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城是溫州市區「月光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分布著大量酒吧、KTV、餐廳等餐飲娛樂資源,成為許多市民夜生活的「打卡地」。但令人頭疼的問題也隨之而來,特別是華中大廈與麗都大廈之間的背街小巷,深夜違停、亂鳴喇叭問題頻現。居民們紛紛抱怨,向相關部門尋求解決之法。
今年11月初,溫州交警二大隊對該區域進行追根溯源,聯合街道、社區等部門,將各項管理措施漸次落地。經過一個多月整治,附近居民重拾往日的「安靜夜晚」。
「終於可以睡個踏實覺了!」李先生家住歐洲城附近,談起最近的睡眠質量,他很滿意:「自打家門前的小岔路整治後,在夜間很少聽到亂鳴的喇叭聲。」然而,前不久他還在為小區附近夜間亂鳴的喇叭聲發愁。
李先生當時的投訴是這樣的:江濱西路麗都大廈與西邊的華中大廈及南邊的沃爾瑪超市形成Y字型的小岔路口道路擁堵,造成汽車亂按喇叭,尤其在1點到至3點噪音汙染嚴重。
整改前:華中大廈小路與李先生有相同煩惱的還有市民鄭先生,希望相關部門能對該處加強管理。
「歐洲城是市區典型的商住一體區域,夜間最高峰時,有20多輛計程車在附近排隊候客,造成嚴重道路擁堵,鳴喇叭的現象頻現。」五馬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葉醒芬說,睡個安穩覺,曾是附近許多住戶的期盼。
整改前:歐洲城羅馬廣場追溯問題「結症」
11月初,針對居民投訴的痛點難點,交警二大隊採取人力「硬管理」,轄區中隊聯合江濱派出所組成整治小組,在每天凌晨2、3點,對江濱西路麗都大廈周邊路段加強巡邏管理,以規範車輛文明行駛,杜絕按喇叭等違法現象。
雖然投入了大量的警力,但效果卻沒有預期理想。交警二大隊負責人解釋道:執法人員在現場管理雖然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但一來人力投入較大,二來亂鳴喇叭的聲響單純靠執法人員的耳朵去判別存在誤差,可以說「事倍功半」。
整改前:江濱西路華中大廈車位如何撥開雲霧,解決問題結症?大隊找出歐洲城周邊道路夜間交通秩序亂象的相關視頻反覆研究,追根溯源,分析探討。「附近娛樂商鋪眾多,東、西、南三個方向的車輛都從華中大廈、麗都大廈Y字型的交匯駛入,再加上計程車違法排隊候客,造成路面堵塞,故而出現亂鳴喇叭的現象。」找出夜間亂鳴喇叭的癥結,交警部門對症下藥,制定「管違停促禁鳴」的破解之法。
隨後,交警二大隊主動與五馬街道取得聯繫,多次聯合街道相關負責人進行現場勘查,謀劃出初步具體方案:撤銷「Y」字型路口的8個路面停車位,清理附近石墩、花盆等障礙物,讓道路資源得到進一步優化;同時,在現場施劃多個禁停網格線、設置警示牌、安裝24小時抓拍「電子警察」。大隊聯合街道、社區與麗都、華中大廈住戶代表、周邊住宅物業、沿街商戶等展開討論和協商,最終達成共識。其次,大隊在區域間進行積極宣傳,營造管理氛圍。
整改前:華中大廈路邊有停車位11月11日,交警二大隊組織警力持續向歐洲城周邊過往車輛、娛樂場所、住宅區等,挨家挨戶發放禁鳴宣傳單。為擴大宣傳,大隊還主動對接移動公司,向經過該區域的駕駛員發送禁鳴提醒簡訊。11月28日電子監控抓拍系統啟用之前,他們還給被監控抓拍到的違停車輛車主發送溫馨提醒,做到精準宣傳。
隨著解決措施的層層推進,短短的十幾天,居民驚喜地發現:夜晚的喇叭聲幾乎聽不見了,計程車排長隊候客的現象消失了。交警部門最新的數據顯示,12月9日,該條路段計程車違停數據為0,整治的成效正被慢慢釋放出來。附近的住戶都紛紛豎起大拇指,為整治成效點讚。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交警二大隊負責人說,他們還將持續對該路段進行監測,做到無死角、抓拍全覆蓋。此外,將不定期組織警力進行抽查,確保不反彈、不回潮。
(原標題《溫州網絡問政|夜間亂鳴喇叭的破解之道》,原作者莊越,來源:溫州新聞客戶端。編輯 項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