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反激電源整體原理圖
圖1開關電源從市電火線L和零線N進來後,有一個電流較大的保險管,如圖1所示。這是因為板子上有其他市電交流負載,如交流電機等,當負載電流過大時,保護電路。該保險管電流參數需要根據實際負載功率計算選擇。保險管後有一個壓敏電阻(如圖2所示),用於抑制浪湧和瞬時尖峰電壓,當其兩端電壓高於其閾值時,壓敏電阻值迅速下降,從而流過大電流,保護後級電路。在壓敏電阻後又有一個電流較小的保險管(如圖2所示),這才是真正針對板子開關電源的過流保護,防止電源電流過大,保護電路。保險管後的NTC電阻(如圖2所示),用於抑制開機時的浪湧電流,因為剛開機時,NTC溫度較低,電阻值很大,抑制電流過大;當在電流作用下,NTC電阻溫度升高,電阻值下降到很小,不影響正常工作電流。安規X電容(如圖2所示)用於濾除市電的差模幹擾,其後的3個電阻主要用於給X電容放電,以符合安規要求,防止在切斷市電輸入時,人手觸摸到金屬端子有觸電感。使用多個電阻的原因是分散承受電壓和功率。共模電感(如圖2所示)用於濾除共模幹擾電流。
圖2輸入部分電路
圖2輸入電容EC1在行業上有個3uF/W的通用原則,但需要注意的是該功率是輸入功率而非輸出功率,假設輸出功率12W,效率為80%,則輸入功率為15W,則輸入電容至少為45uF,如圖8所示。由於反激電源演變自Buck-Boost,其輸入迴路和輸出迴路均是電流不連續路徑,因此均要控制迴路面積越小越好。輸入電容EC1要靠近電源晶片,如圖3所示。同理,輸出整流二極體和輸出電容也應該靠近變壓器。
圖3
圖3RCD鉗位電路用於吸收開關管關斷時的Vds高壓,防止損壞MOS管(電源晶片)。Layout時需將電容靠近變壓器,電阻次之,如圖4所示。
圖4
圖4光耦用於反饋輸出電壓,並進行隔離,II型補充設計原理圖參考上述的文章,在此不再贅述。光耦反饋迴路的初級GND最好不要和大電流路徑的初級GND共用,以免受到幹擾影響導致輸出電壓波動,因此採用單獨拉一根GND地線到EC1的公共地,形成單點接地,如圖5所示。
圖5
圖5並聯於輸出整流二極體兩側的RC阻容吸收回路,用於抑制二極體在高頻通斷情況下產生的EMI,因為二極體在導通瞬間會產生電壓尖峰(電場),在關斷瞬間會產生電壓尖峰和電流尖峰(磁場)。輸出電容EC2和EC3要注意均流設計,如圖6所示,兩個電容的電流路徑是基本等長的,以避免某個電容因過流而提前失效。
圖6
圖6輸出電壓反饋節點需要從末端電容取出,以提高電壓穩定精度,如圖7所示。
圖7
圖8
本文部分內容整理自《百度文庫 反激式開關電源PCB設計要點》
一、基礎知識
電源的分類
開關電源各種拓撲結構的特點
開關電源Buck電路CCM及DCM工作模式
選擇隔離電源還是非隔離電源?
電源完整性——理解與設計
Buck與Boost電路原理,動畫講解
Boost電源原理及工作過程詳解
BUCK-BOOST 電源原理及工作過程解析
Buck電源原理及工作過程解析
Boost電源原理及工作過程詳解
BUCK-BOOST 電源原理及工作過程解析
二、電路設計
1、輸出電容的選擇
關於Buck電源的輸出電容的容值如何計算?
2、輸入電容的選擇
開關電源的輸入電容的選擇
3、輸出電感的選擇
Buck電路選擇輸出電感
4、MOSFET的選擇
開關電源MOSFET選型與使用
5、電源中的緩衝吸收電路
開關電源中的緩衝吸收電路
6、開關電源損耗
開關電源的八大損耗
7、自舉電容
Boot電容(自舉電容)的工作原理
8、電流檢測
開關電源的輸出電流檢測
開關電源輸出電感的DCR溫度補償
9、電源緩啟動
電源緩啟動原理
10、VTT電源
為什麼DDR電源設計時需要VTT電源
三、PCB設計
開關電源PCB設計要點分析
BUCK電路原理及PCB布局與布線注意事項
非隔離式開關電源PCB布局設計技巧
開關電源的PCB布線設計技巧——降低EMI
什麼是好的「電源分配網絡的」PCB設計
四、環路穩定性
環路補償
電源環路穩定性評價方法
五、電源測試
開關電源測試項目
電源紋波測試
電源效率測試
電源相關的測試
六、電源可靠性
電源輕載嘯叫問題及實例
電源的可靠性設計
諧波過高導致 UPS 輔助電源板頻繁損壞
多電源電路的可靠性設計案例
消除Buck電源轉換器中的EMI問題
電源的安規設計
七、隔離DCDC
從Buck-Boost到Flyback
反激變壓器設計過程
漏感
開關電源變壓器的結構和組成
看了這兩個視頻,就理解「氣隙」了
反激式開關電源設計步驟詳解
八、設計實例
一個BUCK電源電路設計測試過程
1V20A模塊選型
POE電源模塊設計詳解
AC-DC電源設計實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