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考分數不得提供給中學

2021-02-25 家長幫南京站

今後,各省級招辦只能將考生的高考成績信息提供給考生本人及有關投檔高校,不得向考生所在中學及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

2月19日,教育部官網發布《關於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今年高考命題方向,並對高校招生錄取批次管理、各地的教育政績觀提出要求。

今年,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第三批高考綜合改革省份新高考將落地。教育部在《通知》中指出,各高校要加強與中學人才培養銜接,進一步優化選考科目要求,完善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並向社會公布,逐步轉變簡單以考試成績為唯一標準的招生模式。

教育部明確,2021年高考命題要堅持立德樹人,加強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考查和引導。要優化情境設計,增強試題開放性、靈活性,充分發揮高考命題的育人功能和積極導向作用,引導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

今年,強基計劃將繼續實施。教育部要求,優化高校考核的內容和形式,充分運用考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考查思想品德、專業興趣、科研志向以及吃苦耐勞的精神等,著力選拔「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優秀學生。加強與中學的銜接溝通,幫助學生了解強基計劃專業的優勢、培養模式和發展前景,引導適合的學生報考。

《通知》對高校招生錄取批次管理進行規範,不得隨意將普通批次招生專業安排至本科提前批次招生。各地要開展招生秩序專項治理,嚴肅查處違規宣傳、通過設置獎金等方式違規爭搶生源、違規承諾錄取等行為。

《通知》強調,各地各校要堅持正確的教育政績觀,除教育部規定的特定事項外,只能將考生的高考成績信息提供給考生本人及有關投檔高校,不得向考生所在中學及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嚴禁宣傳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高分考生」等,嚴禁各地政府、學校、培訓機構以高考成績為標準獎勵教師和學生。

來源:新京報

相關焦點

  • 高考分數不提供給考生所在中學!教育部剛剛發布!
    19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今年全國統考具體科目考試時間安排公布:亮點1
  • 榴槤資訊 | 教育部:今後不得將高考成績提供給考生所在中學
    新京報訊(記者 馮琪)今後,各省級招辦只能將考生的高考成績信息提供給考生本人及有關投檔高校,不得向考生所在中學及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2月19日,教育部官網發布《關於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今年高考命題方向,並對高校招生錄取批次管理、各地的教育政績觀提出要求。高考試題將增強開放性、靈活性今年,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第三批高考綜合改革省份新高考將落地。
  • 今起高考評卷23日查分數 學校不得公布、提供考生成績等信息
    原標題:今起高考評卷23日查分數「考完啦!」6月8日17:00,武漢一中考點門前響起歡呼聲。隨著英語科目考試的結束,2019年全國普通高考落下帷幕。湖北省高考評卷工作即日啟動,將於6月23日向考生公布成績。
  • 教育部:今後不得將高考成績提供給考生所在中學!對作業、手機、課後、校外培訓的最新要求來了.……
    今後,各省級招辦只能將考生的高考成績信息提供給考生本人及有關投檔高校,不得向考生所在中學及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
  • 教育部:高校不得擅自規定男女生錄取比例
    昨天,教育部下發《關於做好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連續公布「26個不得」禁令。今年,部分省份將試點一檔多投,有的還將試點減少招生批次。另外,教育部強調,從2015年起所有試點高校自主招生考核全部安排在全國統一高考結束後、高考成績公布前進行,高考前不得以任何形式開展自主招生考核。  教育部明確,要改進投檔錄取模式,推進並完善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方式,適當增加平行志願數量,降低考生落選風險;鼓勵有條件的省份探索「一檔多投」錄取模式,依據考生志願將檔案同時投放多所高校,增加高校和考生雙向選擇機會。
  • 2021年高考時間定了!高考成績將不再向各中學提供,還有這些新規……
    教育部要求,健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高考組織工作機制。結合疫情防控實際,進一步細化組考防疫工作方案,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標準,強化命題制卷、考點考場、評卷等場所防疫舉措;做好考生和考務人員日常體溫測量和身體健康狀況監測,按要求為每個考點配備防疫副主考,設置必要的隔離考場、隔離設施,配備充足的防疫物資等。
  • 八部門:不得以中高考成績片面評價學校和教師,堅決克服「唯分數...
    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的若干意見》。在增強學校辦學內生動力方面,《意見》提出要強化評價導向作用,各地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科學的教育質量觀,不得以中高考成績或升學率片面評價學校、校長和教師,堅決克服「唯升學」、「唯分數」的傾向。
  • 教育部:不得將學籍作為入學和轉學條件
    人民網北京6月29日電(記者賀迎春)教育部辦公廳日前印發通知,進一步規範中小學生學籍管理,強調不得將學籍作為入學和轉學條件。 教育部強調,學籍的主要功能是記錄,學籍是學生入學的結果,不是前提條件。
  • 教育部發布最新通知,今年有很多變化
    19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今年全國統考具體科目考試時間安排公布:亮點1防疫:為每個考點配備防疫副主考教育部要求,健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高考組織工作機制。亮點3命題:今年高考試題增強開放性教育部要求,穩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加強與中學人才培養銜接,完善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並向社會公布,逐步轉變簡單以考試成績為唯一標準的招生模式。
  • 教育部公布高考考場紀律 遲到15分鐘不得進場
    2012年高考每個考場考生數為25到30人,配備2到3名監考員。監考員不得由本地高三任課教師或班主任擔任,每科考試考生遲到15分鐘後不得進入考場。這是記者從教育部公布的《2012年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考務工作規定》中獲悉的。
  • 明星自曝高考作弊!教育部「怒了」:追查到底!高考公平容不得一絲造假!
    他當年參加高考的山西省招生考試管理中心工作人員稱此事教育部已介入調查,山西省招生考試管理中心正協助調查。▲官方回應仝卓自曝高考時將往屆生身份改為應屆生:已展開調查 5月29日夜,教育部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微言教育 對仝卓自曝疑似高考「舞弊」進行回應。
  • 高考在即,教育部發布重要提醒
    高考真題絕密答案!分數不夠,花錢保錄取!撿到一張高考準考證,急擴散!……這些高考詐騙套路你都了解嗎??有的聲稱不用看分數,只要花錢就能搞定;有的吹噓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學定向招生計劃,保證錄取,收取高額「定向費」。【案例詳情】李某在朋友交往中得知,高某的獨子即將參加高考,遂告知對方,其舅舅在北京一知名高校任教授,可通過「內部指標」幫孩子上大學,只要肯花錢就行。高某孩子的高考成績出來後,分數只能上三類本科院校。
  • 2021年全國高考時間定了!
    ,且不得超過20分。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可在其文化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一定分數投檔,分值不得超過10分。除教育部規定的特定事項外,只能將考生的高考成績信息提供給考生本人及有關投檔高校,不得向考生所在中學及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嚴禁各地政府、學校、培訓機構以高考成績為標準獎勵教師和學生。教育部要求,健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高考組織工作機制。
  • 6月7日、8日高考!網友:想起去年7月的高考了
    具體考試科目時間安排報教育部考試中心備案後發布。省級統考和高校的招生考試時間,分別由各省級招委會和高校按照教育部有關要求確定並發布。教育部要求,健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高考組織工作機制。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加強與中學人才培養銜接,完善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並向社會公布,逐步轉變簡單以考試成績為唯一標準的招生模式。2021年高考命題要堅持立德樹人,加強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考查和引導。要優化情境設計,增強試題開放性、靈活性,引導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
  • 安徽2021年高考加分政策公布!5類人員不得報名!
    安徽2021年高考加分政策公布!5類人員不得報名!同時符合多項增加分數投檔條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項分值,且不得超過20分,所有高考加分均不得用於不安排分省計劃的招生項目。
  • 2021年全國高考時間,定了!
    ,且不得超過20分。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可在其文化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一定分數投檔,分值不得超過10分。除教育部規定的特定事項外,只能將考生的高考成績信息提供給考生本人及有關投檔高校,不得向考生所在中學及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嚴禁各地政府、學校、培訓機構以高考成績為標準獎勵教師和學生。防疫:為每個考點配備防疫副主考教育部要求,健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高考組織工作機制。
  • 高考閱卷正在進行,你的高考分數是這樣打出來的!
    對於參與高考閱卷的人員,我省按照教育部的規定製定了具體的選聘條件,要求各地各校嚴格選定。各科評卷教師都來自中學或高校在編在崗教師,並且要求熟悉學科教學、考試內容,具備計算機操作基本技能,政治思想好,組織紀律性強,並且無直系親屬或利害關係人參加今年的高考。
  • 「高考狀元」再見!教育部最新通知:嚴禁公布「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
    日前,教育部發文,嚴禁以任何形式公布、宣傳、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高分考生」等。 2月8日,高中生家長圈從教育部官網獲悉,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對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作出部署。 《通知》重點強調了五方面工作任務。
  • 教育部通知|2021年高考6月7日開考!
    各地各校要堅持正確的教育政績觀,進一步規範高考成績發布和相關宣傳工作,轉變簡單以高考成績評價學生、以錄取分數線評價高校的做法。除教育部規定的特定事項外,只能將考生的高考成績信息提供給考生本人及有關投檔高校,不得向考生所在中學及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要協調相關部門和新聞媒體,嚴禁宣傳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高分考生」等。
  • 高考在即,教育部發重要提醒!
    高考真題絕密答案!分數不夠,花錢保錄取!撿到一張高考準考證,急擴散!……這些高考詐騙套路你都了解嗎??教育部提醒:高考招生制度是國家基本教育制度。高考招生錄取工作都是在網上進行,並嚴格執行已公布的招生計劃,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內部指標」,更不會向家長收取高額費用。以往高考期間,網上經常流傳××考生準考證丟失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