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雨城區孔坪鎮柏香村境內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無號牌三輪載貨摩託車與一輛已經報廢的三輪載貨摩託車追尾碰撞後,導致兩車翻到路外坎下,釀成了2人死亡6人受傷的悲劇。
日前,特勤大隊相關負責人通報這起交通事故時說,事故責任認定已經出來,血的教訓敲響了警鐘,這就是農村道路尤其是村組道路成為監管盲區,應當採取措施加強監管,確保出行安全。
事發後,交警連夜在現場展開調查
夜間
機耕路上突發悲劇
當地村民積極營救
7月22日晚上8點過收工,李某福駕駛無號牌三輪載貨摩託車,車上搭載著李某高、侯某帥、李某華、袁某林4人從施工工地出發返回住宿地,即從雨城區孔坪鎮柏香村三組方向往柏香村二組方向行駛,行駛至二組機耕道處時,與行駛在前面的由李某奎駕駛並搭載著楊某貴、孫某榮的三輪載貨摩託車發生追尾碰撞後,導致兩車墜於行駛方向右側路外高坎下。
經120醫護人員現場確認,有1名民工已無生命體徵,宣布死亡。駕駛人李某福送至醫院後,因傷情過重,搶救無效死亡。
調查
用無牌報廢三輪車
違法搭載民工施工
無論是鄉村道路還是國省幹道,載貨三輪車都是禁止載人的。為何這兩輛載貨三輪摩託車竟然載了這麼多人?特勤大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孔坪鎮柏香村境內有一處施工工地,由於工地在山上,民工住在山下,工地與民工住地相隔10公裡左右,為上下工地方便,竟然使用兩輛三輪載貨摩託車搭載民工,其中一輛三輪載貨摩託車為無號牌車,另一輛三輪載貨摩託車已經報廢。
兩輛三輪載貨摩託車追尾後翻下路坎的交通事故發生後,當地黨委政府及其相關職能部門及時趕到事發現場,組織搶救受傷人員。傷者送到醫院後,因其傷者多、傷情重,需要的搶救費用多,加上涉事車輛無任何保險,一時拿不出錢來,為全力搶救受傷人員,安葬車禍死者,特勤大隊向醫院擔保搶救費用,同時組織、協調事故所涉及各方人員處理善後事宜,積極籌措資金,確保傷者得到及時、有效治療,並讓死者入土為安。
責任
2駕駛人擔責任
1人負主責1人負次責
是什麼原因導致這起悲劇的發生?民警勘查和車檢發現,雖然有多種因素疊加,但主要原因在於:李某福駕駛的無牌機動車,其機件不符合技術標準,在同車道行駛過程中,其所駕駛的車輛與前車跟車太近,沒有保持安全距離,駕駛貨運車載客的行為是造成此次交通事故的原因。
李某奎在未依法取得機動車駕駛證的情況駕駛機動車,且駕駛的是已達報廢標準的機動車,駕駛貨運機動車載客的行為是造成此次交通事故的原因。李某福、李某奎的行為,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規定。日前,特勤大隊作出事故責任認定:當事人李某福承擔此次交通事故的主要責任;當事人李某奎承擔此次交通事故的次要責任。
採訪後記
加大農村道路監管 杜絕悲劇發生
這起悲劇教訓深刻,再一次給我們敲響警鐘。
根據相關法規規定,載貨三輪摩託車禁止載人。更何況是無牌無證和已報廢的車輛。因為無牌無證和已經報廢的車輛上路行駛,沒有參加車輛的安全技術檢驗,屬於「黑車」,完全游離於職能部門的管理之外,其安全技術性能得不到保證,埋下較大的道路交通事故隱患,極易引發各類交通事故。
值得一提的是,在外打拼的廣大民工,大都是家庭頂梁柱,目的是掙錢撫養孩子、贍養老人,改變家庭生活狀況,肩上責任大,安全必須放在首位,一旦發生意外,受影響的將是整個家庭。
作為老闆,應將安全放在首位,為民工們提供最為安全的工作環境。作為民工,如果遇到老闆有違法違規行為,要勇於站出來指出,並及時向職能部門舉報,維護自身的安全。
現在的農村道路大都得到硬化,許多地方已經是四通八達,但在監管方面卻相對滯後,甚至是盲區,也是容易發生各類交通事故的區域。相關職能部門應當加大農村道路的監管,打擊各類交通違法行為,從而杜絕或減少悲劇的發生。王愚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彭加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