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熱在三伏,冷在三九」,2020年冬季哪天開始「數九」?答案來了
文/農夫也瘋狂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這是在我國一首婦孺皆知的童謠了,就連一些還剛剛上幼兒園的小孩子,也會背誦它。
現在12月份已經過半了,也就意味著2020年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了。而進入12月下旬之後,又將要迎來一個對農民很重要的節氣,那就是今冬的第4個節氣——冬至。
老話常說「冬至大如年」,這是古人最先確定的一個節氣,並且在古代的時候冬至還是春節的開始,可見其重要性。在民間現在還有一些冬至節氣相關的習俗,比如南方大部分地區在冬至節氣要祭祖,而北方地區則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至今民間還有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
另外說到冬至,很多人第一個會想到的就是「數九」的習俗,那今年冬季是從哪一天開始數九呢?「幾九」的時候最冷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何時開始「數九」?
這裡我們先來看看數九的口訣,在民間流傳很廣的一種說法就是「夏至三庚數頭伏,冬至逢壬才數九」的順口溜,這就是古人傳下來的「入伏」和「數九」的計算方法。字面意思是說,夏至節氣以後所出現的第三個「庚日」,就開始入伏了。而冬至節氣以後,第一個「壬日」就開始數九了。
這裡的「庚日」、「壬日」分別是指古代的「幹支紀日法」中帶有「庚」字頭和「壬」字頭的那一天。由於天幹是十個數字,而一年是365天(閏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數倍,所以每年壬日和庚日都是變化的,因此每年入伏和數九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
今年的冬至是在12月21日,農曆十一月初七日。冬至節氣後第一個壬日是12月25日(壬寅日)農曆十一月十一日。因此根據這種說法,就是從這一點開始數九,即12月25日是數九的第一天,以此類推,每隔九天為一九,直到「九九」八十一天之後,冬天也就過去了。
不過現在多數地區流傳另外一種說法,那就是冬至節氣以後就開始數九。因為冬至在公曆的時間基本是固定不變的,都是12月22日前後,所以每年數九的時間都是固定的。但是有些專家也說從冬至節氣這天開始數九的說法是錯誤的。
在民間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單日冬至,當日進九,雙日冬至,次日進九",意思是說冬至節氣在農曆這天如果是單日,那就是當天就開始數九了。而如果冬至節氣這天是雙日,那就要第二天才開始數九。根據這種說法來看,今年冬至是在農曆十一月初七是單日,那就是從這一天開始「數九」了,即12月21日是「數九」的第一天。
值得一提的是,從冬至節氣這天開始計算數九的方法就正好和農諺「春打五九尾,春打六九頭」是相符合的,在2021年是2月3日立春,這一天正好是「五九」的最後一天。
今年冬季啥時候最冷?「熱在三伏,冷在三九」
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句農諺了,說的是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是三伏天,而相反最冷的時候就是「三九天」了。老話說「數九寒天,冷在三九」就是這個意思。不過根據歷年的情況來看,一般「四九」的時候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時間。
這個期間按照冬至節氣這天數九來看,「四九」是在2021年1月17日-2021年1月25日,也就是在元月份中下旬這一段時間是最冷的。等到了2月份以後,天氣就逐漸暖和了,因為立春節氣也要到了。而且2021年的春節是2月12日開始的,這個時候馬上就要進入「七九」了,春天已經快來了,看來春節會比較的暖和。
如果是按照「冬至逢壬才數九」,那因為是推遲了5天,以此類推「出九」也要推遲五天了,也就是要3月15日才出九了。各位朋友們,你認為哪一種數九的方法更靠譜呢?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