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石小宏
12月8日晚,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要求,經省市專家研判,並經省防控指揮部同意,成都市將成華區崔家店華都雲景臺小區和郫都區唐昌鎮永安村8組劃定為中風險地區,加上7日被劃定為中風險區的郫都區郫筒街道太平村,目前,四川有三個地方成為了中風險區,其餘地區全部為低風險地區。
為何中風險區具體到村、社區?中風險區與低風險區防控舉措有什麼不同?市民在個人防護上又該注意些什麼?就此,川觀新聞記者獨家採訪了省衛健委新冠疫情防控專家組組長、省疾控中心主任醫師祝小平。
中風險區範圍怎麼劃?
風險區劃定縮小到村、社區甚至樓棟 更科學更精準
祝小平介紹,按照國家聯防聯控機制相關要求,上述三個地方出現新增本地確診病例後,經過專家研判和省防控指揮部同意,由低風險區調整為中風險區。與過去相比,現在在中風險區的範圍劃定上有了一定調整,過去對中風險區的劃定是以區域為單位,比如縣、區等等,現在則是根據疫情的情況,縮小了範圍,中風險區也可以是一個村、一個社區甚至一個樓棟等。
祝小平介紹,按照防控要求,一旦被劃定為中風險區後,相關人員原則上不離開當地,確需離開的須持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同時要進行全員的核酸檢測,還要有14天的隔離觀察期。在中風險的區域內,任何聚集性的場所也必須暫時關停,比如餐飲業、麻將館等,以防範聚集性疫情風險。「中風險區的劃定縮小區域,更科學、更精準,對群眾的工作生活影響也更小。」祝小平說。
據介紹,如果連續14天沒有新增本地確診病例,將調整為低風險地區,採取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
個人防護怎麼做?
既不能掉以輕心,也不必過度恐慌
在談到個人防控措施時,祝小平說,現在廣大市民在個人防護上既不能掉以輕心,也不必過度恐慌。
一方面,如有中風險地區旅居史,或與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行動軌跡有交集的,應第一時間向所在社區報備,配合做好各項防控措施。
另一方面,只要出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戴好口罩,尤其進入是人員較多的公共場所,公共運輸等。平時要保持手部的衛生,在流通水下常洗手。在家裡要保持空氣流通。在購買冷鏈食品時,在戴口罩和手套,並保持使用公筷的習慣。
「這段時間最好減少去人多的場所」,祝小平說,其實只要做好了個人防護,就能最大限度的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