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獲一起網絡大型詐騙案件,固安多人個人信息被非法售賣!

2020-12-18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1.3M

日前,縣公安局成功打掉一非法侵犯買賣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團夥。李某、姚某等七名犯罪嫌疑人落網,查獲作案工具手機4部、電腦1臺、移動硬碟4塊、U盤6個。

經公安機關查證,李某、姚某等七名犯罪嫌疑人利用網絡途徑對北京、天津、山西及省內的三河、香河、霸州、固安、永清等多地公民個人信息進行非法售賣。經訊問,犯罪嫌疑人李某、姚某等七人對自己非法售賣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供認不諱。目前,李某、姚某等七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同期聲:縣公安局網安大隊大隊長 張海鵬 下一步,我局會加大力量,深挖線索,繼續追查此類案件,在此,我提醒廣大群眾,第一,保護好自己的公民個人信息,避免外漏。第二,提醒廣大的相關從業者注意不要在工作中違法犯罪。】

隨著社會信息化快速發展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持續增多

也有很多人利用網絡

動起了壞心思

利用各種手段

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

對人民群眾的實施詐騙

這樣的案例在我們的生活中

也比比皆是

固安詐騙犯罪典型案例

案件一:固安一人借錢給朋友被騙

2018年1月10日,固安縣公安局接到群眾報案稱:王某某使用虛假房屋所有證作抵押詐騙其人民幣234萬元。經偵查,受害人與王某某系朋友關係,王某某經常以資金周轉困難、孩子生病為由,多次向受害人借款,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期間,借款和利息高達234萬元。由於款額巨大,受害人對王某某的還款能力產生質疑,王某某信誓旦旦,還將一張房產證交給受害人作為抵押。今年1月,受害人無法聯繫到王某某,通過查證,才發現手中的房產證是假的,於是報了警。

案件二:固安一寶媽刷單被騙

2019年7月24日下午,邢女士手機上收到一條簡訊,對方聲稱幫新店刷單一單能掙30-60元,一單一結。由於之前做過類似的兼職(都是小單,確實也掙了點錢),於是就加了對方qq了解工作流程。7月25日開始第一筆交易直到晚上,被騙金額累計39000多。

邢女士透露自己通過上網查詢才了解到,全國被騙的人不計其數,僅自己所在的維權群人數已經200多人,每天還有被騙的新人加入。群裡被騙的成員來自全國各地,大多數是寶媽或在校學生。

案件三:固安一女子拼多多砍價被騙

固安一女子拼多多被騙,許多「砍價」連結的目的是獲取用戶的個人信息,用戶最後不僅不會收到獎品,反而有可能被騙錢。

案件三:固安老人被騙

事發固安門村,2018年6月22日早上8點左右,當時家裡只有老人,突然來了3個男的,看著大概3、40左右,直接推門就進,自稱是村裡大隊幹部讓來的,給退伍軍人辦理退伍證,只要交錢,每月給600元補助。

身為退伍軍人的老人一看是大隊來的,而且還知道自己是退伍軍人,就沒多想,直接給了3300,拿到錢後,這群人告知老人三天來送證,之後沒留下任何聯繫方式就走了。

除此之外,在同樣的時間,固安北馬村的老人,也被同樣的手法騙走了3000元!因為這群人來的時候都是步行來的,所以根本沒看到開的什麼車。

案例四:固安一公司被騙26萬

將近下班時,一個陌生電話號碼的一條簡訊發到公司副總的手機裡,簡訊說:「我是董事長,這是我的新手機號碼。」董事長現在正在外地洽談一個新項目,副總沒有過多考慮,便將這條信息轉發給了小陶。

第二天,剛剛吃過午飯,小陶接到了「董事長」用新的手機號碼打來的電話,通話不足1秒鐘,讓小陶添加他為QQ好友。之後二人聊起了工作,董事長稱「正在外地開會」,要求小陶向正在洽談的項目轉帳48.5萬元。

有昨天副總的簡訊提醒,小陶接到董事長的指示沒有猶豫,放棄中午休息時間向董事長提供的帳號進行了轉帳。時間不長,董事長打來電話,詢問小陶公司帳號為什麼有現金流動。這一問,讓小陶驚出了一身冷汗。一番溝通後,小陶恍然大悟,「被騙了!」

看完是不是已經瑟瑟發抖了呢?

不用怕!小編,為大家普及了

相關的小知識

一定要認真看下去!

如何保護好個人隱私

1、保護好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密碼及其他個人隱私信息,不要隨意把這些信息以任何方式告訴任何人;如果必須要用到這些個人信息時,註明詳細用途,並說明其他用途無效;

2、保護好私人電腦和手機安全。可以通過安裝防火牆、使用複雜密碼等方式,來阻他人訪問你個人計算機和手機;離開時一定要關機。不用的電腦和手機不要隨意丟棄,一定要妥善處置,報廢的手機電腦一定要清空內存並反覆讀取覆蓋原有信息;

3、合理清理信息垃圾,在丟掉含有私人信息的文件前,先清理完個人隱私信息。比如說我們購物的快遞單、信用卡申請單、每月帳單等,有條件可以絞碎處理,不行就塗掉。

4、閱讀銀行對帳單、帳單及信用卡報告時一定要仔細,確認沒有可疑交易,一旦發現異常交易訊息,及時反饋並修改相關密碼。

5、另外在網上購物時需要注意是否是品牌官網,尤其是需要輸入信用卡和個人信息之前,不確定的網站或有風險的連結不要進入,避免信息洩露。

6、如果發現有人利用您的個人信息損害您的任何權益,必須立刻報警並要求銷毀所有關於你的個人信息,避免進一步擴散。

個人信息洩露怎樣處理

1、更換帳號

在發現自己的信息可能出現被洩露的情況之後,要及時更改帳號,儘量註銷原帳號,把影響降到最低。

2、修改密碼

去過洩露的情況不太嚴重,個人帳號又非常重要的話,就可以選擇修改密碼,新密碼不能與舊密碼相同或相似,也儘量不要使用個人信息中的數字或字母當做密碼,如名字字母,出生日期,手機號等。

3、報案

情節嚴重並且造成嚴重後果時,我們可以選擇報案,但是如果並沒有造成不利影響,一般不會被立案

4、律師起訴

必要時,我們可以藉助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相信法律會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結果

5、不重要的信息洩露可以選擇忽略

如果洩露的個人信息不會對自己的生活造成不利影響,我們可以選擇忽略它,但是在這之後要注意對個人信息的保護

6、提醒身邊的親朋好友

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誡親朋好友,以免他們遭遇同樣的狀況或者出現更嚴重的後果

防範電信詐騙

1.陌生人通過電話、網絡、簡訊等途徑要求你轉帳匯款的,要做到不聽、不信、不轉帳、不匯款。

2.無端的中獎信息都是騙子設的局,不要因貪一時的便宜遭受經濟損失。

3.謹防騙子冒充公檢法機關的工作人員以銀行帳戶存款異常、洗黑錢等為由,要求將錢轉至所謂的「安全帳號」進行詐騙。

4.陌生簡訊中的連結一律不點。這種是典型的利用簡訊連結向手機植入木馬病毒的詐騙手段。

刷單騙局套路

第一步:設置誘餌,吸引人群。通過qq群、微信群、網絡小廣告等途徑吸引求職者的注意,鎖定作案目標。

第二步:施以小利,騙取信任。在最開始的時候,騙子會快速將購物本金和刷單報酬返還給受騙者,目的是騙取受騙者的信任。

第三步,騙取錢財,失去聯繫。騙子在贏得受騙者的信任後,會暗示受騙者刷單價更高的商品以獲取更高的報酬。不過,這時騙子就不會很快兌付本金和報酬,而是忽悠受騙者說需要完成連續任務才能一次性返還,直至受騙人警覺,最後將受騙人「拉黑」,失去聯繫……

如何防止老年人上當受騙

1、打好預防針

做子女的平時要有意識地將報紙上、電視上看到的一些案例告訴老人,讓他們對這些常見的騙局有一個了解,以防將來遇上了類似的情況時能夠有所防範。

2、多關心老人

不少騙子就是利用了子女對老人關心不夠這一點,大打親情牌。老人們也是因為孤獨,容易被騙子的甜言蜜語哄得心甘情願地把錢掏出去。所以子女們應該常回家陪陪老人,有事沒事多打個電話陪他們聊聊天,精神世界得到了滿足,老人們也就不容易被騙子的花招給忽悠了。

3、把錢存銀行

說服老人把大部分的錢存在銀行而不是放在家裡,身邊只留下一些零散的錢,並且最好是由子女去幫忙存儲,密碼也由子女設置。假使騙子已經成功騙到了老人的信任,但是由於手頭沒有那麼多的錢,而且也沒有銀行存摺的密碼,想要取錢必須要打電話給子女,這樣子女們就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發生了什麼情況。

4、遇事找人商量

即使老人覺得這樣的保健品是非買不可的,也要和子女商量,人在慌亂的時候總是會忽略許多細節,更何況是老年人,如果有了旁人的分析,就能找到騙子的不少疑點,也就不會上當受騙了。

提醒廣大市民

在填寫個人信息網上註冊時

以及查看陌生人發來的信息

都要多留一個心眼

儘量保護自己的關鍵個人信息

不被洩露、不被騙取錢財

來源:京南固安

關注公眾號發布免費信息

內容均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刪除處理

— END —

••••

微固安

公眾號:vga1234

••••

相關焦點

  • 查獲非法獲取信息近9億條!山西呂梁警方偵破一起特大販賣個人信息案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日前,山西呂梁警方經過3個多月的連續奮戰,輾轉江西、上海、四川、福建、廣東等地,成功偵破一起特大販賣個人信息案,斬斷了一條利用「暗網」為境內外詐騙團夥輸送公民個人信息的利益鏈,查獲非法獲取的各類公民個人信息近9億條
  • 售賣個人信息 涉及二十萬條
    12月4日,市局網安支隊在「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經過縝密偵查,輾轉多個省市,破獲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涉案嫌疑人11名,查獲被售賣的公民個人信息數據20餘萬條。今年11月初,支隊偵查員在網上開展日常巡查工作中發現重要線索,有人在QQ群中非法買賣公民身份證信息。
  • 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 | 遂寧公安:網絡詐騙手法多,個人信息保護好
    在打擊「網絡詐騙」方面,公安機關破獲了「廖某某等人非法利用信息網絡案」。辦案現場「廖某某等人非法利用信息網絡案是我們俗稱的『殺豬盤』案例。」該負責人介紹,在公安機關近期破獲的「李某等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中,李某等人利用偽造的公司營業執照等信息,在網際網路上發布虛假招聘廣告,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嫌疑人收集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聯繫電話、求職意向等,這些信息如果被洩露出去,很可能會為詐騙團夥精準實施詐騙提供機會,其後果不堪設想。」該負責人說,目前該案已成功告破,8名犯罪嫌疑人已落網。
  • 剛被洪山警方查獲,你的個人信息可能就是這幫人賣的
    今日記者獲悉,武漢洪山警方近日打掉一個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團夥,他們將信息賣給境外詐騙分子非法獲利,五人被依法刑事拘留。今年6月初,上級反電詐部門將一條線索反饋給武漢市公安局洪山區分局,一名居住在洪山區的男子在網絡雲盤上傳了大量公民個人信息,涉嫌參與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洪山公安刑偵大隊反電詐專班、洪山派出所介入調查,鎖定了嫌疑男子沈某。由於涉案人員較多,專班民警決定長線經營。
  • 湖北荊州警方偵破一特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網絡黑產案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志月 通訊員 劉博 黃鳳蘭記者從湖北省荊州市公安局荊州區分局獲悉,「淨網2020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該局專案組歷時半年,輾轉安徽、江蘇、湖北、北京等地,成功偵破一起特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網絡黑產案件。今年6月9日,荊州區公安分局掌握一團夥利用網購電話卡,從事非法販賣QQ「黑號」牟利的犯罪線索,立即組建專案組立案偵查。
  • 打擊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
    2016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在打擊整治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打擊整治黑客攻擊破壞犯罪和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淨網2018」「淨網2019」「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持續重拳打擊整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偵破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1.7萬餘起,抓獲各行業內部人員3000餘名,發現並通報一大批涉及金融、教育、電信、交通、物流等重點行業信息系統及安全監管漏洞,打掉了一批非法採集
  • 公安部公布十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典型案件
    二、江蘇南京公安機關偵破「4·2」「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2019年4月,江蘇南京公安機關接到某單位信息中心報案,稱該中心管理的南京市1400餘萬條居民社保數據被非法盜取,並在「暗網」內售賣。南京市公安局網安部門迅速查明盜取並在「暗網」上兜售社保數據的犯罪嫌疑人熊某及其上下線犯罪嫌疑人任某、薛某。
  • 虛構招聘信息誘騙簡歷販賣 四川警方查獲公民個人信息150餘萬條
    原標題:虛構招聘信息誘騙簡歷販賣給境內外賭博、詐騙集團 四川警方查獲公民個人信息150餘萬條封面新聞記者 鍾曉璐近日,四川警方打掉了一虛構招聘信息誘騙求職者隱私信息並販賣給境內外犯罪集團的犯罪團夥。2020年6月,綿陽公安機關經過數月偵查,成功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打掉一個以買賣、偽造公司營業執照為手段,通過註冊、買賣「58同城」帳號虛構招聘誘騙求職者簡歷,獲取公民隱私信息並販賣給境內外下遊犯罪集團謀取非法利益的犯罪團夥。
  • 售賣個人信息20萬條,11名嫌疑人落網
    12月4日,葫蘆島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在「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經過縝密偵查,輾轉多個省市,破獲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涉案嫌疑人11名,查獲被售賣的公民個人信息數據20餘萬條。今年11月初,葫蘆島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偵查員在網上開展日常巡查工作中發現重要線索,有人在QQ群中非法買賣公民身份證信息
  • 售賣個人信息20萬條,11名嫌疑人落網
    12月4日,葫蘆島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在「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經過縝密偵查,輾轉多個省市,破獲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涉案嫌疑人11名,查獲被售賣的公民個人信息數據20餘萬條。今年11月初,葫蘆島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偵查員在網上開展日常巡查工作中發現重要線索,有人在QQ群中非法買賣公民身份證信息。經過偵查員進一步工作發現,這個QQ群主要買賣公民身份證正反面照片、公民頭像照片以及公民手持身份證照片,這些信息一旦被詐騙、洗錢等犯罪團夥利用,後果不堪設想。
  • 虛構招聘信息誘騙簡歷販賣給境內外賭博、詐騙集團 四川警方查獲...
    2020年6月,綿陽公安機關經過數月偵查,成功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打掉一個以買賣、偽造公司營業執照為手段,通過註冊、買賣「58同城」帳號虛構招聘誘騙求職者簡歷,獲取公民隱私信息並販賣給境內外下遊犯罪集團謀取非法利益的犯罪團夥。
  • 隴西縣公安局偵破一起網絡詐騙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
    「斷卡」行動開展以來,隴西縣公安局主動出擊、創新打法,在斷兩卡、斷鏈條上持續發力,向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及黑灰產業鏈發起凌厲攻勢11月11日,刑偵、網安偵查人員在福建廈門、湖南吉首一舉抓獲涉嫌詐騙、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的犯罪嫌疑人7名,查獲筆記本電腦5臺、手機25部、銀行卡13張,電話卡46張,破獲本地案件1起,為「斷卡」行動再添戰果。
  • 遼寧喀左警方破獲跨省非法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9人被抓獲
    抓獲犯罪嫌疑人9人,查獲公民個人信息3萬餘條。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公民個人信息變成了不法分子的牟利資源,個別不法分子通過倒買倒賣公民個人信息非法牟利,嚴重侵犯了公民合法權益為深入貫徹落實朝陽市公安局公共安全領域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專項行動安排部署,喀左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在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同時,持續加大對電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上遊犯罪的打擊力度,從源頭上有效遏制電信詐騙案件的發生。
  • 2019以來公安機關打擊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2016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在打擊整治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打擊整治黑客攻擊破壞犯罪和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淨網2018」「淨網2019」「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持續重拳打擊整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偵破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1.7萬餘起,抓獲各行業內部人員3000餘名,發現並通報一大批涉及金融、教育、電信、交通、物流等重點行業信息系統及安全監管漏洞
  • 網絡平臺大肆售賣人臉照片等個人信息 該如何預防?
    >近日,媒體報導的批量倒賣非法獲取人臉等身份信息和「照片活化」網絡工具及教程的黑產引起廣泛關注。據報導,這些信息在淘寶、閒魚等網絡交易平臺上大肆售賣,而且售賣的人臉信息並非單純的人臉照片,還包含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手機號等公民個人身份信息。對於出售公民信息等隱私數據應該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公民如何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的隱私?《法治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 湖北警方偵破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網絡黑產案
    圖為警方收繳的卡池 張琦 攝中新網荊州12月18日電 (劉博 黃鳳蘭)18日從湖北省荊州市公安局荊州區分局獲悉,警方歷時半年,輾轉安徽、江蘇、北京等地,成功偵破一起特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網絡黑產案,抓獲犯罪嫌疑人9人,查獲涉案電話卡1194萬餘張、QQ號270萬餘個,涉案資金7000餘萬元(人民幣)。
  • 荊州警方偵破一特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網絡黑產案
    日前,記者從荊州市公安局荊州區分局獲悉,專案組歷時半年,輾轉安徽、江蘇、湖北、北京等地,成功偵破一起特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網絡黑產案件查處涉案公司1家,封停網絡黑灰產「物料」銷售網站1個,抓獲犯罪嫌疑人9人,查獲涉案電話卡1194萬餘張、QQ號270萬餘個、非法程序25個,初步查明涉案資金7000餘萬元,強制關停涉嫌犯罪的電話黑卡246萬餘張,是「斷卡」行動以來全國查獲和關停電話黑卡最多的案件,並實現電話卡黑灰產業的全鏈條打擊。
  • 【案件快訊】山西警方偵破一批網絡電信詐騙案件
    太原杏花嶺警方2020年7月24日,太原杏花嶺警方破獲一起網絡電信詐騙案,抓捕全部犯罪嫌疑人16人,現場查獲作案手機73部、銀行卡21張、筆記本電腦1臺,涉案金額200餘萬元。2020年6月23日,杏花嶺分局接到一起「殺豬盤」網絡電信詐騙案,通過山西公安大數據平臺分析研判,專案組赴湖南、江西連續工作二十多天,摸清嫌疑人的活動規律及作案窩點。於7月24日在江西、湖南兩省統一收網,抓獲以文某強為首的「殺豬盤」詐騙犯罪團夥。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 遼寧省葫蘆島網安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涉及個人信息20萬餘條
    12月4日,遼寧省葫蘆島市公安局網安支在「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經過縝密偵查,輾轉多個省市,成功破獲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涉案嫌疑人11名,查獲被售賣的公民個人信息數據20萬餘條。11月初,網安支隊偵查員在日常網上巡查工作中發現重要線索,有人在QQ群中非法買賣公民身份證信息。經偵查員進一步工作發現,這個QQ群主要買賣公民身份證正反面照片,公民頭像照片以及公民手持身份證照片,這些信息一旦被詐騙、洗錢等犯罪團夥利用,後果不堪設。經進一步調查,一張遍布多個省市的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網絡浮出了水面。
  • 山西警方偵破一批網絡電信詐騙案件
    為了守護好百姓的錢袋子,山西公安不斷加強公安科技創新力度,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充分運用大數據資源優勢,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大數據抄底、全鏈條摸排、一體化打擊,全力擠壓詐騙犯罪空間。今年上半年,山西省網絡電信詐騙犯罪發案率同比下降13.5%,抓獲涉嫌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嫌疑人同比上升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