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新型仿生複眼模擬昆蟲視覺 蒼蠅比你反應快,或因看世界的...

2020-12-11 天津大學新聞網

《科技日報》 2019年9月16日 第08版

陳 曦 通訊員 張 華

我們拍蒼蠅的時候,蒼蠅會非常迅速地飛走,你知道蒼蠅是怎麼看到威脅並迅速做出反應的嗎?

近日,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研製了新型仿生複眼視覺系統,通過對複眼結構及探測方法等多個層面的模擬,發現昆蟲可能是根據目標發出的光強度來探測目標軌跡,其複眼結構基於光能分布的目標空間定位方法,能在極短時間內感知物體迫近。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光學快報》上,美國光學學會對其進行了專題報導。

還原昆蟲視覺系統

「昆蟲複眼視覺系統體積小、重量輕、視場角大、時間解析度高、運動目標探測靈敏,這使其具有其他成像方法無法比擬的優勢,然而昆蟲複眼快速感知物體目標運動軌跡的機理還不明確。」 課題負責人宋樂副教授介紹說,「自然界昆蟲複眼的尺寸極小,理論上並不能夠進行清晰的成像,但昆蟲普遍具有很強的趨光性,而且相對於清晰成像而言,光強的信息量比較小,這對需要極短反應時間來保證生存的昆蟲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希望通過仿生系統來探索並證實這種特性。」

研究團隊利用單點金剛石切削法,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上製作了表面有169個子眼的仿生複眼。子眼採用六邊形微透鏡陣列密接排布,以避免產生子眼間盲區;同時,子眼面形採用非球面,通過對非球面的優化,進一步降低了光學像差。這種仿生複眼可模擬昆蟲複眼功能,每個子眼均可作為獨立的視覺感受器。子眼半徑約1毫米,169個子眼形成一個尺寸約為20毫米的組件,其視場角可達90度。

研究人員通過在構成複眼的曲面透鏡和圖像探測器之間放置一個錐形導光器件,使表面彎曲的複眼可以均勻地接收來自不同角度的光。錐形導光器件由多束光纖熔接而成,具有傳像功能,可在提供無畸變圖像傳輸的同時,實現圖像縮放。「採用這種策略,一方面可將複眼透鏡所成的曲面像轉化為平面像以便平面探測器接收,另一方面可將複眼透鏡所成的大視場圖像等比壓縮為較小的像,以使其能夠全部無損地成像於小尺寸平面探測器上,實現耦合,從而降低了對平面探測器的技術要求。」宋樂介紹說。

由一面馬賽克牆獲得靈感

新型仿生複眼器件雖然製作完成了,但是如何利用仿生複眼模擬昆蟲看世界,實現高靈敏度探測,卻又是一個難題。「我們嘗試了很多方法,也採用了很多高複雜度的算法,力求從子眼圖像中獲取更多的細節信息,來確定目標位置,但因為運行時間太長,探測速度總是上不去。」宋樂回憶說,「直到有一天,我們在一家餐廳裡看到了一面馬賽克牆,牆上密布的馬賽克塊在燈光的映照下,呈現出了形態各異的光斑和光暈。那一瞬間,靈感就來了。」在新設計靈感的指引下,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基於光能分布的目標空間定位方法。「打個比方,將複眼展平後就類似於一面馬賽克牆,每個子眼就像每一個馬賽克塊,假設我們用一個光源照射牆面,由於光源位置、角度的不同,受其影響的馬賽克的塊數以及光能分布的規律也會有所不同。」宋樂說。同理到複眼,研究人員提取了目標圖像的相對亮度來進行探測,即由每個受光子眼的光強、中心子眼的光強以及中心子眼的像素數,即可確定目標的遠近,大大簡化了算法的流程。

「通過用仿生複眼實現高靈敏度探測,我們發現昆蟲或許僅根據物體的亮度就能定位目標,就像只需要了解受光源影響的馬賽克塊數的平均值就可以定位目標一樣。而人類需要複雜的圖像信息來判斷物體的位置,就像必須要了解每一塊馬賽克受光源影響的信息一樣,這樣反應就會慢很多。」宋樂介紹說,「這種簡單的探測機制非常適合昆蟲的腦神經系統,因為飛行昆蟲的神經系統比脊椎動物的要簡單得多,眼睛和飛行相關肌肉之間直接的神經元鏈也只有6—7個細胞。僅僅需要處理圖像的明暗灰度信息,便可使昆蟲對威脅作出快速反應,可幫助它們躲避捕食者。」

研究人員還發現,目標距離複眼系統越遠,定位精度就會越低,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大多數昆蟲都是近視眼。

可應用於各種領域

這種新型仿生複眼能夠快速探測目標的空間位置,未來可以應用於智慧機器人、無人駕駛、飛行器、生物醫療等領域。「無人駕駛汽車會遇到許多突發事件,例如行人突然出現,前方車輛急停或者急拐彎等等。若將仿生複眼系統應用於無人駕駛汽車上,則可以輔助實現快速探測或自動躲避。」宋樂介紹說。

複眼系統本質是一種單相機三維定位系統,與傳統的多目立體視覺系統相比,複眼系統的體積較小,可實現緊湊空間內的立體探測,例如醫用內窺鏡等領域。

此外,這種複眼結構還可以應用於光伏系統的高效能量轉換。宋樂解釋說:「我們知道,太陽能電池板的能量轉換與光線入射電池板的角度有關。若將複眼系統引入光伏系統,則可以利用複眼對光線的大視場接收能力,提高其能量轉換效率。」

科技日報: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9-09/16/content_430814.htm?div=-1

(編輯 焦德芳 王寒玉)


相關焦點

  • 科技日報:新型仿生複眼 揭示昆蟲如何看世界
    科技日報記者 陳曦   通訊員 張華我們拍蒼蠅的時候,蒼蠅會非常迅速的飛走,蒼蠅是怎麼看到威脅並迅速做出反應的?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製新型仿生複眼模擬昆蟲的視覺系統,發現昆蟲可能是根據物體發出的光強度來探測物體的軌跡。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光學快報》上,並被美國光學學會進行了專題報導。
  • 動物仿生學有多強大?
    蝙蝠本領:蝙蝠發射出的超聲波碰到飛舞的昆蟲能立刻反射回來,這時,蝙蝠就知道:周圍有吃的了。 仿生運用:根據蝙蝠發明的雷達能及時探測出敵機的方位和距離,以便發出警報,然後進行狙擊。 關鍵詞:蒼蠅與照相機
  • 貓是不是所有動物中反應最快的?為什麼?
    而貓主要靠的是自己的視覺和聽覺,這一點在它與蛇類對峙時就能體現的淋漓盡致。蛇類的攻擊速度一般都在0.05秒左右,而即使在如此快的速度下,它們也很難攻擊到貓,這就表面貓的反應速度要比蛇的攻擊速度還要快。具體快多少,雖然沒有一個準確的科學一點的數據,但是我們可以與其他動物做一下對比。蒼蠅為什麼是反應最快的動物?
  • 昆蟲的奇妙生活:拉響世界上最小的小提琴
    這邊蜻蜓和蒼蠅需要好眼力,那邊穴居昆蟲卻可能是全盲的。與花朵發生近距離接觸的昆蟲,比如蜜蜂,還能看見色彩,但它們的顏色光譜上移,所以看不見紅色光。可它們能看見紫外線,這和我們人類不一樣。這意味著很多被我們看作單色調的花,比如向日葵,在蜜蜂眼裡卻有著與眾不同的花紋,常常是宛如「降落跑道」,引導它們去往花中蜜源。昆蟲的複眼由很多小眼構成。
  • 人眼只有一雙瞳孔,昆蟲卻有千百個「瞳孔」,它眼中的世界什麼樣
    不了解昆蟲的朋友可能不知道複眼是什麼東西,它其實就是昆蟲的眼睛。只是它和我們人類等哺乳動物的眼睛很不一樣,我們人類的眼睛都是一雙瞳孔(每隻眼睛有一個),但是昆蟲的眼睛往往會有千百個「瞳孔」,所以昆蟲的眼睛才被叫做複眼。
  • 三葉蟲能看到不一樣的世界,科學家揭開複眼之謎,複眼猶如計算機
    但如果說哪一類動物的眼睛最為獨特,那應該就是昆蟲的複眼了。從表面上看昆蟲擁有一對與面部不成比例的大眼睛,放大了看我們會發現這雙大眼睛是由密密麻麻的「小眼睛」組成。長期以來科學家們想探索昆蟲的複眼結構是如何起源的,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根據報導,一篇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的研究論文似乎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
  • 3年級下冊課文詳解:《昆蟲備忘錄》
    第3課 昆蟲備忘錄複眼①我從一本書上知道蜻蜓有複眼,從那以後,就一直在琢磨複眼是怎麼回事。句解:寫「我」對蜻蜓的複眼產生興趣的起因。②「複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個大眼睛。句解:作者猜測複眼的組成。③那它怎麼看東西呢?是每個小眼睛都看到一個小形象,合成一個大形象?還是每個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個完整的形象?總是琢磨不出來。
  • 我們的世界呈現在動物眼中是什麼樣子
    昆蟲的眼睛通常由數千個微小的透鏡和感受器組成,它們共同產生了寬闊的視野,大部分昆蟲能夠看見紫外線,而且可以將它們所看到的世界慢動作化。就像大片裡那些躲子彈的鏡頭感覺差不多。蒼蠅擁有炫酷的慢動作眼蒼蠅的複眼由成千上萬個被稱為全單體的小視覺感受器組成。每一個網膜本身就是一隻正常運作的眼睛,所有的網膜一起提供一個更廣闊的視野。而且蒼蠅的眼睛向外突出,提供了接近360度的周邊視覺。
  • 最美「昆蟲」排行榜:蝴蝶第1,豆娘第4,蒼蠅意外上榜
    有很多人喜歡收集蝴蝶,在美洲,「看蝴蝶」和「看鳥」是一種吸引許多人參與的活動。2、蜻蜓一般體型較大,翅膀長而窄,膜質和網狀靜脈極為清晰。擁有非常敏感的視覺,腹部細長,呈扁平或圓柱形。腳又細又弱,上面有鉤子,還能在空中飛行時捉到害蟲。3、獨角仙也被稱為雙叉犀金龜,威武強壯。世界上大約有60種大型獨角仙,其他小型或不明顯的有1300多種。
  • 細數那些漂亮可愛的仿生機器人
    這個新原型擁有柔軟的身體,體內只裝有1臺發動機以及6個移動部件,使其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模擬真實魚的移動。機器人壁虎珠海新概念航空太空飛行器有限公司李曉陽博士和他領導的研究組,2008年11月15日研製成功仿生機器人壁虎「神行者」。仿生機器人壁虎「神行者」作為一種體積小、行動靈活的新型智慧機器人,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廣泛應用於搜索、救援、反恐,以及科學實驗和科學考察。
  • 您希望孩子有怎樣的童年 | 學科作文練寫手冊 科學作文: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
    ,今天就跟著學科作文一起去觀察放大鏡下的奇妙昆蟲世界吧。我能通過放大鏡對昆蟲的身體結構的細部、活動情況等進行細微觀察,並通過對比,發現放大鏡下的奇妙昆蟲世界,培養使用放大鏡觀察昆蟲的興趣。     2.我能清楚、具體、有條理地記敘放大鏡下觀察到的昆蟲身體結構、活動情況,從課外了解到昆蟲的生活習性。3. 我能借鑑科學小品文的方法,靈活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1.你觀察過哪些昆蟲?
  •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4課《昆蟲備忘錄》
    點上方↑朗讀課文可關注3.4昆蟲備忘錄複眼我從一本書上知道蜻蜒有複眼
  • 仿生機器人分為哪幾類_仿生機器人研究現狀
    水下仿生機器人是指模仿魚類或者是其它水生生物的一些特性研製出的新型高速、低噪音、機動靈活的柔體潛水器,這些仿魚推進器的效率可以達到70%到90%。比如說機器魚、機器蟹等等。由於單個水下仿生機器人的活動範圍和能力有限,所以具有高機動性、高靈活性、高效率、高協作性的群體仿生水下機器人系統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空中仿生機器人是具有自主導航能力、無人駕駛的飛行器。
  • 昆蟲間諜成真 「甲殼蟲版GoPro」帶人類換個視角看世界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在為蜜蜂設計了微型傳感器背包之後,來自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又把目光投向了甲蟲。據外媒7月16日報導,研究人員打造了一個先進的微型攝像機背包,安裝在了甲蟲的背上。為了能讓系統正常工作,研究小組從昆蟲仿生學中借鑑了經驗,研究人員索耶·富勒說:「果蠅會使用10%-20%的能量驅動大腦,而這些能量大部分用於視覺處理,為了降低能量消耗,果蠅複眼上有一小部分高解析度區,它們會轉動頭部以這部分區域去看向目標,而不是讓整個複眼都處於高解析度狀態。」
  • 走進《昆蟲備忘錄》,了解你不知道的小生靈
    我們都喜歡小昆蟲,你喜歡蜻蜓、瓢蟲、獨角仙和螞蚱嗎?今天我就帶你們來仔細看一看吧。圖片展示:生字說明(2)課文知識梳理:四個小課題:①複眼:蜻蜓的顯著特徵。圖片展示:蜻蜓介紹A蜻蜓別名:無顯著特徵:有複眼,視覺靈敏[拓展]複眼是一種由不定數量的小眼組成的視覺器官
  • 永南小學三二班學習《昆蟲備忘錄》後「神獸」眼裡的昆蟲世界
    通過線上語文課,我們學習了《昆蟲備忘錄》,讓我們這些神獸了解到了更多的昆蟲界的知識,比如蒼蠅、蜻蜓那神奇的複眼;比如瓢蟲 (俗稱花大姐),它們也有益蟲和害蟲之分;比如昆蟲裡的霸王,力大如牛的怪異的獨角仙;還有經常出現在畫家筆下的,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傢伙——螞蚱的形體竟然有那麼美!昆蟲的世界實在是太神奇有趣了!
  • 統編版三年級下冊第4課《昆蟲備忘錄》知識點+同步練習
    5.振膜:為昆蟲中最常見的一類翅,翅膜質薄而透明,翅脈明顯可見。6.嚴絲合縫:指縫隙密合,也用來形容言行周密,沒有一點兒漏洞。 七、句子解析1.我從一本書上知道蜻蜓有複眼,從那以後,就一直在琢磨複眼是怎麼回事。「複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個大眼睛。那它怎麼看東西呢?
  • 每到夏天,家中廚房蒼蠅滿天飛,教你一個小妙招,讓它有來無回!
    每到夏天家中就會出現一些煩人的蒼蠅,特別是廚房裡特別多,大家討厭蒼蠅,蒼蠅雖然不咬人,但是」嗡嗡嗡「地叫讓人很煩,而且蒼蠅很髒,它們攝食人的食品、畜禽分泌物與排洩物,一旦落在食物上會傳播病菌。所以家裡有蒼蠅一定要及時驅逐出境。
  •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4課《昆蟲備忘錄》知識教學
    1.同學們,你平時見過哪些昆蟲?你了解哪些昆蟲?它們身上的秘密你又知道多少?(課件出示2:一些昆蟲圖片)學生交流自己認識的昆蟲。2.下面就讓我們認識隨著作者一些認識一些昆蟲,探究它們身上的秘密吧!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板書:昆蟲備忘錄)二、初讀課文,質疑感知。
  • 用蒼蠅拯救世界?這家日本科技公司要搞「大事情」
    來源:海外網圖源:NNN海外網12月26日電 在很多人眼中,蒼蠅是一種害蟲,還會傳播多種病菌。但在日本,有一家科技公司本著「蒼蠅也能拯救世界」的理念,希望能運用技術手段讓這種害蟲造福於人類。據全日本新聞網(NNN)26日報導,近日,為了探討如何有效利用昆蟲,來解決由人口增加而引發的食物危機問題,有日媒近日採訪了日本一家昆蟲科技企業的董事長流鄉綾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