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歡迎閱讀我的文章,先送你一個麼麼噠~能關注我就送你兩個麼麼噠~穿越蔚藍的天空或湛藍的深海,無論森林溼地還是沙漠戈壁,鳥類的足跡遍及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從高溫難耐的熱帶森林,到冰冷荒蕪的南極洲,大約一萬種鳥形貌各異,色彩紛呈。豐富的多樣性讓其他任何動物種族望塵莫及,鳥類中的巨無霸鴕鳥體重超過130公斤,個子最小的古巴蜂鳥體重只有一克。進化讓每一種鳥適應了環境,並找到恰當的生存方式,高飛、滑翔、跳水、懸停,它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一些鳥甚至沒有飛行能力,比如企鵝。企鵝家族幾乎全部生活在南半球,主要在溫帶、亞南極地區和南極洲活動。極少有鳥類可以適應那樣極端的環境,因此它們的長相也格外與眾不同。矮胖的身軀筆直挺立,身上是特徵明顯的黑白外套以及的小小翅膀,像魚鰭一樣。它們捕食魚類,遊泳速度奇快,大部分時間待在水下。大部分企鵝不是海蝦、海魚、魷魚和螃蟹,它們不僅能抵抗南極洲的嚴寒,還利用沒有天敵和其他競爭者的環境發展壯大。
這是罕見的生存策略。企鵝共分為19種,歸入六個不同的屬,包括王企鵝屬,阿德利企鵝屬、冠企鵝屬、黃眼企鵝屬、環企鵝屬和腳企鵝屬。它們當中體型最大的帝企鵝站起來身高僅一米,體重35公斤左右。最少的南企鵝身高只有40釐米,體重不到一公斤。體型較大的企鵝都在南極附近,或者在極地棲息。個子小的企鵝通常適合溫帶或是熱帶氣候,厚密光滑的羽毛鎖住空氣不僅能保溫還能在水下提供福利。大多數企鵝都以小群體方式進行捕獵,成員從三四隻到十幾隻不等,它們攜起手來多方位出擊圍捕魚群。
每當交配季來臨,成群的企鵝會從海岸向內陸聚集,形成巨大的繁殖群落。從上百隻的巴布亞企鵝到成千上萬隻的帝企鵝、長眉企鵝、帽帶企鵝,黃眼企鵝和福德蘭企鵝與眾不同,它們只與配偶相伴。企鵝發明了各種各樣的鳴叫聲,以及無聲的交流方式。不同的叫聲、姿勢和扇動翅膀的動作,有著不同的含義。有的表示歡迎問候和認可,有的表示排斥,提醒不速之客走開,以免發生衝突。企鵝的叫聲可以分為三類,嘹亮的叫聲是一種溝通。用來核實新成員的身份或表示問候,聲音可以傳到一兩公裡之外。
最複雜的是一種個性化的叫聲,包含領地、性別和個人信息。每隻企鵝發出的這種叫聲獨一無二,配偶、父母和子女之間通過聲音辨認彼此。最後一種是最簡單的,用來威脅、恐嚇、守衛自己的家園,或者提醒大家小心附近有危險的獵手。企鵝的交配季節間隔12個月到16個月,通常選在初夏,企鵝群有固定的繁殖地點,年復一年它們回到這裡交配產卵和孵化幼鳥。只有帝企鵝把繁殖季節放在南極洲嚴寒的冬天,同樣它們也有固定的繁殖地點,企鵝奉行一夫一妻制。更換配偶的情況極其罕見,除非前一個交配季的配偶沒有回來。
雄企鵝先回到繁殖地找好地方準備作窩,它們不吃不喝投入全部精力建設家園。窩做在密林深處,還是在巖石旁邊取決於它們的種類。大部分企鵝巢都是用石頭和樹枝建造而成,形式大同小異。雄企鵝要花費幾個小時甚至幾天時間一片一片的收集材料,因為巢穴的堅固程度決定著求婚的成敗。所有企鵝都要履行複雜的求婚儀式,它們手舞足蹈並發出尖利的鳴叫。這種驢猴一般的巨大叫聲,表明巢穴已經建好,同時警告其他同性不要靠近。雌企鵝們一到,熊企鵝便開始賣力表演。
雌企鵝會與心儀的熊企鵝一同狂舞,以此建立正式的夫妻關係,這種默契和歡樂將在它們孵蛋和撫養小企鵝期間一直持續。最後一步是彎腰鞠躬,企鵝們會低下頭面對配偶輕聲細語,這樣做是為了鞏固彼此的好感,同時擯棄前嫌。接下來它們開始交配,企鵝的交配過程簡短,一日內多次重複。不久,雌企鵝產下一兩枚蛋在巢中孵化。只有帝企鵝和王企鵝會把蛋放在腳面上,用下腹部鬆軟的褶皺蓋住,以次保暖孵化後代。企鵝夫婦輪流孵蛋,不輪班的一方出門尋找食物,給配偶供飯。
小企鵝孵化後,父母悉心照料,一個留下照顧小傢伙,另一個出去覓食帶回食物填飽全家的肚子。小企鵝生下來身上光禿禿的,只有稀疏的棕色灰色或白色絨毛。它們不能下水,因為防水保暖的羽毛還沒有長好。企鵝兩個月到一歲換羽,具體時間取決於企鵝的種類。小企鵝出生後的第一年死亡率在40%到90%,兇手通常是虎鯨、海豹、海獅或鯊魚。小企鵝長大成熟需要兩到七年時間,企鵝在鳥類中壽命較長,它們大多數可以活到15到20歲。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讚加關注,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