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安慶消息 他叫雷旭,是大橋街道九塘村人,現就讀於安慶東升學校。9月份開學,就是一名中職二年級的學生了。其父親雷子華身患精神重殘,在他還小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一直都是爺爺在照顧他。因為家境困難,家庭收入低,2014年他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可能是當時還小,沒有意識到生活的壓力,沒有意識到父親、爺爺的辛苦。從小學到初中,他雖然生活條件差一點,跟其他同學比自理能力強一點,但是和其他同學一樣能坐在教室裡學習,沒有其他實質性差別,爺爺也都會儘量滿足他生活上的需求。但初三即將畢業的時候,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壓力。他是逐漸長成了小男子漢,但父親這樣,一般單位是不會要他工作的,爺爺也年事已高,也沒有工作能力。一家人都在擔心一件事:等他上了中專以後,學業開支只會越來越大。家裡除了嘆氣聲,就是一片寂靜。有時候半夜醒來,還能聽到爺爺和爸爸的聊天聲,就在討論他學費、生活費怎麼辦,爺爺已經老了,無力支持他所有費用了。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十五歲的他沒有未來的感覺真的很不好受,怕他們聽到,他都躲在被子裡哭。
在他做好放棄念職業中學準備的時候,九塘村幫扶聯繫人昝炎來到他家。原來他爸爸怕他念不了高中,去村裡諮詢過,村幹部昝炎過來答疑。昝炎像親人一樣,很自然的和他爸爸交流著,讓他一定不要放棄學業,有什麼困難,政府在政策範圍內都可以幫助他們。有時候困難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實際情況沒有那麼糟糕。村委會幫他聯繫了東升學校,為他申請了雨露計劃助學金,每學期1500元。
恍惚間,兩年就這麼過去了,他也快畢業了。面對生活的困難時,他比之前從容了許多,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成長。他已經是法律意義上的成年人,他不會放棄他的學業,他可以一邊打些學生工,一邊讀書。當他現在看到東升學校的大門,實實在在地踏進校園門的那一剎那,他腦海裡浮現出很多片段:村裡把他爸爸介紹到神墩物業公司做保潔工作;村裡幫他們申請低保、教育資助;村幫扶聯繫人昝炎滿面春風把錄取通知書遞給他的時候。一幅幅電影膠片的畫面,真的讓他激動不已。他現在的從容和淡定,他現在的生活,是脫貧攻堅精準扶貧政策給他帶來的。
成長的路上有荊棘和陰雨,也有鮮花和陽光。無論是哪種,都給他帶來了堅強和力量,而他的堅強與力量的源泉來自幫助他家的可愛的人們,來自村幹部點點滴滴的付出,來自溫暖人心的扶貧政策。
從前那個少年,願他繼續乘風破浪。 (葉春旺)
來源:安徽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anqing@xaw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