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至27日,「相輝新時代: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暨2018復旦大學校友返校活動」舉行,2000餘名畢業10年、20年、30年、40年的值年校友由世界各地返回,共慶母校生日,共敘師友情誼,共話時代人生,共謀未來發展。
1978年,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40年間,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場偉大實踐中,復旦人不但是見證者,也是勇立潮頭的重要參與者。本屆值年校友最年長者已年逾古稀,年輕者方過而立之年,在時代大潮中,他們不忘初心,堅持理想,迎難而上,努力奮鬥,在思考中成長,在實踐中奉獻,從中走出了國際組織的中國掌門人、兩院院士等科研工作者、網際網路行業的領軍人物、記錄時代的優秀新聞人……他們深耕中國大地,傳播中國聲音,匯聚成改革開放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中國力量。
投身時代,四屆校友共話改革開放四十年
5月27日是校友返校日,也是校慶紀念日。「相輝新時代: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暨2018復旦大學校友返校主題大會」在正大體育館隆重舉行。1978屆、1988屆、1998屆、2008屆等四屆返校校友及家屬,復星集團、雲鋒基金、光華教育集團、樂創文娛等校友企業的校友代表,來自各個院系的復旦師生等2000餘人歡聚一堂,共襄盛會。
大會在《相輝新時代》主題視頻中拉開序幕,章晟曼、曹國偉、王久存、顧曉松、尹凡、魏建東、蔣凡等不同年代的值年校友代表追憶求學時光,講述一代代復旦學子投身時代洪流,與時代共成長的故事。
「回家的感覺真好!母校歡迎你們!」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在致辭中表示,今天回到母校的各位校友,從78屆到08屆,以橫跨40年、貫通近半個世紀的接力延續,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也在投身時代大潮中作出了復旦人無愧於國家、無愧於民族、無愧於時代的貢獻。
「校友是母校最好的名片,母校是校友最好的精神家園。」她向校友們匯報學校發展近況。當前,復旦正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朝著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邁進。一流大學的建設離不開廣大校友的支持,一流大學也應有一流的校友工作。學校將更加注重校友文化培育,更加注重為校友服務,更加注重校友發揮作用,暢通校友參與學校建設與發展的渠道,把寶貴的校友資源轉化為優質的辦學資源,增強校友對母校事業的融入感,團結和凝聚起全體復旦人的力量,共同為母校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努力奮鬥。
1978級數學系校友、復旦大學大數據學院院長範劍青,1978屆化學系校友、班級聯絡人房建平,郭亮、劉星、李傳奇、王君燕等2008屆預防醫學班集體,1988屆新聞系校友、《解放日報》總編輯陳頌清等校友代表登臺分享人生感悟,共話「改革開放40年」。1998屆國際政治系校友、第一財經主持人尹凡與2017級新聞系碩士生張嘉勻擔任主持。
追憶復旦歲月,最難忘是師恩。20位來自各個院系的授業恩師上臺,接受不同年代值年校友代表獻花。
今年,相輝堂修繕擴建工程正式完成。作為特邀校友嘉賓,1984屆計算機系學士、1989屆哲學系碩士校友,著名電影人、樂創文娛董事長兼CEO張昭以「新生」「博學」「篤志」「切問」「近思」等關鍵詞為線索,分享他與相輝堂的故事,講述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影視行業的發展變遷。
新落成的相輝堂將成為新時代學校文化和藝術教育中心,為更好地發揮相輝堂文化承載、文化傳播和文化拓展的功能,學校特別設立「復旦相輝藝術基金」,並得到1982級哲學系校友、雲鋒基金聯合創始人及主席虞鋒,復旦校友企業復星集團所屬復星基金會,2008屆經濟學院金融學博士校友、光華教育集團董事局主席魯育宗等校友的率先響應。大會現場,焦揚、復旦大學副校長張志勇、復旦大學校友會副會長張一華、徐明稚,以及復星基金會主席王津元校友、光華教育集團董事局主席魯育宗校友、雲鋒基金副總裁孔偉英等共同啟動基金。
(中國日報上海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