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至,
此時,暑去涼來,萬物澄清,
空氣逐漸乾燥,
早晚溫差也日趨變大。
此時是幼兒流行疾病的高發期,
家長要格外細心看護孩子,
以下這些注意事項你要知道喲!
01
寶貝秋季怎麼「穿」
立秋之後,雖然一時暑氣難消,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俗話說「春捂秋凍」,但還是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進行增減衣服。總的來說,媽媽需要謹記「三暖二涼」。
三暖
1、背暖
保持孩子背部暖和,可以減少寶寶受涼的機會,有效預防感冒。天氣轉涼後,媽媽可以給孩子穿馬甲或者背心來保暖。
2、腹部暖
腹部是孩子最容易受涼部位,要注意保持肚子暖和。孩子玩耍時,如果肚臍露在外面,媽媽要及時將上衣掖在褲子裡,以防著涼。
3、腳暖
腳部皮下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又遠離心臟,血液循環較差 ,對外界寒冷最為敏感,所以一定要保持孩子的腳暖。立秋之後,要記得給孩子穿上襪子。
二涼
1、頭涼
中醫認為,頭部最容易「上火」,孩子患病時也是頭部先熱。如果孩子保持頭涼、足暖,則必定氣血循環順暢。
2、心胸涼
不要給寶寶穿得過厚、過緊,容易對胸部造成壓迫,影響孩子的呼吸,並造成胸悶。
02
寶貝秋季怎麼「吃」
立秋是暑去涼來,意味著炎熱會逐漸遠去,但秋燥也會隨之而來。此時是小兒感冒和腸胃炎的多發時節,孩子怎麼吃、吃什麼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注意事項
1、營養均衡
孩子在秋季的食慾比較好,父母要注意孩子營養均衡,保證他們合理攝入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纖維素、鈣等營養物質。另外,還要給孩子多吃穀類、蛋類、瓜果類等食物。
2、滋陰潤肺
入秋後,寶寶的飲食需要既滋陰又潤燥。媽媽們可以多讓孩子吃一些潤肺、除燥、生津功效的食物,比如蓮藕、紅棗、銀耳、山藥、荸薺、百合等。
這些水果要多吃
1、秋梨
梨香脆多汁,富含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有清熱解毒,幫助消化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秋燥,寶寶可以適量食用。
生吃:洗淨後直接讓孩子食用。
水煮:腸胃不好的孩子可以吃水煮的梨,把梨肉和湯汁一起吃掉。
榨汁:把梨直接榨成梨汁,有滋潤喉頭、補充津液的作用。
秋梨膏:把梨切塊,與百合、蜂蜜攪拌後,加水蒸成膏狀給孩子吃。
2、葡萄
葡萄富含維他命B3及豐富礦物質,可以使皮膚滋潤保溼,其中的鉀元素能幫助人體積累鈣質。另外,葡萄有利尿的功能,孩子多吃可以消除內熱。
生吃:用清水洗後,可以直接食用。
葡萄乾:葡萄乾含有豐富的鐵元素,可以緩解幼兒貧血。
3、香蕉
香蕉不僅能緩解孩子便秘,還能緩解小兒秋後燥熱。
可以這樣吃:
生吃:香蕉易消化,孩子多吃可以緩解便秘。
做輔食:香蕉小軟餅。香蕉1根、雞蛋 1-2個,麵粉兩勺、水或鮮奶適量,白糖適量。先把香蕉搗爛,然後將香蕉泥、蛋黃(去蛋清)、麵粉、少量白糖、水或鮮奶混合在一起,攪成麵糊。最後把平底不粘鍋上刷層油,小火熱鍋後,舀一勺麵糊,攤成小軟餅。
03
寶貝秋季怎麼「睡」
秋天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孩子的睡眠質量會下降,進而影響到他們的情緒和身體狀況。所以,孩子秋季睡覺這些事,家長要格外注意。
1、睡好子午覺
子時是指晚上的23點至凌晨1點,午時是指11時至13時。睡好子午覺的意思,就是在子時和午時這兩個時間段要保證寶寶的睡眠,有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
2、不要貪涼
天氣熱時,一些家長會給寶寶鋪涼蓆,但因為寶寶體溫調節功能比較弱,立秋之後家長要根據溫度,及時將竹蓆撤下。
3、注意防寒
寶寶睡覺時,上身穿一件純棉小衫,下身穿一條過膝的褲子。這樣,即使寶寶睡覺好動,把被褥踢掉也不至受涼。
04
寶貝秋季怎麼「玩」
立秋已至,是不是就可以撒歡地出去玩了。其實,秋季帶孩子外出玩耍,也是有不少注意事項呢!
1、注意早晚溫差
立秋之後,晝夜溫差逐漸變大,家長需要及時給孩子增減衣服。早上、晚上溫度低,要給寶寶添衣保暖,中午天氣熱時要減少外出。
2、及時補充水分
秋季天氣燥熱,運動過後適當的給孩子補充水分,有利於他們的新陳代謝,還能更好地補充孩子身體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孩子的身體抵抗力比較弱,而秋天又是幼兒疾病的高發季節,家長帶孩子外出回家之後,要讓孩子及時洗手、換掉外面的衣服,儘可能地減少細菌給孩子帶來的不利影響。
立秋來臨,
「秋老虎」可是很兇的喲,
家長一定要掌握科學的防護方法,
讓寶貝度過一個,
健康、愜意的歡樂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