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完透視不會用,那是因為你沒有看到這篇文章!

2020-12-16 不正經的小畫家

透視在繪畫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對於插畫與動漫上而言更為重要。在小編以往的文章中,已經大致闡述了透視的基本原理,當然在那篇文章中介紹的只是平視視角下的透視,在這裡將進一步介紹俯視與仰視以及俯視仰視與成角透視之間的關係,如何利用透視創造世界。

一、俯視、仰視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俯視與仰視並不陌生,如,在高樓之下往上看,這就是仰視。站在樓頂往下看,這就是俯視。是俯視還是仰視的?關鍵在於,觀察者是位於參照物之上,還是參照物之下。如下圖所示,分別為俯視與仰視之下的視角。

俯視
仰視

、俯視與仰視的基本畫法

俯視與仰視的基本畫法與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基本類似,只是將視平線變成了地平線,上下多了兩點,分別為底滅點和頂滅點,畫法如下圖所示

俯視與仰視

三、俯視仰視與成角透視之間的關係

各位看官,請仔細觀察下圖,你有什麼發現呢?

俯視圖

很多人都會說,這不就是一張簡單的俯視圖嗎?事實真的如此嗎?請把手機屏幕橫著看,你將會發現一個新大陸

俯視圖橫著看

沒錯,你會驚訝地發現,將一張普通的俯視圖橫著來看,竟然會變成一張成角透視圖?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其實這很簡單,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方位,都是以參照物為基準而制定的,如果參照物的方位發生改變,我們的視覺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假如我們處在一片虛空中,周圍沒有任何參照物,你能分得清東南西北嗎?你能知道你現在正在俯視,還是仰視嗎? 你分不出來,你也不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方位其實大多數都是人為所定的,比如說日出為東日落為西東南西北就此分開,而前後左右上與下俯與仰,則是依據於參照物的改變而變化,比如以地平線為參照物,在地平線以上往下看,則為俯視,在地平線以下往上看,則為仰視。

由比可看來,俯視、仰視、成角透視之間相互轉變也就不足為怪。

四、透視的應用

學完透視,人們最多的問題就是:透視有什麼用處呢?透視的用處可大著呢,學好了透視之後,你甚至都可以不用寫生,通過透視的原理,創造出你頭腦中所想像的世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創造一副簡單的世界。

網格的透視,平分第一條線,各點相交於心點,畫對角線,與之相交。

相關焦點

  • 文案變現 | 你的文案總是賣不動貨?那是因為你沒有讀過這篇文章。
    於是,我找到了這本擁有10年文案實戰經驗的葉小魚老師所寫的《文案變現:寫出有效文案的四個黃金步驟》,並將書裡的精華提煉成了這篇文章。比如,你看微信公眾號文章的時候,看了一篇文章,順手買了些東西。這篇文章,就是文案。比如,你在微博,看到某個博主的推薦,跟風買了一些護膚品。他/她的推薦詞,也是文案。
  • 零基礎二次元板繪學習第一章(透視簡介)
    這是我第一天使用微信公眾號,也是我第一次進行專欄類文章撰寫。我做公眾號主要並不是為了引流和盈利,而是為了分享我自己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同時鍛鍊一下我的寫作能力。這個帳號主要是用來展示我在學習繪畫中學到的知識和技巧,每學完一部分,我會將我學到的東西事無巨細的展示在文章中,幫助更多像我一樣的繪畫小白入門板繪。我向大家保證,每篇學習總結都一定是充滿乾貨的文章。
  • 帶你少走彎路:五篇文章學完吳恩達機器學習
    本文是吳恩達老師的機器學習課程[1]的筆記和代碼復現部分,這門課是經典,沒有之一。但是有個問題,就是內容較多,有些內容確實有點過時。如何在最短時間學完這門課程?作者:黃海廣[2]時間不多的朋友可以按照以下五篇文章的筆記和作業代碼(原課程作業是 OCTAVE的,這裡是復現的 Python 代碼)進行學習,快速入門機器學習,避免走彎路。可以收藏下這篇文章,以後用碎片時間在手機上學習機器學習。
  • 讀了10本書還是寫不出1篇文章?那是因為你沒有學會這6點
    話是這麼說,完全沒有錯誤。但是,在今天我看了《洋蔥閱讀法》的第四與第五章關於閱讀筆記和主題閱讀的內容後,我終於找到了閱讀多而還是不會寫作的根本原因。在閱讀之後,我們都沒有做到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系統性的整理與吸收。
  • 懷孕困難的你,看到這篇文章你就走運了
    隔壁莉莉已經懷孕第四次了,但是已經有兩個孩子的她已經不想再生了,再看看小鍾備孕2年還是沒有動靜,之前因為工作原因耽誤了,現在後悔莫及...那麼懷孕難的你,就無緣做媽媽了嗎?看到這篇文章你就走運了,說不定孩子就在不遠處等你!
  • 透視表搞不定,那就試試逆透視
    >與 30萬 讀者一起學Excel這篇文章原文引用:針對這種二維的數據源,直接創建透視表真的很頭痛,幾十列拉到你想哭。而藉助PQ是可以直接將二維轉換成一維表格,這種數據源創建透視表卻輕而易舉。PQ這裡暫時不涉及,後面有機會再說。
  • 那你絕不能錯過這篇文章
    那你絕不能錯過這篇文章時間:2016-08-18 13:00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洗毛絨玩具很難? 那你絕不能錯過這篇文章 媽媽每次給毛絨玩具洗澡澡,都會說:以後你結婚把你那些玩具都給我搬他家去!要是哪次洗得多媽媽還會加一句:你的房間擺不下都擺到我的房間了!還買熊?!
  • 如何搭建企業培訓體系,你不會,那就讓這篇文章助你開竅
    很多企業的培訓專員、主管或經理不會搭建培訓體系,當領導給你安排這樣的工作,你就蒙了,不知道如何去做?那沒事,有李新海老師呢。很多人知道我是《五步成師:優秀培訓師輕鬆煉成法則》的作者,但是不知道,其實我更是培訓體系搭建的高手。
  • 使用Facebook的為什麼我看到這篇文章
    你有沒有打開Facebook應用程式只是為了看到一個討厭的朋友的帖子一直出現,並想知道為什麼?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簡單的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最近,Facebook宣布擴大其「為什麼我看到這則廣告?」 功能包括您朋友的帖子。以前,Facebook只詳述了您看到廣告的原因。Facebook 本周在公司年度開發者大會F8上發布了更為透明的新方法。
  • 這篇文章給你科普!
    一般情況下,透視是一篇簡短的文章,給處理一個常見問題提供獨特且全新的視角。 一般是針對一篇剛發表的論文,由雜誌邀請該領域的權威寫一篇短文作為透視,介紹該論文的原創性以及如何改變了對相關問題的認識。這類文章與下面介紹的共同關注類似。 透視文章的內容也可以是對某個領域的基本概念或流行觀點的學術評論。
  • 你需要看看這篇文章
    ——這是酸酸2020年第1篇原創文章,目標完成80篇——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轉載請聯繫授權(公眾號:酸酸心理)在說孩子討厭學習的問題之前,我們先一起想想,怎樣讓一個不好吃的蘋果變得鮮甜可口 孩子討厭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討厭學習是這棵蘋果樹結出來的果實,很多家長都在想,我什麼方法都用過了,該鼓勵的鼓勵了,該罵的也罵了,收效甚微,原因就在於:只見蘋果,未見果樹。
  • 那些堅信美國的中文圈,因為這篇文章又沸騰了
    下面這些截圖,便是那篇宣稱美國新冠感染人數「大量造假」的文章的部分重點內容截圖來自這篇文章的原文內容從這些截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這篇宣稱美國新冠疫情數字是有人為了攻擊川普而故意「注水」的文章,其給出的唯一的證據,是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地方臺FOX35頻道撰寫的一篇報導
  • 因為一句話,熬夜寫了這篇關於「認知作家」蔡壘磊的文章!
    先要聲明的是,我是事件參與者,說的都是我經歷的;我的損失並不是很大,除了我的時間;因為損失不大,所以能夠儘可能客觀的說說這個事件的主人公(我相信損失大的也會客觀描述,這句話只是我的客觀描述,不針對任何人)時間真的是最大的殺器,如果不是最近在贊我維權群裡看到不少回顧的文章,可能我在2018年的那些狂熱也不會再記起來了,畢竟誰沒有年輕過。
  • excel數據透視表:善用這些功能,提高工作效率!下篇
    在上篇文章中,我們為大家分享了透視表的前5條妙用,分別是合併同類項、按條件匯總數據、統計非重複數據、排名、批量創建表格,不知道大家都還記得嗎?那麼今天我們書接上回,繼續為大家分享關於透視表的後5條妙用,趕緊來看看吧!(由於篇幅原因,文章分為上下兩篇,本篇為下篇。)
  • 那是因為你沒看到這篇文章!
    習慣性夜醒一般是由於在這個時間點孩子因為偶然的原因醒過,但受到餵奶、抱哄等幹預,並且延續了一段時間之後變成習慣固化下來。比如家長在夜裡 11 點主動餵「迷糊奶」,過不了幾天可能會發現嬰兒就像上了鬧鐘似地,主動在這個點醒來,而此前幾乎從來不會 11 點醒。孩子一醒,家長就塞奶頭,無原則一味靠餵奶哄睡,是長期習慣性夜醒的主因之一。
  • 想寫拆書稿,先看完這篇文章
    拆書稿又叫共讀稿,還有人叫拆解稿、拆讀稿,就是把一本書精讀了以後,拆解成5篇、7篇、或10篇文章,目前來說,平臺上都是100元一篇,拆解成7篇大概是700元這樣的收入。所以上面視頻中的那位朋友所說的一篇500元,到底是一本書還是一篇文章。除了拆書稿,還有其它的幾種讀書產品,比如說聽書稿、書評、讀後感、書單,都算是讀書產品。
  • 相機大百科 等效焦距與透視究竟如何計算
    透視永遠不會變 原因實在太簡單    這一頁我們來講講透視,首先筆者先給大家一個幾百年的定論,也就是比相機發展史還要長數倍的透視理論,那就是透視只與距離有關係,與任何的設備無關!其實很簡單,主要是因為我們極少使用長焦頭拍攝極近處的物體(事實上一般鏡頭因為對焦距離的限制根本拍不了),也很少使用廣角頭拍攝只有遠景的非風光照(拍了你會發現構圖彆扭至極),如果你真的按照筆者所說的環境拍一下試試,你就能感受到為何透視不變了。
  • excel數據透視表:善用這些功能,提高工作效率!下篇
    在上篇文章中,我們為大家分享了透視表的前5條妙用,分別是合併同類項、按條件匯總數據、統計非重複數據、排名、批量創建表格,不知道大家都還記得嗎?那麼今天我們書接上回,繼續為大家分享關於透視表的後5條妙用,趕緊來看看吧!(由於篇幅原因,文章分為上下兩篇,本篇為下篇。)
  • 用廣角鏡頭拍攝,你需要了解一點透視基礎知識
    04透視與攝影似乎有人會認為透視與攝影沒有什麼關係,掌不掌握透視的基礎知識不會影響正常的拍攝,沒錯,即便不清楚透視知識,拍是完全可以拍,但拍出的畫面首先從構圖層面決不會有更高層面的提升。不要以為有了諸如三分法、三角法、居中法等構圖上的理論「秘籍」,因為這些構圖法所表現的被攝物體都是遵循透視這一科學的客觀規律的。只有當你了解這一客觀規律,你才能正確評價與區分畫面中的透視與畸變,會有效利用它來構圖並更加突現被攝主體,因此,學攝影,了解並掌握一些透視基本規律是非常有必要的。
  • 數據透視表顯示不顯示明細表,你說了算
    今天是數據透視表第6篇文章。如果你已經看到以下數據透視表效果不管是不是你自己做出來的,此時你看到了後勤組,女的一共9個人。如果你還是不知道這段代碼添在何處,你需要稍微學習一下VBA入門教程。意思是說,如果你用我的這些建議,就馬上行動,知行合一,如果你不用,就趕緊收藏,以絕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