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典IP《葉問》終於迎來了完結篇,小編第一時間就去看啦!
從詠春和太極的PK,到詠春和空手道的較量,劇情環環相扣,武打戲「拳拳到肉」讓人直呼過癮!精良的製作讓它在全國各大影視平臺廣獲好評。
在甄子丹和一眾男性老戲骨中,一個年輕姑娘顯得十分特別。她在電影裡飾演洛杉磯中華總會會長的女兒,一個天真倔強的青春期少女被她演得活靈活現,為電影增色不少。
▲「C位」李宛妲陽光滿分的笑容
雲潤的臉蛋上有著異域風情的雙眸,歐美風的高挺鼻梁,上揚的微笑唇,以及英氣逼人的野生眉,她就是李宛妲。
年僅16歲,目前已經是著名導演王家衛澤東影視公司旗下的籤約藝人。
得到《葉問4》中若男這個角色後,為了更好地呈現這個角色,從未接觸過太極的李宛妲,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向專業的太極老師學習太極的一招一式。
在拍攝若男遭受校園凌霸的那場戲時,飾演凌霸者的幾個演員,用力地將巴掌打在宛妲的臉上,至始至終,她沒有委屈到停止表演,而是讓鏡頭記錄下校園凌霸中最真實的部分。
她在接受採訪時說﹕「拍動作戲很辛苦,每天都發現身上有不同的傷,拍這個巴掌的戲,沒想到出手那麼狠,一個大耳光,摑完後導演說好看!當時我非常開心,但之後大家開始驚恐,因為我在流鼻血,這還是我第一次流鼻血,哈哈。」
工作人員都十分擔心宛妲的傷勢,但她卻十分樂觀,笑著對工作人員說,「只要能達到好的電影效果,這點小傷不算什麼。」
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偏要靠實力,這樣的努力又有靈氣的孩子誰能不愛呢!
有眼尖的觀眾認出了李宛妲:這個小姑娘,不就是曾經在中國達人秀舞臺上出現過的,呼籲大家保護樹林的雨林精靈嗎?!
「幸福到哭」的童年時光
2003年,宛妲的呱呱墜地,從一開始就向外界宣告了自己的與眾不同。
據母親回憶,她之所以叫Vanda,是因為她剛出生時,全身泛著藍色,把全家人嚇了一跳。
一家人趕緊帶著宛妲做檢查,但幸運的是一切指標顯示正常,一周後,宛妲身上的藍色就逐漸褪去了。
父親馬悠覺得,女兒出生時身帶藍色,是一件不尋常的事。便給她起名Vanda,它是萬代蘭的意思,一種極其美麗的藍紫色調的蘭花。
在這個世界上,或許鮮少有孩子能向宛妲那樣幸運,擁有無比幸福的童年。
宛妲的家在湄公河旁邊的雨林裡,屋裡屋外被參天大樹包圍,藤蔓和蘭花長滿了整個院子,蜂蜜、蝴蝶、蜻蜓在花上飛個不停,家裡的兩隻小黃狗和小黑貓是她的童年時期的好玩伴。
宛妲的出生,像是為雨林增添了一個精靈,她和姐姐總是穿著布裙子在森林裡赤腳奔跑,累了,就爬上樹幹去躺一會兒,餓了,就在樹林裡摘一點果子吃。
她倆常常手捧著一把紅色的果子,從樹林小徑中跑出來,笑臉盈盈地將果子遞到路過家門口的陌生人。
在父親的教育觀念裡,孩子在家也能得到完整的教育,因此,夫妻倆沒有將孩子送到雨林外的學校,而是為她們請來了家庭教師,讓她們隨著自己的愛好自由生長。
在雨林裡,她們無憂無慮地學習畫畫、射箭,和院子裡的牛蛙一起組合唱團,其他時候,她們要麼畫會兒畫,要麼抄會兒經書。
在宛妲的記憶裡,自己的童年「有種無法形容的幸福,非常非常地自由,愛的人也都在身邊,有時候光走在路上,或者就站在那,都可以幸福到哭。」
與眾不同的家庭
如今,鏡頭面前的宛妲,身上帶有一種既明朗又野性,既溫暖又疏離的氣質,眼神中有他人無法復刻的堅毅與靈氣。
而宛妲身上的這股靈性,正是得益於她從小獨特的成長環境,以及父母對她的別樣的教育方式。
宛妲父母相戀於30年前。
母親李旻果是一名地道的西雙版納人,曾經是一名記者,她曾經背著一個背包走遍了中國西藏、尼泊爾和埃及,是一名嚮往自由的浪漫旅者。
宛妲的父親名叫馬悠,是德國著名的生態學家,但他疲憊於參加各種理論滿天飛,而行動難以落實的國際學術大會,是一名純粹的理想主義者。
1999年,馬悠受到德國政府的委派,前往中國西雙版納,負責當地的熱帶雨林恢復和保護項目。
或許是因為兩個人都有一顆追求自由與純粹的靈魂,二人在雲南見面的第一天就墜入了愛河。
不久後,他們便果斷地決定結婚。
點擊播放 GIF 1.1M
在李宛妲眼裡,那些對人生有追求的人都在閃閃發光,爸爸媽媽在她心裡就是這樣的人。
婚後沒多久,兩人就想共同做一件值得一輩子堅持的事:維護雨林裡的生態平衡。
他們把家安在了湄公河邊上,這裡有著足足15畝的橡膠林。
然而,橡膠林越繁茂,夫妻二人就越揪心,因為橡膠林是當地人為了經濟效益種植下來,但如果種植過量,就會導致雨林物種比例失衡,水分蒸發和地表徑流大量提高,原本蓬勃生長的植物,在雨林中的生存狀況可謂是岌岌可危。
於是夫妻倆毅然決然:必須把橡膠樹砍了,再種上其他的對雨林有益的植物。
兩人說做就做,他們無比細心地將雨林重塑劃分為不同的區系,將適合在各個區系生長的植物細緻分類,一步一步,科學地在砍去橡膠的土地上種植上新的植物。
直到有一天,雨林中蘭花的種子從土地裡冒出了頭,夫妻倆就知道自己的努力終於成功了!
因為,蘭花是熱帶雨林中最嬌弱的植物,它們的新生,就意味著一個全新健康的雨林的新生。
此後,他們的家被鬱鬱蔥蔥的大樹所環繞。
點擊播放 GIF 3.2M
一家人就在這樣在一屋,三餐,四人充實又寧靜的日子裡向前走著。
熱帶雨林的守護精靈
然而,世事難預料,一家四口的幸福生活,卻在2010年1 月26日這天戛然而止了。
一直以來,父親的這顆心臟,猶如安裝在身體裡的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出現致命的危險,但他們誰也沒猜到,這顆炸彈會在一家人如此寧靜而又幸福的日子裡爆炸。
2010年1 月26日,父親馬悠心臟驟停,不幸於家中離世。
父親走後,母親常常會去埋葬父親的那棵樹下喝酒,或者在那裡安靜地待上一個晚上。
因為記住了爸爸常說的要照顧好媽媽的囑咐,心疼媽媽的小宛妲會對媽媽說一句,「媽媽不能喝酒。」
年幼的宛妲無法像媽媽那樣理解親人離世的悲傷,但好在母親很快就振作起來,她決心要完成父親馬悠生前最重視的事:保護雨林。
而小宛妲也在心中種下了保護雨林的種子,父親走後,她和姐姐變成了母親的左膀右臂,主動承擔起保護雨林的重任。
之後,姐妹倆站上中國達人秀的舞臺,用毫無修飾的歌聲向全國的觀眾唱了這首表達她們內心願望的歌曲《Earth Song》:
每一句歌詞都在質問那些只看到眼前的經濟效益,卻不顧及雨林健康發展的破壞者:
What about killing fields
消失的土地呢
Is there a time
還會再有嗎
What about flowering fields
鮮花開遍的田野呢
What about all the dreams
還有你說的那些
that you said were yours and mine
屬於你我的夢想呢
現場的評委和觀眾無不為姐妹倆的空靈歌聲和願望所動容,她們的呼喚也在霎時間引起了國內的關注。
靠著高調的宣傳和無數明星的支持,她們打響了雨林的名聲,讓很多人不敢再打它的主意。
然後,母女三人離開了幕前回到雨林,默默地繼續重建工作。
隨著志願者越來越多,當地有些村民也開始跟著種起了樹。
保護區裡的生態系統陸續恢復,300多萬株植物重新生長,基本形成了「雨林生態小氣候」。
▲姐妹「巡山」查看火情
媽媽李旻果說「再造雨林十多年,漸漸地霧露回來了,水也從巖縫裡滲出來了,菌群回來了,連蘭花也開了。自然會告訴你,你做對了。」
勇敢追夢,不忘來處
隨著雨林慢慢走上正軌,宛妲也決定像父親一樣,要勇敢追隨自己的內心,並為之付出一生的努力。
她從小就熱愛舞蹈,之後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京舞蹈學院附中。
於是宛妲有機會慢慢接觸到表演,最終被王家衛發掘,參演了《葉問4》。
挖掘宛妲的另一位伯樂——著名導演田壯壯先生,談到宛妲時說,自己正是喜歡宛妲這樣璞玉未經雕琢的樣子,即使不禁修飾,也從骨子裡透露出自己獨特的美。
▲田壯壯導演的《呦呦鹿鳴》宣傳照
儘管在大城市裡迅速成長為舞者、演員,但宛妲卻依然不忘來處。
放假的時候,她們就會回到雨林中的家,在樹與藤與花中穿梭。
宛妲說:爸爸要到天上做一些更重要的事,把地上的事情留給她們,姐妹倆要幫助媽媽。
所以她從不避諱自己的野心:
「讓更多人認識我,才能幫助更多的人,然後一起保護雨林,保護地球,為這個世界做出一點貢獻。」
記住這個未來可期的美好女孩
李宛妲Vanda
和她一起,關注熱帶雨林
為這個世界,做一點點貢獻
原標題:《16歲混血女孩出道即是女主,背景太強大!》
編輯:李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