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控"成為科技新寵 21世紀被稱"腦科學時代"

2021-01-11 人民網

原標題:「腦控」成為科技新寵

  圖為癱瘓病人通過腦控技術操縱機械手臂給自己餵食巧克力。圖片來源:觀察者網

  科技電影中主角用意念移動物體的場面時常讓人心潮澎湃,如今這已經不再僅僅只是一種幻想。科學家通過對大腦這一人體最重要的器官的不斷研究,開發出了多種「腦控」科技產品,充分發揮了大腦的指揮功能。

  英國一名設計師日前開發出一種腦控獨輪車,工作原理是騎車者佩戴一種由腦脈衝控制的特製護目鏡,通過藍牙技術與獨輪車動力系統保持即時聯繫。一旦前方有障礙物,護目鏡檢測到腦脈衝的變化就會自動發出減速或停車指令,保證騎車者的安全。這種獨輪車是依靠環保電池驅動的,每次充分充電後可以騎行4小時。

  美國國防部的一個實驗項目開發出了一種傳感器,植入癱瘓患者腦部後就能夠用意念操控機械手臂,大大便利了患者的日常生活。這項技術依靠一個由數百個接觸點組成的4毫米傳感器實現,每個接觸點對應大腦中特定的位置,能夠即時「解碼」從腦細胞和神經中傳來的信號。信號被傳遞到電腦之後,由特定軟體對照人體運動模式進行解碼分析,並生成操作機械手臂的代碼。

  無獨有偶,韓國高麗大學的研究小組也致力於幫助癱瘓人群獲得活動的能力,為此他們研發出一款先進的外骨骼機器人。這款外骨骼機器人通過腦電波接口測量信號並讀取用戶的腦電波,再由信號處理系統篩選出正確指令並給信號分類。最終,通過匹配分類腦波與大腦發出的信號,確定外骨骼機器人的運動方式,完成用戶的指令。

  巴西世界盃開幕式上,一名殘疾人利用腦控技術完成了開球儀式,讓全世界觀眾共同見證了腦科學技術的發展。這項腦機接口技術近期也有新的發展,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裝置來遠程控制機器人,旨在幫助殘疾人士探索未知區域。測試者需要在腦中植入晶片,或者戴上布滿金屬片的腦電頭套,通過腦電波變化來指揮機器人的行動。

  由此看來,國際腦研究組織將21世紀稱為「腦科學時代」不無道理。目前人類對大腦的研究仍然是有限的,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相信未來腦控技術將在更多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相關焦點

  • 能監測腦電的眼罩成為眾籌新寵
    發布會當天,神燈科技的創始人兼ceo蔣明達向社會各界人士揭秘了國內第一款腦電睡眠產品,並發布了PRE A輪1500萬的融資情況。現場更是有當當網CEO李國慶到場背書,為年輕創業者助力。但是,這些技術依然只是背景,今天的絕對主角依然是神燈科技研發的腦電科學。 神燈科技耗時16個月研發的智能睡眠眼罩「神燈」,集合了腦電檢測睡眠、睡眠反饋、智能喚醒和清明夢體驗四大功能。
  • 中國科技館舉辦腦科學展
    由中國科技館主辦、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策展的「腦中乾坤:心智的生物學」腦科學展在中國科技館短期展廳開幕,展覽通過互動展品,展示腦科學研究的基礎和前沿進展。香蕉是黃的,但在不同的光色下還是黃的嗎?不對齊的色塊本是平行的,為什麼看起來卻是歪斜的?身體哪些部位最受大腦「重視」?你的聽覺、視覺年齡有多大?
  • 《極客出發》揭秘"腦控技術" 腦電波到底有多神奇
    由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與英翼傳媒聯合製作的大型科技創新類節目《極客出發》上周日在央視財經頻道首播後,節目中所展現的VR黑科技讓觀眾大開眼界,本周日晚的第二期節目將聚焦更為神秘的腦控技術,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高博與央視名嘴撒貝寧分別帶領兩支頂尖腦控技術團隊,通過神秘黑屋、腦控購物、家電改造三個環節全面破解
  • 世紀全腦教育品牌 讓成功成為可能.
    世紀全腦教育品牌 讓成功成為可能.   一直以來,很多家長和學生對於全腦教育這一類近兩年才興起的新的教育模式都處於一種一知半解的狀態。或許是國內全腦教育領域發展並不成熟,或許是傳統教育的理念太過深入人心。總而言之,全腦教育雖然有著比傳統教育更大的優勢,卻很難做到像傳統教育一般普及。
  • 世紀全腦超級記憶:讓孩子知識速記成為別人眼中的小天才
    據不完全統計稱,人一生獲得的知識,約有95%是5歲前不知不覺學來的,記憶力訓練在早不在晚。還在為你的孩子擔憂嗎?世紀全腦超級記憶,在黎倫老師和曾小翠老師的帶領下,用過合理挖掘大腦,構建了全套適合中國兒童訓練的系統課程,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 駱清銘:腦空間信息學——連接腦科學與類腦人工智慧的橋梁
    19 世紀末和 20 世紀初,義大利科學家 Camillo Golgi 和西班牙學者 Santiago Ramón y Cajal 先後開發利用高爾基銀染法對神經元進行染色,並獲得 1906 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此可見示蹤方法的重要性。關鍵科學問題主要包括:(ⅰ) 如何增強腦空間信息的示蹤效率,實現對微觀精細結構、介觀完整形態和宏觀整體信息的高對比度、完整標記?
  • 腦控屏蔽器(腦電波屏蔽器)擺脫腦控,讓您恢復安靜的世界
    在腦控受害者眼中,他們認為是有人人為使用高科技設備,以遠距離向他們的大腦發射可轉換成影像、聲音、動作指令的電波,導致其大腦中產生一些影像、對話、場景,以及導致其產生一些匪夷所思、無法控制的舉動,例如傷害自己或者傷害別人。腦控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人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使人們陷入痛苦之中。
  • 超能金腦丨全腦開發教育,成就天才的搖籃,教育趨勢的改變
    全腦教育涉及到心理學、心靈科學、腦科學、思維科學和家庭教育,真正開發人的大腦潛能。問題不再困擾,平凡走向優秀,優秀走向卓越。但是,這一領域的研究正以空前的廣度和深度在世界範圍內展開:世界衛生組織於1995年在全球開展「腦的十年」運動,旨在促進腦科學研究的發展,提高人類的生存質量;美國國會已將「腦研究十年」批准為法律執行;歐盟也制定了「腦研究計劃」;日本、俄羅斯也專門組織人力加強對右腦機能的研究。20世紀,機器被證明可以代替人的體力,21世紀,許多新技術證明可以替代人的左腦。
  • 2019年中關村論壇「腦科學與未來」平行論壇精彩預告!
    一、論壇主題:腦科學與未來社會二、時間地點:2019年10月17日(周四)14:00中關村展示中心會議中心圓明廳三、議題簡介:21世紀是大腦競爭的時代,腦科學成為當前國際科學前沿的熱點領域
  • 「腦科學+教育」,未來教育的風向標
    世紀,人的智能成為重要的生產力要素,同時指出了「腦科學+教育」是教育行業的終極發展方向。作為一個人工認知神經科學和腦科學研究的學者,我認為,腦科學在定義未來的過程中會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腦科學的發展,特別是腦機接口的出現,發展人的認知和行動能力有了可能。結果,已經有人用腦機接口在低等動物身上呈現出來。
  • 深耕腦科學研究,腦玩童以腦電波健腦儀打開兒童健腦市場
    目前針對孩子的健腦市場有各種各樣的形式,益智班、保健品、健腦玩具等等,在腦玩童創始人姜羅羅看來,對於腦科學的研究,仍處於摸索的階段,如何對大腦進行整體的研究,通過多樣化的刺激來幫助調動大腦的整體功能,通過勞逸結合的鍛鍊方式開發腦力,這些都是腦玩童不斷研究和探索的核心。
  • 全腦教育機構品牌:廣州世紀全腦教育幫助萬千學子贏在起跑線上
    原標題:全腦教育機構品牌:廣州世紀全腦教育幫助萬千學子贏在起跑線上隨著21世紀的到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人們教育理念的改變,傳統教育行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以往「成績就是一切」的思想早已泯滅在時代發展的大潮中。
  • 從經驗到理論、從數據到網絡——腦科學研究的四次範式轉移
    從古人千年前的經驗觀察,到19世紀卡哈爾為現代神經科學奠基,再到20世紀下半葉計算革命與認知革命的興起,再到21世紀初由各國腦計劃掀開的大數據時代,以及網絡科學與神經科學正在頻繁進行的交叉,腦科學發展經歷了多次範式轉移和範式之間的搖擺。本文整理自talking Brain創始人林思恩博士的講座,系統梳理了腦科學的發展歷程和研究範疇,介紹了腦科學作為交叉學科的代表,其跨學科發展的前景。
  • 教育對腦科學的期待 腦科學對教育的影響
    本次大會首次設立了「教育腦科學專題研討會」,主題研討教育對腦科學的期待,腦科學對教育的影響,以此來推動我國「科教興國」戰略計劃的實施。出席本次研討會的演講專家有:中國腦科學計劃的籌建者和推動者楊雄裡院士,南昌大學李葆明教授、大千教育吳恆莉董事長、華東師範大學周永迪教授、蔡清教授、浙江大學陳飛燕教授等。
  • 【腦科學與教育】看「腦科學」引發的課堂與學習模式改變
    這是一個腦科學的時代。隨著信息技術、尤其是人工智慧的發展,人類對大腦的研究開始進入一個全新的時期,並取得了一系列意義非凡的成果。腦科學的研究最為關鍵的領域還在於塑造人腦本身,而教育的實質其實就是在發展和建構我們的大腦。今天,現代化的教育已經無法脫離對腦科學的研究。任何一種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習品質的提升;任何一項知識的獲取、合作的建立、行為的變化、情緒的調節;以及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反應力和自控力的養成都與腦科學密不可分,其背後都是對大腦的深層認識與科學塑造。
  • 《極客出發》揭秘「腦控技術」
    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極客出發》上周日在央視財經頻道首播後,節目中所展現的VR黑科技讓觀眾大開眼界,本周日晚的第二期節目將聚焦更為神秘的腦控技術,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高博與央視名嘴撒貝寧分別帶領兩支頂尖腦控技術團隊,通過神秘黑屋、腦控購物、家電改造三個環節全面破解「腦控」的秘密。
  • AIE實驗室與網易科技共同啟動Omega AI計劃 探秘人工智慧,網際網路與腦科學的未來
    與此同時,不同領域的科學家、企業家如物理學家霍金、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等人,紛紛對人工智慧的未來表達了擔心,提出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可能對人類本身產生威脅。每一次人類社會的重大技術變革都會導致新領域的科學革命,網際網路革命對於人類的影響已經遠遠超過了大工業革命。與工業革命增強人類的力量和視野不同,網際網路極大的增強了人類的智慧,豐富了人類的知識。而智慧和知識恰恰與大腦的關係最為密切。
  • 福利:學生免費體驗清華醫學院「腦控打字」
    清華大學醫學院醫學數據技術研究中心—北京視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腦與智能教育聯合研究室,致力於腦科學的探索與實踐,推動我國神經學科的新發展,最新開展的SSVEP兒童課題項目,在北京已選取人大附中等學校的學生進行了先期實驗,目前課題正在進行中,效果反饋良好,現面向社會學生開放
  • 蒲慕明:意義非凡的腦科學
    腦科學是一門極富魅力的生命科學,它充滿神秘,又和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意識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人各有志?為什麼有些人更聰明、記憶力好?為什麼有些兒童有自閉傾向?為什麼有些人患抑鬱症?機器人怎樣才能擁有人類的智慧和能力?人類社會未來如何與智慧機器人共存?這些問題可以說與腦科學密切相關。
  • 腦科學教育成關注重點 引發人們對學習產生全新認知
    (深圳科愛腦科學研究院執行院長、西安絲路類腦科學研究院理事長、陝西省婦聯網上家長學校校長、陝西省兒童福利會副會長、澳門腦科學與全腦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大千教育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恆莉)AI時代的亦步亦趨已然讓我們踏入了新時代,不管接受與否,這都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