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4月22日消息(記者湯一亮)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近幾年,在我國電影行業飛速發展的同時,電影院的「爆米花」經濟也呈迅猛發展的態勢。如今在影院吃爆米花看電影逐漸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也成為電影文化的一部分。但是,當人們在吃著香甜可口的爆米花的時候,也許大量「隱形殺手」已經攻擊了你的健康。
「黑心桶」+「暴利」美味=致癌隱患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今天(22日)發布了對京城5家影院爆米花桶質量和爆米花的調查報告。結果令人堪憂,標有QS(生產許可)字樣的爆米花桶竟然是「黑心」桶,而爆米花銷售更是暴利!
一位影城的工作人員介紹,一般影院裡50%左右的消費者觀影時都會購買爆米花,然而影院裡盛爆米花的紙筒、紙盒等包裝是否合格呢?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22日在北京發布了對京城5家影院爆米花筒的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從影院售賣的爆米花桶的顏色上來分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一部分爆米花桶內側顏色較白較亮,另一部分爆米花桶內側呈現乳白色。顏色較白的紙筒在紫外分析儀下呈限量刺眼的藍色,說明紙筒在生產過程中使用了螢光增白劑,而乳白色的並無明顯變化,則說明它是符合安全標準的。
部分「黑心筒」源於無生產資質廠家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說,「黑心筒」一部分來源於沒有生產資質的廠家。
董金獅:筒子是黑筒,就是沒有生產許可證,那麼質量不合格,也沒有國家許可它生產的資質,這些黑筒流通到市場上來呢,就是質量問題比較多。
這些盛裝爆米花的「黑心筒」所用的生產原材料不但不衛生,而且還含有致癌物質螢光增白劑。
董金獅:比如說用了廢紙,或者用了螢光增白劑對人體都是有危害的,廢紙來源比較複雜,一些大腸桿菌細菌非常難以控制,裡邊的那些微生物可能會吃爆米花時吃進去,甚至一些筒子裡面有添加劑。比如用的滑石粉甚至油墨等等這些都會帶來安全隱患,更主要的是有些企業使用螢光增白劑,螢光增白劑國家是嚴禁用於食品包裝材料的。
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編的《食品用包裝容器工具等製品生產許可教程》中,明確要求:「食品包裝紙不得採用廢舊紙和社會回收廢紙作原料」。然而有些生產廠家為了降低成本,用回收來的廢紙生產,但又由於紙漿質量不過關,還要讓桶看上去更白,不得不加入大量的螢光增白劑達到美觀的效果。根據醫學臨床試驗,螢光物質一旦進入人體,就可能體造成傷害,如果劑量達到一定成都還可能使人體內的細胞發生變異,成為潛在的致癌隱患。
專家支招兒:聞桶外側有無特殊味道
在調查過程中,讓調查人員沒有想到的是許多不合格爆米花桶甚至是由具有生產許可證的企業生產的。
董金獅:就是說拿到了生產許可證了,但是為了把價格降下來,降價格就降質量,那麼導致了這些貨正的產品大著「QS」生產許可證的旗號實際上在生產著有安全隱患的產品。
隨著越來越多的紙製品企業的成立,行業之間的競爭漸漸浮出水面,當企業間的競爭演變到要在原材料上減低成本的時候,最終受害的還是消費者。董金獅提醒說,消費者可以採用「一看二聞三動手」的方法來初步辨別所購買的商品是否安全。首先需要我們火眼金睛,要仔細的看。
董金獅:看這個筒子上面就沒有生產筒子企業的信息,就是他的身份證有沒有,同時看看這個筒子紙裡面有沒有雜質,一些劣質的筒子,黑筒子它用廢紙做的會有雜質,它不均勻。
第二個有效地辦法就是「聞」,聞聞桶的外側有沒有特殊的味道。
董金獅:聞這個筒的外側,如果聞到有個刺鼻的油墨的味道,一般是使用了含本的油墨,苯對人體的危害也很大,苯、甲苯都是危害物質,這個筒子的外側印的油墨它會和另一個筒子的內側會蹭,它會摞在一起的,直接裝爆米花的話直接就等於把這個油墨沾到爆米花上,我們會吃進去的,油墨裡面含有重金屬,像鉛、鉻那些對人體危害很大的,影響血液系統,特別是對兒童的智力發育影響很大。
監督力度不夠 企業應加強道德自律
最有一個有效地檢驗方法就是動動手,捏捏爆米花桶的硬度。
董金獅:看它的強度,然後手感一下它的光潔度,一般劣質筒子它都刻度,也就是筒子做的薄一點,小一點,輕一點這樣他的重量降下來,但是往往它降低重量的同時降低了強度,或者說使用了一些回收的廢紙做的。
為什麼在食品用紙包裝、容器等製品生產許可證無證查處兩年以後,市場上的無證紙筒仍會暢銷?為什麼還有頂著生產許可證的「羊頭」,生產不合格的「黑心」桶?董金獅說,根本原因在於監督力度不夠,各相關部門應加強無縫隙監管,生產企業也應加強道德自律。
董金獅:法律上的分工也就是出廠之前歸質監局,出了廠歸工商局了,到了用戶那邊又歸衛生局了,所以一個產品三家管理,最後變成了什麼呢?可能互相推諉,所以我覺得監督塊可能把它的權力應當再集中一些,發現問題的時候處理力度再大一些,我們企業在產品質量的管理方面或者良心的道德方面,我覺得應該再提高一點。
一句話點評: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