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在臺灣,你為何不要當大學教授?

2020-12-27 中國新聞網

聯合報:在臺灣,你為何不要當大學教授?

2016-06-20 16:23:3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詩堯

  中新網6月20日電 臺灣《聯合報》今日刊登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嚴震生的文章稱,臺灣近年來高等教育的走向、少子化帶來的衝擊、和社會氛圍的變化,讓年輕人對大學教授這一行業不再充滿幻想。

  文章摘編如下:

  大學教授在傳統認知中,有專業的知識權威,有崇高的社會地位,是政府及產業諮詢的對象;享有清譽,但又無需安貧,獲得尊重,還可滿足樂道。我多次與學生分享,認為自己是臺灣最快樂的教授之一。

  然而,臺灣近年來高等教育的走向、少子化帶來的衝擊、和社會氛圍的變化,及親眼目睹後輩正在走的崎嶇路,讓我感受到大學教授目前像是一份工作(job),頂多不過是項職業(profession),而不再是一種委身(commitment)或志業(vocation),與理想中的呼召(calling)有相當的距離。個人認為下列幾項理由,就足夠讓年輕人對它不再充滿幻想。

  第一、它是投資報酬率極差的一項行業,單單是到海外取得學位(島內大學並不信任自己研究所畢業的博士)的時間及花費,和擔任大學教職能夠獲得的薪資不成比例。更糟的是如果沒有其他的工作經驗及謀職技能,在大學職缺不斷縮減的情況下,將會因缺乏就業市場的競爭力而遭社會淘汰。

  第二、以目前臺灣社會科學領域的就業市場來看,許多剛獲得博士學位在未找到正職之前,有可能得先擔任博士後研究一、兩年,若能留在專業領域並且有優異研究表現,可能還有機會成為助理教授。然而目前能爭取到博士後研究都不容易,我有幾位優秀的學生已轉到學術行政或是民間企業工作,不再對大學教職抱有幻想。

  第三、即使有了博士後研究的經歷,如果未能有幸到學生來源無虞的公立大學任職,而是進入私立科技大學擔任助理教授,不僅要擔心工作是否有保障,還要配合學校協助招生,或負責行政工作,無法完全投入教學及研究。在時間遭到排擠、缺乏具體研究成果的情況下,很難再找到更理想的工作。

  第四、即使進入公立大學擔任教職,目前各校都有6年升等條款,如果未能在期限內升任副教授,將會遭到解聘的命運。這6年可能剛好是你30、40歲的時間,可能有年幼的孩子需要陪伴,或許有年邁的父母需要照顧,不但蠟燭兩頭燒,偏偏還要為保住教職拼命做研究,女性助理教授的挑戰更為嚴峻。

  第五、好不容易升等成功後,並不能如海外教授一般獲得終身教職,因為臺灣的大學教授每5年還得接受一次評量,若後續沒有研究表現,同樣也會面臨解職。個人就曾在校教評會參與過相關事件的討論,親眼目睹到即使你投入許多精力在教書和照顧學生上,學校要求的還是可以量化的期刊論文。

  在讀博士學位期間,第一道面臨的門坎就是資格考試,接著是論文大綱的審核,再來則是論文的完成及答辯。成功取得學位後,若想要尋覓大學教職,真正的門坎才會接踵而來,一關接著一關,直到你即將退休才得到喘息。

  然而,你錯過孩子的童年,也因未能陪伴父母感到懊惱,你或許因為工作過度而搞壞了身體,也可能因為無法經常分擔家務而有一位受夠的配偶懶得與你說話,到頭來你將會成為一位孤獨的老人,這樣的工作或志業值得你投入嗎?

相關焦點

  • 聯合報:臺灣大學甄選 唐朝科舉又回頭?
    聯合報:臺灣大學甄選 唐朝科舉又回頭?   中新網2月21日電 臺灣《聯合報》21日刊文說,「身、言、書、判」,這是唐朝選拔人才的方法,此種方法在當時早已出現了許多的漏洞,也引起了不少的批評,但是,如今這般的取才制度卻又回頭了。
  • 臺媒:大學退場、學歷貶值 臺灣教改為何失敗?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臺灣《聯合報》24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近年臺灣每到4、5月招生季,教育現場就烏煙瘴氣,用腥風血雨來形容亦不為過。早年只是互相打聽誰超額、誰離開,現在變成哪些學系或學校要整個收掉、退場!所以,周日一早傳出苗慄亞太創意技術學院恐將成為本年度第一個全面停招的學校,大家並不意外,而是上網搜集資料找危險名單,想把自己處境清楚評估。
  • 聯合報:臺灣社會老齡化問題嚴重 應重視生兒育女
    信息 聯合報:臺灣社會老齡化問題嚴重 應重視生兒育女 《聯合報》11日刊文稱,經濟學家建言,臺當局應明確將少子女化視為安全問題。
  • 臺灣教授的薪水比香港少嗎?
    近日有臺媒報導,香港大學大舉招人,因其教授薪水為臺灣三倍多,臺灣恐爆教授出走潮。今日《聯合報》發表評論說,臺灣教授的薪水問題是齊頭式平等,患寡又患均。對有些兢兢業業的教授是太少,但對很多尸位素餐的教授來講,待遇又太好了。
  • 東莞女孩奪臺灣聯合報文學獎 23歲充滿創作力
    2012年第34屆臺灣聯合報文學獎近日完成評委評審,來自東莞的23歲女孩吳純憑藉《馴虎》,奪得臺灣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消息從海峽對岸傳來,這位嶄露頭角的文學新人在興奮之餘,有著一份坦然:「不知為什麼,投稿時就有一種自信的感覺。」
  • 馬英九卸任後第一份工作 將任臺灣東吳大學講座教授
    信息 馬英九卸任後第一份工作 將任臺灣東吳大學講座教授 月06日 14:52 來源:中國臺灣網 8月6日訊 臺灣《聯合報》今日報導稱,馬英九辦公室今天證實,臺灣東吳大學確實有來函邀請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擔任嚴家淦法學講座教授(嚴家淦:早年曾任臺灣當局正、副領導人及「行政院長」等職,對臺灣地區早期經濟建設發展卓有貢獻),此為榮譽無給職(無給職:無俸祿),目前正在進行相關作業。
  • 「楚才」聯手臺灣聯合報「聯合杯」作文大賽開賽
    由臺灣聯合報主辦、楚才競賽委員會聯辦的漢臺青少年文化交流重點項目——第九屆「聯合杯」作文大賽12月9日在漢開賽。本屆大賽有來自臺灣、北京、上海、武漢、青島、浙江、福建、廣東、四川等多個省市的學子參加,規模超過往屆。   「聯合杯」作文大賽是臺灣地區規模最大、最具公信力的現場寫作競賽。
  • 臺灣《聯合報》:「獨派」挺賴 感動?反感?
    臺「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等人近日發起聯署,要蔡英文知所進退,這個目的很清楚,企圖影響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民進黨內初選民調因為李遠哲反對蔡英文已經不是第一次,早在今年一月,他和蔡辦資政吳澧培、前資政彭明敏、「長老教會牧師」(臺灣深綠宗教團體)高俊明等人,曾共同發表公開信,呼籲蔡英文放棄臺灣地區領導人連任,而且要交出行政權、退居第二線。
  • 臺灣聯合報:臺灣真的能保住文化優勢嗎?
    中新網12月11日電 臺灣聯合報今日刊發臺北藝術大學校長朱宗慶的文章《臺灣真的能保住文化優勢嗎?》,作者指出,文創產業的源頭往往來自文化底蘊,文化藝術的「原創性」特質是其中最重要的基礎,如果沒有給予養份,只會被所謂的「產業」消耗殆盡。文章摘錄如下:「文化創意產業」是最近幾年的顯學,也是最夯的話題之一。
  • 臺灣《聯合報》:蔡英文須直面六百多萬臺灣民眾的失望
    編輯:凝冰蔡英文雖然在2020年臺灣選舉中獲得810萬的高票支持,但是仍然有600多萬民眾對她是失望的,當選的蔡英文應該虛心來對待。臺灣《聯合報》發表文章,蔡英文須直面六百多萬臺灣民眾的失望。當初蔡英文批評馬英九隻帶著「一半的人民前進」,讓臺灣陷入困境,她要做「桶箍」把臺灣民眾全部團結起來,但是自從她執政後,她並沒有起到「桶箍」的作用,反而是任由族群分歧擴大化導致世代衝突,甚至利用行政權力打壓民眾,讓臺灣的裂痕加深,現在她再次連任,希望她能夠細心修補臺灣這個「水桶」否則很有可能會四分五裂。
  • 臺灣大學鬧「教授荒」,怎麼回事?
    有些私立大專學校,秋季入學的大學一年級生報到率,約三成左右,不少冷門科系只有幾名學生出現,被迫停辦;有些大學預備退場、或合併。另外一個危機:臺灣各大學院校有嚴重的「教授荒」。大批精英教授即將退休,後繼無人。目前臺灣有24.9%的大學教授年齡超過了55歲,未來10年,有12099位教授屆齡退休。其中有19所學術地位頂尖的大學,10年內退休的教授有四千人,約佔三分之一。
  • 廣東女孩吳純獲得臺灣聯合報文學獎
    廣東女孩吳純獲得臺灣聯合報文學獎  才23歲的她  是該獎最年輕的獲獎者之一  【《馴虎》節選】  【作家名片】  吳純,筆名舒貓,1989年出生,廣東揭陽人。現居東莞,任職於某報刊。9月16日,她以一篇五千字的《馴虎》獲第34屆臺灣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成為該獎最年輕的獲得者之一。  文/戴維    【訪談背景】  吳純獲獎了,獎金10萬新臺幣。  有三十餘年歷史的聯合報文學獎以公正、公開聞名,王小波、畢淑敏、李昂、朱天心、張曉風等作家均獲過此獎。
  • 臺灣政治大學臧國仁教授:我為什麼不「給」學生出選題
    我們來看看臧國仁教授的想法。 1988年,臧國仁(右)在臺灣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傑出新聞著作獎授獎現場,高達六十萬新臺幣的獎金刷新了政大傳院「巨額獎金」之最。(臺灣聯合報 供圖) ▉ 講多了沒用,做就對了,做完再來反思,自然就會「學到」 毫無疑問,老師的職責是幫助學生畢業,但幫忙不是「代勞」。
  • 宋楚瑜穿博士畢業服暗酸蔡英文:不要緊張,我不是要質疑你的博士學位
    據臺媒報導,韓國瑜在會上嗆蔡「你的讀稿機享譽海內外」,宋楚瑜則穿博士服登場,被認為是暗諷蔡英文學位爭議意味濃厚。臺灣《聯合報》「中時電子報」等臺媒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第三場電視政見發表會於昨日(27日)舉行。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在政見會第一輪申論時,穿上博士畢業服登場。
  • 臺灣大學教授葛永光宣布角逐2018年臺北市長(圖)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9月18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目前在洛杉磯的臺大政治系教授葛永光,17日參與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活動時宣布,將參與角逐2018年臺北市長寶座,獲得多位現場人士支持。
  • 臺灣一名女生指控助理教授強迫其口交
    臺灣一名女生指控助理教授強迫其口交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0日 07:41 來源: 臺海網   臺海網7月19日訊 一名淡江大學助理教授涉嫌在MTV包廂內強迫女學生口交,被女學生指控後遭警方移送法辦。
  • 聯合報:蔡英文祖墳風水八卦的背後
    中新網4月2日電 臺灣《聯合報》2日刊出社論說,傳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家族花巨資為父打造豪華墓園,風水師誇稱映示「當領導人的命」之說,有媒體極盡聳動八卦之能事。倘若因此次蔡家墓園的議論,而能端正島內法治精神、喪葬觀念及社會視聽,這或許也是有益於風俗人心的一大收穫。
  • 臺灣師範大學擬與臺灣科技大學合併
    中新網香港6月6日消息:臺北訊,臺灣師範大學校長簡茂發昨天表示,為協助臺師大轉型為綜合大學,臺師大和互補的臺灣科技大學正積極洽談合併的可能,雙方意願很高,初期可能先進行學術合作,若一切順利,不排除整並為一所大學。
  • 臺灣大學新生開學典禮 校長:入寶山不要空手回
    中新網8月19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大學今天(19日)下午舉行新生開學典禮,臺大校長楊泮池給新生四點叮嚀,入寶山不要空手而歸;深刻地認識自己,確定未來目標的選擇,做好人生的規劃;要以誠待人,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要謙虛也要自信。
  • 臺灣《聯合報》提醒蔡英文:一言喪邦,一言興邦
    臺灣「東森新聞」說,千呼萬喚,蔡英文的就職演說即將揭曉。歷經4個多月折騰,各界對於兩岸未來已經不敢抱太多期待,兩岸關係必然有損,幾乎已是各界定論,差別只是在損害範圍多大,兩岸能否有效管控分歧。文章預估蔡英文不太可能在演說中說出「九二共識」或「一中」,很難讓大陸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