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出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這也是大家都切身感受到的。雖然汽車看上去依舊很貴,可是相比幾年前來說,汽車已經是大部分人能消費得起的一個物品了。現在買車的人越來越多了,可是有了車的人,總是會勸告身邊的上班族不要去買車,這又是為什麼呢?買了車的人,為啥總勸打工的人不要買車?答案字字誅心
無論是有車還是沒車的人都知道,買汽車就像「養孩子」一樣,除了要考慮買車的費用之外,還有後續的一系列「成長費用」。保險費、油費、維修保養費等等,這些費用加起來一年也得兩三萬塊錢。所以仔細冷靜下來一想,買車不是一個頭腦一熱就能夠決定的事,真的需要經過深思熟慮。
尤其是對於在外打工的人來說,他們的生活一般就是公司和家,用車的話也就是開車上班這點路程,其他大部分的時間基本都處在一種閒置的狀態。而汽車閒置得久了,還有可能會發生很多的問題,所以還得多掏一筆錢去保養維修。
對於一般的打工族來說,一個月的工資也就在3000~5000左右,買了汽車之後,每個月為了養車就要拿出去一半以上的工資。自己還要交房租、吃飯、還有其他的一些應酬活動,剩下的錢根本就不夠用,所以只能節衣縮食,自己的生活品質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而且汽車現在更新換代特別的快,有些汽車的貶值率有特別高,基本入手的那一刻開始,它的價值就在不斷的降低。而且現在城市交通如此的便利,如果想要去哪裡,無論是坐公交還是坐地鐵都非常的方便,完全不需要自己開車。
所以有很多人在沒有車的時候,都特別羨慕有車一族,但是買了車之後,才發現有車一族的苦。因此小編也想勸大家,買車之前一定要三思再三思,覺得自己確實有必要買一輛車的時候再去入手,不要買完之後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