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蟻屬於蟑螂家族? 白蟻和蟑螂是什麼關係?
時間:2017-05-12 11:35 來源:真相問答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白蟻屬於蟑螂家族? 白蟻和蟑螂是什麼關係? 即使很多比較了解的昆蟲學朋友也可能弄錯這個問題。事實上,這事剛發生不久十多年前,白蟻仍作為昆蟲分類中的一個獨立的類群而存在,屬於昆蟲綱下面的等翅目(Isoptera),而蟑螂則屬於蜚蠊目(Blattaria)。 但是
原標題:白蟻屬於蟑螂家族? 白蟻和蟑螂是什麼關係?
即使很多比較了解的昆蟲學朋友也可能弄錯這個問題。事實上,這事剛發生不久——十多年前,白蟻仍作為昆蟲分類中的一個獨立的類群而存在,屬於昆蟲綱下面的等翅目(Isoptera),而蟑螂則屬於蜚蠊目(Blattaria)。
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蟑螂和白蟻之間存在著非常緊密的關係。2007年因伍德(D. Inward)等人以分子生物學研究為基礎,發表論文,重構了蟑螂家族的進化關係。在這個新的進化樹中,白蟻和傳統的蟑螂都納入了蜚蠊目,而且白蟻和隱尾蠊科蟑螂(Cryptocercidae)共同組成了一個進化支,與蜚蠊科(Blattidae)成為姐妹關係,然後共同組成了蜚蠊總科(Blattoidea),與碩蠊總科(Blaberoidea)並列。這說起來有點亂,通俗地說,白蟻和某些蟑螂是平行的關係,或者說姐妹類群,然後被更大的蟑螂類群包括。看進化樹圖的話會更容易理解它們的關係:
蜚蠊目(蟑螂)的進化樹
由於白蟻已經被揉進了諸多蜚蠊(蟑螂)類群內部,等翅目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白蟻被因伍德等降級為蜚蠊目下的白蟻科(Termitidae),正式成了社會性蟑螂。「等翅目之死」確實在圈子裡引起了震動,但那些在白蟻研究上舉足輕重的科學家還是在聯合發表論文支持了這一決定(Lo等, 2007),只不過他們希望能保留「Isoptera」這個詞,至少留個念想兒,白蟻劃入蟑螂已是大勢所趨。
事實上,生物學家在多年前已經發現白蟻和隱尾蠊類(Cryptocercidae)有密切的關係,兩者也是僅有的、利用腸道裡共生的鞭毛蟲來分解木頭的昆蟲。甚至早在80年前(1934),就有科學家推測白蟻的進化可能都與此有關:木頭中的纖維素極難分解,動物一般要求助腸道內的微生物才能實現這一目的,牛羊的消化道也是藉助了微生物的發酵作用,我們人類的消化道則完全無法分解纖維素。為了不餓死,新生的古食木蜚蠊必須要從母體肛門那裡獲取鞭毛蟲,而且幼體蛻皮以後還得再次從其他蜚蠊那獲取鞭毛蟲,於是,在這種不斷「肛哺」的活動下,社會的雛形出現了——這個有點重口味的昆蟲團體經過了
不斷演化,很可能至少到了侏羅紀晚期的時候,真正意義上的社會性蜚蠊——白蟻,出現了。
澳白蟻和隱尾蠊
而古白蟻或者古白蟻的始祖,很可能如今天的蟑螂一般,並非完全素食。在澳洲生活的的達爾文澳白蟻(Mastotermes darwiniensis)是較原始的白蟻,幾乎是雜食的動物。而一些白蟻物種至今還保留著分解骨骼的行為,早在1911年,英國著名的《自然》雜誌就報導了白蟻啃食人骨的現象。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一些白蟻既啃食幹骨頭也不放過新鮮的骨頭,甚至能將一塊骨頭啃食殆盡。2013年,我們報導了一組侏羅紀早期的恐龍骨骼上的網狀結構化石,這些網狀結構是古昆蟲活動的遺蹟,它們看起來很像現代白蟻在骨骼上築起的通道,其地質時間早於已知的白蟻化石記錄——遺蹟的主人很可能是白蟻或者是獨居性蜚蠊向白蟻過渡的中間類型。
恐龍骨骼上的網狀化石(左,邢立達攝)和白蟻在木料上建的通道系統(右,Eric Roberts供)
此外,很多人會把白蟻和螞蟻混淆,實際上,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兩類昆蟲——螞蟻起源自蜂類,螞蟻和白蟻僅僅是因為具有類似的社會結構,看起來有那麼幾分相似而已,如果留心觀察,你會發現兩者至少在外形上就存在很大的區別。
鼻白蟻(左,冉浩攝)和螞蟻(右,劉彥鳴攝)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