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我們把分數剛剛達到或稍微高出某批次最低控制線的考生稱作「踩線考生」。這類考生的志願填報常常面臨「上下求索」的兩難境地:如果選擇低一個批次的院校,錄取的把握比較大,專業也有選擇的餘地,但就是心存不甘。從實戰經驗來看,可以參考以下四個策略。
所謂的熱門、冷門(院校及專業)並非一成不變,都只是相對而言的。從公眾普遍認可的角度來講,近年來農、林、水、地、礦、油之類的院校,錄取分數相對較低,被認為是相對冷門的院校;財經政法類院校、經濟貿易類院校、建築工程等工科類院校屬於相對熱門的院校。
從區位特點來看,西北、東北等地由於距離我省較遠,氣候生活條件和我省相差較大,通常被我省考生認為是相對冷門的地域;北京、上海、廣東、江浙等沿海發達地區則屬於相對熱門的地域。
避開相對熱門的高校和地域是踩線考生志願填報的一般方法,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踩線考生絕對不可填報所謂的「熱門」。由於在我省同一批次所有的志願都是平行志願,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填報志願的風險,如果再結合高校報考冷熱不均的「大小年」現象,踩線考生也是可以適當向熱門院校衝一衝的。
值得提醒的是,儘管每年都有踩線考生被知名院校成功錄取,但一味依靠技巧來博取名校錄取機會的概率很低,考生一定要慎重。
降低錄取批次預期,盯住相對熱門的院校和專業也是踩線考生填報志願的一大技巧。當然,這一技巧並不是要大家放棄上一批次的志願填報,而是要在認真填好上一批次志願的同時,安排好下一批次志願的填報。由於降低了心理預期,踩線考生還是很有優勢的,因為在低一個批次中,這類考生都是分數比較高的了,可以考慮填報相對熱門院校的熱門專業。
願意降低批次,選擇下一批次的考生一般來說至少具備如下某個方面的特點:第一,上一批次狠命一搏,做好了失敗的準備;第二,上一批次的院校沒有合適的專業,而本人卻非常重視專業,於是為了心儀的專業而降低自己的批次;第三,被上一批次的院校錄取不是很有把握,於是精心規劃下一批次的志願。
在錄取操作時,平行志願的院校順序就是個人投檔的院校順序。從這個角度來看,考生所填的同一批次志願不完全是簡單的並列關係。這就要求考生在填報志願時首先要把最希望就讀的學校、最有把握錄取的專業放在第一位,之後的志願排序適當拉開差距,依次降低;其志願不能是平起平坐的,更不能是「波浪式」的。
同時,踩線考生由於分數不高,專業選擇面相對來說更窄,所以建議:在填報「衝一衝」的院校時,不宜填報該校最熱門的專業,而「保一保」的志願則可以考慮填報自己比較喜歡的專業。這樣做可以增加錄取的把握。
在高考志願填報中,「服從調劑」這個詞也許在志願表上並不顯眼,可是它的作用卻不可忽視,考生如果重視這一細節,完全有可能在無望中找到「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為此,要特別提醒考生,選擇「服從調劑」可以增加錄取的機會、降低因第一志願落空帶來的風險。這對考分優勢不明顯的踩線考生來說尤其重要。
徵集志願也屬於志願填報中不可忽視的小細節。踩線考生在高考錄取期間,要密切關注自己檔案的去向,一旦志願落空,要密切關注大眾媒體關於徵集志願的消息,以便給自己再爭取一次錄取機會。
喜歡就贊一下唄
小編會快樂到飛起來呢~
版權聲明:本文系本微信團隊原創。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湖南考試招生(ID:hnkszswx),否則將視為侵權。
「湖南考試招生」微信公眾號(微信ID:hnkszswx)是由湖南省教育考試院主管、《教育測量與評價·高考專刊》編輯部精心打造的全新高考公益服務平臺。
我們期待這些方面的稿件:
☀學科達人的獨門秘笈
☀複習備考的思路點撥
☀備戰高考的心態調適
☀學科專業的通俗解讀
☀高考黑馬的逆襲故事
☀考前衝刺的成敗得失
☀家有考生的酸甜苦辣
☀行走大學的見聞感悟
以3000字內為宜,要求針對性、可讀性強。一經採用,即付稿酬,優秀稿件還將選登在《教育測量與評價·高考專刊》。投稿郵箱為:hnksz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