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My friends. I'm Michael Fly.人生風景在遊走,每當孤獨我回首……回首路過的風景,您還記得自己喜歡的那個地方嗎?如果可以選,那馬六甲是我擇城而居的地方。
馬六甲原為一無名漁村,四處草莽叢生,一片荒涼,位於馬六甲河邊,背山面海,形勢險要,又有便於停泊小船的港灣,海盜出沒,僅有居民數十,多為來自暹羅屬地淡馬錫的難民。 由於土地貧瘠,糧食不足,居民多以捕魚為生。
馬六甲市終年氣候宜人,平均溫度21℃~27℃。面積303平方公裡,人口40多萬,馬來人佔50%、華裔佔40%,此外還有印度裔、葡萄牙裔及歐亞混血兒等。
馬六甲的植物覆蓋率很高,有很多的巨樹成蔭,而且都保留著原始生長的狀態。這裡的建築亦分別呈現出馬來、中國、荷蘭、葡萄牙等多種風格。
2008年馬六甲市及檳城州首府喬治市共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馬六甲市盛產橡膠、椰子、水果與稻米等,以工藝品著稱於國內外。馬六甲港口為橡膠出口和大米、白糖等雜貨的進口港。
此外,馬六甲還有著獨特的「娘惹文化」,人們把中國明朝或之前的華人移民(原籍多為福建或廣東潮汕)與當地馬來人(當時尚未信奉回教)通婚所生的子女,男的稱為「峇峇」(BABA),女的稱為「娘惹」(NTONYA),亦稱為土生華人或僑生。
「娘惹文化」既有馬來族文化影響(如膳食、服飾、語言),也有華人傳統(如信仰、名字、種族認同)。
馬六甲海事博物館,博物館是一艘1511年11月在馬六甲海岸沉沒的葡萄牙戰船「海上之花」號ar)複製品,館內展示了馬六甲王朝蘇丹時期、葡萄牙、荷蘭和英國統治時期所留下來的遺蹟文物圖片資料,包括當時的地圖及航海圖等。老舊笨重的貨櫃箱也在展示之列。
旋轉觀光塔,此塔位於馬六甲的莫迪卡路,於2008年4月18日落成;塔以傳說中的馬來劍為原型設計,高110米,是馬來西亞國內第一座具備全旋轉結構的高塔。高80米有空調觀光艙,可同時接納66名客人,從觀光艙可以將馬六甲盡收眼底。
雞場街又稱惹蘭古董街,以多元文化交融著稱,華僑華人寺廟、清真寺、印度廟、基督教堂等建築在這一獨特的國際性街區共存。
馬六甲城內以傳統建築最具特色,包括很多中國式的住宅。古代修建的街道依然保存完好。街道曲折狹窄,屋宇參差多樣,很多住房的牆上鑲著圖案精美的瓷磚,瑞獅,鑲龍嵌鳳,處處顯示出馬六甲這個歷史古都的獨特風貌。
運河航道。
雞蛋做的城堡炮臺。
荷蘭紅屋,又稱基督堂,1753年建造,反映荷蘭建築風格。該建築收藏手工製作的教堂長凳,無縫天窗,一個聖經的銅複製品,一塊用亞美尼亞文書寫的基石 ,一件《最後的晚餐》的複製品。無疑,馬六甲市是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的古城,這裡氣候溫和,風景宜人,寧靜又整潔。熱情的當地人和絡繹不絕的遊客,讓這座城市充滿了古雅和現代相結合的魅力。馬六甲,夢中的故鄉。OK, My friends, Let's go and travel theworld with me.我是麥可·弗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