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財務人員沒有碰到過銀行承兌匯票貼現,大家都很陌生。因為貼現業務不是每家公司都有的,而且小企業偶爾收到收到票據,為了快速變現,都喜歡找私人機構進行貼現。
票據分為銀行承兌匯票與商業承兌匯票,從風險上來說,商業承兌匯票的風險大於銀行,在實際工作中商業承兌匯票大家都不怎麼願意接受。因為承兌匯票,當付款人沒有資金支付,到期後,銀行是無條件支付。但商業承兌匯票,付款人沒有資金支付,到期後,銀行不予受理。
銀行承兌匯票是由在承兌銀行開立存款帳戶的存款人出票,向開戶銀行申請並經銀行審查同意承兌的,保證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銀行承兌匯票按票面金額向承兌申請人收取萬分之五的手續費,不足10元的按10元計。承兌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承兌申請人在銀行承兌匯票到期未付款的,按規定計收逾期罰息。
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公司收到銀行承兌匯票後,因自己原因,都喜歡提前變現,就是我們常說的貼現,提前去銀行承兌。但是很多公司還是願意去找私人機構去貼現,原因是手續簡單,放款快,銀行貼現手續麻煩,時間長。
貼現利息的計算,銀行匯票貼現利率利息計算的時間是銀行辦理的當天到銀行承兌匯票到期日為止,但一般期限短、快到期、票面金額相對較小的銀行承兌匯票貼現相對困難。
承兌匯票貼現利率的計算公式:
貼現利息=票面金額*換算成的日利率*貼現日至銀行承兌匯票到期日的天數
因銀行承兌匯票貼現標準的不同,可能會以月、年為標準。
(1)如果按照月利率計算,則貼現計算公式為:匯票面值*月貼現率 *貼現日至匯票到期日的月數
(2)部分銀行是按照天數來計算的,貼現計算公式為:匯票面值年貼現率x%*(貼現日-承兌匯票到期日)的天數/360
例題:某企業2017年4月5日銷售產品一批,價款30萬元,增值稅稅率13%。收到帶息商業承兌匯票一張,年利率12%,期限6個月,企業持有2個月後貼現,年貼現利率為10%。
計算過程計算含稅價:300 000×(1+13%)=339 000(元)
計算本利和:339 000×(1+12%×6/12)=359,340(元)
計算貼現息:359,340×10%×4/12=11,978(元)
實收貼現金額:359,340-11,978=347,362(元)
收到票據:
借:應收票據 339 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3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9 000
貼現票據:
借:銀行存款 347,362
財務費用 11,978
貸:應收票據 339 000
實際工作中也有個人或者公司進行貼現,儘管費用比銀行高,但是很多公司還是願意去找私人機構去貼現,原因是手續簡單,放款快。銀行為正規流程和手續,嫌棄麻煩。建議還是去銀行貼現比較好,風險低。
流程與資料如下:
1.持未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或商業承兌匯票到中國銀行各分支機構,填制《銀行承兌匯票貼現申請書》或《商業承兌匯票貼現申請書》。
未到期的承兌匯票,貼現申請人的企業法人資格證明文件及有關法律文件。
2. 經年審合格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複印件)。
3. 企業法人代表證明書或授權委託書,董事會決議及公司章程。
4. 貼現申請人的近期財務報表。
5. 貼現申請書。
6. 貼現申請人與出票人之間的商品交易合同複印件及合同項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複印件。
(資料流程以當地銀行為準 )