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寫這種集中推薦的文章,就會篇幅拉很長,而且越寫越長,就總會想,這款都推薦了,那另外一款好像也應該寫寫,一來二去就幾千字了,後來想想還是量力而為吧,大家如果有什麼想買的想問的也可以在私信或者評論裡說出來交流。今天繼續給大家推顯示器的推薦,在雙十一之前很多價格都還是有效的。
*注1:文中的"吋"=英寸
*注2:1440p解析度=2K解析度
*注3:1500R的彎曲度>1800R彎曲度
*注3:TN面板會整體泛白,VA是非正面的可視區域略泛白,IPS整體平衡的比較好但漏光
入門家用款
為啥入門款要單獨放一個欄目呢?因為很多來提問的朋友,都會比較迷茫,即顯示器也不是買來專門玩遊戲的,但也不是完全不玩,就是較常規的家用使用場景。總體來說不想在顯示器上投入太多的比較適用。對於比推薦的這個最入門的顯示器更入門的低價款,比如京東自有品牌Dostyle還有Panda、創維之前出的¥300+的顯示器,這種我個人覺得有京東自營兜底售後的話,也不是不能買,畢竟那個價格還要啥自行車,還帶了IPS呢。但是如果想要好的體驗,穩定的光源什麼的,還是儘量選擇大牌一點的吧。
優派 VX2471-H
23.8吋平面屏,參考價格:¥550
這臺入門的顯示器,平時活動的時候最低¥500+,而雙十一的最低活動到過¥479,要說它的話,光是IPS+窄邊框就已經值回票價了,非雜牌廠,接口也有HDMI+VGA,對老機器也比較友好,就這個價格,還要啥自行車。
明基的GW2480/2780
24吋平面屏/27吋平面屏,參考價格:¥699/¥999
2480和2780都是同一個系列,一個24吋一個27吋,且都是IPS屏,帶萊茵的護眼認證。規格也是入門的主流規格,特色是帶倆聽個響的音箱,對於那種不用來聽音樂,只需要功能性(聽語音之類的)夠用且不用額外的線,另外比較好的部分是它背部的線收納很方便,可以把線收納到支架內,看起來會更簡潔。色域尚可,畢竟不是主打這方面功能的顯示器,但是還是有個至少96%+的sRGB。作為主流家用挺好的。
AOC I2490PXZ
23.8吋平面屏,參考價格¥949
127%sRGB/100%P3的色域是其最有性價比的地方,官方還專門標註了是LG的面板,可見是對面板特別驕傲,接口也比較齊全,HDMI和DP、DVI、VGA統統都有,還帶可旋轉支架。但是入門的顯示器,雖然規格好,但是基本素質擺在那裡,色域廣但是色不準,整體色調偏冷嚴重,250cd/㎡的亮度和178°的可視角度都是普普通通。總體來說對得起價格,適合預算有限,拿來看電影之類的,畢竟遊戲電影只需要看的爽,色準不太重要。
設計偏向的顯示器推薦:
設計的話,平面設計、UI、照片PS其實細分的話還是有所不同的,但總體還是比較趨同,至少一個接近100%sRGB色域的參數還是基本配備,其次是色準和色深。
戴爾U2419HS
23.8吋平面屏,參考價格¥1299
其實這款嚴格來說只能算是U2417H的小改款,兩者差價100,U2419HS多了萊茵的護眼認證(就是和魅族扯了一下皮的那個萊茵)和99% REC709色域的宣傳,除此之外,MiniDP接口還被閹割了。只能說是按著買新不買舊的原則可以考慮它,而比它便宜100的U2417H同樣也值得選購。也沒有個絕對的能選不能選。
AOC U2790VQ
27吋平面屏,參考價格¥1599
這個顯示器解析度達到了4K,對於很多修照片的人來說很方便,解析度大了以後能夠更細緻同時更完整的看照片。色域99%的sRGB,色深是10bit但是是8bit抖動達到10bit(這個價位買原生10bit也不太可能)。出廠經過了BU校準和色彩校準,所以偏色也不嚴重。支架不支持宣傳,但是用的是VESA接口可以外接支架,倒也不是什麼硬傷,但是做工上,只能說看得到的部分還說的過去,想想1K6的價格,還是值得的。
明基 PD2500Q
25吋平面屏,參考價格¥1900
這次推薦貌似推薦了不少的明基的顯示器,實際上以前大多推薦戴爾比較多,但是戴爾感覺還是太保守了一點,在其他家的顯示器或降價或有更多新品的時候,戴爾還是按部就班的做自己,還是老樣子。最後就是好東西還是有,但是吸引力肯定就會下降。說回PD2500Q,這顯示器,原生8bit面板,2K解析度,有99%的RGB色域,出廠校色加M-Book模式,從低端就開始有的自動調光當然也不會缺席。除了老一點不支持HDR以外,其他的規格基本上都算比較OK,雞肋的音箱什麼的起碼聊勝於無吧。在這個價位上,最長被拿來和它對比的就是戴爾的U2518DR,以前是2518D,升級款DR支持了HDR,兩者的規格接近,2518DR支持HDR,且U2518DR的做工多多少少比PD2500Q稍微好一點點。而PD2500Q則剩在包括自動調光、設計友好的CAD/CAM、暗房模式乃至M-Book等等多樣化的功能。總的來說兩者其實都可以選擇。
戴爾 U2718Q
27吋平面屏,參考價格¥3200
專業顯示器肯定也少不了戴爾的影子,4K+10bitIPS面板(8bit抖動10bit)+99%sRGB+入門HDR,基本的萊茵的護眼認證、窄邊框和戴爾標誌性的擴展接口以及旋轉支架。這個其實都是基本的,沒啥過多的說的,缺點要注意買來仔細檢查一下,因為有比較多的人反映遇到邊角泛紅的問題最後走了售後換機。
明基PD2700U
27吋平面屏,參考價格¥3300
這也是一個挺火的顯示器,4K解析度+99%的sRGB+HDR10的標註規格,屬於剛好夠用,出廠校色以後其色準表現很優秀,色深有10bit但是依然是8bit抖動到10bit。基本參數上屬於中規中矩,但是它帶了一堆的對設計師比較友好的功能,比如CAD/CAM模式,對於做結構圖的人很有用,能夠突出線條。比如支持KVM模式可以多主機用一個顯示器和鍵鼠,快速切換,還支持畫中畫PIP和雙畫面PBP。如果說這臺顯示器和上面的AOC比起來有什麼優勢的話,一來做工比AOC的好,其次就是這些功能了,另外就面板素質上也會更好一些。也有萊茵認證的護眼功能,且實現了DC調光。
明基 SW2700PT
27吋平面屏,參考價格¥4999
特別適合修照片的一個專業顯示器,原生10bit色深+99%Adobe色域+出廠校色還標配了遮光罩,這個就屬於是特別有針對性的針對設計師、修圖的人所做的顯示器了,顯示器側面還集成了一個SD卡的讀卡器。缺點就是邊框厚,解析度只有1440p。
遊戲顯示器推薦:
遊戲顯示器,建議在預算範圍內能選擇高刷新的是最好的,不光是針對FPS、ACT遊戲,因為如今很多的3A大作對於畫面、動作的製作都很細,有個高刷新屏能有更好的體驗。其次,想追求絕對的響應速度的話,就不可避免的要選擇TN屏,而沒有那麼非1ms不可的話,VA和IPS能更好的平衡色彩。
宏碁VG240Y
23.8吋平面屏,參考價格¥800
VG240Y是宏碁基本上最入門的高刷新顯示器,雖然只有75Hz,但是在入門的價位上真的不要貪多,也不能只管刷新率不管效果對吧。何況它還是IPS面板,色彩上還是能有個基本的保證,也支持FreeSync。內置的2W音箱打遊戲夠嗆,但是聽個語音還是可以。雙HDMI+VGA,接口也夠,入門比較推薦。
宏碁 KG251Q
25吋平面屏,參考價格¥1200
KG251Q是宏碁最入門的高刷新屏,你別看它參數沒那麼出彩,但是屬於「規規矩矩」的款,高刷新率搭的Tn屏,所以響應速度不是問題,1ms不在話下。支持FreeSync,亮度也有400cd/m2,我個人推薦高刷新率的屏從這個地方起步。它也不追求花哨的面板和其他功能,就做好基本的。
AOC 24G2
23.8吋平面屏,參考價格¥1299
在這個價格上多推薦一個IPS的,因為這個價位諮詢的朋友最多,需求也最多。和宏碁的KG251Q比起來的話,它的好處是1080p的IPS屏,色域支持到了126%的sRGB,通過MPRT實現了1ms響應,MPRT這個東西以後再跟大家詳解,大家只要知道是通過曲線救國的方式實現了1ms,比Tn的1ms差,比IPS的5ms強。HDREffect聽著高大上,其實是個假HDR,比沒有強一點點,但是還不如入門的HDR,並有了HDR400也就意味著最大亮度能到400nit,但它只有250nit。反正想平衡一點的朋友,可以考慮這款。
明基 XL2411P
23.8吋平面屏,參考價格¥1700
明基的XL系列基本上都是以Tn材質為主的,Tn不管是在對比度、色彩、可視角度等各方面都不如廣視角的IPS、VA面板,但是在電競上有一個好處是響應時間可以真正做到1ms,因為定位電競,所以這款還帶了暗部場景平衡。其他方面24吋+1080p就比較常規了,這款就專門推薦給FPS玩家吧。
三星C27JG54QQC
26.9吋曲面屏,參考價格¥1800
三星的這個系列中間的數字有50、52和54,50和52差不多,54多了FreeSync。這個顯示器曲率1800R+2K解析度+144Hz+FreeSync的基本素質是滿足了,4ms的響應速度,但是除此以外,其實也沒有過多的亮點,基本上是基於對三星面板的放心來買的它。
宏碁 暗影騎士XV272U P
27吋平面屏 - 參考價格¥2399
顯示器屆有四大金剛,是一些參數過硬的遊戲顯示器的集合,而這個顯示器就有時候被歸類在四小金剛裡面。宏碁的好顯示器也是不少,但是宏碁的命名體系實在是糟糕。跟XV272U P價位比較接近的還有VG270U P比起後者來說,XV272U P的優勢在於一來支持HDR400,雖然400隻比後者多出50來…但那也是多啊,其次XV272UP用了原生8bit的面板,色深表現會更加優秀一些,還帶了4個USB擴展。這些就是所有的區別。顯示器本身8bit IPS面板加144Hz刷新率+2K解析度+FreeSync+入門HDR支持,在想選擇均衡一點的顯示器的朋友裡是不錯的。唯一要說的是1ms響應時間旁邊標註了VRB,而開啟VRB以後,普遍反映會有過暗的一些小問題,所以也不能完全當做1ms響應的顯示器。但是綜合素質對的起價格。
微星 PAG321CQR
31.5吋曲面屏,參考價格¥2200
我也不知道最近發生了什麼,讓微星開始拓展產品線,又是賣機箱賣電源,又是賣顯示器的,而且可能是為了打開市場吧,不管定價多少,它的最終成交價格往往性價比還不錯。這款比較新,所以是最近推出比較主流的1500R的(比1800R更彎)的曲面屏。2K解析度+165Hz刷新率,支持FreeSync。背部特別的流光溢彩……RGB燈沒少用。因為是VA面板,色域有100%sRGB,但是亮度有點磕磣只有220nits。大屏愛好者可以作為考慮項。2200的價格基本上也就是小米那款電競屏的價格,但是不是京東價格,不知道京東到雙十一能不能降到接近這個價位。
LG 27GL850
27吋平面屏 - 參考價格¥3300
這個顯示器曾經在6月賣過一次2999,後來就再沒有這個價了,連淘寶也沒有。這個顯示器最值得一說的就是其NanoIPS,在保持色彩的同時,能夠保留1ms響應,再加上144Hz刷新率和G-Sync,同時也兼容Adaptive Sync,而且這顯示器還自帶了一些專門針對遊戲的優化,特別是FPS類的。當然了,適配日常使用的話,它支持98%的P3色域,只是色準一般般,但綜合而言,在¥3000出頭的這個價位上,我是首推這款的。
技嘉 Aorus FI27Q
27吋平面屏,參考價格¥3800
FI27Q是AD27QD的升級款,刷新率從144Hz提升到了165Hz,支持G-Sync。分辨2K同時還有原生8bit,且在低刷新率模式下可以開到10bit。屬於在色彩上做的比較好的電競顯示器。背面還有大雕的信仰燈,雖然不如敗家之眼的信仰值高,但是一看就是電競顯示器…同時也支持了一堆對FPS遊戲友好的技術(暗部優化、穩定器、硬體信息顯示等等),對此類遊戲比較友好。除了顯示器的功能以外,還帶了一個「降噪」功能,即耳機話筒接到顯示器的音頻口以後,通過顯示器的IC晶片給予降噪(技嘉也是真能動腦筋想出這麼個功能),總的來說,和「四大金剛」的配置接近,但是顏值高切更新。
三星 C32HG70QQC
31.5吋曲面屏,參考價格¥3300
31.5吋的大屏,除了電競基本的144Hz刷新+1ms響應+支持FreeSync以外,還有三星的QLED量子點加持,整體色彩不錯,同時有8bit抖動10bit的面板,支持125%的sRGB色域,支持HDR600,最大亮度。其色彩豔麗,也比較細膩,但是色準一般,的確是玩遊戲的料。
「四大金剛」
四大金剛分開說就太費篇幅了,這裡就一起講好了。原來四大金剛是指的四個顯示器,按照上面圖片列舉的,從左到右分別是AOC的AG271QG(愛攻I)、宏碁的XB271HU、華碩的PG279Q、優派的XG2703-GS,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都是27吋IPS、有是2K解析度,都支持至少144Hz(其實就只有宏碁是144Hz,其他都是165Hz)、4ms響應,色域也都是100%的sRGB,有一種說法是四大金剛用的都是用了同樣的面板,不能100%確定,但是四個裡面至少兩三個都是一樣的。
雖然它們是並列且規格接近的,但是因為品牌不同,所以在外觀和定位上還是有不少區別。其中品牌最硬最有逼格的當然是華碩的PG279Q,支持燈光同步且底盤上有「眼睛logo」,但是其價格也是最貴的,差價可能達到千元。而AOC的愛攻I往往是最便宜性價比最高的,但是品控就不如另外兩家中間的那麼好。雖然四大金剛好,但是要知道四大金剛這個說法叫法已經是2016年的了。當初牛X哄哄的配置參數放到如今來,已經有所減弱了。所以對於四大金剛來講,入門諸如已經到了¥3000左右價位的AOC愛攻I還是可以考慮的,但是貴如¥4000+的PG279Q還是算了。尤其是有類似NanoIPS之類的更好的技術的時候,它們可能就快要。
華碩PG35VQ
35吋平面帶魚屏,參考價格¥18000
如果預算無上限的土豪,可以看看這款,華碩還有一款PG65UQ,是按照Nvidia之前發布的65吋顯示器來做的,雖然比這款還貴,但是其實考慮到那款是65吋的顯示器,這個35吋的可能反而更貴一些。放這個主要是說說,出了常規了解析度、色域、刷新率、G-Sync/FreeSync以外,高端顯示器還有哪裡好。這樣的顯示器,首先HDR支持到了HDR1000,意味著能最大有1000nit的亮度。200Hz的刷新率,512個區域背光,普通顯示器不分區的其實就是整塊背光,分區背光可以關閉部分背光,所以可以做到更大對比度,以及讓黑色更黑,深色更深。不過這個也有比較失敗的,地方,4ms的響應時間,雖然不高,雖然這是VA面板有天然限制,但是普通顯示器能忍,在1W8的顯示器上,就不太能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