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奶球媽咪 (原創文章 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最近氣溫都在持續的升高,夏天的腳步離我們越來越近。小朋友們總是第一個接收到來自夏天的信號——熱。當家長們還在穿著長袖時,可能寶寶已經穿著短袖,熱得滿頭大汗了。
小朋友特別是嬰幼兒都非常的怕熱,並且小寶貝們一旦過熱就會引發一系列問題。比如痱子、溼疹、紅屁股等等。面對這些情況,很多家庭裡都會出現婆媳大戰的經典場面——開襠褲與紙尿褲之爭。
案例
小菠蘿是一個剛剛半歲的小寶寶。進入五月份之後,即使穿著短袖,小菠蘿也常常熱得滿頭大汗。並且最糟糕的是小菠蘿出現了紅屁股的症狀,並且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這天心疼不已的奶奶終於按捺不住,拿出了壓箱底的寶貝——開襠褲。正要給小菠蘿換上時媽媽看見了,立馬上去阻止了奶奶的舉動,堅決不允許給孩子換上開襠褲。
奶奶:「孩子屁股都紅成這樣了,開襠褲才能透氣!」
媽媽:「開襠褲非常不衛生,這種老掉牙的東西早該被時代淘汰了。」
奶奶:「你們小時候不都是穿開襠褲長大的嗎?一個兩個現在不也挺好的嘛。」
媽媽:「紙尿褲是現代科技的產物,如果我們小時候有紙尿褲,誰還用開襠褲呢?」
小菠蘿的爸爸在一旁聽著頭疼不已,到底是應該聽奶奶的穿上開襠褲,還是應該聽媽媽的堅持繼續穿紙尿褲呢?
其實紙尿褲不僅乾淨衛生,還有利於寶寶的健康,在各個方面都優於開襠褲。那麼為什麼還總是有人堅持給孩子穿開襠褲呢?其實是人們關於開襠褲的認識存在一些誤區。
關於穿開襠褲有哪些誤區?
1)穿紙尿褲容易紅屁股
小朋友一旦出現紅屁股的現象,家長們總是容易把這個鍋給紙尿褲背上,其實紙尿褲表示自己非常無辜。
紅屁股也就是醫生常說的尿布疹,據調研顯示,這種皮膚問題在嬰幼兒中的發病率高達50%。
其主要原因並不是尿不溼,而是因為寶寶的皮膚長期受到糞便和尿液的刺激而出現的皮疹。
另外如果使用含有酒精或香精的溼紙巾為寶寶擦拭屁股也容易刺激寶寶的皮膚,導致尿布疹。所以紅屁股並不是給寶寶脫下紙尿褲換上開襠褲的理由。
2)穿開襠褲上廁所更方便
很多家長們還保留著為寶寶把尿這樣的習慣。所以會認為穿上開襠褲把尿會比穿紙尿褲更加方便。但是很多家長並沒有了解到,其實把尿這個行為本身對寶寶是有害處的。
首先寶寶是有自己的排便意識的,如果家長總是通過把尿的方式讓孩子排便,那麼孩子就很容易造成排便意識混淆,在練習自己如廁時會造成極大的困難。
3)穿開襠褲有利於如廁訓練
寶寶在穿開襠褲時隨地大小便與孩子學會自主去廁所排便之間其實並沒有直接關係。因為寶寶在18個月之前,膀胱的發育並沒有成熟,是不具備自主排便能力的,這與他是否穿了開襠褲毫無關係。
看到以上幾點家長朋友們應該明白那些所謂穿開襠褲的好處,都是沒有實際上的科學依據的。相反,穿開襠褲還會為寶寶的健康和安全帶來許多壞處。
穿開襠褲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危害?
不衛生這個年齡段的小朋友對於講衛生是沒有任何概念的。只要他們願意,隨時都會席地而坐。
如果這時他們穿著開襠褲,那麼他們的隱私部位就會和外界直接接觸,外界的細菌和寄生蟲就會很容易通過寶寶的生殖器進入身體造成感染。
同時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大部分都有吃手的習慣,很多孩子會好奇地觸碰自己的生殖器官,然後再把手塞進嘴裡,這無疑又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容易受傷開襠褲對於寶寶的生殖器官是沒有任何保護的,由於這個年齡的寶寶自我保護意識還非常差,裸露在外的生殖器官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傷害。
比如很容易被物體碰撞、擠壓、夾、砸等等。同時寶寶出於好奇,也很容易將異物塞入下體,形成非常大的風險,輕則感染重則對孩子的健康產生終生影響。
不利於對孩子的性教育從小穿開襠褲的孩子相對穿紙尿褲的孩子而言,隱私保護意識要差很多。現在社會上層出不窮的幼童性侵案,讓所有的父母憤怒不已的同時又感覺膽戰心驚。
如果孩子沒有一定的保護隱私意識,很容易成為那些衣冠禽獸的目標。所以對孩子開展性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要收起孩子的開襠褲。
事實上很多家長都知道開襠褲存在以上的這些弊端,但是很多家長在對孩子進行如廁訓練時,還是會無奈的選擇開襠褲。
因為孩子在學習如廁這個尷尬的階段不能穿紙尿褲,又很容易尿溼褲子,所以只能擇中的選擇開襠褲。
其實這都是因為很多家長沒有掌握教導孩子如廁的技巧,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不需要開襠褲也能輕鬆地教會孩子自己上廁所。
孩子進行如廁訓練的技巧
1)充分的準備工作
首先我們需要給孩子準備一個可愛的小便盆,這樣能夠吸引孩子的興趣。然後我們可以通過繪本的形式,告訴孩子小便盆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自己上廁所。這樣做不僅能夠消除孩子對自主如廁的恐懼,同時也讓孩子覺得這是一個新奇的遊戲而積極參與。
2)家長起到示範作用
寶寶在開始如廁訓練之前,家長們應該先讓寶寶觀察大人們是如何上廁所的。其實很多寶寶在這個年齡階段都會對爸媽上廁所這個事情感到很好奇。
這個時候家長們不用覺得害羞,正好可以通過這個機會為寶寶做好榜樣,告訴孩子怎樣自己上廁所。並且孩子們往往都熱衷於對大人的模仿,這會讓寶寶的如廁訓練事半功倍。
3)及時的鼓勵
如廁訓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效果的。據研究顯示,孩子完成自己獨立如廁的過程,大概在4~6個月之間。
所以家長們不必為這件事過於心急,在孩子們表現出一點細微的進步時,我們就應該及時的給予他們鼓勵,這樣他們才能對這件事更加堅持,最終成功學會自己上廁所。
為了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家長們及時拋棄開襠褲才是對孩子最好的選擇。屏幕前的家長朋友們你們還會繼續堅持給孩子穿開襠褲嗎?歡迎在屏幕下方留言討論。
PS: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擴展一:「你賺錢不就是給我花嘛!」忽視財商教育,當心把孩子養成啃老族
擴展二:冤枉!寶寶愛說髒話就是學壞了?家庭治療師一招就破解,快學起來
擴展三:沈騰探望馬麗寶寶卻遭拒,探望新生兒應該注意啥?避免花錢不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