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特克斯縣的甜菜迎來了收穫季,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甜菜收穫機和農民勞作的景象,大家望著眼前大獲豐收的「金疙瘩」,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
在收穫現場,幾臺機械穿梭田間,一路歡歌,打葉、削頂、起拔,一顆顆承載著新希望的甜菜果實在壟間排列。特克斯縣闊克鐵熱克鄉瑪熱勒塔斯村種植戶楊宗雲在地裡忙的不亦樂乎,他種植甜菜已經近10個年頭了,如今機械化的種植與採收,既節省了時間又降低了成本,更可喜的是今年甜菜收購價格穩定,還有訂單做保障,收入也有了指望。
楊宗雲說:「今年種了120多畝地的甜菜,種子是糖廠提供的,今年這個產量一畝地能產個四噸多,一噸是465塊錢。」
「一條龍式」的種產銷產業鏈讓曾經的低效率土地通過規模化、特色化經營大大提高了產出效率,不僅讓種植戶賺得利潤,同樣也讓周邊的群眾通過務工獲得增收,比起以往傳統種植、靠天吃飯,這樣的甜頭來的實實在在。家住闊克鐵熱克鄉霍斯託別村的陳佔華以前一直在家照顧孩子,沒有收入,這份工作不僅增加了她的收入,還解決了她的後顧之憂,過日子也有了奔頭。
為做好高產高糖文章,增加種植效益,瑪熱勒塔斯村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訂單種植模式,堅持甜菜種植標準化生產,千方百計為農戶提供服務,通過確定最低保護價,及時聯繫糖業公司與農戶籤訂種植合同,有了固定銷路,極大地抵禦和降低了市場風險,可以使農戶增收有保障。
村委會主任田玉江說:「瑪熱勒塔斯村近十年以來三分之一的水田耕地種植甜菜,因為甜菜產量穩定,不怕冰雹,沒有病蟲害,在銷售方面,訂單合同穩定,產量也不錯。」
近幾年,特克斯縣積極調整種植結構,大面積推廣種植效益較好的特色經濟作物,加快農作物機械化發展,在降低了生產成本的同時,極大的提高了畝均效益,增加了農民經濟收入。據了解,今年縣域種植甜菜面積達到2.17萬畝,預計單產可達4.8噸左右,總產量將突破10.41萬噸,總產值達到4267.41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