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鬍子說房大鬍子說房
聽說今天哈爾濱下了一場暴雪,羽絨服還沒來得及穿上,樓市的「禦寒第一槍」倒是打響了。
哈爾濱市竟然發布了一條別開生面的「樓市新政」。
最核心的是——鼓勵房企打折讓利。
據「東北網」、「哈爾濱新聞網」等媒體報導,哈爾濱市將公布「樓市新政」——印發《關於疫情期間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相關政策的通知》,一共14條。
其中明確鼓勵房企採取打折促銷、團購等方式讓利銷售新建商品房;同時公積金貸款項目隨時提交隨時審批。即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支持並鼓勵開發企業對銷售的住宅房屋、居住型公寓等新建商品房進一步讓利給購房群眾,在此基礎上,對援鄂人員、抗疫受表彰人員等特殊貢獻群體購房的,予以購房更加優惠的政策。政府將對讓利企業的銷售情況進行考核,給予表彰、嘉獎。
這意味著哈爾濱成為近5年以來,第一個公開鼓勵開發商「讓利」的大城市。而隨後哈爾濱住建局也回復消息屬實,具體細則晚些會出。
想起前幾個月,河南開發商還集合起來聯手不降價,如今哈爾濱卻鼓勵「降價」,今年的樓市還真是妖孽。
不過不管是聯合不降價,還是鼓勵降價,皆指向一個方向:樓市不太好過,尤其是北方的樓市。
哈爾濱為何鼓勵房企降價?
是哈爾濱樓市已經到達如此嚴峻的地步了嗎?
事實上,從價格上看,哈爾濱的房價並未出現下跌或者劇烈的波動。
但從成交量來看,卻明顯低於去年,而且供應還在持續,成交卻開始下滑,當下的哈爾濱市場明顯供大於求,去庫存壓力開始增大。
眼下又是年關,開發商有回款壓力,選擇在此時鼓勵開發商讓利,其實政府也在承擔風險,畢竟大面積降價會引發維權和鬧事,而政府頂著如此大的壓力還要做這件事情,也是權衡利弊後的艱難決定。
這些年北方人口不斷流出,東北三省中最嚴重的就是黑龍江省,2019年黑龍江淨流出人口18萬人,不僅人才吸引力不足,人口流出高,東北三省的生育後勁也不足,2019年東北三省,自然增長率為負,也是全國僅有的3個負數省份。
2019年,遼寧人口自然增長率-0.80‰;黑龍江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1‰。
生育意願不強、人才吸引力不足、資本也不願意來,北方城市真的越來越尷尬。
最尷尬的還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今年濟南、鄭州跌跌不休,而深圳、東莞房價卻扶搖直上,壓都壓不住,全國樓市的分化處境已經越來越明顯。
現在南方在打壓,而北方卻在自救。
樓市裡的那句話正逐步驗證:投資不過山海關。
哈爾濱是今年以來第一個公開鼓勵讓利的城市,但背後代表的卻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北方城市自救。
昨天,鄭州市土地開發新政,明確市級做地主體包括鄭州地產集團有限公司、鄭州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等投資主體。鼓勵和支持選擇貨幣補償等多元化安置方式,確需實物安置的,實物住宅安置面積不超過人均70㎡。
時隔4年之後,鄭州重提鼓勵貨幣化安置,背後深意很明顯,過去城鎮化進程推高房價的推手之一就是貨幣安置,這也是鄭州2016年房價暴漲的起點,如今重提鼓勵貨幣化安置,「救市」目的很明確。
畢竟鄭州樓市真的有點冷。
中國房價行情網顯示,鄭州5-8月連續4個月房價下跌,而事實上鄭州已經橫盤了近4年,沒有等到橫久必漲,在今年疫情影響之下還等來了下跌。
雖然此前河南開發商聯合起來不降價,但根本熬不住。
今年8-9月,房企雖然沒有明目張胆的降價,但通過首付分期、零首付、精裝改毛坯、工抵房、特價房等各種降價方式已經暗暗降價,有些熬不住的,直接撕破臉降價,比如滎陽東直接降到5000+,港區的浩創桐華府開盤價6000+,面子哪有活下去重要。
就連山東的經濟強市青島,最近也有點繃不住了,即墨的禹州朗廷府從原來的1萬7降到1萬3,業主又開始鬧事去討要說法了。
說實話,沒有幾個開發商想降價的,但市場風向就是已經轉換,開發商只能適應市場降價促銷,這也只是回歸市場的正常做法。
除了以上幾個城市,近期醞釀王炸自救方法的還有天津。
傳聞天津準備放開限購,雖然後面被闢謠,但據說鬆綁限購這事已經在偷摸進行,去售樓處一問便知。
一旦天津率先放開限購,估計北方一大批城市都會跟進效仿,畢竟放開限購比降價讓利會來得更直接。
當前樓市,其實越看已經越清楚了。
人,往南方走,資本,往南方流。
最嚴的調控在南方,漲幅最快的城市也在南方。而當下的北方城市太尷尬,只能想辦法集體自救。
哈爾濱敢用於走出第一步,政府甚至頂著降價維權的壓力,仍然要鼓勵開發商讓利,甚至對讓利房企進行表彰,也實在是一種無奈之舉。
樓市分化下,買錯房的成本太高,結論還是老生常態的那些話:
1、投資不過山海關。
2、房地產長期看人口,持續有人口增量的城市,才值得買。
3、回歸一線城市和強二線城市以及都市圈內的環一線城市。
樓市賺大錢時代已經結束,樓市慢牛行情啟動,比起北方城市的集體自救,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及時更換跑道,去持有那些最安全城市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