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關注暑期兒童交通安全問題。
暑假到來,全國疫情形勢也逐步向好,家長們是不是想開車帶娃去玩耍了?途中要給孩子準備的零食、玩具、帳篷……是不是都準備好了?
但是,有一個東西千萬不能落下,那就是——兒童安全座椅!
什麼是兒童安全座椅?
兒童安全座椅是專為不同體重(或年齡段)的少年兒童設計,能有效確保兒童乘車安全,減輕或避免兒童遭遇意外傷害的座椅。
目前有很多家長已經充分認識到兒童乘車安全問題,並給孩子安裝了安全座椅,但仍有部分家長抱有僥倖心理,在使用兒童安全座椅方面存在誤區:
誤區一:爸爸媽媽的懷抱很安全。
研究表明,當我們的車以50km/h的速度發生碰撞時,一名重量為12KG的兒童在慣性下前衝的力道相當於數百公斤的重物,對絕大部分成人來說,這個力道都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孩子將被甩出家長懷抱,像子彈一樣飛出,從而造成嚴重傷害!
△ 實驗模擬:突然的衝擊會導致孩子從家長懷中飛出。
誤區二:把孩子放在副駕駛位。
我們都知道,遭遇交通意外,座椅前方的安全氣囊會對前排成員起到保護作用。但是研究顯示,安全氣囊瞬間爆開的速度、衝力都非常大,可達到300km/h。即便是成人,在這個速度和衝力下也會受到嚴重傷害,更不必說身體發育不完善、皮膚嬌嫩、骨骼不夠堅實的兒童。
△ 實驗模擬:安全氣囊爆開的力道足以擊碎西瓜。
誤區三:距離很近,一會就到目的地。
有調查結果顯示,三分之二的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在離家15公裡的路上,所以,短距離出行也要使用安全座椅,做到有備無患、萬無一失。
誤區四:孩子長高了,可以使用安全帶。
事實上,安全帶是基於成年人的身高和體重所設計,對身高達到1.45米以上的人,安全帶才能以恰當的鬆緊度跨過肩部、胯部,從而起到保護效果。
如果這些依然沒能說服你給孩子使用安全座椅,那來看下面幾個案例:
今年6月7日上午10點45分,廈蓉高速福建龍巖境內,一輛轎車撞上中央護欄。駕駛人系了安全帶毫髮無傷,但坐在後排的年僅5歲的女兒因沒有安全座椅,和車身發生了猛烈碰撞,受傷嚴重,最終搶救無效死亡。(詳細內容:
今年3月7日下午16:20分,內蒙古伊金霍洛旗。一輛白色轎車右轉彎時被一輛直行越野車猛烈撞上右側車身,隨即旋轉了90°才停下。在突然的撞擊和旋轉下,車後排一名男童被從車窗甩出。意外的是,該車其實配備了兒童座椅,但事發時並未使用。(詳細閱讀:有兒童座椅卻不用,看把孩子害的!)
今年1月17日下午18時20分,福建南安。一輛黑色轎車拐彎時後門忽然打開,後排一名男童因沒有安全座椅被甩出車外。當時車流量大、情況緊急,附近民警發現後立即上前抱起了男童,而孩子媽媽在開出幾米後才發現。所幸孩子並無大礙,只是輕微擦傷。
與以上案例結果截然不同的是:2018年7月13日,浙江慈谿發生一起七車連撞的交通事故,事故共造成七車不同程度受損,4人受傷,然而,一名僅15個月大的寶寶,雖然其乘坐的車輛翻倒,卻躲過了所有可能的傷害,除受驚嚇大哭外,毫髮無傷,身體狀況良好。
至於原因,因為寶寶的媽媽正確使用了安全座椅,使寶寶免於傷害。
所以,請務必牢記:孩子的安全是家長最大的責任,給孩子配備用兒童安全座椅,這不是一道選擇題!
(文章來源:公安部交通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