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輕薄類筆記本的機身進入金屬時代,白色,就成了昂貴的存在。如果再加上碳纖維、輕至1kg等概念,那就是「奢華」範疇了,君不見白色款第11代酷睿XPS 13價格動輒13000元起,的確不是人人都消費得起的。但,有廠商不這麼想,它硬是把一臺集白色金屬機身、碳纖維、不到1kg等奢華元素的高端超輕薄本做到了6299元!它,就是聯想!而這臺高端輕薄本,就是YOGA Pro 13s(Carbon)。
配置與規格:
■屏幕:13.3英寸2.5K解析度高色域低藍光IPS
■處理器:i5 1135G7(4/8,2.4GHz/4.2GHz)
■顯卡:英特爾Iris Xe(80EU)集顯
■內存:雙通道16GB LPDDR4x 4266
■存儲:512GB PCIe 4.0 M.2接口SSD
■網絡:英特爾AX201 WiFi6無線網卡+藍牙
■接口:2×Thunderbolt 4口(兼電源口)、1×USB3.1(10Gbps) Type-C口、3.5mm複合音頻口
■重量:974g(含50Wh電池)+0.174g適配器
市場售價:6299元
碳纖維與鎂鋁合金鑄就極致輕盈
YOGA Pro 13s的機身A面為碳纖維材質,而C/D兩面則為鎂鋁合金,在實現974g(實測重量)輕盈的同時也兼顧到了機身的強度和剛性(該機通過了MIL-STD-810G認證中的9個項目),同時結合多層噴塗技術,讓機身的觸感趨近於磨砂質地而非冰冷的金屬質感。而這樣做還有個好處,就是相對不易沾染指紋——實際上,該機相對於絕大部分金屬本,的確更能保持外殼的長期美觀,指紋和油漬印並不太容易沾染上去。
YOGA Pro 13s採用三面窄邊框設計,屏佔比達到了91%,屏幕為一塊最高300nit亮度100%sRGB高色域低藍光屏。如果非要挑點瑕疵,那就是屏幕邊框為黑色而不是白色——但實際上這一點有爭論,亦有部分用戶認為黑色的B面邊框與黑色的屏幕面(指關機時)搭配更契合一些▼。
對了,提到這裡還要強調一句,該機的屏幕是霧面屏而非鏡面屏,不存在反光的視覺幹擾問題。
「配料」豪華,功能和系統響應層面無可挑剔
YOGA Pro 13s的C面左側腕託處EVO貼紙意味著該機通過了英特爾EVO平臺認證,而這就代表著它的「用料有保障」:WiFi6無線網卡、Thunderbolt 4接口是少不了的,另外還有雙通道內存和至少256GB PCIe總線SSD。而實際上,該機的配料是按照「高規格」來的:AX201 WiFi6無線網卡,雙Thunderbolt 4接口,還有一個10Gbps USB3.1接口(對,一共3個Type-C口,還隨機附送Type-C轉HDMI和VGA的轉接器)。內存方面為雙通道2×8GB LPDDR4x 4266,而SSD則是目前最高規格的PCIe 4.0款,大文件連續讀速度超過5000MB/s,連續寫速度超過3000MB/s,相當誇張——注意,SSD這個點上,YOGA Pro 13s的表現比YOGA 14s 2021和小新Pro 14都更好一些。
而以上這些「豪華配料」,也就確保了YOGA Pro 13s的豐富功能性和高速系統響應:6秒開機、不到1秒掀蓋喚醒、GB級每秒的數據傳輸,還能輕鬆應對千兆寬帶!
比好更好的體驗
既然是EVO平臺認證機型,那麼除了硬體規格高,響應速度快,功能豐富外,還有很多基於使用體驗的要求。比如:EVO平臺認證要求續航超過9小時。而YOGA Pro 13s搭載50Wh電池,即便是2560×1600的16:10超清屏,播放本地視頻也能續航11小時+(實測680分鐘,60%屏幕亮度+50%音量,滿足室內觀影需求)。
又比如:它使用了毛玻璃觸控板,這種觸控板的手感和靈敏度、準確度都是一流的,所以被蘋果的MacBook系列大量採用。使用起來很強烈的感受是:你可以特別輕柔地用指尖靈敏地控制它,而且一次性位移到位率很高(低價位機型的觸控板,移動到一個特定的地方往往要移動三次)。
再比如:它充分地利用了環境光傳感器,不僅實現了屏幕亮度的自適應調節(環境光越亮屏幕越亮;環境光越暗屏幕越暗),而且還能自動開啟和關閉鍵盤背光(環境光暗自動開啟,環境光亮自動關閉)。而且很貼心的是,這兩個基於環境光傳感器的應用是相互獨立的,無需聯動。下面的視頻演示了智能鍵盤背光▼。
最後,還有YOGA 2021家族的經典易用性設計:智能感知。通過近距離傳感器(TOF)和IR人臉識別攝像頭的組合,實現了:用戶離開筆記本後20秒~30秒自動鎖屏並黑屏以保護隱私(時間可調節);而當用戶返回筆記本前,感應到用戶後自動亮屏,然後通過IR人臉識別攝像頭自動識別登錄系統——用戶零幹預就能得到很好的使用體驗▼!
智能語音助手:聯想語音
智能語音助手值得單獨拿出來說說。英特爾EVO平臺認證的官方資料中雖然提及了語音助手的事宜,不過「硬指標層面」並未明確要求。但實際上,從各家PC廠商的筆記本中紛紛出現智能語音助手的現象來看,英特爾正在推動整個產業界朝著「PC智能化」方向推進。
以YOGA Pro 13s為例,它搭載了《聯想語音》智能語音助手套件,其中非常實用的是「語音助手」和「語音錄入」兩個功能。前者可實現簡單的互動應用,比如詢問天氣情況,啟動特定應用,播放音樂等;而後者可實現「中文語音→中文文字」、「中文語音→英文文字」、「英文語音→中文文字」和「英文語音→英文文字」的語音錄入(是的,能實時互翻),能大大提升辦公和交流效率,尤其是在外資企業工作,或與海外友人溝通,這個「語音錄入」將幫你節省不少時間,大幅提升溝通效率和質量。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這個視頻展示了「語音助手」的一些能耐。實際上它還能啟動大量應用,以及打開特定的網頁,比如新浪財經、京東首頁等。
▲語音錄入功能演示,中文語音→英文文字實時翻譯輸入。下面的中文文字是我打出來用於對照的。
實際上,從我們評測第11代酷睿EVO認證機型開始至今,《聯想語音》套件已進行過兩次升級,另外還對操作界面進行了簡化,總體易用性和穩定性也提升了不少。不過,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語音錄入速度和語音助手的響應速度和網速息息相關,或者說和網絡流暢度息息相關,所以,要用好如此智能的「AI筆記本」,高速寬帶也是必要的^__#。
處理器穩定17W,日常應用表現不俗
對於如此輕薄的機型,性能顯然是排在易用性和功能性之後的,所以我們也把這個部分放在最後來說。
▲這是YOGA Pro 13s的單考機(持續處理器負載)截圖,33分鐘後,處理器封裝功率17.78W,處理器佔用率並未達到100%,只有89%,頻率在2.1GHz左右波動,內部溫度只有67℃。
▲雙考43分鐘後的情況。處理器整體封裝功率16.74W,CPU部分65℃;Iris Xe顯卡部分59℃,核心頻率600MHz。
從考機情況來看,為了極致輕薄,YOGA Pro 13s不能像YOGA 14s 2021那樣瘋狂地提升處理器功率,而是保守地把處理器封裝功率限定在了17W左右以求得均衡。如果你覺得這一切沒有必然的關聯,那麼下面這張內部圖能解釋一切▼:
▲YOGA Pro 13s的內部雖然有兩個風扇位,但實際只安裝了一個風扇,也就是單風扇+單根粗熱管散熱。而省下的一根熱管和一個風扇的重量,就正好讓YOGA Pro 13s的重量控制在了1kg以內。也就是說: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讓該機在重量上實現一個質的突破。但也正因為這樣,該機的散熱規格就降低了,所以必須控制處理器的功率釋放——正如我之前說的,這種高顏值極致輕薄本,性能並不是第一訴求。
看到這裡,大家明白了YOGA Pro 13s為了超輕薄有所妥協,「那麼性能就遠不及YOGA 14s這類狂暴機型咯?」——你如果這樣想就錯了。之前我們已通過測試告訴大家:封裝功率的提升對應的性能提升並不是線性的,功率增加一倍,實際應用性能提升可能在20%左右。同理,17W的第11代酷睿i5 1135G7實際應用性能也不差,更何況該機的i5 1135G7處理器的爆發功率也有40W!
▲Geekbench 5 Pro把一系列日常應用進行了「打包測試」,單核1428分,多核5457分。而我們目前測試到的最高功率釋放的i7 1165G7,成績也就1500/5800分左右。
▲Media Encoder CC視頻轉碼,4K@30fps《烤鴨》轉碼為FHD@24fps,利用英特爾Irix Xe集顯的OpenCL加速方案,YOGA Pro 13s用2分32秒就完成了轉碼過程,一點不比功率釋放強勁的i5 1135G7機型慢。
▲Gigapixel AI照片插值+精度還原,提升為400%,耗時16秒,也是第11代酷睿的正常表現——準確說,是搭載了LPDDR4x 4266高規格雙通道內存的EVO平臺認證機型的正常表現。如果內存規格降低,這個速度會慢一點。而16秒這個成績,也大幅度領先於第10代酷睿U、第8代酷睿U機型。
通過以上三個測試,可得出這樣的結論:在絕大部分以短時負載為主的日常應用中,YOGA Pro 13s毫不遜色,相當強悍。
長負載應用方面,這樣的超輕薄機型,《英雄聯盟》就應該算是「持續最高負載應用」了。大亂鬥模式,一上來就是大團戰,人多,大招特效多,資源佔用高。而在FHD@最高畫質下,團戰幀速在75fps~91fps波動,大部分時候穩定在78fps左右,最低69fps,10分鐘左右後,幀速依然穩定如此。
從這個長負載應用來看,功率釋放相對雙熱管雙風扇機型較低的YOGA Pro 13s的確存在一定差距,但依然可以流暢運行《英雄聯盟》。如果要在2.5K解析度下玩,那麼建議降低畫質到中等以保證高幀速。
寫在文後
●大家可這樣總結聯想YOGA Pro 13s:它是一款非常獨特、罕見的超輕薄本——無論是用色還是重量,都是市場中罕見的,也的確很漂亮很拉風。
但作為英特爾EVO平臺認證機型,只有漂亮和輕薄是不夠的。它還有出眾的擴展性和高規格配件——雙Thunderbolt 4+USB3.1共計3個Type-C口,還有WiFi6和PCIe 4.0疾速SSD。另外它的使用體驗也很出色,機身(相對)不易沾染指紋,觸控板手感極佳,鍵盤手感也很輕盈,屏幕無論是精度還是色彩都很令人滿意,揚聲器也不錯。而該機的智能化設計更是大幅提升了使用的愉悅度:智能鍵盤背光和屏幕亮度調節、智能用戶感知(鎖屏與自動亮屏登錄),以及日漸實用的聯想智能語音助手,都讓該機的使用體驗更上一層樓。
儘管為了把重量降到1kg以下在散熱規格上有所妥協,但該機在日常應用上依然出色,體現了第11代酷睿的強勁性能。遊戲應用方面,也能流暢應對《英雄聯盟》。
而如此出色的一款高顏值超輕薄本竟然只賣6299元,坦率說,太有競爭力了!
●最後還想談談人工智慧應用。很顯然,智能語音助手作為「提升PC使用體驗」和「AI應用」的重要環節,已經被英特爾擺在了很重要的地位,並指導整個PC業界往前推進。請注意,這一切是「基於硬體的」,但也是「脫離硬體的」——它更多的是PC廠商軟實力的較量,而在「脫離硬體的大同」後,這種軟實力的較量有可能拉出極大差距。說簡單點就是:相同的硬體,只要不太差,性能/功能差距都還是可計量的;但軟體水平的差異,可能是天壤之別。而PC產品的使用體驗,可能由此產生巨大的易用性和功能性差距,那個時候,迅猛的洗牌可能就無法避免了。還請諸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