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近期動態:騰訊防沉迷不斷推出新政策,其實成年人也需要防沉迷
騰訊進軍電商,小鵝拼拼亮相,搶拼模式因何受歡迎
微信終於對紅包生成器下手了,微商騙人必備,必須清理
據QQ部分用戶稱,最近出現了在切歌時出現語音廣告的情況,而且無法手動關閉。原來,這是對QQ音樂用戶的一次小規模測試,這些聽到廣告的用戶是「被騰訊選中的」那批人。
QQ音樂是一代人的童年,在十年前是小學生、中學生的最愛,而酷狗、酷我等其他音樂軟體是家長們最喜歡的音樂軟體。
還記得那些年,坐在桌上型電腦前一邊玩著「有點無聊」的端遊、頁遊,一邊戴著耳機,開著QQ音樂聽著歌。時光飛逝,現在年輕人似乎被網易雲音樂分散了。
最初糙人的手機裡只下載了QQ音樂,後來逐漸出現了有些老歌在QQ音樂上找不到的情況。無奈之下,因為歌曲收錄問題,轉向了蝦米音樂。那個時候的蝦米音樂還沒有被阿里巴巴收購,似乎是個比較小眾的app。收錄歌曲也很全,在線聽歌也還是免費的,部分歌曲下載付費,能夠滿足普通需求。
但是幾年後,不怎麼聽歌的糙人再次打開蝦米的時候,它變了。被阿里巴巴收購了,其實本身被誰收購也沒有太大的影響,發現這一點是因為有一次找歌的時候,竟然搜索到了馬雲的版本……從那之後,蝦米就被糙人列入馬雲爸爸的練歌房了,再加上有些歌曲版權爭取不到,買了的數字專輯甚至下架了。買的歌竟然都不能聽了,我要這個app有何用?
也就是這樣,糙人終於屈服於前幾年火得不得了的網易雲。在網易雲開始火的那幾年,糙人實在是懶得換一個習慣使用的平臺,但在蝦米購買的數字專輯因為沒有再買版權而付費又聽不了的情況,實在是太讓人失望。
就這樣,網易雲,我來了。網易雲確確實實贏得了很多人的好評,最近兩年,似乎大家又開始為網易雲的歌曲不夠全而放棄網易雲。網易雲火在了它的熱評上,它似乎更傾向打造一個為大家提供對音樂抒發情感的地方。版權確實不夠多,不少都是網紅翻唱版本,又有很多人回到了QQ音樂。
這就有一種「兜兜轉轉最後還是你」的感覺。而QQ音樂也不讓人失望,畢竟騰訊這麼大個公司,買下歌曲版權簡直是輕鬆得不得了的事情。國內歌曲——我買,國外歌曲——我買,電視劇歌曲——我買,電視節目歌曲——我贊助。
這麼豪氣的QQ音樂怎能不惹人愛?更何況這些買下版權的歌曲並不全是付費的,大部分都是在線免費,下載付費,手機流量這麼多,在線聽更快樂。(當然,下載付費也是支持歌手的表現)
QQ音樂綠鑽,這個會員制度一點也不陌生,自打大家用QQ那天起,就已經被QQ各種會員制度圍繞了。說實話,糙人也不知道QQ到底有多少項會員權限了。VIP、超級VIP、黃鑽、綠鑽、紅鑽、紫鑽……
感謝QQ這麼多年有這麼多會員制度還能讓糙人這個不肯在它身上花一分錢的人繼續使用。確實那些鑽都沒什麼意義,僅僅作為聊天工具也不需要什麼特殊權限……或許是這樣太久,很多人都免費使用影響了騰訊的收入。在切換音樂中插入語音廣告,無非是:要麼充綠鑽、要麼聽廣告讓騰訊賺廣告錢。
很難說這個測試會不會最後直接應用,但是以騰訊的性格,似乎從來不懼用戶對某一個改動反感。它似乎總是認為用戶」用著用著就習慣了「。
希望其他音樂app不會因此眼紅,也紛紛投入廣告。最近酷狗和咪咕的評價頗好,糙人已經看到不少人在進行安利了。雖然還沒打算再從網易雲轉向其他平臺,但是糙人了解到酷狗app下載的歌曲不需要轉碼可以在手機中找到下載的音樂文件。這一點在給人發送文件要求時要方便很多,接收方可以直接下載音頻,而不需要從分享連結下載客戶端再下載音樂。
或許會有人直接選擇轉戰其他音樂平臺,不使用QQ音樂。但是QQ音樂這波操作似乎鎖住了那些在QQ音樂上購買了大量數字專輯的人。他們是走還是不走?用著獨家歌曲強行把用戶拉回來,讓人進退兩難。
如果插入廣告,可否不在付費歌曲的切換之間插入?已經恰過飯的歌曲,再投入廣告恰飯,屬實讓人不爽了。音樂本身是一種聽覺體驗,語音廣告對音樂的沉浸效果大打折扣,處處都存在著收費,讓人難免覺得自己的娛樂被剝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