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作為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經濟發展速度有目共睹,已經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但在科教實力這一塊,目前仍然存在許多短板。一個最直觀的例子就是,重慶目前僅有重慶大學和西南大學兩所985和211高校。而成都則有5所,差距明顯。
在網上曾經有這樣一種觀點,那就是上世紀1997年前後,正值全國高校大變革時期,而重慶因為忙著直轄,加之處在川渝分家這一時間節點,導致原本給重慶的211高校名額,被留在了四川,重慶本身也無暇顧及,最終形成了今天的遺憾。
對於這些傳言是否真實,如今時過境遷,不好考證。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重慶這所211高校,同樣也充滿了爭議。有人認為是成功合併的典範,而也有人認為是一大遺憾,它就是西南大學。
西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高校和國家「211工程」高校,起源於1906年設立的川東師範學堂,後歷經多次更名、合併,在2005年,由西南師範大學、西南農業大學合併組建而成。
西南師範大學和西南農業大學有著深厚的淵源,而且學校相鄰,兩校其實都早有合併意願,早在1993年,兩校就籤署了合作辦學協議,開始協商合作合併事宜。直到2005年,兩校合併成功,成為了僅次於重大的本土第二大知名高校。
有人認為,西南大學的合併,可謂是重慶高校最成功的典範。雖然當時西南師範大學已經發展成為教育部直屬的四大老牌師範院校之一,西南農業大學也是農業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但兩校學科單一,進入國家211工程還是非常吃力的。
直到2003年,重慶正式提出了以西師和西農為基礎組建西南大學,最終促成了兩校在2005年的合併,如願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行列,可謂是實在的雙贏。
而也有網友表示,西南師範大學和西南農業大學合併,是重慶高校的一大損失,因為兩所高校在此之前都是教育部直屬的大學,一直在「重點批次」錄取。西南農業大學的實力當時遠超四川農業大學,既然川農可以進211,為何西農不能進?
至於西南師範大學,在西南地區的一大堆師範院校裡面更是鶴立雞群。所以說這兩個學校當時都有單獨進入211的實力,選擇了合併,可能是最保險的做法,但卻讓重慶浪費了一個211高校的名額。
對於西南大學的合併,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發表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