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願我們都能成為那個伸出援手的人

2020-09-15 蘇瑾晗

我簡單介紹一下,我從小到大曾經面臨的一些不起眼的校園欺凌吧。為什麼說不起眼呢?

因為可能在我眼裡對我影響很大,但是在其他人眼裡,甚至是在老師眼裡,這些根本不值一提,若是我要計較,便是我錙銖必較、小肚雞腸。

每次我就其他同學對我的欺凌向老師反映,老師的口吻大多是:他們還小,不要計較,心胸放寬一點。

然後作為受害者的我一再忍讓,卻眼睜睜看著迫害者更加放肆。 就我個人而言,一件結局悲慘的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 老師在其中一定具有了不可磨滅的責任。 因為不理不睬,因為推波助瀾。

01

我出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雖然家境貧窮,但是備受寵愛。 因為是第一個孩子,父母親人總想給我最好的一切。 外婆外公每次見到我都覺得我瘦了,經常做好吃的給我。

不知不覺中,從二年級我開始漸漸發胖, 在三年級,我幾乎成了全年級最胖的女孩,與班上那些瘦弱的女孩子迥然不同。

與眾不同的人容易受到眾人的排斥和非議,比如在一個不是很富裕的小城鎮,肥胖的體型便能成為別人攻擊你的理由。我從小面對的校園欺凌不少,只不過面對大多都是冷暴力和辱罵。

為什麼沒有毆打? 我仔細考慮了一下,認為不是因為他們「單純」,而是因為他們打不過我。 畢竟我怎麼想都覺得, 如果我足夠瘦弱的話, 可能就不僅僅是簡單的「輕度」校園欺凌了。

在小學的時候,我因為肥胖,一直被同學辱罵嘲笑。幾乎是聽著母豬,肥豬,蠢貨之類的話長大的。課間其他女孩子都一同愉悅的在操場玩耍,我卻只能獨自一人待在座位上。

這確實與我怯弱的性格有關, 但對一個敏感的小學女孩來說,第一次若是不幸找錯人,受到他人的言語攻擊之後,很難再有勇氣踏出自己的安逸圈尋找朋友,因為害怕再次被傷害。


02

後面到了初中,我簡單舉一件同樣不起眼的小事吧。冬天要穿棉襖, 我家窮, 買一件棉襖一直穿7、8年以上。

我不是反應特別快的女孩, 所以當我後座的男生在我衣服在我棉襖上面畫狗屎和王八的時候,我沒能立刻發現。

回家之後,母親跟我說了,我才看到我家要勒緊好幾天褲腰帶才換來的一件棉襖,上面全是別人肆意辱罵我的證明。

我第二天就跟老師反映了,老師說: 那個男孩還小,喜歡玩鬧,你寬容大量一點,原諒他。

我當時非常憤怒, 憑什麼別人的玩鬧,卻要我來付出代價。可我卻沒有任何辦法,只能忍耐。

老師甚至連一句不要再在我棉襖上畫這些東西的話,都沒有跟那個男生說,還是我自己跟那個男生強烈警告:不要再畫我的衣服。結果那個男生仍然不知收斂, 仗著冬季衣服厚,肆無忌憚地畫我的衣服, 寫的字和畫也越來越過分。

當我第三次在課堂上當場抓到他畫我衣服的時候,我又一次跟老師反應。老師卻只是說: 你想要解決問題呀? 自己去找他的父母。我一個初一的自卑女孩,要怎麼去找他的父母?

我要怎麼才能阻止那個男孩?我當時哭了幾天幾夜,卻只深刻的感覺到了自己的無能為力。

父母雖然心疼, 但是沒有文化,不知道如何洗去筆跡, 而再買好幾件棉襖,又實在對我家會造成一定的負擔。於是,我穿著後背滿是王八和狗屎的衣服,過了三年,直到高中才換新衣服。

既然已經說了小學初中, 那再隨便舉一件高中的事吧。 在小學初中的時候,其實還好,不過就是被罵或者排斥嫌棄,又或者穿著別人欺辱你的證明到處走。

高中時,我才第一次因校園欺凌而受傷。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就是大家都在騎車的時候,有人偏偏在其他人過去之後,故意拉起地上的橫幅, 活生生把我勒停罷了。

不過也就是一條脖子上的血痕, 三個月才消而已,再加上幾百塊錢的藥錢,讓我家好幾個星期沒有葷菜。

我跟老師反映情況, 預料之中,與之前得到的回應,毫無不同,冷漠而令人反胃: 他還是小孩子, 貪玩了一點,花你一點錢怎麼了?不要這麼小氣。

是啊,別人喜歡玩,讓我承擔後果, 我又不是承擔不起,為什麼要這麼小氣?可憑什麼啊?

憑什麼我要為別人的貪玩和幼稚承擔後果?憑什麼我要用自己的一身傷痕來證明自己的寬宏大量?

為什麼你們不在乎我曾因欺凌流下的眼淚;為什麼你們不在乎我摸到脖子上一手的血時,內心因害怕感染死亡而一剎那充滿的擔憂害怕與苦憤?


03

是啊,我明白! 這些事情在別人眼裡毫不重要,反正人又沒死,幹嘛要小題大做?

可若我死了呢,若那條常年累月呆在汙濁中的橫幅真的帶有致命病菌呢? 那些當事人, 在一旁旁觀的共犯,可會為我燒一柱香,哀悼一分鐘……

我想最可能只是談笑間聊起,似有若無的批判兇手幾句,然後隨著時光, 歲月再次安好。因為還小,因為愛鬧,那些校園欺凌者可以肆無忌憚的傷害別人,可以隨著時光飛逝,繼續走自己璀璨而光明的人生; 卻沒有人會記得, 他們曾經肆無忌憚地破壞了別人的人生。

老一輩常說,當你面對不公的時候要學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所以我會執著的在自己身上找尋原因,我曾常年累月的反省自己, 好像找到了很多原因,但其實一個都站不住腳, 那些欺凌我的人,很多我甚至連三句話都未曾說過, 更沒有發生過任何的矛盾。

這樣幾乎沒有任何接觸,就僅僅是在一個班的同學,卻偏偏要踩著你,來逗樂大家。長久地仔細斟酌之後,我放過了我自己, 無論怎麼想,我都覺得校園欺凌發生的本源——就是熊父母教出了熊孩子。

然後這些熊孩子拿一些亂七八糟的理由做筏子,肆意傷害別人。隨便找一些他人的不同之處,便可群起而圍攻,用來發洩情緒,用來娛樂討好眾人。當一個人的與眾不同並不會對其他人造成傷害時,我認為尋常人沒有批判他的資格。

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比如你非要扯一堆狗屁不通的理由證明我的胖影響了你美好的生活,那這種無藥可救的人,醫生一般會建議讓其愉悅地度過最後的人生。簡而言之,就是我沒時間和極品爭吵,你爭就是你對。

表面看,她們攻擊嘲笑我的原因是因為我臃腫的身材。 從深一層來看,我覺得原因可能有這樣幾個。

一是熊家長不正確的教導和養育。可能是父母親人無意或有意間對別人的評頭論足, 或評價身材,或批判長相。是他們無意中形成了一種固有的思維定式, 人就應該怎麼怎麼樣, 如果有人違反了這個標準,就容易被熊孩子們排斥。


04

二是熊孩子自身道德修養不足,他們將欺凌別人視為一種發洩不滿的方式。他們多半會聯合一群人, 不僅是為了人多勢眾,還是為了降低內心的負罪感。

這些熊孩子一同找一個欺凌他人的途徑以發洩心中的不滿,用一種錯誤且愚蠢的方法舒緩情緒而不顧可能會對別人造成的傷害。

三是大多數老師會選擇息事寧人,先讓受害者閉嘴。熊孩子得不到任何懲罰,自然會無所顧忌,變本加厲。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連一些小小的懲戒都無法做到,如何制止熊孩子的惡劣行徑?

四是從眾性。人們害怕與眾不同,而害怕與眾不同的原因是害怕被眾人排斥。就是這種心態,使很多人成為了校園欺凌的同犯。

就從眾這一點,我說兩個發生在我身上,開始幾乎一模一樣,但是結局截然不同的故事吧。 我是從二年級開始發胖的,到三年級的時候就漸漸的開始因為肥胖而被孤立。

三年級下冊的時候,我看到有一些人在玩遊戲,我想加入他們, 可其中有一個女孩卻說:不,我不要和你玩,你要是玩,大家就都別玩了。於是,我只能離開,帶著落魄與孤寂。那之後很久一段時間,我下課後都未曾離開過我的座位。

仿佛只要不主動加入,就不會發現自己正在被排斥。而我五年級的時候, 開頭幾乎一模一樣的故事又重演了,就像歷史那驚人的相似性。

可這時有一個女孩站出來了,她溫柔而強硬地說:你不想玩就別玩,沒人求著你玩,憑什麼不讓別人一起玩?想加入我們的,我們隨時歡迎! 那句話,成就了我記憶中最美好和快樂的一節體育課, 不可複製,也無法超越。

校園欺凌其實一點也不可怕。一般的校園欺凌其實都是極其脆弱的,脆弱到只要有一個人伸出援助的手,就能打碎一場校園欺凌,保護一顆脆弱的心靈。

我希望我,和閱讀這篇文章的你,都能成為那個伸手的人。


文|提筆見你

編輯|蘇瑾晗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獵奇小館】)

相關焦點

  • 面對校園霸凌,我們應該怎麼做
    校園一直被大家認為是一片神聖的淨土,但在這片淨土之上,卻存在著一些不和諧的因素,那就是校園霸凌。校園霸凌實際上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它一直長期存在校園中,發生這些同儕間欺壓的行為,可能包括肢體或言語的攻擊等暴力因素,還有人際互動中的抗拒及排擠,也有可能是類似性騷擾般的談論對別人的性或對身體部位的嘲諷、評論或譏笑。
  • 校園霸凌:願所有的青春,都可以被溫柔以待
    以上是對校園霸凌的解釋,其實很多人在青春期都或多或少經歷過一些校園霸凌事件,無論是受害者,霸凌者還是作為冷漠的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起鬨者。圖片來自網絡,侵刪女主人公全程都在受著校園霸凌,因為母親是性工作者,被母親的客人用了自己的毛巾從而間接傳染了性病,被學校人知道後就開始各種被言語和行為上的攻擊。
  • 校園霸凌211天患抑鬱症:「那個毀我一生的人,被我送進了監獄」
    她就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在最近一期訪談節目《和陌生人說話》中,她坦言:我完全不能相信任何人,甚至來錄節目前,我都懷疑是討厭我的人,把我騙到這裡來的。高一那年,王晶晶無端成為一場校園霸凌的受害者,只是令她沒有想到的,這場霸凌竟持續了十年之久。而這一切要從一個「三百萬」水杯說起。高一那年,兩名男生打架,不小心撞碎了王晶晶的杯子,同桌說了一句玩笑話「王晶晶的杯子可是價值三百萬」呢。
  • 被校園霸凌的那個人後來怎麼樣了?
    全世界只有不到3 %的人關注了思弩你真是個特別的人校園霸凌事件一波又一波,從未停止......在每個人的校園時光裡都那麼幾個「小霸王」,無論是受害者還是旁觀者都會有一段不美好的回憶。而在這個網絡快速發展的時代,校園暴力好像失去了原有的遮羞布,受害者的消息也頻頻被爆。
  • 那個被校園霸凌的女孩,後來怎麼樣了?
    不可否認,當時我身邊很多人,尤其是我們這一代人的長輩,都是這麼看待的。我打電話回家與我的媽媽訴說這件事,她說:她不理你,你也不要理她就是了,惹不起總躲得起。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我和她兩個人,那麼我的心態完全可以像我媽媽說的一樣。
  • 每一位向陌生人伸出援手的閃送員,都值得我們尊敬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穿著藍色外套戴著藍色頭盔穿梭在大街小巷;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秉承著「一對一急送 拒絕拼單」的服務標準將物品高效完整的送到一位又一位客戶的手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有著普通的外貌和熾熱的內心幫助著來往的陌生人。而這一群人不是別人,就是閃送員。
  • 要感恩向你伸出援手的人
    其實,人都有困難的時候。從來不會有哪個人會一帆風順的,有的時候,遇到的是小困難,自己一個人就能夠度過了,而有的時候,卻是遇到了大困難,自己一個人很難度過,這個時候,如果能夠有人伸出援手,那是多麼幸運的事情。
  • 《黑色燈塔》告訴你校園霸凌的可怕之處,我們又能做什麼?
    電視劇《黑色燈塔》上演最新片段《 年少逆行的青春》,講述的是校園霸凌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徐天鶴是一個富二代,他的父親非常的縱容這個兒子,導致兒子無法無天,在家欺負家人保姆,在學校欺負同學,而同學葛力帆則是被欺負的最厲害的一個。徐天鶴欺負的人太多,所以同學們都很討厭他,他也是一個讓人痛恨的人。
  • 面對校園霸凌,我們該怎麼做?
    面對這幾天的新聞,在這個原本溫馨的節日裡,多少會讓人唏噓。兩個家庭的故事,誰是受害者呢?面對主流輿論,我們要站在哪一方面呢?面對層出不窮的校園霸凌,我們該怎麼做呢?【上饒五小殺人案】,女孩的父親衝進教室,拿刀連刺男孩多刀,目前得到的消息是男孩對女孩長期霸凌,女孩父親採取極端手段。每次看到【殺人】【砍人】等血腥的詞彙和【學校】【校園】同時出現,都會心裡發涼,那個我們覺得安全純真的象牙塔,一次次面對最殘忍的邪惡,這個社會怎麼了?
  • 拒絕校園霸凌!讓我們一起保護孩子們的美好童年!
    近日,江蘇省南通市發生一起「校園霸凌」事件,讓人心痛,一名15歲初三少年小盛在青春最美好的時候離開了我們!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不斷被曝光,人們在震驚遭受校園霸凌的人數之多的同時,也憤怒於校園霸凌手段之惡劣。一起又一起的霸凌,傷害的不僅是一個孩子,更是一個家庭。被校園霸凌過的孩子心裡或許會永遠留下陰影,又或許對以後的人生充滿絕望。今天,我們就來一起關注校園霸凌。
  • 如果遭遇校園霸凌,我們該如何保護孩子?
    中國留學生翟雲瑤、楊雨涵和章鑫磊施虐案庭審現場這個案件我們不做衍伸。應該說,校園霸凌並不是某個國家或者地區、族群的特色。事實上,校園霸凌已經成為世界性頑疾。並不是所有的霸凌,都能鬧上公堂。(有的缺乏證據,有的危害不顯著,還有的人不想麻煩。)因為霸凌的隱蔽性,校方所能干涉的,也很有限(據心理學家賈娜.朱沃寧估計,在校園裡發生的霸凌事件中,只有十分之一老師會出面幹涉。)學校、法律不管用了,那還有沒有其他手段對付「霸凌」?有!
  • 乾貨|誰會在校園裡向你伸出援手?(上篇)
    雖然這意味著援助總是在身邊,但也意味著你必須找到正確的人或辦公室來解決你的擔憂,這對於國內的學生來說是很難的。而對於不熟悉美國大學結構、在學術環境中存在問題、討論問題時被否決的國際學生而言,即使是小問題也能使他們變得非常緊張。
  • 從校園霸凌說起:做什麼都是錯的人生有多痛苦?
    校園霸凌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話題了,去年熱播的電影《少年的你》非常深入地剖解了這一社會現象。因為受到欺負的是我們最渴望保護的下一代,所以這個社會問題格外受人關注,但很可惜,縱使在全國人民共同的聚焦關注之下,這個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而現在,我只想從被欺負的學生說起。
  • 單挑吧,校園霸凌
    半年以來,他獨自一人面對校園暴力,卻沒有向父母提起。到目前為止,他不知道該怎麼解決這件事。「我該怎麼辦?他們叫我買東西,問我要錢,不聽就打我,別的同學也被欺負。但我們都不敢說。」君昊在小學同學群裡問自己的好友。小智回復最快,他和君昊關係很好,但他去了遙遠的南方城市。
  • 校園霸凌自救指南(上)
    丨必須守護的「玻璃心」(一)原創:樸生心理校園霸凌,遠比我們想像地更普遍「彭州隆豐中學校園暴力視頻」讓校園霸凌這個詞再次出現在眾人視野中然而錄音帶中所提到的13名同學,都不會覺得自己就是殺死漢娜的兇手。他們總覺得一句「我不是有意的」,就足以逃避掉一切責任。確實,13個原因單拎出一個來都沒有致命的傷害,但累積起來就足以把一個年輕的生命壓垮。如果你對校園霸凌還沒有一個足夠清醒的認識,建議可以看看以上的影片。
  • 人性漫畫:被低估的校園霸凌,孩子噩夢的開始,楊偉已遍體鱗傷
    ,而為了鞏固知識,我們需要完成作業。然而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秉性,他們有的熱愛學習,有的則討厭學習,同樣的他們也討厭完成作業。但是他們為了完成父母的囑託又不得不完成作業,於是他們想出了一個「妙計」。這篇漫畫的男主角叫做楊偉,現在他已經是一名初二的學生。但校園其實是他極為恐懼的地方,因為一到下課便會有人欺負他並脅迫他代寫作業。
  • 林建廈獲死刑:那些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校園霸凌問題
    林建廈愛女心切,在她看來,女兒受到欺負,一定要為她討回公道,他最開始的想法是好的,但後面卻被仇恨衝昏了頭腦,最終不但沒能解決問題,反而使事情變得更糟。 這些都反映出的是對校園霸凌問題不夠重視,不知道該怎樣妥善處理這些問題的很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
  • 校園霸凌事件頻頻發生,我們該如何保護「少年的你」?
    當我們越來越關注校園霸凌事件時,卻發現,原來很多人就曾經歷過校園霸凌。或是作為旁觀者、或是成為受害者。無論是學生成為哪種角色,暴露於校園霸凌之下,對孩子造成的身心傷害,都是不可估量的。校園霸凌,已經成為扎在學生、家長、學校和社會中的一根刺。就在校園霸凌概率如此之高的今天,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擔心過,孩子上學後會不會被霸凌?要想儘可能的避免校園霸凌,我們要做的,首先是了解。
  • 11名武漢留觀遊客聯名寫感謝信丨「感謝你們伸出援手,為我們消除...
    「在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時期,面對我們這些滯留在異鄉的遊客,你們伸出援手免費為我們提供隔離酒店和一日三餐,儘可能為我們消除焦慮,體驗到家的溫暖……」30日,一封飽含深情的感謝信從太平湖溫泉酒店(鑫斯頓溫泉酒店)發出,11名被隔離留觀的武漢遊客在隔離的第八天,聯名寫信,表達了對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感激之情
  • 我談校園霸凌
    今天是2020年9月7日,聊一聊校園霸凌。剛剛刷了一遍《刺》,相比於劇中人物的校園時光,自己簡直太幸福了,沒遇到過校園暴力,人際關係也算融洽,注意力全在學習上,我不禁在想,如果我像蘇青和包文婧那樣,遇到施詩這般的變態同學,我該如何自處,那樣的處境,對於任何一個學生,都是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