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欺詐一年損失超4000億 黑瞳科技聯手MIT、GBG落地智能反欺詐

2020-12-14 經濟網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宋傑) 基於近10年紮根金融領域的積累,黑瞳科技於12月18日在上海舉辦「智能反欺詐的全球突破」黑瞳科技成果發布會,作為備受行業關注的新晉黑馬,黑瞳聯手MIT麻省理工、全球反欺詐服務商GBG,推出金融領域五大智能反欺詐產品——瞳核、瞳籤、瞳分、瞳眼與瞳雲,形成覆蓋金融業務全場景的產品矩陣。

此次發布會也引發了資本界密切關注。軟銀中國投資合伙人、天圖資本合伙人、基明資本創始人、梧桐樹資本代表、景林股權投資基金董事等知名投資機構領導都紛紛到場。中國科學院大數據挖掘與知識管理重點實驗室主任——石勇教授現場評論,黑瞳科技是行業領頭羊,為社會金融安全做出重大貢獻,有非常遠大的發展前景。

為何黑瞳引發如此熱議?讓我們先從整個行業的現狀說起。

網際網路欺詐案件頻發 一年損失超4000億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線上信貸服務在帶來諸多益處的同時,也為欺詐提供了滋生的「溫床」。網際網路欺詐獲得了充足的資源和動力,實現快速發展,欺詐手法多種多樣且靈活多變,呈現出專業化、產業化、隱蔽化和場景化四大特點。

黑瞳科技聯合創始人兼董事時維先生在發布會上指出,「網際網路欺詐現在已經變得非常專業化和產業化。他們有專門的設備、專門的團隊,專人寫方案,專人銷贓,整個產業形成完整產業鏈。各個環節分工明確,大家各幹各的工作,共同向我們的網際網路金融發起挑戰。一家互金企業,因為被黑產盯住,黑產通過一些測試和摸索,就大概摸索到了它的風控規則,最終在十個小時的攻擊下,造成1.2億的壞帳,帶來巨大損失。」

更令人擔憂的是,面對日益嚴峻的問題,傳統反欺詐手段卻受制於數據維度單一、技術滯後於新型欺詐手段、無法應對多樣化場景三大痛點,無法遏制網際網路欺詐的愈演愈烈。

據統計,中國網絡犯罪導致的損失佔GDP的0.63%,一年損失金額高達人民幣4000多億元,超過西藏、青海、新疆、甘肅4省區一般財政收入之和(數據來自:2017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通報)。

4000億損失了誰買單?時維先生在發布會上指出,「雖然表面上第一道損失是我們在座的網際網路從業者或者網際網路企業買單,但是為了彌補這部分損失,企業就要提高資金服務的價格,相對應的資金需求者就要為此付出更高的利息、更高的資金成本,也就是說欺詐造成的損失,是我們全社會在買單。為這4000億買單的是我們整個社會,這是一個特別讓人心痛的數字。」

對此,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楊國勳在發布會上致辭時表示,「過去個別企業或者機構積累的數據無法滿足反欺詐需求,數據採集滯後性、數據不全面的一些問題,導致反欺詐過去的做法只能做到淺層地方,起不到真正的全面風險控制。如今,通過智能反欺詐和數據交換共享的全面實施,反欺詐應用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加大。」

前瞻性智能反欺詐標準 黑瞳引領行業4大突破

實際上,目前市面上提供反欺詐服務的企業大致可分為幾大流派:數據流、規則流、技術流、平臺流,但真正能夠落地智能反欺詐以應對新型欺詐問題的卻寥寥無幾。此次黑瞳針對行業痛點,發布智能反欺詐4大突破——數據孤島突破、技術壁壘突破、場景適配突破、反欺詐理念突破。

在數據孤島突破方面,黑瞳已經與公安、司法、通訊、社保、銀聯、鐵路、航空等多家權威部門建立了深度戰略合作關係,通過領先的機器學習技術和算法技術,將海量、權威、合規數據建立關聯關係,真正打破了數據孤島。

針對技術壁壘的突破,時維表示:「傳統的技術手段是滯後的,它確實在一些行業場景當中效果很好,但是越是新型的業務場景,它越無力。」為了突破技術壁壘,黑瞳與MIT麻省理工建立了智能反欺詐聯合實驗室,把全球最前沿的無監督機器學習、遷移學習以及智能模型迭代應用到反欺詐中,為金融企業服務。

在場景適配方面,黑瞳近10年來服務了包括銀行、保險、信託、消費金融等持牌金融機構,以及網際網路金融在內的2000多家金融企業,對整個金融行業不同的欺詐場景都有深刻的了解,能夠為不同客戶提供最適合的場景適配解決方案,而不是標準化的通用技術手段。

最後,時維還談到了反欺詐理念上的突破。他指出,「反欺詐這件事情不是一個點、一個企業能解決的,它需要全社會參與。任何在數據、技術、規則等方面的單點突破,都無法真正解決日益猖獗的欺詐難題。」基於此,黑瞳提出了數據、技術、場景、規則和平臺「五維一體」的理念,重新定義反欺詐行業,制定智能反欺詐行業標準。

聯合全球技術資源 5大產品落地智能反欺詐

反欺詐需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整合行業資源,加強自身能力建設;另一方面加強合作,利用全行業、全社會的力量來共同發力。

黑瞳科技與覆蓋全球2萬多家銀行的GBG達成戰略合作,在中國獨家推出黑瞳 x GBG Instinct產品。黑瞳又與國際技術最高學府MIT共建智能反欺詐聯合實驗室,深度研發無監督機器學習、遷移學習,智能化迭代模型等行業最尖端的智能反欺詐技術。與GBG、MIT共同推出5大智能反欺詐產品——瞳核、瞳籤、瞳分、瞳眼與瞳雲,真正將智能反欺詐概念落地。

瞳核——是對整個行業核驗產品的全面升級,依託底層海量權威數據,實時計算、毫秒級反饋。

瞳籤——從10萬多個標籤中篩選轉化成預測精準、穩定度高、金融強關聯的標籤,形成能夠實時精準描繪客戶立體畫像的標籤雲。

瞳分——使用了全球領先的反欺詐規則引擎、機器學習及複雜關係網絡技術,形成0-1000的反欺詐風險分。

瞳眼——是黑瞳獨創的貸後智能風險監測產品,能夠幫助客戶第一時間發現貸後可能出現的欺詐風險,及時調整相應催收策略,減少欺詐損失和壞帳隱患。

瞳雲——是黑瞳首創的一站式智能反欺詐平臺,可自動匹配客戶需求,智能調配規則和迭代模型,定製化生成最優的反欺詐系統。為各類金融機構提供一站式、智能化反欺詐服務。

現場200多家金融機構及企業共同見證了黑瞳科技五大產品的實測效果。產品測試效果顯示其數據匹配度95%;實測KS值高達0.43,超過行業標準35%。並幫助合作夥伴將壞帳率從2.5%降到1.5%,挽回直接經濟損失3個億。

相關焦點

  • 黑瞳科技聯手MIT、GBG落地智能反欺詐,推五大反欺詐產品
    12月18日,黑瞳科技在上海舉辦「智能反欺詐的全球突破」黑瞳科技成果發布會。黑瞳聯手MIT麻省理工、全球反欺詐服務商GBG,推出金融領域五大智能反欺詐產品——瞳核、瞳籤、瞳分、瞳眼、瞳雲,形成覆蓋金融業務全場景的產品矩陣。
  • MIT、GBG戰略合作黑瞳科技,行業黑馬定義新一代反欺詐
    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和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虛假交易、帳戶盜用、刷單等欺詐行為日益猖獗,給人們的生活及金融企業造成了巨大的威脅。某金融企業就因規則漏洞被黑產攻擊,10小時損失1.2億。類似的案例屢見不鮮,件件觸目驚心。因此,推動反欺詐和降低欺詐損失,已經成為整個社會和各個企業的迫切需要。
  • 黑瞳科技與GBG達成戰略合作 推出五大反欺詐產品
    央廣網上海12月19日消息 昨日,黑瞳科技在上海舉辦「智能反欺詐的全球突破」黑瞳科技成果發布會。黑瞳聯手MIT麻省理工、全球反欺詐服務商GBG,推出金融領域五大反欺詐產品——瞳核、瞳籤、瞳分、瞳眼與瞳雲,形成覆蓋金融業務全場景的產品矩陣。
  • 致誠阿福和益博睿強強聯合,助力智能反欺詐
    2018年8月7日,致誠阿福(致誠阿福技術發展(北京)有限公司)聯手益博睿(益博睿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於北京召開聯合反欺詐產品—「福網升級版」產品溝通會,邀請百位行業機構同仁,共享科技風控「智慧」。這是繼6月雙方宣布戰略合作後的又一重大舉措。
  • 致誠阿福攜手益博睿共創信貸反欺詐新思路
    基於在金融領域反欺詐的積累與洞察,二者將融合平臺技術、匯聚經驗優勢,強強聯手為普惠金融反欺詐注入更強勁的發展動能。在產品與技術層面,雙方將依託益博睿業界領先的FraudNet欺詐檢測及預防解決方案對致誠阿福現有的反欺詐決策引擎進行優化升級。益博睿FraudNet解決方案專為檢測欺詐和快速跟蹤信任客戶而設計,此次方案中更是注入了益博睿獨家的設備指紋Device Insight技術。
  • HKUST-黑瞳科技2020人工智慧大賽決賽落幕
    搭建創新平臺,吸引智能人才人工智慧一直是香港科技大學聚焦的重點,香港科大創業大賽源起於2011年,以百萬獎金和專業評委團成為全球眾多優質創業項目的首發陣地,大疆無人機、雲洲無人船均為第一屆參賽項目。本次大賽與黑瞳科技聯合,將方向指向了人工智慧反欺詐領域。黑瞳科技聚焦人工智慧家在反欺詐領域的應用,深耕行業數十年。
  • 「香港科大商學院-黑瞳科技」2020「人工智慧」大賽決賽落幕
    本次大賽與黑瞳科技聯合,將方向指向了人工智慧反欺詐領域。  黑瞳科技聚焦人工智慧家在反欺詐領域的應用,深耕行業數十年。黑瞳科技希望在這次大賽扮演一個專家的角色,挖掘出有價值的項目、選拔潛力的團隊,投入智能反欺詐事業。  此次大賽吸引了來自全國的300支參賽隊伍,他們來自AI運用的不同領域。
  • 致誠阿福牽手國際巨頭益博睿 「雙智慧」賦能信貸反欺詐
    致誠阿福總經理趙卉介紹道:「我們預判中國普惠金融,尤其網貸所面臨的多頭負債和欺詐等問題為行業未來的主要風險點,並不斷調整戰略理念,利用自身評分建模與反欺詐能力優勢,在不同階段為市場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智能風控產品與解決方案。」 致誠阿福擅長將智能科技落地實際風控應用。
  • 騰訊燈塔&秒針系統:2018廣告反欺詐白皮書(附下載) | 網際網路數據...
    騰訊燈塔攜手秒針系統共同發布《2018廣告反欺詐白皮書》(以下簡稱為「白皮書」),從數字廣告作弊整體現狀、作弊技術構成和反作弊解決方案與安全建議三方面展開了全面專業的剖析。《2018廣告反欺詐白皮書》發布是騰訊燈塔與秒針系統的再度合作,在2017年白皮書的基礎上,進一步披露了目前廣告營銷市場黑產產業鏈情況,深入剖析了作弊產業鏈深層的技術構成,並有的放矢提出了有效的反作弊解決方案和安全建議,幫助廣告主預防遭遇廣告作弊的侵害,推動數字營銷生態透明化、規範化發展。同時,騰訊燈塔推出「燈塔智能反作弊引擎」對黑產予以堅決打擊,用平臺的力量淨化廣告營銷生態環境。
  • 網際網路反欺詐體系建設,讀完這一篇就夠了
    在網際網路的加持之下,這種攻擊造成的損失規模巨大,輕則導致網際網路平臺傷筋動骨,重則直接倒閉。而由於法律法規和監管的滯後性,網際網路欺詐受到的威懾和懲戒又往往不足,導致當前網際網路領域的反欺詐壓力不斷增大。一個完備的反欺詐策略體系需要以下幾類崗位人員。策略人員:網際網路反欺詐體系需要有大量熟悉網際網路欺詐手段和防範方法的反欺詐策略人員。反欺詐策略人員應當實時關注網際網路欺詐的動態,及時發現新出現的網際網路欺詐手段和手法,並有效的調度和利用既有的資源制定反欺詐的策略,進行防範。運營人員:由於網際網路欺詐行為的多樣性和靈活性,欺詐手段會不斷的出現變化和創新。
  • 反欺詐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DataVisor維擇科技完成數千萬美元C+輪融資
    【獵雲網北京】10月21日報導獵雲網近日獲悉,DataVisor維擇科技副總裁陳斌在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宣布,DataVisor近期獲得了數千萬美元C+輪融資,本次融資將加深維擇科技在金融和傳統行業的研發拓展及產品升級
  • Visa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成功防範約250億美元的年欺詐交易損失
    上海2019年6月18日 /美通社/ -- Visa公司(NYSE:V)今日發布的最新分析數據顯示,「Visa高級授權」服務(Visa Advanced Authorization, VAA)通過利用人工智慧(AI)技術,幫助金融機構一年內防範約250億美元的欺詐損失,從而使全球支付生態系統變得更加安全,得以更好地保護零售商和消費者的利益
  • 騰訊燈塔&秒針系統:2018廣告反欺詐白皮書(附下載)
    騰訊燈塔攜手秒針系統共同發布《2018廣告反欺詐白皮書》(以下簡稱為「白皮書」),從數字廣告作弊整體現狀、作弊技術構成和反作弊解決方案與安全建議三方面展開了全面專業的剖析。《2018廣告反欺詐白皮書》發布是騰訊燈塔與秒針系統的再度合作,在2017年白皮書的基礎上,進一步披露了目前廣告營銷市場黑產產業鏈情況,深入剖析了作弊產業鏈深層的技術構成,並有的放矢提出了有效的反作弊解決方案和安全建議,幫助廣告主預防遭遇廣告作弊的侵害,推動數字營銷生態透明化、規範化發展。同時,騰訊燈塔推出「燈塔智能反作弊引擎」對黑產予以堅決打擊,用平臺的力量淨化廣告營銷生態環境。
  • 大數據分析能否支撐起保險公司反欺詐模型?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2018年全年,門診統籌結算超614萬人次,住院醫療費用結算超293萬人次,日均醫保刷卡26.13萬人次,每天醫保基金支出超過7100萬元。數據存儲日均新增5G,累計超過150T。面對如此龐大的數據金山,醫保管理者該如何撬動?對此,成都市醫保信息服務中心通過以大數據分析手段為主,以循證醫學為輔,結合當前成熟先進的大數據算法,建立了大數據反欺詐平臺。
  • 中誠信徵信AI反欺詐應用方案萬象智慧榮獲「金融科技創新案例獎」
    中誠信徵信憑藉萬象智慧-優秀的AI反欺詐應用方案,榮獲「年度金牌金融科技創新案例獎」,中誠信徵信副總裁兼CTO姚明榮獲「年度金牌金融科技創新人物獎」。 中誠信徵信副總裁兼CFO毛賽受邀擔任「科技如何助力消費金融場景落地?」圓桌討論主持人,在金融科技如何助力消費金融、風控及合規對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重要作用等話題領域,與業內的金融科技專家進行探討和交流。
  • 反欺詐技術再升級,360數科全自研人臉識別讓欺詐無所遁形
    在金融科技行業,「反欺詐」一直被認為是公司守住業務健康發展的核心武器。面對不斷更新變化的網際網路欺詐形式,360數科苦練內功,通過建立全方位的反欺詐手段將欺詐扼殺在公司布局的「天網」之中。360數科的反欺詐水平一直在行業中處於龍頭位置。
  • 「金融反欺詐」大數據應用前景廣闊訪極光大數據CEO羅偉東_網際網路...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迅速壯大,各類類信貸產品的消費群體範圍日益擴大。無論是傳統金融機構,還是新興網際網路金融機構,都要面臨如何更高效的篩選客戶和預防欺詐行為的挑戰。這種需求也催生了巨大的金融反欺詐服務市場。  目前國內「金融反欺詐」的數據提供市場現狀如何?未來發展空間怎樣?應該如何推動該市場良性發展? 圍繞上述問題,本報記者日前採訪了極光CEO羅偉東。
  • 每秒最高處理160萬筆數據流,超雙11峰值10倍,反欺詐黑科技有多牛?
    記者 | 劉景豐編輯 | 趙力項目要點:1、消費金融的壞帳損失超目前邦盛科技已經在100多個金融場景建立了2400多個規則與模型,幾乎覆蓋所有常見的金融欺詐場景。業內人士分析,反欺詐作為一個行業市場規模接近千億。「我們看一個做第三方風控的金融科技公司,主要看三點:一是有沒有核心技術支撐的壁壘,二是數據獲取能力,三是對金融黑產的研究及金融業務風險的理解。」一名長期關注金融科技的投資人曾下過如此判斷。
  • Maxent猛獁反欺詐入選Gartner 2018 Cool Vendors
    1 、Maxent猛獁反欺詐的核心技術能力Maxent猛獁反欺詐以多年積累的高性能流計算與無監督式機器學習能力為技術基礎,陸續推出全棧被動式設備指紋、設備相似度分析平臺(DSM)、猛獁實時反欺詐平臺等自主研發的實時反欺詐產品與服務,受到市場的關注與肯定。
  • 反欺詐、貸後管理……金融科技創新大賽有哪些金融安全「新」東西?
    日前,由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西城區人民政府、海澱區人民政府、石景山區人民政府、通州區人民政府、房山區人民政府指導,中關村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中關村金融科技產業聯盟(籌)主辦,中關村西城園管委會、天恆金融科技創新中心支持的中關村「番鈦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