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春考的同學們注意啦!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剛剛發布了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試招生志願填報最低成績控制線、成績分布表,熱點問答和各科目命題思路同時發布,一起來關注!
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試
招生志願填報最低成績控制線確定
經市教委審定,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試招生志願填報最低成績控制線為:266分。
春考的統一文化考試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三科合成總分。考生成績須達到志願填報最低成績控制線,方有資格參加春考志願填報。
各招生院校將於3月1日在院校網站上公布劃定的各專業自主測試資格線。考生成績只有達到所填報院校專業的自主測試資格線,才具備參加該院校自主測試的資格。
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試成績分布表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試成績分布表
(註:此表為2017年數據,供考生參考)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試招生
各校招生專業自主測試資格線匯總
(註:此表為2017年數據,供考生參考)
圖 / 視覺中國
市教育考試院負責人就2018年
春考成績公布答記者問
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試(以下簡稱「春考」)和1月份外語科目考試(以下簡稱「外語一考」)成績於今晚20:00公布。市教育考試院負責人就相關情況接受《上海中學生報·高招周刊》記者的採訪。
問:近年來上海春考越來越受到考生和家長關注,相比於統一高考(秋考),有哪些特點?
答:春季考試招生是上海高考綜合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春考招生的學校均為市屬本科院校,招生專業為學校的國家級特色專業或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招錄模式採用「統一文化考試+院校自主測試」,並試點「一檔兩投」的投檔方式,有效提升了招生院校與考生的雙向選擇。
問:能否給我們介紹下今年春考的整體情況?
答:今年約有4.5萬名考生參加春考。與去年一樣 ,春考與外語一考、高三合格性考試同時舉行,儘管考試人數眾多、考試組織複雜,但在各方的努力下,各項考試平穩有序。
問:如何評價今年春考試卷的命題情況?
答:在春考每個科目考試結束後,我們會邀請高中教師和學科專家對試卷進行評析,並第一時間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同時,各科命題專家也會結合評卷情況,對各科試卷的命題思路進行分析和總結。
從專家反饋看,今年春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試卷結構穩定,試題難度適當,呈現出良好的信度、效度及區分度。
問:考生如何得知今年春考成績的總體情況?
答:為配合今年春考志願填報時間由考前調整到考後,我們除提供考生個人成績查詢之外,還公布春考成績的頻數分布表,供考生參考。
問:春考成績公布後,考生和家長接下來該做什麼?
答:在春考成績公布的同時,我們還會公布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試招生志願填報最低成績控制線。考生的春考(語文、數學、外語)統一文化考試成績總分必須達到本市公布的春考招生志願填報最低成績控制線,才可以填報春考志願。符合條件的考生應該好好利用假期時間,為後面的春招錄取做準備。
首先,考生應該認真查看各所院校的招生章程,了解想要填報的院校及專業,特別要注意一些專業會提出男女比例、身體條件等要求,要確保自己符合條件才能填報。
其次,今年上海春考的院校自主測試環節將繼續使用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各招生院校會在招生章程中註明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的使用辦法,考生也應該事先查閱知曉。
為便於考生有效填報志願,我們匯總以下資料供考生參考:
①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印發《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試招生試點方案》的通知(滬教委學〔2017〕66號)
②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關於印發《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試招生實施辦法》的通知(滬教考院高招〔2017〕73號)
③ 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試招生專業計劃一覽表
④ 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試招生各院校招生章程匯總
⑤ 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試成績分布表
⑥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試成績分布表
⑦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試招生各校招生專業自主測試資格線匯總
問:為何設定春考招生志願填報最低成績控制線?
答:春考採用「統一文化考試+院校自主測試」的招錄模式,同時設置了自主測試環節以保護招生院校的自主權,但為確保考試招生的公平,必須要設定志願填報的最低成績控制線,以確保參與春招錄取的考生達到一定的學業水平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考生春考成績達到了志願填報最低成績控制線,只是具備了填報志願的資格,只有成績達到所填報院校專業的自主測試資格線,才具備參加該院校自主測試的資格。各院校將在3月1日公布各招生專業自主測試資格線,屆時請考生登錄報考院校的網站查閱。
問:院校的自主測試資格線是怎樣劃定的?
答:今年實行考後填報志願,在具有報考意向的考生填報完志願後,各招生院校會根據填報志願考生成績及公布的招生計劃按相應比例劃定自主測試資格線。根據市教委文件規定,各院校確定自主測試資格線應遵守以下原則:即公辦院校通知參加自主測試的考生數不得超過公布計劃數的2倍,民辦院校通知參加自主測試的考生數不得超過公布計劃數的3倍。
問:什麼時候可以填報春考志願?
問:今年春考可以填報幾個志願?
答:今年填報志願的數量沒有變化,具有春考志願填報資格的考生可以填報2個專業志願。這2個專業志願可以是同一所院校的2個專業,也可以是2所院校的各1個專業。
問:考生如果被春招預錄取了,是否還能參加統一高考?
答:不能。根據市教委規定,預錄取考生(含列入候補資格名單並最終被預錄取的考生)無論是否與院校確認錄取,一律不得參加《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做好2018年上海市普通院校考試招生報名工作的通知》(滬教委學〔2017〕56號)規定的其他考試。
問:考生可以從哪些渠道了解春招相關信息?
圖 / 視覺中國
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
春季考試各科目命題思路
語文科目
2018年上海春考語文命題工作的原則是: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遵循語文學科特點,注重命題的準確性和測量的科學性,切實做到有利於高校選拔人才,有利於中學實施素質教育,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中學的語文教學改革。
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作為選拔考試,春考命題必須體現國家、社會的主流意識。本次春考命題在選文和命題方面都努力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代文閱讀的第二個語段選用《荔江之浦》,表現荔浦人對家鄉土地的依戀與熱愛。詩歌鑑賞部分選用王昌齡的《從軍行》,全詩塑造了毅然奔赴國難、不計功名的熱血少年形象,讚美其高尚氣節。文言文的第一個語段展現了桑虞這個人物寬厚慷慨和自尊清高的性格特點,這與以往文言文語段中出現的忠臣烈士的形象略有不同,可以使學生對傳統知識分子的形象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文言文閱讀的第二個語段《書善最堂卷後》批判了當時標榜自我、名實不一的流弊,強調了為善必須名實一致的道理。這些傳統文化中蘊含著的優秀價值觀必將會給今天的青年學生帶來正面的引導。
體現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2018年春考語文試卷,在材料的選取、考點的分布、試題的命制等諸多方面,都很好地貫徹了國務院、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的文件精神。在「積累應用」板塊,除了繼續考查考生對古詩文名句的掌握水平之外,本次命題還針對目前社會上亂用敬辭謙辭的現象,設置了相應的語用題,考查在一定的語境下正確使用謙辭敬語的能力,這對於純潔社會的語文文字、弘揚優秀民族文化都將起到一定的正面引導作用。文言文閱讀第一個語段通過幾件小事展現桑虞的人物性格,內容有一定的容量,著力考查文言文的閱讀能力。第二個語段是劉基的《書善最堂卷後》,文本針對當時的社會流弊進行了深刻的批判。這篇短文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對傳統社會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正確解讀。這樣的選文和命題顯然對於培養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和繼承優秀傳統文化都有良好的導向作用。
注重思辨能力的考查
本次春考命題在考查考生的思維品質和思辨能力方面努力做出了一些新的嘗試。作文命題既貼合社會現實,又有一定的深度,需要學生聯繫自身和現實生活進行深入的思考,可以說延續了歷年上海卷作文命題的思辨性。此外,本次春考現代文閱讀的第一個語段選用了一篇關於藝術美價值的非連續文本,這對於培養學生的理論思維水平和思辨能力有著較好的導向作用。在本次命題中,還就論證中材料使用、論證的邏輯性命制了試題,需要考生在讀懂文本的基礎上對題幹的相關表述做出獨立的判斷並說明理由,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批判精神。
堅持命題的科學性和穩定性
作為新高考背景下的大規模考試,本次命題在2017年改革的基礎上,堅持試卷格局的穩定性。試卷的「積累應用」板塊,既尊重語文學科重積澱、重素養的特點,又強調情境呈現,強調古為今用,強調語文素養、經典詩句與現實生活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關聯。同時還保留了語用內容的測試,既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特徵,同時也符合「著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精神。
圖 / 視覺中國
數學科目
2018年春考數學科目命題,繼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立德樹人,以有利於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有利於科學選拔和培養人才、有利於維護社會公平公正為基本出發點,增強基礎性、綜合性,著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017年是上海高考改革全面實施之年,數學科目的考試由文理分卷平穩過渡到不分文理,經反覆論證的考試方案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在此基礎上,2018年春考數學科目的命題,堅持穩中求進,在大格局上保持穩定:相對2017年,試卷形式不變,考試內容範圍不變、整卷難度要求不變,「突出考查學科必備知識、不分文理、考查各類人才所需的共同知識基礎、通性通法」的命題要求不變;同時,又在體現數學學科特點、聚焦能力考查、優化考試區分功能、引導教學方面做出一些探索。具體而言,在試卷結構、考試內容及能力考查方面體現出如下特點:
試卷結構——大穩定、小變化
2018年春考數學試卷由12道填空題、4道選擇題、5道解答題組成,與2017年保持一致;試卷的內容結構、能力結構符合《考試手冊》要求,整卷難度保持穩定。
穩定的試卷格局,有利於考生對問題進行充分的思考,引導考生在學習中深入理解、自主分析;填空題不同的分值設置傳遞出試題難易或複雜度的信息,考生可以據此明確目標、作出自己的答題安排,每個層次的考生都有發揮的空間。
考試內容——遵課標、循教學
試卷考查的內容完全符合課程標準及數學文、理不分科之後的教學要求。知識點覆蓋面非常廣,5道解答題考查的內容依次是三角、解析幾何、立體幾何、函數、數列,都是高中數學的主幹知識,整卷對於高中數學的「方程與代數」「函數與分析」「圖形與幾何」三個領域作了重點考查,分值也較為均衡。問題不偏不怪,以各類考生所需的共同基礎為切入點,整卷的運算量與思維量等方面保持平衡。
如此的考試內容安排,與課程標準對考生的學習要求達到「共鳴」,希望引導學生學有所得,考有所獲,在考試中表現出一貫的學習水平;也引導改革之際可能還處於猶豫「按照文科教還是按照理科教」的教學,無需按照慣性給學生貼上文或是理的標籤,從而形成心理暗示或是造成某種傾向,而是讓學生按照規定的標準學習,最大限度的自然發展。
能力考查——重基礎、有側重
能力考查是高考上海數學卷的主旨。一直以來,試卷中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邏輯推理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想像能力、應用與探究能力都按照一定比例分布。2018年春考數學試卷,在保持能力分布穩定的情況下,注重對基礎能力的考查,突出對應用與探究能力的考查。
試卷中有大量的基礎題,分布在各類題型中。這些試題考查的是所有考生所需的共同的數學基礎,與高考改革「數學不分文理」的背景相適應,讓所有考生體現其基本數學學業水平的同時,還能讓絕大部分考生輕鬆贏得思考更高能力層次問題的時間。
在不同層次能力考查均衡的前提下,繼續以考查應用能力與探究能力的試題設計為重點,堅持原創性、真實性、思想性,以期凸顯區分功能的同時,激發考生學習興趣、引發考生深入的思考。如以日常生活中的考生熟悉的實際場景為背景,以解析幾何與立體幾何知識為依託,主要考查考生的應用意識和利用數學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鮮活的數學,體會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有利於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有利於中學數學的教學;依託「分隔數列」的概念,重點考查自主學習能力、邏輯思辨能力、探究與創新精神等綜合能力,在分類與轉換、發現求證以及思維嚴密性等方面都有較高要求。
圖 / 視覺中國
英語科目
2018年上海春考英語科目考試繼續遵循有利於高校選拔人才,有利於促進中學的素質教育,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指導思想,在命題過程中緊緊圍繞考試大綱、課程標準和詞彙手冊,注重試卷的思想性、科學性和公平性,在考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之上,側重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核。
加強語言綜合能力的考查
本次考試中的「聽說測試」強調了在具體情境中語言交際與應用能力考察,要求學生在特定背景、條件、時間、場所、人際關係等語境中正確、合理使用語言的功能和意念,並實現語言的交際功能。有助於更好地培養學生對中外文化差異的敏感性,並培養學生主動交流的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促進學生、教師、家長乃至全社會更加重視學生英語聽說技能的訓練和實際交際能力的培養,對教學必將產生積極的反撥作用。
注重語篇題材、體裁的多樣性和真實性
測試任務的主題背景廣泛,內容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發展。本次考試所選用的語言材料更加豐富多元,如聽力部分涉及衛生與健康,變化與發展,社會服務等生活和社會的話題;語法部分討論家庭關係;詞彙部分關於歷史文化;閱讀理解部分的話題涵蓋社會公正公平、人與自然、環境保護、數據科學與深度學習,等等。以上話題的選用旨在拓寬考生視野,增強考生的生活體驗感,考查考生利用材料中的相關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測試考生在真實語境中準確、靈活運用語言知識進行意義建構和表達的能力。此外,題材內容涵蓋了大數據、深度學習、人工智慧等前沿熱點話題。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同時關心時事,關注最新的社會與科技發展動向,主動擴大視野和知識面,提高自身的科學與文化素養。
保持語篇難度與考生水平的適切性
題目的難度受語篇(設問)難度、考生水平和教學質量等因素的影響。本次命題所選材料既有主題跟考生生活接近但是內容又不為他們所熟知(如,人造光源與健康),也有具有時代氣息和挑戰性的全新主題(如信息作為能源的問題)。語篇難度注重與考生能力匹配,所選語篇大部分考生都能看懂字面意思,題目的設計注重語篇整體結構以及句子、段落之間的上下文銜接和意義連貫,難題的設計更注重考生對語篇字裡行間意義的推斷理解。這樣,有利於測試出大部分考生高層次的閱讀能力,也能引導考生在平時學習中更重視閱讀能力,而非猜題技巧的培養。
本次考試沿用了2017年新增的概要寫作題型,該題型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閱讀語篇的基礎上進行高度歸納概括,有效體現了閱讀與寫作之間的相互促進關係,同時也有助於實現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式測量考生寫作能力的目標,更好地反映考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總體來說,本次英語高考保持了與2017年高考難度相當,全面、真實地考查考生英語語言技能水平和運用語言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內容選取涵蓋面廣,充分考慮到了不同背景,不同水平考生的實際情況;試卷結構與分值分布更趨科學合理,難度適當,使本次英語高考的考試信度及效度進一步得到有效提升。既為高校在選拔和錄取新生時提供更加科學的英語能力衡量標尺,又對中學乃至整個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學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