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是何意思?為何有這種說法?

2020-12-20 秉燭讀夏秋

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

意思是說,如果有兩種情況讓人選擇:一種情況是讓人躺在棺材裡試試別人棺材長度大小;另一種情況就是讓人試試別人穿過鞋的大小。你猜老輩人會選擇哪一種呢?

老輩人寧可選擇試試棺材的大小,也不試穿別人鞋的大小,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

在過去農村,人死後實行的是土葬而不是現在的火葬。

古人認為人死後「入土為安」,因此無論從帝王到平常百姓,對於死來說並沒那麼諱莫如深。

比如皇帝從登基後不久就會選擇自己的墓址,然後斥巨資營造自己的陵墓。

農村老百姓當然沒有帝王那樣的財富造墓,但是會傾盡所有打造一口像樣的棺材。

老輩人一般在活著時候就為自己準備下了棺材和壽衣。比如《水滸傳》中的王婆,為了攢下棺材本,喪失廉恥,為潘金蓮和西門慶提供偷情的場地。這一點來看,其實古人對死亡比現代人看得開和灑脫。

棺材打造好了,一般都要讓人試一試棺材的大小。(注意:按照風俗來說,本人不能試棺材的長短大小,據說會折陽壽。)

讓外人試棺雖然沒有折陽壽一說,但會給試棺人心理造成陰影。

過去農村都有專門的陰陽先生,他會給你找一個和你身材差不多的人來試棺,但是你要付勞務費的。

為了節省錢,你也可以找和自己身材差不多的朋友幫忙試棺。當然試棺人通常會得到相應的好處。

比如慈禧的棺材就請了一個和她身材差不多的老宮女試棺,據說事後慈禧賞賜了她許多金銀財寶。

講真試棺人除了從心理上感到不舒服外,其實是沒有任何妨礙的。

「棺」諧音「官」,「試棺」諧音「試官」,從試棺人的心理理解就是把別人的官運搶了過來。

之所以出現試棺現象,實則是造棺木匠要收工費,主人也需要人試一試棺材的質量和大小,這就好比驗收一樣。

相比於試棺來說,一般人認為試鞋更容易些。其實錯了,古人最忌諱穿別人的鞋。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鞋」諧音「邪」,試鞋人會理解為把別人的邪氣搶了過來。搶別人的「官運」可以,但是沒有人願意搶別人的「邪氣」,因此有了不願試穿別人的鞋之說。

另外鞋是一種很隱私的東西,試穿別人的鞋會惹上麻煩。

鞋子遺留著一個人的很多隱私信息。比如鞋的主人作案留下了痕跡,你穿別人的鞋會惹上麻煩。

還有一些通姦之事,試穿別人的鞋會被當成姦夫淫婦遭人報復。

再就是,在古代女人的腳不能隨便摸,腳等同於女人的隱私部位。(俗語云:男人不能摸頭,女人不能摸腳)

鞋子穿在腳上,因此「鞋」和「腳」有同等的意義,古代女人的定情物,有時候是一雙繡花鞋。

如果從科學的角度來講,男人和女人的鞋子都帶有大量的細菌。試棺材不會染上病,試鞋就會染上腳氣等一些疾病。

從上面可以看出,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其實還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最後一句話:大家可能看過太多的香港殭屍片,電影中有許多躺在棺材裡的鏡頭,其實在拍電影時,製片方都會請陰陽先生做法趨利避害。

文/秉燭讀夏秋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丨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怎麼會有這種說法?
    農村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這句俗語在各地說法存在差異,理解也各不相同。這句話說的人很少,偶有聽聞,沒有什麼實用意義。那麼這句話想要表達什麼意思呢?而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與試人新,窮一生,有相近之處。棺材是幹什麼用的,不用說都知道。實際上,寧可試人棺這上半句,是為了襯託不要試人鞋的重要性。而試人棺,卻沒有什麼具體的意義。「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這句俗語表達了兩個方面的意思。(1)人要有志氣,不要羨慕別人的東西。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擁有的東西。而不要去試別人的鞋,徒留感嘆。
  • 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棺為試鞋不能穿原來是這意思……
    有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存在,叫做俗語,源自於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經驗,有著非凡的指導教育意義。俗語中有這麼一句「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簡單明了,卻內涵深厚。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一下。
  • 農村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為啥有這樣說法呢
    隨著生活時代的改變,到目前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思,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很多的俗語,都是對於當時生活的一種描述,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很多過去的生活習慣已經被我們所丟棄,所以有些過時的俗語,確實已經沒有了存在的價值,在這麼多的俗語之中,這句: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有什麼講究?為什麼不能試?
    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有什麼講究?為什麼不能試?中國的俗語經過老一輩人的口口相傳,也算是留給了子孫們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雖然很多俗語帶有一些封建迷信的思想,但是仔細想一想,其中還是蘊含著不少深刻的道理的,這也是祖輩們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所得出來的結論,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這句俗語也是非常通俗易懂,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背後的深意是什麼?
  • 農村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是什麼含義?聽老農民怎麼說
    農村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是什麼含義?聽老農民怎麼說我們平時的時候跟親朋好友聊天總是會出現很多口頭禪,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些口頭禪到底都是從哪裡出來的,因為大部分的口頭禪都是聽自己父母講的,然後自己就有樣學樣。
  • 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為啥不能試人鞋?有啥講究嗎?
    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為啥不能試人鞋?有啥講究嗎?俗語是非常有意思也是非常有哲理的,在這些語句中多的是我們前人留給我們的經驗,他們會把這些經驗總結成非常有意思的句子,讓我們很容易的就看明白了而且不會覺得枯燥無味,當然也是因為當時的一些社會原因讓我們現在再去看一些俗語的時候也是會覺得邪乎,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講一句俗語也是這樣的「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剛剛看到這句話是不是會有非常多的疑惑呢?
  • 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是什麼意思?背後有什麼講究?
    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是什麼意思?背後有什麼講究?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俗語就是最體現傳統文化特色的樣式之一,和成語不一樣的是俗語的歷史更加悠久,也更被人所熟知,即使是深山老林的錯落人家,也會說上幾句俗語。看似簡單易記的俗語其實蘊含著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 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啥意思?老祖宗經驗,長見識了
    老祖宗用他們的聰明才智,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女不帶仙,男不帶天」「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等等。這些俗語都飽含了老祖宗的生活智慧,但大道至簡,雖略有晦澀,既然能夠流傳千載而經久不衰,可見魅力確實非比尋常。
  • 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啥意思?謹記老祖宗的道理
    小編在這裡為您分享的是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啥意思?謹記老祖宗的道理。在那一年,冬日寒冷。一抬腳,外面厚厚的雪直直的灌進長筒的雨靴裡,每日上學都要走好幾裡的路,手常常被凍的裂開,老師在講臺縮著肩膀講著課,下面的學生們也都瑟瑟發抖,這使得小編對此印象尤為深刻。而在那一年內,家家戶戶的老人們都早早的開始備起了薄棺。
  • 古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有什麼說法?有什麼忌諱呢
    古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有什麼說法?有什麼忌諱呢文/有內涵的蔥花 圖/網絡在老一輩人看來,生活中有許多習俗和禁忌必須遵守,這也產生了許多包含真理的諺語,可能小時候聽這些個話只覺得很有韻味而已,長大之後你會發現這些個俗語諺語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今天要說的一句諺語是「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
  • 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到底是什麼意思?
    導語: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到底是什麼意思?中國歷史發展悠久,文化資源豐富,除了上層的詩詞歌賦等高雅文化還有下層勞動人民創造的通俗文化。古代老百姓們在勞動過程中得到不少的經驗,並把這些經驗編成朗朗上口的俗語,就這樣代代相傳。
  • 「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老祖宗的至理名言,卻鮮為人知
    為何老人們會對兒童的教育如此看重,那是因為「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以上的這幾句民間俗語都出自於《增廣賢文》。《增廣賢文》是古時候兒童的啟蒙讀物,它收錄了中國曆朝歷代的民間俗語,主要教導兒童要以「人性本惡」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要學會通過珍惜時間多讀書來進行自我保護。
  • 俗話說:「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啥意思?老祖宗的醒世良言
    有些俗語在我們現在看來,已經完全不適用,但是還有很多俗語,放在現在,依舊是讓人能夠懂很多道理的存在,我們應該秉著去其糟怕取其精華的理念去學習這些俗語,就比如這句「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是什麼意思呢?「寧可試人棺,切莫穿人鞋」的意思是,寧願幫別人試棺材,也不會向別人借鞋穿。或許現在很多人認為棺材是個不祥之物,其實不然,周公解夢中也說到,做夢夢到棺材是吉兆,預示人即將要升官發財。
  • 民間流傳「寧可試人棺,也不能穿人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
    在這些代代傳承的文化內容中,俗語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一支。這些俗語有的是生活的經驗,有的反映的是人們的信仰,有的凝聚的是做人的智慧,有的則描繪的是俏皮的打趣……類型繁多且生動,在詞句之間告訴人們生活的諸多道理。當然也有一些俗語顯得略微迷信,但也被人們默默遵守與推崇。編不知道你聽沒聽過這句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
  • 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什麼意思?背後有何講究一說?
    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俗語就是最體現傳統文化特色的樣式之一,和成語不一樣的是俗語的歷史更加悠久,也更被人所熟知,即使是深山老林的錯落人家,也會說上幾句俗語。看似簡單易記的俗語其實蘊含著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 農村老話「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說的是什麼意思?
    關於農村老話「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這句話,其實是個別地區的習俗而已,並不是全國各地普遍的現象,相信這句話有很多人沒聽過,那麼這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如果單從字面意思分析,寧願讓別人試自己的棺材,也不要別人試穿自己的鞋,兩者對比來說,棺材大家都知道,對一個人很重要,在以前,很多家庭堂屋中間會放一口棺材,有說是升官發財的意思,有說是提前給自己找好歸宿,總之,棺材對於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那麼這麼重要的東西,為什麼還抵不住一隻鞋呢?
  • 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老祖宗的醒世良言,不得不信
    老祖宗留下的警示箴言:"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不信不行!目前老祖宗的智慧一部分是以文字的形式流傳下來,比如馮夢龍的著作《智囊全集》,還有一部分是以俗語的形式流傳下來的,成為了我國的獨特文化之一。這些俗語中,總結出來了祖宗們從生活體驗中得到的經驗,很有學習的價值。《智囊全集》中也收集了部分俗語,現在在這裡就來給大家分享一句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這句話有什麼深刻含義呢?
  • 「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這句話什麼意思?到底有什麼講究?
    「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這句話什麼意思?到底有什麼講究?「寧可試人棺,不可試人鞋」這句話這句話不知道大家聽沒聽說過?這是一句俗語,但是很多人卻認為這是迷信,但是這是在農村確實存在的一種規矩,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要隨便試別人的鞋,這個比是別人的棺材還要嚴重,而聽到這裡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害怕,而且棺材總是有一個非常陰森的感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到?其實在很早的時候老人在死前都是會給自己準備棺材的。現在有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要給自己的提前準備棺材,難道不希望自己多活幾年嗎?
  • 「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古人的暗示別不聽,可與風水有關!
    俗語:「切莫試人鞋」何解,你試過嗎?進來了解下總沒錯!也因此,中國的文化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最高深最精髓的,俗語就其中的表現之一。俗語與詩歌、對聯很相似,不過略微有些低門檻。詩歌是大家們所寫,而俗語卻是平民百姓所書寫,還是口頭流傳的,很少落於紙筆。5000年文化流傳至今,老祖宗們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俗語,其中有一句「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大家知道這話何解嗎?
  • 民間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背後卻隱藏著深層含義
    寧可試人棺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寧可試人棺,不可試人鞋。這句話是小孩子在老一輩口中聽說。那時年紀尚小,聽到老人的這些話就當是笑話,打哈哈便過去了,從沒去了解過它的真正的意思。雖然理解不了它的深層含義,但是它的表面意思還是可以理解的。就是說一個人能試試別人的棺材。但是一個人不能試他人的鞋子。在古代,每一位登基的帝王都會在生前就為自己尋找好去世時的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