已!
  • 號稱「永不倒閉」的企業,卻因進錯其他領域而破產,今負債達8億
    但是在中國卻有這麼一家企業,對外號稱是「永不會倒閉」的科技企業,曾經是整個行業中領頭者,但是現在卻是負債8個億宣布破產,這個公司便是國內的剎車片行業的巨頭企業---信義集團。不久前,信義集團因債務問題正式宣布破產。這個消息一出,許多人都感到非常震驚。畢竟,信義的債務從來沒有在網上公布過。在人們的印象中,信義集團發展是非常良好的,一直都是行業標杆。
  • 波音持續虧損 中國南航取消64架737 Max訂單
    中關村在線消息:據媒體報導,因近日波音737 MAX機型事故頻出,且波音公司一直未能完成對該機型的修復工作,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目前已經取消了多達64架波音737 Max飛機的訂單。所以波音737 Max飛機的停飛與取消的64架訂單並不會對其造成太大影響。
  • 淘集集短短2年宣布破產 自救失敗負債16億
    淘集集短短2年宣布破產 自救失敗負債16億 2019-12-10 15:28:41 來源:北京日報  |  作者:佚名 |在一周前發布公告稱已獲得投資等待打款後,12月9日凌晨,曾吸引上億註冊用戶的淘集集宣布由於併購重組失敗,公司將尋求破產清算或破產重整。距離這位社交電商新貴登上舞臺,不過才短短2年時間。
  • 玩具反鬥城破產殃及中國企業 50億債務之下還敢不敢接訂單?
    北京時間9月19日,號稱全球最大的玩具及嬰幼兒用品零售商美國玩具反鬥城Toys R Us向法院提出申請破產保護並啟動了破產清算程序。公司發布的公告稱,加拿大分公司也啟動了破產保護程序,公司希望藉此獲得30億美元的債務融資以支持財務重組。
  • 大額飛機訂單頻遭取消,波音的窘境來了
    不過俗話說得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收到波音737max系列飛機禁飛疊加全球疫情的雙重壓機,那麼眼下波音公司的財務狀況是舉步維艱,今年第一季度波音淨虧損是高達6.41億美元,因此公司也正在計劃縮減產量並進行裁員。然而近期一直在爭取儘早獲批赴飛的波音卻是在遭到當頭棒喝。
  • 曾經號稱中國「不倒」企業,如今負債8億,公司宣布破產!
    曾是中國第一,但現在它卻有8億的債務。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產品升級的時間也越來越短。 最明顯的是手機行業。 為了得到消費者的青睞,現在大多數手機製造商的升級時間都很短。 事實上,在其他行業也是一樣的,但我們不太重視它。例如,在汽車行業,我們對汽車行業的巨頭關注度不高,所以我對那些企業不太熟悉。
  • 中國造船業市場佔比持續提升 多家船廠訂單排到3年後
    訂單排到3年後!低迷了10多年的造船行業,突現積極信號!發生了什麼?國資委新聞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國資小新」發文稱,根據全球權威航運造船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船舶工業的新接訂單量保持領先。今年前九個月,中國造船新接訂單量佔世界市場份額的58.3%,船廠手中的訂單也佔到全球份額的48.3%,位居全球第一。
  • 負債13.6億!日本首家航空公司破產,2.3萬張機票難退
    據媒體報導,2020年1-10月,全球已有超過43家航空公司宣布破產倒閉,這個數值幾乎趕超了去年一整年。近日,日本首例航空公司破產案也已出現。據央視財經,一家名為「日本亞洲航空」(以下簡稱「日本亞航」)的廉價航空公司所有航線已經全部取消,該公司正在進行租賃飛機的退還工作,最遲或將於明年1月底之前完成。
  • 全球百年巨頭突然破產:負債超1700億,閃崩50%
    其中,美國的租車市場早在2016年便超過4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00億元)的規模,經過長期的競爭發展,美國租車市場幾乎全部被前3大巨頭壟斷,市場佔有率高達95%。而剛剛陷入破產噩夢的赫茲租車,便是壟斷美國租車市場的巨頭之一。
  • 中國石油大王「一夜破產」:擁有中國第四大石油,現欠債超過百億
    別的不提,就看那些海灣國家,就是憑藉自己豐富的石油資源,過著奢靡富足的日子,可見石油的重要性和巨大利潤。然而,前不久,我國的民營石油大王,卻「一夜破產」了,還欠債超過百億,這是怎麼回事呢?薛光林,光匯石油的創始人。
  • 5年賺30億 輝煌之後 卻淪為負債27億的「階下囚」 企業也破產了
    李途純,曾是個了不起的人物,當年,他8888萬拿下「標王」,轟動一時,勵志成功史令人津津樂道,他懷揣300元,獨闖深圳,5年賺30億,然而,輝煌之後,卻淪為負債27億的階下囚,企業也破產了,雖然如今出獄了,但是也難回往日輝煌。常言道,五十知天命,而如今49歲的李途純,卻是被命運玩弄了,半生跌宕,黃粱一夢,令人唏噓。
  • 負債200億不還,卻給女兒1億!娶小30歲嬌妻,過上「瀟灑生活」
    你們聽過「負債一身輕」的這個詞的嗎?對於很多人來說負債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自己可能因此吃不好、睡不好。但對於一些人來說,欠下巨額債務卻「一身輕鬆」自己依舊過著瀟灑自如的生活,豪車、豪宅一點都不少。而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就是「負債一身松」,他欠下了超100億的債務,但「沒錢還」的他依舊一點不慌,他就是臺灣富豪孫道存。1949年出生的孫道存是一個標準的富二代,他的父親孫法民是臺灣著名的富豪商人。孫法民有著「中國電纜之父」之稱,也是太平洋電纜創辦人之一,當年的孫法民資產也達到百億之多。
  • 繼優衣庫淨虧98億日元之後,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申請破產保護:負債...
    每經編輯:王曉波7月10日,據路透社報導,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yohin Keikaku Co)周五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經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負債
  • 美國大型奢侈品零售商負債43億美元面臨破產
    (原標題:確診突破75萬,國內超2200萬人失業,美國大型奢侈品零售商負債43億美元面臨破產,1.4萬名員工已停薪休假,Gucci、LV也很受傷)
  • 又一個千億房企破產!負債超700億!
    最大房地產企業資不抵債倒閉,負債700億如今,一家有實力的房地產企業又倒閉了。這就是福晟集團。熟悉房地產行業的人都知道,福晟集團曾經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公司之一。旗下多項目遭投訴。其實福晟集團的危機從去年就已經有跡可循了,2015年債務超過200億元,2018年超過600億元,直到去年年底福晟集團負債達到706.64億。為解決資金困難,2020年1月13日,世茂集團與福晟集團宣布達成「世紀大併購」。
  • 全球最大租車公司Hertz破產:裁員1萬多、負債1300多億
    全球汽車租賃巨頭赫茲公司發布聲明稱,由於新冠病毒給旅行需求造成的巨大影響,導致公司收益和租車預定量急劇下降,因此在美國和加拿大申請破產保護。不過,赫茲在歐洲、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國際分公司及亞太地區的業務不受破產影響。這可能是因北美尚未走出疫情重創,而其他地區的疫情已經得到顯著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