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解VS硬解!三大平臺高清解碼全攻略

2020-12-16 泡泡網

軟解VS硬解!三大平臺高清解碼全攻略

2010年03月25日 00:00作者:蔣尚文編輯:蔣尚文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泡泡網顯卡頻道3月25日 泡泡網DIY評測室「You Think.I do」板塊開設以來,受到了無數網友的關注,很多朋友通過郵件將困擾已久的想法發給我們,希望得到編輯的幫助、或是看到相關的評測文章。

    最近很多網友有提出了不少關於高清解碼硬解方面疑問,有些朋友對硬解的兼容性持懷疑態度,也有人不知道如何設置才能開啟硬解碼,不少用戶想組建HTPC卻又不敢下手……近日小編還收到網友專門來信,大致內容如下:

    「雖然現在沒到三家鼎立的程度,但是英特爾,NV,ATI,都有自己一套的高清解碼方案,各自利用自己的長處來進行解碼,但是我就不明白他們各自的方案到底那個好,還有需要安裝什麼軟體才可以充分利用起各自的優勢?
例如:G41+E5300,NV MCP78+AMD5000+,780G+240,保持平臺之間的公平性就得~!希望編輯測試下,順便普及下高清解碼的方案,軟解跟硬解的都說下,那個效率最優!」

    有鑑於此,本文將通過大量的截圖和測試,讓大家對硬解碼有個更深入的認識:「硬解,人皆可以為之!」

    自GPU硬體解碼技術誕生以來,廣大高清愛好者就圍繞著「硬解」與「軟解」的優缺點展開了喋喋不休的爭論,現在隨著CPU和GPU性能的飛躍,爭論不僅沒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所謂「軟解」就是通過軟體讓CPU進行視頻解碼處理;而「硬解」是指不依賴於CPU,通過專用的設備(子卡)單獨完成視頻解碼,比如曾經的VCD/DVD解壓卡、視頻壓縮卡都被冠以「硬解」的稱號。現在實現高清硬解不需要額外的子卡,也不需要額外的投入,因為硬解碼模塊被整合在了GPU內部,而目前主流的顯卡(包括整合顯卡)都能支持硬解碼。

    「硬解」其實更需要軟體的支持,只是基本不需要CPU參與運算,從而為系統節約了很多資源開銷。通過降低CPU佔用率,可以給用戶帶來很多實惠:

● GPU硬解碼高清視頻的優勢:

1. 不需要太好的CPU,單核足矣,CPU方面節約不少資金;
2. 硬解碼基本相當於免費附送,不到500元的整合主板都能完美支持;
3. 硬解碼讓CPU佔用率超低,系統有能力在看HDTV的同時進行多任務操作;
4. CPU需要傾盡全力才能解碼HDTV,而GPU只需動用0.1億電晶體的解碼模塊就能完成任務,功耗控制更好;

● GPU硬解碼高清視頻的劣勢:

1. 起步較晚,軟體支持度無法與軟解相提並論;
2. 面對雜亂無章的視頻編碼、封裝格式,硬解碼無法做到全面兼容;
3. 軟解擁有大量畫面輸出補償及畫質增強技術,而硬解這方面做得還遠遠不夠;
4. 硬解碼軟體設置較為複雜,很多朋友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正確使用GPU硬體解碼。

    雖然硬解碼擁有種種缺點,但依然倍受廣大用戶追捧,因為低成本和節能環保這兩大致命誘惑讓人難以抗拒。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硬解碼的缺點基本被改進,只是很多人還不懂得如何用好硬解碼,本文就通過大量應用案例來釋放出硬解碼真正的威力!

    正常開啟硬解,必須顯卡、驅動和播放器三者都支持才能成功,好在目前主流顯卡全都能支持硬解,驅動程序的支持也很到位,但有一點很多人可能並不知曉,各種顯卡對於硬體解碼的支持程度不盡相同,這裡有必要進行說明:

● 硬解碼也分369等:

    其實硬體解碼分為好幾種類型,比如老一輩的DX9顯卡(GF6/GF7/X1000)也能支持硬解碼,但只能接管解碼過程中負載不高的兩個步驟,對於CPU的幫助可謂是杯水車薪;而從DX10開始,顯卡內置的解碼器就就能負責高清解碼的全程,徹底解放CPU,通常我們所說的硬解碼就是指這種完全得顯卡解碼。

    上圖就是NVIDIA顯卡對於H.264和VC-1兩種主流編碼的支持情況,GF8及以後的顯卡支持H.264和MPEG2完全硬解碼,但VC-1相比上代GF7改進有限;而AMD的HD2000/3000/4000對於H.264和VC-1都實現了完全硬解碼,但是對於MPEG2編碼還停留在X1000的水平。

    AMD認為MPEG2瀕臨淘汰,而且碼率很低,連軟解碼都沒有難度,因此沒有提供全程硬解支持;NVIDIA認為VC-1難成氣候,碼率也不高,所以沒有提供全程硬解支持;雙方對於高清發展趨勢的判斷都是正確的,未來H.264一統天下指日可待,不過目前的情況是MPEG2老片的數量並不少,而VC-1在微軟的支撐下也有很多大片使用,對於用戶來說僅支持H.264硬解顯然是不夠的!

    不過也有例外,NVIDIA在其最低端顯卡和整合顯卡上面加入了對VC-1編碼的完全硬解支持,G98核心的新版8400GS就是NVIDIA唯一一款完美支持三大編碼硬解碼的獨立顯卡,遺憾的是該卡出貨量並不多,而且由於NVIDIA新老產品命名非常混亂,所以想買到這樣一款顯卡並不容易。好在NVIDIA的整合顯卡也能支持VC-1完全硬解碼,GeForce 8200/8300在高清方面解碼能力與G98核心8400GS是完全相同的。

    如此一來,NVIDIA的8000/9000在H.264/VC-1解碼方面就與A卡能夠平起平坐了,而在MPEG2方面N卡要稍勝一籌。有鑑於目前H.264編碼已成為高清視頻的絕對主流,因此能夠支持H.264完全硬解碼的主流顯卡,都可以被稱為高清顯卡。

● 高清電影格式主要有

1.高清ASF視頻(符合高清標準的ASF(高級流視頻格式))         *.asf
2.高清AVI視頻(符合高清標準的AVI(音頻視頻交錯格式))       *.avi
3.高清H264 MPEG-4視頻                                      *.mp4
4.高清MOV視頻(符合高清標準的蘋果QuickTime格式)           *.mov
5.高清MPEG-2 TS視頻(符合高清標準的MPEG-2 TS流視頻)       *.ts
6.高清MPEG-2視頻                                           *.mpeg(或*.mpg)
7.高清MPEG-4 TS視頻(符合高清標準的MPEG-4 TS流視頻)       *.ts
8.高清MPEG-4視頻                                           *.mp4
9.高清VOB視頻                                              *.vob
10.高清WMV視頻(符合高清標準的Windows媒體視頻)            *.wmv
11.高清MPEG-2(或MPEG-4) TP視頻(符合高清標準的MPEG-2(或MPEG-4) TP流視頻)       *.tp
12.其他高清封裝格式                                        *.mkv

● 支持硬解碼的顯卡有哪些?

  • ATI:HD2000全系列(HD2900XT除外)、HD3000全系列、HD4000全系列、HD5000全系列
  • NVIDIA:GeForce 8系列(8800Ultra/GTX/GTS除外)、GeForce 9全系列、GTX200/400系列
  • AMD平臺集成顯卡:780G(HD3200)、790GX(HD3300)、785G(HD4200)MCP78(GF8200/8300支持,GF8100不支持)
  • Intel平臺集成顯卡:G45(X4500HD)、MCP7A(GF9400/9300)

    獨立顯卡方面,A卡和N卡各有所長,對於H.264兩者都能提供完美支持,A卡的優勢就是能支持VC-1完全硬解碼,而N卡則能提供對MPEG2的完美硬解,鑑於VC-1比MPEG2更複雜,而且使用率更高,因此我們普遍認為A卡在高清方面比N卡更完美一些。

    整合顯卡方面,NVIDIA在Intel平臺的MCP7A已經發布,Intel自家的GmaHD也是關注極高,加上現在口碑不錯的AMD 785G,三大平臺都宣稱對硬解碼完美支持,到底孰優孰劣,後文我們將通過實際測試來加以證明!

    作為一款收費軟體,PowerDVD很難大眾化,但是其內置的視頻解碼器卻是好東西,它能夠完美支持顯卡硬解碼,如果能把這個解碼器提取出來,再搭配第三方分離器和播放器,就能打造出完美的硬解碼高清播放器——這就是目前所流行的終極解碼和完美解碼。

    終極解碼和完美解碼是功能極其類似的全能型影音解碼包,自帶Media Player Classic、KMPlayer、BSPlayer三款流行播放器,幾乎能夠通吃一切視頻文件,可謂是老少皆宜,新手使用默認設置就能播放絕大多數視頻,而高手通過微調設置可以獲得更佳的畫面效果和特殊功能體驗。終極解碼和完美解碼不僅支持CPU軟解,對於GPU硬解的支持也更加完美,今天我們所討論的就是關於GPU硬解的設置。

● 終極解碼2008奧運版

    大名鼎鼎的終極解碼相信很多視頻愛好者都不會陌生,它率先對GPU硬解碼提供支持,成為了很多高清玩家的最愛。不過終極解碼的設置界面太過複雜,很多選項的含義都不夠明確,乍一看之下讓人一頭霧水,導致很多人都無從下手,也給GPU硬解碼留下了設置複雜的罪名。

● 完美解碼20091225(點擊下載)

    相比之下,完美解碼的設置界面就要清爽許多,播放器、渲染器、分離器、解碼器……一目了然,設置起來也不會顯得毫無頭緒。而且完美解碼所提供的各種插件包也比終極解碼更為豐富,因此完美解碼漸漸獲得了更多用戶的認可。

● 視頻播放必須對症下藥,完美解碼實戰主流HDTV

    實際上,終極解碼和完美解碼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只要設置恰當,最終所實現的效果也不會有區別,可面對種類繁多的高清格式,問題的關鍵就是該如何設置才能讓硬解碼正常工作?這確實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

    網絡上所流通的視頻種類繁多,光編碼就有四大類N小類,封裝格式更是難以統計,這就給視頻播放造成了不小的困難,一種設置根本無法兼顧所有類型的文件,必須對症下藥才能真正發揮硬解碼的功效。下面筆者就通過實戰演練來告訴大家如何利用完美解碼來完美硬解高清視頻。

    播放高清並不要求顯卡擁有多強的3D性能,因此筆者使用整合主板構建了一套高性價比的低端平臺,目前市場熱賣的MCP7A和785G都能夠完美支持硬解碼,高清解碼能力絲毫不輸給獨立顯卡,事實上集成的GeForce 9400M在VC-1方面甚至強於NVIDIA自家的獨立顯卡。

● 測試平臺配置:

PCPOP.COM泡泡網評測室

硬體系統配置

處理器

AMD Althon II X2 240 2.8GHz

i5 661 2.93GHz

Atom 1.6GHz

主  板

intel H55

NVIDIA MCP7A
AMD 785G

   

GMAHD
GeForce 9400M
Radeon HD 4200

 

Geil DDR2-800 1GB×2 (5-5-5-15-2T)

海盜船 DDR3-1333 2GBX2

   

希捷7200.12 1T

  

安奈美 Modu 87+ 

軟體系統配置

  作業系統

Windows 7 旗艦版(64BIT)

  DirectX

11 

  顯示驅動

催化劑10.3WHQL

197.17_desktop_win7_winvista_64bit_english

    硬解碼並不需要多強的CPU,所以筆者選擇了性價比超高的AMD Althon II X2 240 2.8GHz事實上更早的5000+也未嘗不可

    一部高清動輒30GB,想玩高清的話硬碟容量不能太小,本次測試筆者使用了一塊1TB當作測試盤。

    高清視頻的基準解析度就是1080p(1920*1080),如果顯示器達不到1080p,那麼全高清就無從談起了。這次筆者選用的是DELL的U2410F這款顯示器。

    這套配置大體上就定下來了,現在筆者就使用這套配置,來進行高清視頻硬解碼測試。

● 測試結論:

  • 完美解碼調用的是PowerDVD的解碼器,所以視頻輸出畫質沒有區別;
  • 由於解碼器相同,CPU佔用率也不會差很多,1%基本上是外掛字幕的消耗;
  • PowerDVD能硬解的視頻,完美解碼肯定支持,但完美解碼能硬解的視頻,PowerDVD由於版權限制未必能支持;
  • 為了掛字幕、為了豐富實用的功能,完美解碼(或終級解碼)非用不可。

    下面筆者就教大家如何用完美解碼「完美」硬解各類高清視頻。

    與傻瓜式的PowerDVD相比,終極解碼和完美解碼設置起來都非常複雜,這就使得很多初級玩家望而卻步。相比之下完美解碼要稍好一些,因為它內置了多種方案,菜單選項也一目了然,即便是新手也能輕鬆上路:

1. 解碼模式:

    這就是完美解碼內置的幾種方案,選定後會自動更改下面的分離器和解碼器設置。對於硬解碼用戶來說,A卡選擇ATI UVD(不要選V2,目前兼容性不好),N卡選擇nVidia PureVideo就可以了,在此基礎上我們還需要對其他一些選項進行微調。

2. 自動模式:

    「自動模式」默認就是開啟的,完美解碼將會根據片源自動選擇合適的分離器和音頻解碼器,一般情況下都會正常工作。如果您有特殊需要或者出現解碼不正常時,可以關閉自動模式,然後根據片源的封裝格式手動選擇分離器和音頻解碼器。

3. 嚮導:

    點擊「嚮導」按鈕,彈出的窗口如上圖所示,它可以根據作業系統、顯卡種類和視頻編碼的不同,選擇一種合適的視頻渲染器。不過它自動選擇的渲染模式不一定是最好的,我們最好還是手動更改。

4. 視頻渲染器:

    視頻渲染器首選「VMR9(修正黑位)」,修正黑位表示在播放超寬熒幕影片時上下黑邊色差就不存在了,視覺效果最好,而且不會與Vista的Aero界面衝突。

    VMR9能夠支持VC-1和MPEG2硬解,但H.264和X264硬解就得改為「EVR增強型渲染(C/A)」,C/A表示可以外掛字幕併合理分配資源佔用。

    各種渲染器的畫面色彩、比例、兼容性、字幕顯示模式都不盡相同,但也不會差很多,我們的原則是以打開硬解碼並不影響win玻璃效果為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慢慢對比渲染方式的差異。

5. 分離器和音頻解碼器:

    分離器和音頻解碼器一般交給軟體自動判定就可以了,它能夠支持絕大多數的影片,但如果出現圖像無法正常顯示、硬解工作不正常就需要關閉自動模式,按照片源的封裝格式手動選擇分離器;

    如果沒聲音或者出現爆音的情況(HDMI模式下容易出問題),需要換一種音頻解碼器試試,不過這個和視頻硬解碼無關,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設定。

6. 視頻解碼器:

    視頻解碼器的選擇,是能否開啟硬解碼的關鍵,一般MPEG2和H.264選用「CyberLink(DXVA)」,X264選用「CyberLink(DXVA)For MKV」,VC-1選用「MPC-HC(DXVA)」,DivX則不支持硬解。

    如果還是不能正常開啟硬解,那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嘗試其它方案。下面就通過各種編碼的大片,實戰演練N卡和A卡的硬解碼設置。

    MPEG2編碼確實已經瀕臨淘汰,但還是有一大批經典影片使用了MPEG2編碼,所以這類影片的解碼也不容忽視。

● MPEG2篇:《冰河世紀2》& NVIDIA顯卡

1. 解碼模式選擇完美解碼內置的「影音播放用戶HDTV(nVidia PureVideo)」,在此基礎上進行修改;

2. 「自動模式」應該默認就是開啟的,完美解碼將會根據片源自動選擇合適的分離器和音頻解碼器,一般情況下都會正常工作。如果您有特殊需要或者出現解碼不正常時,可以關閉自動模式,然後根據片源的封裝格式手動選擇分離器和音頻解碼器;

3. 視頻渲染器建議選擇「VMR9無渲染(修正黑位)」,可以在Aero界面下達到最佳效果;

4. 其它設置保持默認即可,只要確MPEG2視頻解碼器為「CyberLink(DXVA)」,它就是從PowerDVD中提取的硬解碼器;

    沒有開啟硬解的時候,最然CPU佔用率82%,並沒有達到100%,但是畫面已經非常卡,估計每秒不超過5幀,根本無法觀看,看來即使是雙核四線程Atom也不可能軟解1080P。

輸出:DXVA代表打開GPU硬體解碼
(打開影片回放信息導致CPU佔用率偏高)

    不進行任何操作,讓影片正常播放一段時間後,可以發現CPU(1.6GHz的Atom佔用率穩定在35%左右)。意味著顯卡已經接管了視頻解碼的全部任務!當然音頻解碼、影音同步、掛字幕等任務還是由CPU來完成,因此CPU佔用率不可能很低。

● MPEG2篇:《冰河世紀2》& ATI顯卡

    MPEG2的硬解設置A卡和N卡其實是完全相同的,但為了最大限度的兼容後面的幾種編碼,建議大家還是按照以下步驟設置:

1. 解碼模式選擇完美解碼內置的「影音播放用戶HDTV(ATI UVD)」,在此基礎上進行修改,注意不要使用UVD V2版;

2. 「自動模式」應該默認就是開啟的,完美解碼將會根據片源自動選擇合適的分離器和音頻解碼器,一般情況下都會正常工作。如果您有特殊需要或者出現解碼不正常時,可以關閉自動模式,然後根據片源的封裝格式手動選擇分離器和音頻解碼器;

3. 視頻渲染器建議選擇「VMR9無渲染(修正黑位)」,可以在Aero界面下達到最佳效果;

4. 其它設置保持默認即可,只要確MPEG2視頻解碼器為「CyberLink(DXVA)」,它就是從PowerDVD中提取的硬解碼器;

MPEG2的編碼壓縮率很低,主流雙核軟解已經很輕鬆了

按Tab鍵查看輸出信息:DXVA代表打開GPU硬體解碼
(圖中由於打開影片回放信息導致CPU佔用率偏高)

    不進行任何操作,讓影片正常播放一段時間後,可以發現CPU(2.8GHz的Althon2)佔用率穩定在10%左右。

    MCP7A的GeForce9400M硬解的CPU佔用率10%,而Althon2雙核2.8GB軟解也只有20%左右,由此可以證明,老邁的MPEG2編碼對集成GPU和主流CPU都構不成威脅,但是對於Atom來說仍然是不可逾越的高峰。以目前趨勢來看,MPEG2正在慢慢淡出我們的視野。

● MPEG2篇:《冰河世紀2》& intel顯卡

1. 解碼模式選擇完美解碼內置的「影音播放用戶HDTV(nVidia PureVideo)」,在此基礎上進行修改;

2. 「自動模式」應該默認就是開啟的,完美解碼將會根據片源自動選擇合適的分離器和音頻解碼器,一般情況下都會正常工作。如果您有特殊需要或者出現解碼不正常時,可以關閉自動模式,然後根據片源的封裝格式手動選擇分離器和音頻解碼器;

3. 視頻渲染器建議選擇「VMR9無渲染(修正黑位)」,可以在Aero界面下達到最佳效果;

4. 其它設置保持默認即可,只要確MPEG2視頻解碼器為「interVideo(HDFAST)」即可。

    MPEG2這種編碼的低壓縮率讓i5軟解碼很輕鬆。

    不進行任何操作,讓影片正常播放一段時間後,可以發現CPU i5的佔用率降到了6%左右。意味著顯卡已經接管了視頻解碼的全部任務!當然音頻解碼、影音同步、掛字幕等任務還是由CPU來完成,因此CPU佔用率不可能為0。

● VC-1篇:《哈利·波特6與混血王子》& NVIDIA顯卡

    VC-1的設置其實跟MPEG2是通用的(保持這種設置可以同時硬解VC-1和MPEG2),只要保證VC-1解碼器正確就行

《哈利·波特6與混血王子》實測:TS封裝、VC-1編碼、1080p

    和MPEG2一樣,Atom不可能軟解VC-1,雖然CPU佔用率不高,但是畫面已經成了幻燈片!

輸出:DXVA代表打開GPU硬體解碼

    不進行任何操作,讓影片正常播放一段時間後,cpu佔用很低,而且電影播放也完全流暢:用Atom的離子平臺也可以遊刃有餘地播放高清影片。

    MCP7A內置的顯卡GF9400M使用的是NVIDIA第三代視頻解碼器(VP3),對於VC-1編碼能夠做到完全硬解碼,能夠與A卡平起平坐。而NVIDIA的GF98以前獨立顯卡則沒有這個福氣(還是VP2解碼器),因此這裡的測試結果不能代表全體N卡。

● VC-1篇:《哈利·波特6與混血王子》& ATI顯卡

    VC-1的設置跟MPEG2是通用的(保持這種設置可以同時硬解VC-1和MPEG2),只要保證VC-1解碼器正確就行

KMPlayer可以自動掛字幕,DXVA模式硬解碼正常工作,CPU佔用率很低

設置好以後,輸出DXVA模式,證明成功開啟硬解

    不進行任何操作,讓影片正常播放一段時間後,可以發現CPU(2.8GHz的A X2)佔用率穩定在10%左右。

    A卡賴以成名的優勢就是對VC-1編碼提供全程硬解碼,而N卡漏掉了一個最複雜的步驟導致CPU佔用率偏高。不過在整合顯卡方面MCP7A加入了對VC-1完全硬解的支持,因此MCP7A與785G可謂旗鼓相當。而經過測試我們發現intel的GmaHD並沒有提供對VC-1硬解支持,讓人非常意外。

● H.264篇:《變形金剛2》& NVIDIA顯卡

    硬解H.264隻要設定好解碼器(與VC-1&MPEG2不衝突),然後在先前VC-1&MPEG2設置的基礎上更改一個選項即可:

視頻渲染器必須改為「EVR增強型渲染(C/A)」,其他模式無法正常開啟硬解

H.264視頻解碼器保證是「MPC-HC(DXVA)」,這就是從PowerDVD當中提取出來的最新版H.264硬解碼器,兼容性最好。

● 《變形金剛2》實測:TS封裝、H.264編碼、1080P

沒有開起硬解,畫面完全卡住不動,每秒1幀左右,還不如MPEG2。

設置好參數以後重啟播放器,硬解成功

● N卡硬解H.264,CPU佔用率不超過40%

    硬解成功,離子平臺流暢播放1080P。CPU佔用也控制在理想的水平。

● H.264篇:《變形金剛2》& ATI顯卡

    硬解H.264隻要設定好解碼器(與VC-1&MPEG2不衝突),然後在先前VC-1&MPEG2設置的基礎上更改一個選項即可:

視頻渲染器必須改為「EVR增強型渲染」,其他模式無法正常開啟硬解

H.264視頻解碼器保證是「CyberLink(DXVA)」,這就是從PowerDVD當中提取出來的最新版H.264硬解碼器,兼容性最好

●《變形金剛2》實測:TS封裝、H.264編碼、1080p

    軟解H.264讓2.8G雙核有點力不從心,CPU佔用率很高,整機反應速度也明顯變慢

「輸出DXVA」開啟硬解成功

● A卡硬解H.264,CPU佔用率不超過10%

    不進行任何操作,讓影片正常播放一段時間後,可以發現CPU(2.8GHz雙核)佔用率十分穩定,始終都沒有超過10%,精確數值應該是在7%上下。

● H.264篇:《變形金剛2》& intel顯卡

    硬解H.264隻要設定好解碼器(與VC-1&MPEG2不衝突),然後在先前VC-1&MPEG2設置的基礎上更改一個選項即可:

視頻渲染器必須改為「EVR增強型渲染」,其他模式無法正常開啟硬解

H.264視頻解碼器保證是「CyberLink(DXVA)」,這就是從PowerDVD 8.0當中提取出來的最新版H.264硬解碼器,兼容性最好。

●《變形金剛2》實測:TS封裝、H.264編碼、1080p

    軟解H.264讓3.33GHz的i5 661 CPU佔用率飆升

● GmaHD卡硬解H.264,CPU佔用率6%

    不進行任何操作,讓影片正常播放一段時間後,可以發現CPU(3.33GHz雙核四線程)佔用率十分穩定,始終都沒有超過10%,僅僅6%上下。

● 花絮:intel顯卡硬解設置不當導致花屏

    上面眾多顯卡硬解測試中,如果《完美解碼》設置不當,則不能開啟硬解,然而在測試intel顯卡的過程中我們意外地發現,如上如所示,也能開啟動硬解,但是為什麼說是錯誤設置呢?請看下圖:

    如果設置不當,開啟硬解以後播放過程中偶爾會出現畫面出現花屏和嚴重的色彩失真,大大影響觀賞心情。

    筆者測試用的這套配置使用的CPU是A64 X2 5000+,主頻達2.6GHz,基本上能夠流暢軟解所有高清視頻了,那麼我們費這麼大勁打開顯卡硬解碼有什麼意義呢?下面就通過對比來說明:

● 硬解碼的意義之一:CPU佔用率大幅下降,看片時還能多任務

    H.264編碼確實比較複雜,CPU軟解時絲毫不敢懈怠,相比之下VC-1就輕鬆多了。如果您準備看大片的話,軟解時可能就需要把後臺運行的所有程序都關掉,這樣才能避免間歇性卡殼的現象出現;而硬解時CPU閒來無事,後臺即便是運行視頻轉換壓縮、殺毒、BT下載等高負荷任務也無所謂,要知道一部影片至少兩個小時,合理運用系統資源可以為您節約很多寶貴的時間!

● 硬解碼的意義之二:系統功耗發熱大降

    除了測試視頻解碼時的CPU佔用率之外,由於硬解只佔用GPU極小一部分資源,所以功耗和待機基本相同,但是CPU的功耗卻大大下降。用硬解碼,長時間看片可以節約不少電能,同時CPU的發熱小了,風扇也不用全速運轉,噪音得到了很好控制。

    節能、安靜、低發熱,這正是HTPC所追求的目標,很顯然785G和MCP7A都是最佳選擇。這一套系統的總功耗比燈泡還要低,真是讓人驚喜不已!

● 硬解碼的意義之三:低端整合平臺享受1080P高清

    連播放720P都費勁的intel Atom平臺也能流暢播放各種編碼的1080P高清,這個恐怕是硬解碼最有意義的地方!

● 關於硬解碼的兼容性分析

    也許有朋友會質疑我們的評測:怎麼測試影片全都是TS封裝?為什麼不試試其他的封裝格式?可以從兩個角度解答這個問題,一是TS封裝太普及了,二是硬解碼對其他的封裝兼容性不太好。目前三大編碼的硬解碼器已經準備就緒,但分離器面對一些封裝格式時依然無能為力。

    能夠完美硬解的視頻封裝格式有:TS(REMUX)、M2TS(BD原盤)、EVO(HD原盤)、MKV、MPEG、WMV。


HD-DVD原盤EVO封裝的VC-1視頻,成功硬解


BD原盤M2TS封裝的VC-1視頻,成功硬解

    AVI視頻封裝格式很多都不能硬解(啥編碼都有),另外DivX/XviD編碼無法硬解。好在AVI格式的高清影片少之又少,而DivX/XviD這種編碼主要用於標清視頻,根本不需要硬解碼!

    所以,筆者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目前八九成的高清視頻都能支持硬解,而且這個比例還在不斷增加中。國內大多數高清視頻來自思路論壇和CHD聯盟,思路論壇很早就放棄了其它封裝格式,1080p統一為原盤拷貝或者TS REMUX,720p統一為MKV,全都能完美支持硬解。AVI已經淪為非主流,多為一些老片,並且基本上可以找到TS或者MKV壓制的替代品。

● 硬解碼發展回顧

    2006年以前,NVIDIA GF6/7系列開始支持PureVideo硬解碼技術,但它只能接管視頻解碼過程中負載不高的兩個步驟,70%以上的壓力依然由CPU承擔,由於硬解碼的效果並不顯著,因此用戶反響不高。當時用雙核Pentium D搭配GF7顯卡僅能勉強維持藍光影碟的流暢播放;

    2007年,NVIDIA率先發布主流DX10顯卡GF8600/8500,首次引入了BSP解碼器,能夠完全接管H.264視頻解碼所有的四個步驟,從而徹底解放了CPU,此時硬解碼引起了用戶的普遍關注。但N卡對VC-1解碼的改進有限,CPU依然承擔主要的解碼任務,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PureVideo-HD和UVD在視頻解碼方面的差別

    緊接著,ATI發布HD2600/2400顯卡,UVD引擎後來者居上,對於H.264和VC-1都提供了完全硬解支持,高清方面的支持度逐漸超越NVIDIA;

    隨後,硬解碼的不足之處被不斷曝光,PowerDVD對網絡HDTV支持不力,不能外掛字幕,第三方播放器掛字幕和開硬解有衝突,解碼器設置非常複雜,這些都成為致命缺陷,硬解碼在國內的實用性大打折扣;


PureVideo和AVIVO都有缺陷,但都表現不錯

    2008年初,780G橫空出世,AMD竟然將一顆完整的HD2400核心植入到了晶片組當中,最強大的整合顯卡就此誕生。780G不僅擁有不錯的3D性能,對於高清解碼的支持也趨於完美,從此硬解高清不再需要(獨立)顯卡;

    隨後,NVIDIA的MCP78接踵而來,雖然在3D性能方面稍遜一籌,但在高清方面的表現更加完美:H.264\\VC-1\\MPEG2三大編碼都支持完全硬解,而且在杜比音效的輸出方面更是有獨到之處。MCP78的加盟讓入門級市場充滿活力,現在高性能的整合顯卡以及硬解碼就相當於是免費附送。

● 三大平臺高清性能總結:

    隨著國內高清環境的日益成熟,視頻編碼和封裝逐漸走向正軌,TS和MKV成為絕對主流;同時解碼器破解、分離器、播放器也更新頻繁,外掛字幕、各種封裝格式等難關被一一攻克,硬解碼的兼容性越來越高!通過這次對intel、AMD和NVIDIA三大廠家集成顯卡的測試對比我們可以發現,1080P高清用集成顯卡均能輕鬆搞定。

    離子平臺雖然硬解後CPU佔用率仍然比較高,但是考慮Atom拮据的性能,可以流暢播放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相比之下i5自帶的集顯雖然以HD冠名,高清方面卻表現一般,無法對VC-1實現硬解。看來intel也非無所不能,它的顯卡和專業顯卡廠商產品之間還是有一定差距。

● 硬解碼未來展望

    事實上,打從一開始硬解碼就沒有任何錯,對於正版用戶來說,用PowerDVD或WinDVD就能完美硬解BD/HD。但到了國內世道就變了,高清的主要來源就是網絡下載,網絡HDTV文件必然是重新壓制的版本,硬解碼對於亂七八糟的編碼和封裝自然無法支持,老外在設計GPU之初不可能照顧盜版用戶,這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只能另行解決。

    現在,也是時候給硬解碼平反了,通過本文豐富的測試就可以糾正一些朋友的成見——硬解碼的設置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複雜,硬解碼的兼容性也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糟糕!洗脫了這些強加給他的「莫須有」罪名,硬解碼終於找到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道路,硬解碼已經真正走向成熟和實用了!■<

相關焦點

  • 音質和播放器之間的那點事-軟解、專業級別硬解播放器
    從播放器的功能上理解,播放器就是將音頻文件解析成聲音進行輸出,工作過程簡單明了,但是從解析的來講,目前的播放器按照解析原理大概可以分為兩大類,軟解和硬解。不凡音樂軟解,顧名思義就是通過軟體算法將音頻文件進行解析輸出,因為數字音頻的格式和壓縮算法的不同,解析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就今天而言,所有的軟體播放類APP都是將算法和解析進行到極致
  • ipad更新系統無法激活以及硬解id鎖解決辦法在此
    1,2017年10月5號蘋果推出了新系統版本iOS11.0,封堵了之前硬解得漏洞,在此之前硬解得ipad升級或者刷機以後就會出現無法激活ipad,2,只需要從新拆機寫入對應的藍牙WiFi地址就可以了,個人無法操作,可以找給你之前硬解得商戶具體溝通一下,等於用新辦法再次硬解。
  • 頂級影視娛樂平臺—X58M+N260GTX閃電版的高清賞析-微星 ——快...
    AMD整合晶片組780/790G,Intel的G43/G41,乃至ATI HD2xx/3xx顯卡和NV的G85/G73顯卡構建的HTPC屬於入門級的家庭影院平臺,其整合的硬體解碼加速使低端顯卡可以流暢播放H264和VC1編碼的影片。對於遊戲來說還是稍遜風騷。真正兼容高清視頻播放和3D遊戲的,當屬高端HTPC。
  • 終極解碼 1.12.1221
    終極解碼是一款全能型、高度集成的解碼包,自帶三種流行播放器並對WMP提供良好支持,可在簡、繁、英3種語言平臺下實現各種流行視頻音頻的完美回放及編碼功能。
  • 當貝市場解決攻略大揭秘
    其實在暴風影音中的解碼方式一直是自動模式,也就是根據視頻格式,自動切換「硬解」、「軟解」、「硬解+」這三種模式,而為了能讓用戶看的流暢清楚會直接使用硬解碼模式,所以聲音和字母無法改動。
  • 新型迷你ATOM平臺評測
    ,而且支持高清硬解。擴展方面這款主板配備2條DDR3 DIMM內存插槽,最高可以支持4GB容量內存,而且還有半高尺寸的mini-PCIe擴展,可以用於安裝WIFI無線網卡,支持VGA、DVI、HDMI全視頻輸出和高速的USB3.0接口,明顯針對高清應用優化。
  • USB支持視頻解碼 創維42吋全高清2699
    USB支持視頻解碼 創維42吋全高清2699 2011年12月05日 00:01作者:李嵬編輯:馬晶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 產品型號:創維 42K11HR (報價 參數 圖片 評論 )● 產品現價:2699元● 購買連結:庫巴網● 編輯點評:42吋創維42K11HR高清液晶外觀採用主流注塑工藝
  • 開啟智能新視界 四款精美高清播放器推薦
    採用杜比5.1聲道音頻輸出,支持4K超高清視頻和H.265硬解,在不改變視頻清晰度下節省多至50%帶寬,在低速網絡下也能流暢觀看高清視頻。  作為搜狐視頻首款進軍家庭客廳娛樂的智能終端,S1盒子通過CIBN網際網路電視集成播控平臺,集成了中國國際廣播電視網絡臺和搜狐視頻優質正版內容,內容上令人非常驚喜,擁有超200萬小時正版授權的影視資源,高清大片、熱播電視劇
  • 影馳750a魔盒版領跑AMD平臺
    而且受高端的780a SLI主板在市面上很難買到這一現狀的影響,NF750a SLI可以說是目前市場上AMD平臺的高階產品。但作為NVDIA傳統AIC,影馳旗下的750a SLI主板雖然定位很高,但價格卻不很高,目前售價僅699元,且免費贈送魔盒。
  • 完美兼容電視 七款優質高清盒子推薦
    例如說老式CRT電視的解析度576P,刷新率50HZ;小高清的720P解析度對應50Hz和60Hz;全高清的1080P對應的50Hz和60Hz刷新率以及4K超清解析度。當然顯示的畫面是否有黑邊或者顯示不全,這都是兼容性不佳的表現。下面筆者就為大家推薦幾款能夠兼市場主流電視機的優質高清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