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說話總是找不到重點,經常答非所問……」「我家孩子說話沒有邏輯,顛三倒四的……」「我家孩子不愛搭理人,是怎麼回事?」……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交流方式,也是人類區別於其他生物的標誌之一。但是越來越多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語言方面的各種問題,比如說話囉嗦、沒力氣表達、發音不清楚、大舌頭等等,令家長十分頭疼……
別著急,今天老嶽從三方面告訴你,孩子為什麼語言發育不好!
01前庭發育不足
廣義的前庭特指前庭平衡系統,在大腦後下方腦幹的前面有個微小的雷達式感應器官,叫前庭神經核,以此組成的神經網絡就是前庭覺,它是我們人體三大主要感覺系統之一,用來過濾和篩選進入大腦的信息。
前庭功能不佳,那麼從各個感覺通路(主要是視覺、聽覺)輸入的語言刺激,包括語音、語調、頻率、音量、音源、音質等,都將無法被正確過濾辨識進入大腦。如此,大腦也就無法對正確的信息進行處理分析並下達指令,繼而產生語言學習困難,比如發音不清,無法理解語意,詞不達意,說話顛三倒四、缺乏作文創作力等等。
02呼吸系統不足
許多家長不明白,呼吸不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技能嗎,怎麼會影響孩子說話?其實不然,「能呼吸」不一定「會呼吸」!由於現在的孩子大部分時間都處在室內,戶外活動偏少,在家中生活也是被父母包辦代辦,偶爾還被限制蹦、跳、跑等動作,缺乏體能鍛鍊,這就導致很多孩子只會淺呼吸,不會深呼吸。一旦呼吸系統出現問題,沒有持續穩定的氣息,孩子就容易沒有能量,那麼表現在他們身上的語言問題就是「懶得」說話,或是說話時有氣無力。
03口腔鍛鍊不夠
導致孩子說話不清楚的一個常見原因就是口腔功能出現問題,口腔功能和孩子的口腔肌肉、舌頭靈活性是直接相關的。而這種情況的形成往往和家長們過度給孩子吃細軟的食物有關,如果孩子的咀嚼能力得不到充分鍛鍊,那麼他口腔功能的發育也會不夠成熟。口腔肌肉,舌的靈活度,下頜關節的穩定等一些發音器官運用不靈活或者不會用,最終造成孩子吐字不清晰、大舌頭等語言障礙。
當然,孩子出現語言發育障礙的表現不同,原因也不能一概而論。老嶽說過:「語言,兒童社交的第一工具。」所以,為了孩子能夠健康自信的成長,當家長發現孩子語言表達出現問題時,還是要重視,必要時加以幹預。但是,我們不能走入一個誤區:語言不好就只練說話,這種練習太過片面,還是要找到根源,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那麼,針對以上問題,老嶽教你幾招語言訓練方法:
1.前庭覺訓練:通過搖晃、跳躍、旋轉、俯衝等活動,刺激前庭覺;
2.呼吸訓練:通過慢跑,爬山等活動,鍛鍊深呼吸能力;
3.發音訓練:(1)彈舌:鍛鍊舌頭靈活性;(2)吹氣球:鍛鍊口輪匝肌封閉性;
4.豐富語言環境:通過對話交流、講故事、提問等多樣的形式,儘可能多地與孩子對話,為孩子提供語言學習素材。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