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根據數據顯示,全球範圍內每天都會有75個物種滅絕,而每一小時就會有3個物種被貼上「死亡標籤」,那麼其中有多少是人為因素導致?人類確實該好好反思了!據了解有一種叫做「玳瑁」的海洋動物,這種動物本來沒有天敵的,如今「最大天敵」是人類
玳瑁,《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極危物種。在古代,人們見它上顎彎曲呈鉤狀,與鸚鵡的喙部有幾分相似,取名「鷹嘴海龜」。玳瑁背甲的長度一般在62-114釐米,重量一般在35-130公斤,是海洋中體型較大、生性兇猛的肉食性動物,如果沒有受到傷害,它們是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的。
玳瑁經常會出沒於珊瑚礁中捕食魚類、蝦、蟹和軟體動物,也吃海藻,雖然是雜食性動物,但主要以特定的幾種海綿物種為食。玳瑁的活動範圍一般是在海深18.3米以上的水域,它們一生中會在幾個環境完全不同的棲息地生活:成年的玳瑁主要是在熱帶珊瑚礁中活動,白天的時候它們會在珊瑚礁中的洞穴和深谷中進進出出,畢竟珊瑚礁中的洞穴以及深谷可以給它們提供休息的地方。事實上,作為一種常常洄遊遷徙的海龜,玳瑁的棲息地各種各樣,包括廣闊的海洋、礁湖甚至是入海口處的紅樹林沼澤。玳瑁的活動能力較強,遊速較快,由於有異常堅實的甲殼,它們沒有什麼主要天敵,而這也是它壽命悠長的原因之一。
玳瑁的平均壽命可以達到上千歲,目前發現的壽命最大的玳瑁,已經有1500歲了,只是在人類面前,有多少玳瑁可以活到上千歲?即便是河豚有毒,但人們依然可以將其做成美味珍饈。玳瑁被人們獵捕並不是因為想要人們想要滿足口腹之慾,而是想將其製作成藥材以及裝飾品,其中裝飾品是玳瑁受害的主要原因。
玳瑁被稱為「海底的寶石」,人們盯上的是它美麗又堅固的外殼。在全球範圍內,古時候的人們就開始將其龜殼製作為天然的寶石,到了現代,玳瑁製成的寶石更是求之無門,利慾薰心的人們更加大肆的進行捕殺。據了解在我國的沿海城市中,仍然會有利慾薰心者不顧法律私下製作銷售玳瑁製品,不過也有不少海南省漁民看到此類活體龜後會將其送回大海。
本文由「農本紀」創作,從農本不易,與爾比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